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

岳陽城以南有一湖。名爲南湖。而南湖上有一港,因爲在岳陽城南,名爲南津。而南津左近有一石磯深入南湖之中,名爲黃蜂磯。不知道因何而得名。不過此刻這裡就是黃朝宣水師的駐地。

南湖湖口狹窄,與洞庭湖相連。而水域面積不下,乃是岳陽城有名的港口。城陵磯這個天然港口,雖然在後事有名,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沒有什麼名聲,就是因其爲南津港所奪。

明代之時,在岳陽登船,皆從南津港。可謂水陸要衝。

而此刻被黃朝宣徵用了,也不用多做準備。直接用便是了,甚至黃朝宣船隊之中很多水手都是這南津港的水手,故此洞庭湖一戰,黃朝宣損失慘重,南津港之中,也是一片哀聲。

在亂世之中,人命賤如狗。作爲一小民,又能做些什麼?只能默默承受而已。

甚至黃朝宣回到南津之後,因爲他損失慘重,又一些變本加厲的感覺,之前黃朝宣徵召水手,還是多半徵召漁民,小半就地徵召,而此刻黃朝宣不敢出南湖,缺額幾乎全部從南湖之中徵召。

南津自然要承受其中大頭的。

南津百姓幾乎哀鴻遍野,但也無可奈何。

不過,這一夜的形式卻有了變化。

南湖湖口,南湖湖水源源不斷的流入洞庭湖之中,不少船隻降帆用槳,在黑夜之中緩緩的划動,雖然還有水聲,但是隱藏在湖水波濤之中,並不明顯。

這些船隻都沒有點燈,唯獨有船尾有一處燈火,卻是一盞夜航燈,從後面看過去,能看見星星點點的火光連成一線,但是從前面看,卻看不見,蓋因這個光芒都被船隻擋住了。

先是小船,後爲大船。一點點的向南津港而去。

周輔臣站在座船之上,看着船外面一片黑暗,月色慘淡,似有似無。星光更是點綴一般,連自己周遭都照不了,有和沒有一個樣。周輔臣向東北方向看過去,卻能看見一團火光。大片大片的暈染開來。那邊的能見度,似乎比其他方向高一點。

無他,哪裡就是岳陽城。

爲了防止偷襲,城上城下燈火通明。這也是應有之意。只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岳陽城的火光,似乎成爲了周輔臣用來偷襲南津港的定位與座標。

當然了,因爲距離問題。這個定位只能是大概的。周輔臣真正依靠的還是嚮導。

這些嚮導還是黃朝宣送上門來的。

大多數都是黃朝宣所部的俘虜,而且大部分都是南津港本地人。

對於這些人來說,給誰賣命不是賣命。

在周輔臣威逼利誘之下,他們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爲了這一次突擊,周輔臣做了很多準備,但是此刻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兩岸山巒就好像是黑暗之中隱藏的猛獸一樣。總是讓人擔心。

“大人,前面的人說已經到了。”一個軍官來到周輔臣身邊說道:“哪裡就是黃蜂磯。過了黃蜂磯就是南津港了。”

周輔臣極目看去,只能若隱若現的看到一個影子,其餘的什麼也看不清楚。說道:“讓下面的人注意。準備好動手。”

“是。”來人答應下去。

隨即一盞燈光亮起來,隨即有人提着這盞燈,上下環繞,燈光在黑暗之中劃出一個特殊的軌跡。

白日用旗語,狼煙,夜裡用燈光,煙火,這就是這個時代最高效的消息傳遞辦法了。

隨着這個命令的下達,本來嚴密的燈火管制,也一點點的鬆懈開來了。

畢竟黑暗之中行船本就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但是進攻前的準備,很多士卒是無法才黑暗之中完成的。

南津港,黃蜂磯上。

這裡有一處木製望樓。上面有幾個士卒正在值夜。

雖然是夏季,但是湖風從湖面之上吃過來,站在距離地面上數丈的地方上,還是有一點冷的,所以他們靠篝火近一點,正在說着火,不知道怎麼的說到了戰事上。

“大傢伙覺得,這戰要打到什麼時候?”

“噓,少說話,沒人拿你當啞巴。說多了,小心讓人給你治一個禍亂軍心之罪。“

“我就是在這裡說說,就我們兄弟幾個誰會告密了。”

“行了行了,不要說這話。”

一時間幾個人沉默起來了。

軍心浮動不僅僅是李過要面臨的問題,還有黃朝宣要面臨的問題,一場大敗仗之下,戰死,被俘這麼多人,剩下的人沒有怨言纔是怪事的。畢竟人並不是電腦之中的兵力單位。

不過,黃朝宣選擇了鎮壓,所以重壓之下,士卒敢怒而不敢言也是自然了。

“那是什麼?”一個人看向南方。

在他的眼睛之中,似乎是星河在他面前鋪開了,一處接着一處亮起來,無數燈火勾勒出一艘艘船隻的輪廓。

“敵襲-----”這個時候如果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就太傻了一點。

“當 ,噹噹,噹噹噹----”密集的警鐘之聲敲響,一處敲響,處處響應。一時間似乎整個南津港都驚醒了。不等敵人進攻,南津港之中就亂成一團,混亂嘈雜的聲音傳得到處都是。

黃朝宣剛剛扯了一件衣服披在身上,帶着護衛出來。他一眼就看見南面的船隊,幾乎逼近港口,彼此之間相距不過十幾丈而已,而且還在迅速接近之中。如果再靠近一點,敵人就可以直接從棧橋之上衝到岸上來。

黃朝宣豈能不心急如焚。

但是他再心急如焚。

也不得不先整頓好人馬。不整頓好人馬,衝上去也不過是送菜而已。

正如黃朝宣所料。隆隆的炮聲響起。

夏軍的水師毫不吝惜的向岸上傾瀉炮彈,其實這時代大炮的準頭,本就很喜人。在黑暗之中,有沒有什麼具體目標,幾乎都是亂打,除卻少數一些倒黴蛋,被炮彈砸個正着之外。根本沒有傷人。

不過,這並不代表這樣的炮擊是沒有用處的。

炮聲本身就是一種武器,在黑暗之中隆隆的炮聲,驚天動地。夏軍自己早已熟悉了,根本不在意。而本來混亂的南津港在炮聲之聲越發混亂起來。

黃朝宣本來集結起來的人員,在炮聲之中,越發緊張起來,有些士卒自己就躲在角落之中,不敢出來。

這些到還好。

更加讓黃朝宣不能控制的是南津港的百姓。

要知道南津港是一個大港,幾乎要比尋常的小縣城的百姓多了。縱然黃朝宣駐紮此地,佔據了不少地方。但是還有不少地方有百姓居住的。黃朝宣也不能爲了駐軍,將本地百姓全部趕走。

在黑暗之中,無數百姓就好像是驚弓之鳥。

他們聽見這隆隆的炮聲,更是嚇的四處逃走。

其他他們如果藏在自己的家中,或許不會出什麼問題,但是出來到處亂跑,卻衍生了不知道多少問題。拖累黃朝宣所部的集結速度只是其一,還有不知道多少人在黑暗之中踐踏而死。

甚至有些地方在混亂之中,不知道怎麼失火了。

黃朝宣見這個局面,幾乎欲哭無淚。

似乎周輔臣在黑夜之中,夜航百里,在到底南津港之前沒有被發現,本身就已經勝利。這次突擊還沒有怎麼打,敵人自己就倒下了。周輔臣更是擴大了胃口。

他本來不過想一把火燒了,讓明軍沒有水師可用。但是現在這個狀況,讓周輔臣不由冒出新的想法,暗道:“我或許可以掠奪一大批船隻回去。”

要知道,張軒決定繞過岳陽城,最缺的就是船隻了。

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九章 搬家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四章 填壕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三十二章 餌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三十一章 鐵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二十章 伏擊第七章 攻城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十六章 拔營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六十章 鑄炮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九章 初戰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十五章 離京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
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九章 搬家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四章 填壕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三十二章 餌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三十一章 鐵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二十章 伏擊第七章 攻城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十六章 拔營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六十章 鑄炮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九章 初戰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十五章 離京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