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

這個說的武昌城,其實是江夏縣,而武昌縣在武昌城之東,已經被張軒納入麾下。

武昌就是後世有名的武漢三鎮。

武昌,漢口,漢陽,爲長江漢水所分割。張軒大軍逼近,從不從陸地上逼近武昌城下。張軒派人簇擁着弘光帝在城下招搖,以招降武昌城衆人,武昌城留守的士卒,號稱十萬,但實際上不過一兩萬而已,大多都是敗兵,少數是城中徵召的民夫。

唐王一身戎裝,站在城頭,用千里鏡看着分明,正是弘光本人,但是他嘴角微微咬牙,手按在千里鏡上,按得指節發白,深吸一口氣,立即恢復過來,他哈哈一笑。看上去胸有成竹,說道:“賊人計窮也,賊人六月興師,連續征戰數月,師老兵疲,而今無計可施,用一區區戲子來詐城,也太小看本王了?”

“賊人再來,射死勿論。”

“是。”守城的衆將士紛紛聽令。

還好,弘光在武昌這一段時間,深居簡出,很少與下面的人接觸,故而城頭上認識弘光帝的人並不多,唐王這個命令,還能執行下去。

但是,唐王知道,紙是包不住火的。這個消息一定會泄露的,到時候武昌城根本守不住了,而更讓唐王擔心的是,弘光被俘虜了,朝廷羣龍無首,該如何是好。

他雖然憂心忡忡,但面色不該,不管他心中多麼擔心,都要先做好眼前的事情。

“咻咻。”的長箭破空之聲,這些長箭就是設向弘光的。

不過張軒派在弘光身邊的士卒,一個個都機警的很,一聽聲音,立即反應過來,一面面盾牌豎起來,將弘光遮擋在裡面,弘光只聽見,長箭釘在盾牌的奪奪之聲。

後背猛地出了一聲冷汗。

見城頭如此應對,一行人將弘光拉了回來。

張軒見狀輕輕一笑,說道:“陛下,城內的人,可是要至陛下於死地而後快,陛下沒有報復之心。”

弘光說道:“亡國之君,本就該死。”

說了這一句之後,閉目不言,一副閉目待死狀。

張軒心中暗歎:“我記得這弘光無能的很,卻不想還有幾分硬骨頭。”

這一路上,張軒想讓弘光出面勸降,但是費盡了口舌,用刀劍相逼,弘光就是不發一言,逼急了,只求一死而已。從沒有向張軒求饒的意思。

張軒也不在意,說道:“這兩日,有時間就讓他去城下逛逛,記住保護好他的安全。”

“是。”樓磊說道。

大軍初來乍到,還沒有站穩腳跟,張軒身邊的不過三萬之衆,因爲一路過來,佔據了不少府縣,都要留兵力駐守,等大軍到來之後,纔會一一歸隊。而且張軒也決定,不急攻武昌。

要將武昌城留給羅汝才。

張軒麾下奪了弘光已經大出風頭了。如果再將武昌城給拿下了,風頭太盛,卻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武昌即便搓手可得,張軒還是想等上一等。更不要說左良玉還在城中,雖然張軒覺得左良玉多半病重,不能理事了。

但是左良玉一日沒有嚥氣,就不能小窺。

只是他並不知道,城中形式發展之快。

唐王回到自己的府邸,關上了門,一下子坐在太師椅之上,渾身鐵甲撞在木頭之上,發出“砰”的一聲。

“殿下,可是心情不好?”唐王后曾氏說道。一邊說,一邊將旁邊的僕役趕走,親手爲唐王倒了一杯茶說道:“殿下身居要位,隨時謹言慎行,雖然在府中,但並非沒有外人的眼線的。”

唐王說道:“有你在,我放心。”

唐王與王后,也是患難夫妻。

唐王一系列坎坷,曾後都配他經歷了,特別是在鳳陽高牆之中,唐王被關在高牆之中,是曾後奔波勞苦,爲唐王走動,賄賂太監等等,可以說將自己的嫁妝全部砸進去了。

如果不曾後,唐王恐怕撐不到走出高牆的那一天了。

所以唐王待曾後與別人不同,可謂一心一意,他來到武昌之後,弘光因爲唐王擁立從龍之功,賞賜十二名美女,但是唐王從來不碰,只是當做侍女來用,而曾後也是書香門第出身。見識廣博,是唐王的良師益友,很多事情唐王都與曾後商議,以曾後的手腕,區區後院之事,根本不在話下。

唐王有時候也說,曾後如果是男兒,金榜題名不過等閒而已。

“到底怎麼了?”王后說道:“難道不能給我說嗎?”

唐王臉上抽動兩下,說道:“又有什麼不能說的。陛下----,陛下-----,陛下在賊人手中。”

“什麼?”曾後大吃一驚,說道:“殿下可曾看錯。”、

唐王聲音之中,有一絲惱怒之意,說道:“如此大事,我怎麼敢看錯。”

這一絲惱怒,卻不只是向誰而去的。

曾後臉色沉吟下來,曾後而今三十出頭,一身風采退卻稚氣,明豔之餘,更有莊重的氣質,她在房間之中踱步說道:“殿下,這武昌城守不住了,還是速走爲上。”

唐王搖搖頭說道:“我是不會走的。這武昌城本來就是死地而已,外爲可援之兵,內爲可守之城,而今半年之內,武昌是一個援兵都沒有,城中情況,是萬萬撐不到半年之後。”

“本就不可守。孤接下這個差事,就沒有想過活着走出武昌城。”

“殿下之心,”曾後說道:“妾身又怎麼不知道,妾身留下來,不就是與殿下同死。只是時勢不同,而今陛下落入賊人手中,那麼一起跟着陛下離開的文武百官就安全嗎?”

“賊人攻勢如此兇猛,如果再羣龍無首,如何能抵擋賊人的攻勢。”

“殿下以爲誰能擔當大任,是潞王?”

唐王一聽潞王,就皺起了眉頭。

他首先想起來的就是潞王手上長長的帶着竹筒的指甲。他知道外界對弘光的評價並不好,但是他卻覺得潞王估計還比上弘光。

“潞王恐怕不肯擔任大任。”唐王說道。

曾後說道:“如果潞王不行,那麼殿下豈不是有機會了?”

唐王一聽眼睛頓時一亮。

因爲聚集在武昌城中的宗室之中,只有潞王乃是萬曆皇帝之後,與崇禎一脈血脈最近,最有資格,而潞王不行的話,那麼就要從其他諸王中選,倒是血脈就不是最重要的了。

唐王就有機會了。曾後最明白他的枕邊人,知道唐王心中長有建功立業的想法,是他特殊的幼年所造成的,否則也不會因爲勤王之事,投入鳳陽高牆之中。說道:“何大人應該已經逃了,否則今日城下不僅僅是陛下,還有何大人,殿下與何大人有舊,憑藉何大人之力,未必沒有一爭。天下局勢如此,正是當仁不讓的時候。”

“殿下萬萬不可錯過。”

唐王只覺得這一句話,說到他心坎之中了。

對,就是當仁不讓。

並非他貪圖權勢,而是如今藩王之中,除卻他沒有一個成器的。爲了力挽狂瀾,爲了重振江山,即便是列祖列宗在天有靈,也會保佑他登上帝位。

唐王忽然想到了什麼,說道:“只是,孤如此棄城而逃。如何面對天下人?”

唐王其實已經心動了,只是面子上過不去。曾後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麼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卻在此時,聽到了外面有人闖進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殿下不好了。”

“有什麼事慢慢說。”唐王說道。

“左軍,左軍開城門從江上跑了。”此人說道。

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二章 家事二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十章 裝備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二章 家事二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六十章 叛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二章 樊城二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三章 搶飯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章 家事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四十章 奪門第九章 羅玉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
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二章 家事二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十章 裝備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二章 家事二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六十章 叛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二章 樊城二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三章 搶飯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章 家事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四十章 奪門第九章 羅玉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