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

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

李過並沒有少在營地上下功夫,甚至在李過的計劃之中,馬鑾也應該是憑藉營寨抵擋夏軍纔是。

但是再好的營地也需要人把守纔是。

馬鑾所部幾乎全部丟在外面,大軍營地之中,還剩下數千士卒,大多是老弱病殘,再加上一些民夫而已,這些人在數量之上,還要在衝過來的南陽營之上,但是質量上就差太多了。

更不要說,這個駐紮十萬多人大營很大。

很大就意味着需要駐守的地方很多,而只有數千人根本連所有營寨都看不完。

不過一個回合,曹宗瑜就攻到營寨之中。

曹宗瑜二話不說,就下令放火。

火瞬間蔓延開來,熊熊的火焰冒出大片大片的黑煙,有一種遮天蔽日的感覺,即便是在很遠的地方都能看見,比狼煙的動靜要大得多了。曹宗瑜的鐵盔之下,嘴角微微一動。

他知道他做到這一步,就已經足夠了。

大戰之時,後院起火,會給軍心帶來多大壓力,曹宗瑜用腳趾頭想就知道,而且曹宗瑜更知道是,這樣的情況,這樣的機會,張軒如果放過了,那就不是張軒。

曹宗瑜說道:“傳令下去,讓大家分配休息,等一會兒,還有的打。”

“是。”

曹宗瑜所準備的,不是參與到南邊戰場之上,而是準備好截殺敗兵。

縱然是幾萬頭豬一陣亂跑,想要抓住還要費上一陣子功夫,不要說是數萬士卒了。曹宗瑜預計到打掃戰場恐怕要費一番功夫了。

夏軍與忠貞營的戰場之上,交戰正酣。

但是張軒的臉色卻不大好看。

因爲時間比他預料的要遲了一會兒,此刻夏軍步陣,就好像是一張拉滿弦的弓,就等着一聲令下,射箭了,但是命令遲遲不來,這弓弦就必須保持拉滿狀態。

這樣的狀態會傷到弓的。

但是周輔臣那邊遲遲不能準備好。讓張軒有些心焦了。

並不是張軒沒有耐心,而是下面的士卒未必有太好的耐心。

“過於複雜的計劃,還是不要的好。”張軒在心中暗暗記上一筆,很多計劃看似美好,但都不足用,比如明朝的五路攻遼,宋朝的五路伐夏,看上都是一個分進合擊的計劃。

但是實際上都做不到位。

而張軒現在這個計劃,也算得上一個雙方協調的計劃。

而今僅僅是兩方協調,就弄出這樣的問題,如果三方,四方,五方的協調,該麻煩到什麼程度。

“大將軍您看。”鄭廉大吃一驚,給張軒指到。張軒仰頭一看,卻看遠遠一道黑煙沖天而起,就好像是一條張牙舞爪的黑龍一般。張軒頓時大笑道:“好,好,好。傳令下去,不用等周輔臣了,現在下令反擊。”

這樣的情況出現在戰場之上,想讓人看不到,都不行。

一旦有人看見了,他們就會想發生了什麼事情,即便是最沒有腦子的人,都會知道他們後面出事,而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個時候最能動搖士氣了。

恐怕李過等人想要控制局面,也不好辦。必然會有一陣波動。

這樣的機會送到張軒的眼前,張軒豈能不抓住,他埋伏在湖上的暗手,因爲水下的問題,被廢了,卻不想曹宗瑜的助攻這時候打過來。

張軒一聲令下,隨即一聲尖銳的哨聲響起,這哨聲,就好像是尖銳的利箭一般,似乎能刺穿人的耳膜。這一聲哨聲之後,隨即有無數聲哨聲應和。

哨子在軍隊之中的應用,還是張軒力主的,主要是用來指揮火器的,因爲哨子尖銳的聲音,能夠壓住火器的爆炸聲,而這一次反攻,就是火炮爲先。

本來是第一輪是紅夷大炮發聲,但是周輔臣的問題,讓紅夷大炮缺席第一輪,直接是第二輪,佛郎機炮,虎蹲炮,一起發生。

夏軍的士卒猛地撤退兩步,露出好多缺口出來,這些缺口中,明顯能看到一個個遠遠的炮口,而在炮口之後,一根燒紅的鐵籤,已經高高的舉起來了。

“不。”黨守素目眥欲裂,大聲喊道。

黨守素就是最前面的指揮官。

此刻他哪裡不知道張軒的意思,心中暗道:“好狠的心腸。”

他說張軒心狠,並不是他對忠貞營下手狠毒,而是他對汝寧軍。

隱藏着這麼多火炮不用,讓下面的士卒用人命跟忠貞營耗。說實話,面對忠貞營士卒,汝寧軍士卒雖然不落下風,但也並不是多佔優勢的,雙方几乎是兩敗具傷。

如果這些火器提前用的話,或許就沒有那麼多人死亡了。

張軒隱忍到現在,請君入甕,就是爲了畢其功於一役,但是對士卒們來說,就未必友好了。

一瞬間,在忠貞營面前掀起了一場鋼鐵風暴,無數散彈噴射而出,覆蓋了忠貞營最前面十幾步的距離。

不要小看這十幾步的距離,這裡可以說是人數最密集的地方,幾乎是人挨人人擠人。被散彈打上去,所有人都一面模糊,血肉橫飛。屍體一重疊着一重,很多人都看不清楚本來面目如何,只能看見皮膚上一連密奏的痕跡。

都是鐵沙石塊打上去的痕跡。

這一輪打擊,最少有數百人倒地身亡,受傷沒有死的,也與這個數量相差不大。

說時候,兩軍交戰的時候,死傷也不少。但是從來沒有這樣密集的一瞬間倒地,所有都驚呆了,特別是忠貞營很多士卒,他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明明前面還有好像人的,似乎一瞬間,他們都倒地身亡了。

還死的如此悽慘。

而且這不是結束,雖然一輪齊射之後,各處炮火都以自己的炮速轟擊着,但是速度最快的,還是佛郎機炮,用事先裝好的子銃,一口氣開了十炮上下,速度才慢了下來。

即便速度慢下來,也足夠收割人命了。

不過幾個呼吸之間,忠貞營士卒死亡人數超過千餘。

張軒的計劃,再加上火炮超高速的殺人,不僅僅將忠貞營給嚇住了,連張軒自己都被嚇住了。

張軒並不是沒有聽說過現代武器的殺人速度,比如一天之內,戰死數萬人。但是總就沒有見過的,但在他的計劃之下,居然一口氣死傷數千人,這可不是概念,而是實實在在,就在張軒眼前發生的事情。

一瞬間張軒的大腦之中冒出一個典故“三代爲將,道家所忌。”

古代人都說,爲將軍不得善終,而三代爲將,不祥。這些概念不過是夾雜在一些奇奇怪怪的書裡面,張軒是從來不信的,但是在這一瞬間他忽然相信了。死在自己手中這麼多人,還能稱作“祥”那纔是問題所在。

這樣的場景,連張軒這個始作俑者,都震撼非常。更不要忠貞營士卒了。

似乎一瞬間忠貞營的士氣崩潰了。

這就是李過所採用的精銳前置的反作用了。

忠貞營一營的精華,都在最前面,當做爲鋒利的刀刃,卻不想一陣炮火之下,幾乎全部死了。後面的士卒,頓時覺得沒有主心骨了。士氣如何還能維持的住。

縱然黨守素百般努力,也不能保持陣型了。

“殺。”這個時候,被壓制了好一陣子的汝寧軍帶頭反擊了,一瞬間就將忠貞營給打崩了。本來丟失的地方,也被重新奪了回來。大隊人馬向李過的帥旗衝了過去。

這一刻,大多數人都有斬將奪旗的衝動。李過的大旗,就是軍功,就是銀子,就是爵位。

由不得他們不動心。

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一章 家事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十章 凌濛初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四十章 奪門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十五章 鐵模?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二章 家事二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九章 羅玉嬌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
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一章 家事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十章 凌濛初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四十章 奪門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十五章 鐵模?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二章 家事二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九章 羅玉嬌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