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

在能見度並不高的江霧之中,兩隻船隊撞在一起,一時間不知道多少地方爆發出木頭崩裂之聲。

在江霧之中,旗鼓的作用大減。一時間雙方的船隊都失去了指揮,什麼陣型都保持不了,只能以船隻爲單位,各自爲戰。

這也是水戰的常態。

但是在長江之上,鄭芝龍仗着船堅炮利,長長遠距離轟得沈廷揚近身不得,畢竟沈廷揚船隻多爲沙船,是平地的,水密艙設計不如福船那麼多。轟得多,也容易沉。

沈廷揚忌憚鄭芝龍的火炮,已經很長時間了。

這一次的舉動非常明顯,就是爲了打接舷戰。

鄭芝龍帶這幾分冷笑,說道:“沈廷揚以爲我們沒有火炮,就不會打仗了嗎?”

現在這個時候,指揮困難,鄭芝龍索性就不指揮了,乾脆下令各自爲戰。。反正跟着鄭芝龍的船隊,都是鄭家精銳,那可是打過荷蘭人,打過劉香,在外海與各式海盜交手的硬茬子。

如果放在陸地上,鄭家連曹營的新兵未必能打過的。但是在水面之上,鄭芝龍可以這樣說,我不是針對誰,你們所有都一起上,都不行。

雙方接舷戰,打得慘烈無比,一時間江面之上,火炮轟鳴之聲,火銃爆鳴之聲,還有慘叫之聲,落水之聲,如是等等。忽然一陣風吹過,似乎掀起了一層面紗。

陽光從東方偏南一點射了過來,霧氣在陽光之下,頓時煙消雲散。

一時間數裡寬的江面之上,清晰的展現在所有人的眼前。

總共大概有千餘艘戰船,堵死了蕪湖以北的江面。而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鄭芝龍的船隊,沈廷揚的船隊已經落於下風了。

此刻江霧消散,沈廷揚最得力的武器化爲烏有,鄭氏的火炮聲頓時密集起來,之前開炮唯恐誤傷,畢竟幾十丈外,根本看不清楚,是鄭家的船隻,還是沈廷揚的船。

此刻卻是一目瞭然。

沈廷揚的船隻常跑遼東,渤海,黃海一帶,故而多爲沙船,而鄭芝龍的船隻,多爲福船,還有鄭芝龍的座艦是一艘西洋夾板船。

幾乎在大霧消散之後一會功夫,數艘沙船要麼進水過多,失去了控制,就好像是一塊木板一樣,漂浮在岸上做不了任何事情,要麼乾脆被鄭氏跳幫拿下,掛上鄭家的大旗。

在跳幫上,鄭氏無疑是專業的,而沈廷揚之前,還不過是朝廷的運輸船隊,水手固然精神可嘉,但是經驗就難免不足了。

沈廷揚深深看了一下後面,卻見船隊早已不知道走到什麼地方去了。

沈廷揚說道:“點火。”

“大人,您先走,這裡有我就行了。”幾個沈家老人說道。

沈廷揚說道:“我留下又有什麼用?沒了船隊,不過是爲小人所辱。今日就是葬身之地,勿需多言,速速點火。點火之後,你們就跳船吧。”

“大郎,我們都是跟着你爹跑海的人,全都是看着你長大的,如今不過一死而已,又有什麼好怕,說句不好聽的,我們下船,你連怎麼操船都不懂,一番心血,豈非白費,罷罷罷,我們陪你一起死算了,反正是一把老骨頭了。”一個沈家老人說道。

幾個沈家老人紛紛點頭。

沈廷揚說道:“諸位叔叔伯伯,是季明連累了你們,如有來日,定當結草銜環以報。”

“少說廢話,點火。”一人高喊。

不過片刻,船尾處就點起了大火,這一艘沙船拖着長長的尾焰衝進福船之中,一時間鄭氏船隊之中大爲驚慌,似乎沒有見過這麼大的火船。而且沈廷揚安排的並不是一艘。

故而有一些人臨陣脫逃----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甘心赴死。但也有四五艘火船,順流而下。撞在本來就擁擠的航道之中。

“轟。”的一聲巨響,不知道是那艘船中的火藥被全部引爆了,在海上火器早已成爲主要攻擊武器,故而每一艘戰船之上,都裝有不少火藥,一爆炸開來,掀起的衝擊波,帶着無數江水向周圍飛濺而去。

幾乎好像是下了一場暴雨。

鄭芝龍見狀也不過微微一嘆,說道:“姓沈的也是一個爺們。”

沈廷揚一死,戰場之上,就沒有多少人敢阻擋了,沈廷揚的部下,投降的投降,戰死的戰死。鄭芝龍打掃戰場之後,微微皺眉。

他本想這一戰是一場不費吹灰之力的大勝,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場打下來,鄭芝龍損失也不少,讓鄭芝龍有幾分鬱悶。

鄭芝龍對曹營到底存這幾分私心,爲了曹營的事情拼自己的本錢,他鄭芝龍纔不想做的。

爲了什麼,爲了曹營那一點軍費犒賞,他鄭芝龍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錢。

“大人,追不追?”施琅帶着幾分興奮的問道。

這一戰,施琅大展身手,立功非小。

“追什麼追?”鄭芝龍說道:“撤回來吧。”

該做的事情,他依舊做了,對曹營忠心的態度,已經表明了,鄭芝龍不想再折損自己的實力了。他覺得他已經對得起羅汝才了。

隨即鄭芝龍回軍拜見羅汝才,立即請罪說道:“末將拜見大王,末將未能在江面上攔截住左良玉,還請殿下責罰。”

羅汝才連忙將鄭芝龍扶起來說道:“將軍何罪之有?若無將軍,也不會有今日之大勝,將軍乃西征第一功也。”

江面之上的戰事,羅汝才清清楚楚的,畢竟周輔臣的船隊雖然戰力不行,但是不會連一個消息也彙報不準,但是羅汝才知道又怎麼樣?

有什麼該糊塗的時候,還是要糊塗的。難道羅汝才還能問罪鄭芝龍嗎?所以羅汝才非但不能問罪,反而要好好安撫,說道:“先前,張軒年少,劃界之時,將福寧歸爲浙江,這大大不妥,孤看要歸爲舊制爲上。”

鄭芝龍一聽,哪裡不知道,這乃是羅汝纔對他的獎賞,將福寧一個州劃給了福建,而福建乃是鄭氏世鎮之地。對鄭氏大有好處。

畢竟福寧代表的不僅僅是福寧一州,還有分水關,福建東北門戶,這一道門戶還給福建,即便曹營再想從浙江進入福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多謝殿下。”鄭芝龍說道:“臣定當竭盡全力,保殿下,水上無憂。”

“好。”羅汝才說道:“就借鄭將軍吉言了。”

羅汝纔對鄭氏算是看透了,不,對鄭芝龍算是看透了。

鄭芝龍沒有太多雄心,而且如果這一戰大勝的話,浙江一省,南直隸幾乎全部,江西大部,湖廣大半,都在曹營手中,兩廣也不南下,幾乎統領整個南方,還怕鄭氏在福建能玩出什麼花樣嗎?

他甚至決定在南京設立水軍都督府,總理曹營所有水軍,第一任大都督,自然是非鄭芝龍莫屬了。將來天下太平之後,如果鄭氏識趣,給他個世代公侯,與國同休,如果不識趣,說不得數路攻閩,想來一個福建乃能翻天不能。

鄭芝龍卻沒有想到羅汝才心中有如此心思,他只是在想:“這吳王,賞罰分明,看上去有明君之相,而福鬆在吳王面前也很受重要,將來少不得是方重將,今後我做事要小心一點,不可壞了福鬆的前程。”

隨即他又想道:“要不要請吳王派一個福建巡撫過去?”

其實鄭氏現在還沒有控制整個福建,不過控制福州,泉州,已經沿海一帶,西側山區之中還是一片混亂,鄭氏也缺少理政之人。讓鄭芝龍不由得生出這個念頭。

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一章 成軍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二十四章 餌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一百章 俠義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六十章 叛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
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一章 成軍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二十四章 餌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一百章 俠義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六十章 叛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