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攻城二

?

第八章

攻城二

陳德就在女牆之後,大喝一聲道:“放。”

城頭之上一排密密麻麻的鳥銃出現了。

“砰。”無數銃子打了下來。

一排鳥銃打過來之後,隨即將打過的鳥銃遞給後面,有人接過來,將另一把裝好的鳥銃遞上去。

三個人,三把火銃,一人射擊,兩人填裝。保持着火力不中斷,這就是明代的鳥銃用法。幾十把鳥銃將雲梯壓制住了,即便有一道雲梯也沒有一個人能從上面經過。不過,如今城下聚集了數百名義軍士卒,各種遠程武器,也在向城頭之上招呼。

什麼火銃,什麼弓箭,噼裡啪啦的打上來。

時不時的有士卒猛地倒地,或被射中面目,或被鳥銃打中了。

只是高度上的優勢實在太明顯了。

這僅僅是開始。

“來了。”所有立即讓開,一大鍋火油澆了下去。

隨即幾個火把砸了下去,雲梯之上,所有表面都塗了泥巴,但也當不住火油燃燒,不過片刻雲梯就着火了。

這一次進攻算是失敗了。

只是這個時候呂公車也緩緩的過來了。

與其他攻城器械不同,呂公車是有直接進攻城頭的能力,僅僅靠近城牆,就開始發威了。

對這城牆的那塊硬木板之上,開出了密密麻麻的射擊口。火箭,火炮,都從呂公車之上向城頭上打過去。

沒有了高度差,城頭之上的士卒頓時傷亡慘重。

陳永福見狀,立即將自己麾下的汴兵接管這一段城牆。畢竟這種臨時從城中徵召的士卒,承受不了太大的傷亡。

“命令所有火炮,統一轟擊呂公車。”陳永福下令道。

只是這樣的命令,能有多大的效果,也不一定。真正能用得上的也就是呂公車直接進攻的這一段城牆上的火炮,而更遠一點火炮,還有當面的敵人要應付,更不要說,距離越遠,準頭就越不準。

一時間,炮彈如雨,箭矢紛飛。

攻城其他部隊都不是袁時中的嫡系,而這呂公車之中,卻是袁時中的嫡系,更是王顯祖帶隊。袁時中本意不想讓王顯祖帶隊,畢竟這一次進攻雖然是聲勢浩大,不過是試探進攻而已。

看看就知道,袁時中的本部,張軒本部,都沒有動用,不過是放在後面當督戰隊用,驅使着其他各部衝城而已。

但王顯祖是一個坐不住的人,再三懇求,袁時中才準了。

這呂公

車之中,數百人,都是王顯祖從袁時中所部之中,挑選的精銳戰士。

王顯祖就在最上一層,指揮着數門虎蹲炮,與城頭對轟。

大片大片的散彈,好像不要錢一樣潑灑在城頭之上,一時間將城頭上的火炮統統打啞了,不是火炮打壞了,而是人都死了。

不過與此同時,呂公車也承受着四面八方的進攻,一枚枚炮彈打在呂公車之上。王顯祖時不時感受到腳下一震,就知道又中炮。

呂公車是張軒準備的殺手鐗,雖然張軒並不覺得第一次進攻就能成功。但是在呂公車上面也做了極其嚴密的射擊。

呂公車朝着成器一面,根本就沒有一塊木板,全部是原木,而射擊孔大都是從原木之中鑽出來的。簡直就是一座木城,開封城之上的火炮雖然多,但能一炮將呂公車掀翻的卻沒有。

張軒甚至覺得,所謂的紅夷大炮,這呂公車也能吃上一兩炮。

故而時不時有木頭木板被打折,時不時有呂公車之中的戰士被打死,甚至有一枚炮彈直接將呂公車之中第三層打穿,轟死十幾個人,但是這輛呂公車依然沒有結構性問題,依然在底層數十頭牛的努力之下,緩慢而堅定的向城牆撞上去。

“準備啊。”王顯祖有些興奮的舔舔嘴脣,說道:“兒郎們,跟我殺。”

他身先士卒,在呂公車上數門火炮齊射之後,一躍而起,跳過半丈距離,跳在城頭之上。

“登城了。”

望樓之下。

袁時中頓時緊張起來。王顯祖是他的左膀右臂,而且這開封城也號稱鐵壁雄城,如何讓袁時中他不緊張,他咬牙說道:“傳令,全面進攻,讓那些還有一口氣在的全部給我上。”

“是。”鄭廉隨即在身上抽出一張紙條,塞進竹筒之中,他早已將戰場之上,所能遇見的所有情況都一一寫下來。預備好了。

望樓之上,一聲令下。

“殺。”比剛剛聲勢浩大多的喊殺之聲,瞬間響起。

無數士卒扛着五丈長的長梯,衝了上去,連張軒本部,袁時中本部都動用了,不過不是攻城,而是逼近督戰。這是要蟻附攻城。

蟻附攻城是所有攻城之法中,最爲殘酷的一種。這種長梯很好做,但是人無遮無掩的衝過去,大半要死在城頭的弓矢之下。而且長梯比雲梯好對付的多了,恐怕更多的人連城頭都摸不着就會死在城下。

但是張軒沒有任何意見。

首先王顯祖性命爲重,如果不分散守城士卒的注意力。王顯祖一旦死在城頭,對袁時中是一個打擊,第二,張

軒也沒有想到,這呂公車的效果如此不錯,居然靠近了城牆。

在張軒想來,以火炮轟擊,應該能拆了這木架子纔是。

這呂公車畢竟是木頭的,而不是鐵的。

即便是鋼鐵所制,在火炮的威力之下,也不承受不住。

只是眼前這一切,並不符合張軒的認識。他心中暗道:“莫非,開封城中藏了什麼殺手鐗,沒有用?還是這個時代的火炮,就是這個樣子?我或許用現代火炮我威力來估計這個時代火炮的威力,難道是我錯了?”

不管對錯如何,也只有事後在總結了,張軒又將注意力放在戰場之上。

開封鐵塔之上。高名衡抓着千里鏡的手陡然收緊。手指在千里鏡的青銅鏡筒之上捏得發白。

千里鏡是一個稀罕東西。

高名衡對手中這千里鏡說不上視若珍寶,但也愛護有加,不敢有絲毫損失,因爲在高名衡眼中,這東西不是玩物,而是軍國之器,軍國之器,就要有軍國之器的待遇。

但是現在高名衡絲毫不注意這些了。

雖然因爲視線問題。

整個戰場,高名衡看清楚的只有一半,也就是東邊這一半,西邊這邊,他看不真切。但是呂公車這樣的龐然大物,一直在他在注意之中。而此刻居然有人登城了,讓高名衡的神經都繃緊了。

開封城所能依靠的只有一堵城牆。

不過,高名衡深吸幾口氣,捏着千里鏡的手,一點點放鬆了。

這個時候他着急也沒有什麼用處。

城中最精銳的兵馬,最好的將領,他都已經放在北城之上了。他即便着急能有什麼辦法?派別人上,恐怕還不如陳永福。他能做的也不過是相信陳永福而已。

剩下只有等了。

等戰勝,等戰敗,等盡忠報國。

“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陳總兵。”高名衡心中暗歎,凝神靜氣,又恢復了身爲大臣的處亂不驚的態度。

戰場之上,有多少隻眼睛盯在這裡,王顯祖並不知道,但是王顯祖嗅到了鮮血,火藥,汗臭,無數種味道匯合在一起,形成得一種戰場特有的味道,整個人都興奮起來。

“殺。”他兜頭一刀,就殺了一名官軍,衝進官軍的鳥銃隊之中,大殺特殺,身後士卒紛紛衝上來,不過一會兒功夫,就佔據了城牆一角。在他身後,源源不斷的士卒就好像是螞蟻一樣,通過呂公車殺上城牆,形成一道暢通的通道。

王顯祖一時間有一種感覺,似乎開封城就在自己的腳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十六章 拔營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五十七章 野菜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九章 初戰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九章 搶收第八章 攻城二第四章 鄖陽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
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十六章 拔營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五十七章 野菜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九章 初戰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九章 搶收第八章 攻城二第四章 鄖陽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