第15章 財產(2)

(四)商人,更爲是時活躍的階級。交換的事情多了,居間的商人隨之而增多,這是勢所必至的。商業的性質,是最自利的。依據它的原理,必須以最低的價格(只要你肯賣)買進,最高的價格(只要你肯買)賣出。於是生產者,消費者同受剝削,而居間的商人獨肥。

(五)盈天地之間者皆物,本說不出什麼是我的,什麼是你的。所以分爲我的,你的,乃因知道勞力的可貴,我花了勞力在上面的東西,就不肯白送給你。於是東西和東西,東西和勞力,勞力和勞力,都可以交換。於是發生了工資,發生了利息。

在封建制度的初期,封君雖然霸佔了許多財產,還頗能盡救濟的責任,到後來,便要藉此以博取利息了。孟子述晏子的話,說古代的巡狩,“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梁惠王下篇》)。而《戰國策》載馮煖爲孟嘗君收債,盡焚其券以市義,就顯示著這一個轉變。較早的時代,只有封君是有錢的,所以也只有封君放債。後來私人有錢的漸多,困窮的亦漸衆,自然放債取利的行爲,漸漸的普遍了。

(六)在這時代,又有促進交易和放債的工具發生,是爲貨幣的進步(別見《貨幣篇》)。貨幣愈進步,則其爲用愈普遍,於是交易活潑,儲蓄便利,就更增進人的貪慾(物過多則無用,所以在實物經濟時代,往往有肯以之施濟的。貨幣既興,此物可以轉變爲他物,儲蓄的亦只要儲蓄其價值,就不容易覺得其過剩了)。

在這種情形之下,就發生下列三種人:

(一)大地主。其中又分爲(甲)田連阡陌及(乙)擅山澤之利的兩種人。

(二)大工商家。古代的工業家,大抵自行販賣,所以古人統稱爲商人。然從理論上剖析之,實包括工業家在內,如漢時所稱之“鹽鐵”(謂製鹽和鼓鑄鐵器的人)。其營業,即是側重在製造方面的。

(三)子錢家。這是專以放債取息爲營業的。

要知道這時代的經濟情形,最好是看《史記》的《貨殖列傳》。然《貨殖列傳》所載的,只是當時的大富豪。至於富力較遜,而性質相同的(小地主、小工商及小的高利貸者)那就書不勝書了。

精神現象,總是隨着生活環境而變遷的。人,是獨力很難自立的,所以能彀生存,無非是靠著互助。家族制度盛行,業已把人分成五口八口的一個個的小單位。交易制度,普遍的代替了分配、互助之道,必以互相剝削之方法行之,遂更使人們的對立尖銳。

人在這種情形之下,要獲得一個立足之地甚難,而要墮落下去則甚易。即使獲得了一個立足之地,亦是非用強力,不易保持的。人們遂都汲汲皇皇,不可終日。董仲舒說:“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史記·貨殖列傳》有一段,剖析當時所謂賢士、隱士、廉吏、廉賈、壯士、遊俠、妓女、政客、打獵、賭博、方技,犯法的吏士、農、工、商賈,各種人的用心,斷言他的內容,無一而非爲利。

而又總結之曰:“此有智盡能索耳,終不餘力而讓財矣。”《韓非子》說:無豐年旁入之利,而獨以完給者,非力則儉。無飢寒疾病禍罪之殃,而獨以貧窮者,非侈則惰。征斂於富人,以佈施於貧家,是奪力儉而與侈惰(《顯學篇》)。

話似近情,然不知無豐年旁入之利,無飢寒疾病禍罪之殃的條件,成立甚難;而且侈惰亦是社會環境養成的。誰之罪?而獨嚴切的責備不幸的人,這和“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的精神,竟不像是同一種動物發出來的了。人心大變。此即所謂亂世。

孔子所謂小康之世,大約從有史時代就開始的。因爲我們有確實的歷史,始於炎黃之際,已經是一個干戈擾攘的世界了。至於亂世,其機緘,亦是早就潛伏的,而其大盛,則當在東周之後。因爲封建制度,是自此以後,才大崩潰的(封建制度的崩潰不是什麼單純的政治作用,實在是社會文化進步,而後政治作用隨之的,已見第三章。新文化的進步,就是舊組織的崩潰)。

然在東周以後,社會的舊組織,雖已崩潰,而人們心上,還都覺得這新成立的秩序爲不安;認爲他是變態,當有以矯正之。於是有兩漢時代不斷的社會改革運動。醞釀久之,到底有新室的大改革。這大改革失敗了,人們才承認社會組織的不良,爲與生俱來,無可如何之事,把病態認爲常態了。所以我說小康的一期,當終於新室之末。

漢代人的議論,我們要是肯細看,便可覺得他和後世的議論,絕不相同。後世的議論,都是把社會組織的缺陷,認爲無可如何的事,至多隻能去其太甚。漢代人的議論,則總是想徹底改革的。這個,只要看最著名的賈誼、董仲舒的議論,便可見得。若能細讀《漢書》的《王貢兩龔鮑》和《眭兩夏侯京翼李傳》,就更可明白了。

但他們有一個通蔽,就是不知道治者和被治者,根本上是兩個對立的階級。不知領導被壓迫階級,以圖革命,而專想借壓迫階級之力,以進行社會改革。他們誤以爲治者階級,便是代表全社會的正義的。而不知道這只是治者階級中的最少數。

實際,政治上的治者階級,便是經濟上的壓迫階級,總是想榨取被治階級(即經濟上的被壓迫階級)以牟利的。治者階級中最上層的少數人,只是立於兩者之間,使此兩階級得以保持一個均衡,而實際上還是偏於治者一方面些。要想以他爲發力機,鼓動了多數治者,爲被治者謀幸福,真是緣木求魚,在理論上決不容有這回事。理所可有,而不能實現之事多矣,理所必無,而能僥倖成功之事,未之前聞。這種錯誤,固然是時代爲之,怪不得古人。然而不能有成之事,總是不能有成,則社會科學上的定律,和自然科學上的定律,一樣固定,決不會有例外。

在東周之世,社會上即已發生兩種思潮:一是儒家,主張平均地權,其具體辦法,是恢復井田制度。一是法家,主張節制資本,其具體辦法,是(甲)大事業官營;(乙)大商業和民間的借貸,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見《管子·輕重》各篇)。漢代還是如此。漢代儒家的宗旨,也是要恢復井田的。因爲事不易行,所以讓步到“限民名田”。其議發於董仲舒。

哀帝時,師丹輔政,業已定有辦法,因爲權戚所阻撓,未能實行。法家的主張,桑弘羊曾行之。其最重要的政策,是鹽鐵官賣及均輸。均輸是官營商業。令各地方,把商人所販的出口貨做貢賦,官販賣之於別地方。

弘羊的理論,略見《鹽鐵論》中。著《鹽鐵論》的桓寬,是反對桑弘羊的(《鹽鐵論》乃昭帝時弘羊和賢良文學辯論的話,桓寬把他整理記錄下來的。賢良文學都是治儒家之學的。弘羊則是法家,桓寬亦信儒家之學),其記錄,未必會有利於弘羊,然而我們看其所記弘羊的話,仍覺得光焰萬丈,可知歷來以弘羊爲言利之臣,專趨承武帝之意,替他蒐括,實在是錯誤的。但弘羊雖有此種抱負,其籌款的目的是達到了,矯正社會經濟的目的,則並未達到。

漢朝所實行的政策,如減輕田租,重農抑商等,更其無實效可見了。直到漢末,王莽出來,才綜合儒法兩家的主張行一斷然的大改革。

在中國經學史中,有一重公案,便是所謂今古文之爭。今古文之爭,固然自有其學術上的理由,然和政治的關係亦絕大。提倡古文學的劉歆、王莽,都是和政治很有關係的人。我們向來不大明白他們的理由,現在卻全明白了。王莽是主張改革經濟制度的人。他的改革,且要兼及於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兩方面。今文經是隻有平均地權的學說,而無節制資本的學說的。這時候,社會崇古的風氣正盛。欲有所作爲,不得不求其根據於古書。王莽要兼行節制資本的政策自不得不有取於古文經了。這是旁文。我們現在且看王莽所行的政策:

(一)他把天下的田,都名爲王田(猶今言國有),奴婢名爲私屬;都不得賣買,男口不盈八,而由過一井的,分餘田與九族鄉黨。

(二)設立六筦之制:(甲)鹽,(乙)酒,(丙)鐵,(丁)山澤,(戊)五均賒貸,(己)鐵布銅冶。其中五均賒貸一項,是控制商業及借貸的。餘五項,系將廣義的農業和工業,收歸官營。

(三)五均,《漢書·食貨志注》引鄧展,謂其出於河間獻王所傳的《樂語》、《樂元語》。臣瓚引其文雲:“天子取諸侯之土,以立五均,則市無二賈,四民常均;彊者不得困弱,富者不得要貧;則公家有餘,恩及小民矣。”這是古代的官營商業。其爲事實或法家的學說未可知,而要爲王莽的政策所本。

王莽的制度:是改長安東西市令,又於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五處,都設司市師。師是長官之意。各以四時仲月(二、五、八、十一月),定該區中貨物的平價。貨物實繫有用而滯銷的,照他的本錢買進。物價騰貴,超過平價一錢時(漢時錢價貴,故超過一錢,即爲騰貴),則照平價出賣。又在司市師之下,設泉府丞(丞是副官的意思),經營各種事業的人,都要收稅,名之爲貢(其額按純利十分之一)。泉府收了這一筆貢,用以借給睏乏的人。因喪祭等事而借的,只還本,不取息,藉以營利的,取年息十分之一。

王莽的變法,成功的希望是不會有的,其理由已述於前。固然,王莽的行政手段很拙劣,但這只是枝節。即使手段很高強,亦不會有成功的希望。因爲根本上鑄定要失敗的事,決不是靠手段補救得來的。但是王莽的失敗,不是王莽一個人的失敗,乃是先秦以來言社會改革者公共的失敗。

因爲王莽所行,並不是王莽一個人的意見,乃是先秦以來言社會改革者公共的意見。王莽只是集此等意見的大成。經過這一次改革失敗之後,人遂羣認根本改革爲不可能,想把亂世逆挽之而至於小康的思想,從此告終了。中國的社會改革運動,至此遂告長期的停頓。

雖然在停頓時期,枝節的改革,總還不能沒有的。今亦略述其事如下:

當這時代,最可紀念的,是平和的、不徹底的平均地權運動。激烈的井田政策既經絕望,平和的限民名田政策還不能行,於是又有一種議論,說平均地權之策,當行之於大亂之後,地廣人稀,土田無主之日。

於是有晉朝的戶調式,北魏的均田令,唐朝的租庸調法。這三法的要點是:(一)因年齡、屬性之別,以定受田的多少。(二)在北魏的均田令中,有露田和桑田的區別。唐朝則名爲口分田和世業田。桑田和世業田,是可以傳世的,露田和口分田,則受之於官,仍要還之於官。(三)唐制又有寬狹鄉之別。田畝之數,足以照法令授與的爲寬鄉,不足的爲狹鄉。狹鄉授田,減寬鄉之半。(四)有餘田的鄉,是要以給比連之鄉的。州縣亦是如此。(五)徙鄉和貧無以葬的人,得賣世業田。自狹鄉徙寬鄉的,得並賣口分田(口分田非其所有,無可賣之理。這該是獎勵人民從狹鄉遷到寬鄉去的意思。法律上的解釋,等於官收其田而賣卻之,而將賣田所得之款,發給爲獎勵費。許其自賣,只是手續簡便些罷了)。(六)雖然如此,世業田仍有其一定製限,買進的不得超過此限度,在最小限度以內,亦不得再賣卻。

統觀三法,立法之意,是不奪其私有之田,無田者則由官給,希冀減少反抗,以漸平均地權,其立法之意誠甚善。然其實行至何程度,則殊可疑(晉法定後,天下旋亂,曾否實行,論者甚至有懷疑的。北魏及唐,曾實行至何程度,歷史上亦無明確的記載),即使實行了,而人總是有緩急的;緩急的時候,不能不希望通融,在私產製度之下,誰肯白借給你來?

第6章 婚 姻(3)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9章 政體(1)第41章 教育(1)第42章 教育(2)第41章 教育(1)第5章 婚 姻(2)第16章 財產(3)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20章 選舉(2)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17章 官制(1)第23章 賦稅(2)第50章 宗教(2)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17章 官制(1)第41章 教育(1)第13章 階級(3)第10章 政體(2)第2章 出版序第2章 出版序第49章 宗教(1)第27章 兵制(3)第43章 語文(1)第37章 衣食(2)第3章 緒論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6章 婚 姻(3)第33章 實業(3)第10章 政體(2)第44章 語文(2)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49章 宗教(1)第44章 語文(2)第1章 自序第49章 宗教(1)第18章 官制(2)第20章 選舉(2)第43章 語文(1)第6章 婚 姻(3)第12章 階級(2)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4章 婚 姻(1)第15章 財產(2)第19章 選舉(1)第17章 官制(1)第43章 語文(1)第11章 階級(1)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26章 兵制(2)第43章 語文(1)第11章 階級(1)第27章 兵制(3)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8章 族制(2)第42章 教育(2)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29章 刑法(2)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18章 官制(2)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9章 政體(1)第14章 財產(1)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20章 選舉(2)第21章 選舉(3)第37章 衣食(2)第35章 貨幣(2)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50章 宗教(2)第3章 緒論第39章 住行(1)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28章 刑法(1)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7章 族制(1)第13章 階級(3)第36章 衣食(1)第40章 住行(2)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49章 宗教(1)第38章 衣食(3)第40章 住行(2)第35章 貨幣(2)
第6章 婚 姻(3)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9章 政體(1)第41章 教育(1)第42章 教育(2)第41章 教育(1)第5章 婚 姻(2)第16章 財產(3)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20章 選舉(2)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17章 官制(1)第23章 賦稅(2)第50章 宗教(2)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17章 官制(1)第41章 教育(1)第13章 階級(3)第10章 政體(2)第2章 出版序第2章 出版序第49章 宗教(1)第27章 兵制(3)第43章 語文(1)第37章 衣食(2)第3章 緒論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6章 婚 姻(3)第33章 實業(3)第10章 政體(2)第44章 語文(2)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49章 宗教(1)第44章 語文(2)第1章 自序第49章 宗教(1)第18章 官制(2)第20章 選舉(2)第43章 語文(1)第6章 婚 姻(3)第12章 階級(2)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4章 婚 姻(1)第15章 財產(2)第19章 選舉(1)第17章 官制(1)第43章 語文(1)第11章 階級(1)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26章 兵制(2)第43章 語文(1)第11章 階級(1)第27章 兵制(3)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8章 族制(2)第42章 教育(2)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29章 刑法(2)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18章 官制(2)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9章 政體(1)第14章 財產(1)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20章 選舉(2)第21章 選舉(3)第37章 衣食(2)第35章 貨幣(2)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50章 宗教(2)第3章 緒論第39章 住行(1)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28章 刑法(1)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7章 族制(1)第13章 階級(3)第36章 衣食(1)第40章 住行(2)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49章 宗教(1)第38章 衣食(3)第40章 住行(2)第35章 貨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