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

?

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

崇禎十五年,正月十九日,在臨潁血戰一天之後,闖營乃至曹營後營都來到臨潁縣。一時間臨潁小縣根本裝不下這麼多人馬,在臨潁四門之外,分佈立營,才能裝下這數萬戰兵,數十萬老弱輔兵。

李自成,羅汝才,以及兩營高層都在臨潁縣衙之中匯合。

“賢侄在臨潁城下,打得好生了得。”李自成一開口就誇獎張軒,說道:“我有功必賞,來人,賞張軒一萬兩白銀。”

張軒出列,說道:“屬下受命南下救援郾城,卻眼睜睜的看着郾城淪陷,不敢居功,惟願大將軍看在屬下與左良玉部力戰之事上,免去責罰。”

“賢侄說什麼話的?”李自成說道。

“李大哥也不用賞賜他什麼了?”羅汝才忽然開口,說道:“他損兵折將,麾下精銳折損過半,給他一些銀子,不過是累贅而已,如果李大哥有心,不如撥給他一些馬匹,盔甲,也算是長輩的一點心意。”

銀子對義軍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用處,當然說完全沒有用處,也不盡然,不過,不能用來買東西的錢,與廢紙的差別大差不差,花不出去的銀子,與石頭的區別,不過是銀子更沉一點而已。

“好。”李自成說道:“既然,如此,就賞張軒,戰馬三百匹,甲冑三百領,也算是我這個做長輩的心意。”

張軒說道:“屬下,謝過大將軍。”

張軒的眼睛微微一轉,看向了旁邊站立的李信,兩個人微微對視一眼,眼中似乎還帶着笑容。好像是一對好朋友一樣,根本看不出來,之前李信還有將張軒至於死地的想法,李自成拖延援軍,讓張軒差點戰死這一件事情,就這樣揭過了,看上去,就好像是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一樣。

不過,真正明眼之人都知道,這些事情累積下來,遲早有總爆發的一天。

對於,闖營與曹營大軍的行止來說,張軒之事不過是一件小事而已。真正的大事是如何對付南邊的大敵左良玉。故而處理了張軒這一件事情之後,立即將注意力放在左良玉身上。

“左良玉大軍號稱十萬,其中戰兵不過五萬有餘,其他大多不過掠民爲兵,戰力不堪,其剛剛攻克郾城,此刻士卒都散在郾城之中。正是南下之機。”李信說道:“不過,想來左良玉也不是庸才,此刻,他定然得到我我軍大舉南下的消息,此刻定然已經開始戒備,想要一舉而定,恐怕不大容易了。”

左良玉的大軍有水分,但闖營,曹營的兵馬就沒有水分了嗎?

李自成自己知道,闖營所有戰兵加起來,再加上曹營戰兵,總共不過五萬上下。也就是說,與左良玉所部的兵力相當。而左良玉也有備了。這一戰是一場硬仗,不大好打。

“左良玉又如何?”李自成說道:“我打得就是左良玉。朝廷所能依賴的戰兵,不過是秦兵,與左良玉兩部,殲滅左良玉,就是斷朝廷一臂,我看朝廷還怎麼支撐?我意大舉南下,殺左良玉,爲義軍將士報仇。不知道曹兄,意下如何?”

羅汝纔對李自成這一股豪氣,不由的心中生出幾分敬佩。

左良玉威名赫赫,羅汝才,李自成,張獻忠都有敗在左良玉手中的記錄。一般來說,流寇見了朝廷的重兵集團,大多都是撤退,就好像李自成之前與傅宗龍湖北對峙,李自成非要撤退,用了一拖刀計,纔算是大敗官軍。

而此刻,李自成決定與左良玉硬扛,也算是義軍之中第一次,與官軍正面作戰,之前大部分戰鬥,都是追擊,被追擊,伏擊,被伏擊之中,如此當面鼓,正面鑼的大戰,還是第一次。

“好。”羅汝才說道:“既然李大哥有意,我曹營奉陪到底。”

義軍之中的大事,只要李自成與羅汝才說定了,就斷然沒有更改的意思。

故而剩下的事情,不過是任務分派而已。

張軒所部損失慘重,可戰之兵,不過千五之數,而張軒麾下的大將。曹宗瑜,鄧和重傷在牀,吳來慶陣前被斬首。王進才素來是一個保存實力的主,至於羅岱的傷勢倒也不嚴重,不過,他向來不靠譜。

故而張軒即便將黃旭,吳自蘭,周輔臣,等嶄露頭角的新秀填補進去,也不是不夠用的。所以,張軒所部暫時廢了。不過闖營與曹營如今兵強馬壯,也不在乎張軒所部的一點人馬。

所以,張軒的任務就是鎮守臨潁,坐鎮大軍的後方,因爲郾城在左良玉手中,闖營曹營與左軍的戰場,就在臨潁與郾城之間,這六十里之中的某處,糧草輜重存放之地,沒有比臨潁更適合了。

而鎮守臨潁的人選,沒有比張軒更適合了。

曹營與闖營的大動作是瞞不過左良玉的。

左良玉與李自成,羅汝才都是老對手了,彼此之間作戰風格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郾城之外,左軍大營之中。

兩個壯漢將金聲桓按倒在

地,兩根軍棍上下紛飛,重重的砸在金聲桓的屁股之上。

打足了五十軍棍,才被拉進大帳之中。金聲桓滿頭大汗,不是熱的,而是疼的。他一進來,就努力跪倒在地,說道:“卑職見過大帥。”

左良玉說道:“虎臣,你覺得冤嗎?”

虎臣是金聲桓的字,金聲桓說道:“卑職毫無怨言,卑職也想明白了,當日曹營長途而來,已經是疲兵之態,如果卑職咬着牙與之一戰,勝負之數尚未可知,卑職卻被曹營氣勢給嚇住了,倉皇退兵,以至於損兵折將,敗了大軍軍威。卑職罪該萬死,大帥杖責而已,保全之意,卑職又怎麼能不知道啊?卑職感激大帥還來不及,怎麼會覺得冤枉?”

左良玉滿意的點點頭,說道:“好,虎臣是一個明事理的。而今大軍大多在郾城之中,正在收攏,不過,整頓兵馬,也需一兩日,虎臣膽氣尚在否,敢不敢北上與闖賊,一爭短長。”

“卑職願意爲大軍先鋒,一雪前恥。”金聲桓大聲說道。

“好,不愧爲虎臣。”左良玉說道:“如今虎臣就先行擊賊,大隊人馬隨後就到。”

“是。”金聲桓緩緩起身退了出去。

金聲桓是左良玉麾下得力的一員大將,不能因爲之前的失利,就重罰,再則到了金聲桓這個地步,他的名號已經是在朝廷之中掛上號了,也不是左良玉想殺就能殺的,不過是小懲大誡而已。

左良玉送走金聲桓,心中卻有幾分不安。總覺得這一次闖營的實力今非昔比,不好對付。隨即叫了一侍衛進來,說道:“傳令城中,如今大戰在即,都給我養好精力,處理乾淨之後,就退出郾城,準備作戰吧。”

“是。”

左良玉的命令傳到郾城之中,城中的左軍雖然還沒有玩夠,但是也不敢冒犯左良玉的虎威,立即開始處理。

怎麼處理,婦女之中,挑出姿色絕佳的獻給將軍們,剩下的全部斬殺。至於金錢銀兩,士卒與將領都有分配,不過各營將領的分配方式不同,有的士卒多一些,有的將領多一些。

不過他們都不敢忘記給左良玉一分。

在左軍的蹂躪之下,郾城之中慘不忍睹,數萬人的縣城,就只剩數百僧道活了下來。因爲這些士卒懶得掩埋屍體,也知道暴屍荒野,容易有瘟疫,故而將讓這些僧道出家人來料理。

郾城一時間淪爲鬼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五章 取士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十九章 敵襲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六章 匠作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五章 取士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八章 局面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十二章 撤軍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五十章 平城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五十六章 病
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五章 取士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十九章 敵襲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六章 匠作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五章 取士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八章 局面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十二章 撤軍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五十章 平城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五十六章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