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

第九十章長沙攻防戰

王大炮站在高臺之上,有一種意氣風發的感覺。這高臺有實木搭建而成,四根支撐柱都是一人合抱的大樹,故而高臺雖然不能說高聳入雲,但也遠遠的高出了長沙城牆,甚至比天心閣還要高上一些。。

他在這裡俯視下面,甚至連長沙城頭的一些動靜,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而且並非王大炮一個人在這裡,他身邊還有幾個手持大小旗幟的人,這些都是傳令兵,用這些旗幟來傳達命令。

王大炮感覺這種高人一等的感覺真好,不過,他隨即將這種感覺收起來,一聲令下。

下面幾十門大炮分別開炮。

幾十個實心炮彈,在天空之中劃過一個肉眼能見的弧線,重重的砸在城頭的磚石之上,“崩”的一聲,磚石碎片四面激射出來,有大片大片的碎石打在護城河之中。

飛濺出來不知道多少水花,一時間迸射出來,就好像是下了一場大雨一般。

在王大炮的指揮之下,各個炮臺大炮,以相對恆定的速度,一炮一炮的轟擊在同一個位置上。

城牆外面的包磚很堅硬,幾乎與石頭相差無幾,縱然實心炮彈砸上去,最多崩裂出一些碎片,要麼將磚石硬生生的砸進去一點,讓整個城牆有一點點變形。

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變化,但實際上對城牆的傷害極大。

在城頭上的士卒,幾乎不敢留出頭來。

大炮的準頭一行不是太準的,對城牆這樣的大目標,還是有一點準頭,但是即便是這樣,炮彈的偏差還是有的,有的砸在女牆之上,硬生生的將半截女牆給砸飛。

沒有女牆保護的話,立即在城頭之上開出一道鮮血淋漓的衚衕。。

不過,這樣的情況,雖然慘烈。但還是小概率事件。

很少有這樣巧的時候,更多時候,是士卒蹲在女牆後面,不敢露頭。但是炮彈撼動城牆的反應,他們決計躲不開。他們就感覺他們似乎並不在城頭之上,而是在一艘船上。

而且這一艘船,一直在無規則的顫抖。

每一個人心思都繃緊了。

因爲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腳下的城牆就“轟”得一聲栽倒在地面之上,而他們這些城牆上的人,就會與碎石轉瓦埋在一切,或者在數丈高的城牆之上一下子摔在地面之上。

到時候想得到一個全屍都不大好辦。

有很多人,讓他們死,他們倒是不怕,畢竟死就是一口氣的問題。但是讓他們等死,卻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默默等候着不知道時候時候,必然來臨的死亡,還不能躲避,這會將人折磨瘋的。

更不要說,長沙城牆之上的明軍都是一些什麼樣的人?

都是已經吃過一場敗仗的士卒。

很多逃跑過一次的士卒,就沒有了心理負擔,對他們來說,逃跑一次之後,再逃跑三次四次,根本沒有什麼區別。在這樣的壓力之下,他們如何能承擔的住。

隨着夏軍的火炮越發密集,城頭的士卒越發動搖。

馬士英也知道這一點,他儘量將大量士卒都安置在城牆內部的藏兵洞之中,等需要的時候,將士卒快速的調上城頭。不過,即便如此也要在城頭之上安置一定的人手,防止夏軍的突然襲擊。

這種單方面捱打的情況,士氣肉眼可見的衰落。

馬士英不得不命令城頭的炮火反擊。

這種反擊更多是徒勞無功的。

首先長沙城的火炮,數量上,質量上都比不過夏軍的,而且明軍炮火的目標也不同,夏軍炮火的目標是這一段城牆,面積非常大,即便數準頭並不是太準的,但很多時候還是可以蒙中。

但是明軍想要擊中炮臺,就不大好辦了。

即便偶爾蒙中了,對大炮的傷害也並不是太大的。

張軒所建造的炮臺,雖然並非現在所想的那種磚石結構的炮臺,處於半防護狀態。而是土木結構,中間用夯土累積而成,還是有一點防護能力的,炮彈打在外圍的木牆之上。僅僅能打斷幾根木頭而已。、

無法對大炮造成威脅。

而且這樣射程的大炮,長沙城頭上也數量不多,最少無法與夏軍相比。

故而他們的炮火反擊,更多是象徵性,用來鼓舞士氣,對而今的局面根本沒有太多影響。

“啊-----”城頭之上,不知道誰高喊一聲,瘋了一樣的向後面逃去,誰擋他,二話不說,就拔刀相向。一副想要拼命的狀態,但是對這樣的情況,馬士英早就有準備。

只見趙印選上前,一刀將次人梟首,又命人將人頭高高掛起來,以警示衆人。

這纔將即將崩潰的城頭士卒安撫下來。

“哎。”馬士英心中微微一嘆,他也知道,這樣強硬的處置,並不是最好的辦法,微微沉吟一下,說道:“傳令下去,城頭上的士卒,每隔一個時辰換上一批。”

“是。”趙印選說道。

趙印選剛剛安排下去,就聽城頭上的人大喊大叫說道:“夏軍動了。”

馬士英擡起頭來,說道:“跟我上城。”

左右立即勸阻,只是根本擋不住馬士英。馬士英登上城頭之上,立即感受到腳下微微顫抖,似乎腳下堅硬的磚石。一下子軟了下來。

馬士英來到女牆旁,看向下面,看見夏軍大量士卒排成隊列,將大量磚石土包,投入護城河之中。他們開始填河。這是總攻之前的準備。其實攻城戰,並沒有太多的花俏,不過是轟城填河,等城牆轟開之後,大軍再一擁而上,進入肉搏戰之中。

不過馬士英知道現在長沙城中的軍心士氣,或許在成破之時,就是長沙城失去抵抗能力的時候。

“必須想辦法拖延敵人填河的速度。”馬士英想道,立即說道:“傳令下面的人上城,將火炮目標轉換到這些填河的人身上。”

“是。”趙印選立即將大量人士卒帶上了城頭,一門門佛郎機炮,虎蹲炮等大大小小的火炮都擡上了城頭,這些火炮用來轟擊數裡外的炮臺,是決計夠不着的,但是用來轟擊這些來填河的士卒,卻是很容易做到的。

但是城頭之上士卒多了也不是都是好處的。

“崩。”的一聲。一聲巨響在馬士英身邊炸響,一顆炮彈砸在一道女牆之上,似乎是因爲角度問道,並沒有砸斷,而是又彈了下去,但是女牆的一腳被飛,無數碎石就好像火銃打了的鉛彈一樣,打在周圍的人身上。

呼吸之間,就倒地好幾十人,他們都是鮮血橫流,不住的呻吟。還有一些一動不動,要麼陷入昏迷之中,要麼已經死了。

最近那一個人距離馬士英不過一米左右,馬士英甚至感受到鮮血就已經灑在他身上了。 馬士英耳朵之中嗡嗡做響,似乎什麼也聽不到,左右不敢怠慢,立即將馬士英拉下了城牆。

馬士英不知道是不是老了。

在城下好一陣子,纔算緩過勁來,再聽城頭之上連綿不絕的炮聲,心中微微一沉,暗道:“看來,這樣下也堅持不了幾日,不按陛下的意思是不行了。”

馬士英很清楚,很大機率上,隆武想做之事,不過是徒勞無功的垂死掙扎。

但是事到臨頭,除卻這個辦法之外,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馬士英整頓了一下自己的儀表,說道:“來人,隨我去拜見陛下。”

縱然是戰爭之中,面見皇帝對馬士英來說,也是一件莊重的事情,不整理一下儀表是不行的。

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六十章 鑄炮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二十章 伏擊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四章 張青天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十五章 離京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三章 搶飯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十五章 離京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五十六章 病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十章 綠帽子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四章 填壕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章 張青天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五十章 平城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
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六十章 鑄炮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二十章 伏擊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四章 張青天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十五章 離京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三章 搶飯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十五章 離京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五十六章 病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十章 綠帽子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四章 填壕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章 張青天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五十章 平城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