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

?

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

發現動靜的不僅僅是張軒。

張軒能發現,李熙亮也能發現,李熙亮或許看不出來這煙塵代表的什麼。但他身邊一定有人提醒他。

雖然這些煙塵並不能說明這騎兵是那一方的,但是雙方都很明白。

官軍在開封城附近,根本沒有大建制的騎兵。

所以敵人只能是義軍。

官軍立即開始撤退。

陣前撤兵,是難度爆表的軍事行動,需要一支勇敢,敢戰,忠誠,能戰鬥到死的殿後部隊。

可惜社兵上下根本沒有這樣的軍隊。

而且李熙亮也沒有這個經驗,組織撤退簡直是一踏糊塗。

張軒所部壓着社兵,好一頓追殺上。

這個時候這一端壕溝幫了官軍的忙,雖然上面鋪着木板形一大片通道,進攻的時候,官軍還有隊形可言。故而木板還夠用,但是敗退過來的時候,就亂成一鍋粥了,腳步凌亂之極,大部分木板,要麼被踩斷,要麼脫空,總之稀里嘩啦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掉進了壕溝之中。

被摔死的摔死,被踩死的踩死,屍體幾乎要填滿整個壕溝。

義軍也就在這一條壕溝之間,停下了腳步。

張軒對李熙亮大勝。張軒敢肯定,最少一兩天之內,李熙亮恐怕就沒有進攻的能力。

張軒這邊算是了結了。

但是朱家寨戰事也陷入高峰。

劉澤清咬緊牙關,應對小袁營三面圍攻,打得劉澤清精疲力盡。

劉澤清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氣。大罵道:“這還是小袁營嗎?”

在劉澤清的印象之中。

小袁營都是烏合之衆,根本不經打,一打就崩,一崩就不可收拾。

但是如今的局面。

劉澤清調集手中的精銳,一次一次將小袁營打下去。小袁營的戰鬥力依舊不如劉澤清部,但是每一次被打下去之後,袁時中很快就重整旗鼓。

仗着人多,一次又一次的再攻上來。

打着劉澤清所部幾乎沒有喘氣的機會。

“大人該怎麼辦?”

乘着喘息的功夫,劉澤清的幾員大將都來劉澤清身邊問計。

分別是劉澤清的侄子,劉之卓。劉澤清的副將李化鯨,以及四五名把守,如鄭隆芳,姚文昌,方國柱。

劉澤清也沒有想到,袁時中這麼難對付。

劉澤清雖然之前,給侯恂面前說得信誓旦旦的,但是劉澤清其實心中絕對沒有拼死也要打通開封城的念頭。

不過做給上面的看。

但是

爲了做給上面看,卻要折損自己的老底子,劉澤清說什麼也不敢。

“諸位兄弟。”劉澤清說道:“我老劉待你們什麼?”

“大人,對我們沒說的。”李化鯨說道。

劉澤清對百姓殘暴無比,但是對親信手下,還真沒得說,畢竟一個能當將軍的人,手下如果拉攏不住人,早就死了。

“如今的局面,是我失算。”劉澤清說道:“但是我老劉失算,沒有想到袁時中跟着闖賊,還真有長進,對付我也能下血本。我們身後就黃河,想走也走不了,我已經命人備下船隻了,今天夜裡。我們就撤到北岸,現在各位都給我咬緊牙關,給我撐到天黑。”

“這個關係到大家的生死,都打起精神。”劉澤清大聲說道。

“大人,小袁營有打過來了。”一個士卒衝上來說道。

“好。”劉澤清大聲說道:“都下去安排吧,記住撐到天黑。”

與大堤遙遙相對,大約一里之地。

袁時中立在大旗之後。什麼也不說,板着臉,看着所有士卒,攻上去退下來,攻上去退下來。

黃土色的大堤之上,染着大片大片的血色。

一羣人走到大旗之下,行禮說道:“拜見將軍。”

袁時中轉過頭來,說道:“你們來得正好,今日誰能攻上此地,賞百銀萬兩。劉澤清營中所有裝備都歸你們。”

這些人就是營中各部的頭目,一夜過去,官軍再也沒有什麼大動作,這些人的心思也就定下來。再加上羅玉嬌的影響力,在天亮之後,就讓他們出城了。

羅玉嬌的本意讓他們去幫助張軒,但是張軒卻覺得用不了這麼多人。因爲張軒本來就沒有與官軍死打硬拼的意思,不過拖住而已。

所以就派這些人來幫袁時中。

只是這些人的行軍太慢了一點。等袁時中與劉澤清打上好幾仗,才姍姍來遲。

袁時中始終保留身邊在保留一支力量,可以說是預備隊。也可以說最後的震懾力量。

當然了,也有袁時中自己的震懾力。

“是。”這各個頭目的力量被分別舔進各個戰場之中。

戰事烈度降低了起來。

畢竟袁時中本部人馬不是劉澤清的對手,袁時中這些外圍的力量,更加不是劉澤清的對手。

只是頻率多了起來。

之前的戰鬥,劉澤清打下一次,還要整頓一下,纔有下一次戰鬥。

但是現在根本沒有整頓的時間,各部輪戰。

袁時中心中暗道:“劉澤清所部,又不是鐵打的。如此耗上一兩日,我就不相信,劉澤清你們熬着住的。”

“大哥。”袁時

敏過來說道:“張將軍請你過去一趟,說是曹營援軍來了。”

“曹營援軍?”袁時中說道:“誰。”

“是羅玉龍。”

其實現在張軒距離朱家寨並沒有多遠,也就幾裡地,兩方几乎背靠背接戰。

袁時中暫時離開本陣。

不過片刻功夫,三人就再次匯合在一起。

這一次,也是三兄弟也是結拜之後,第一次匯合在一起。

“大哥。”羅玉龍說道:“之前我錯看你了。今天看大哥,也是一個好漢。”

羅玉龍評價這樣一個人,很簡單,就是能打仗,不能打仗,之前羅玉龍看不起袁時中,就是袁時中打仗的手藝很潮。幾乎沒有打幾個漂亮仗。

而在攻開封城之役,小袁營表現出來不一樣的能力。

雖然很多功勞,都要掛在張軒頭上。但是小袁營的表現,也是有目共睹的。

袁時中得到這此來的尊重,忽然心中一寬,說道:“想不到二弟會這樣說我。”

羅玉龍行了一禮說道:“之前多有得罪,還請大哥見諒。”

袁時中扶起羅玉龍說道:“你我都一個頭磕在地面上的好兄弟,何必如此客氣。”

張軒見他們兩個關係比之前融洽不少,心中也是高興。張軒說道:“大哥,二哥,其他事情,等有時間了再說,現在我們先說說眼前的情況。劉澤清,與出來這股官軍,先解決那一個。”

“劉澤清。”袁時中當機立斷說道:“官軍守軍,不過是甕中之鱉。早晚必爲所擒,而劉澤清卻是滑不溜秋的,一不下心,就讓他跑了。”

袁時中一想起劉澤清,就想起之前的舊恨。他絕對不想放過劉澤清。

張軒也覺得開封城之中的事情,先放一放也不遲。

“好。就劉澤清。”張軒說道。

確定了目標之後,雙方就開始調兵遣將,張軒會繼續守在袁時中背後。擋住開封官軍。

而羅玉龍與袁時中一起,進攻河岸上的劉澤清。

三兄弟通力合作之下,劉澤清更加感覺欲生欲死了。而張軒嚴陣以待之下,李熙亮更是沒有找到一點機會。

李熙亮心中充滿了不好的預感。覺得憑藉自己的能力恐怕達不成目標了。

“派人給高巡撫,請高巡撫速做決斷,讓他快派援軍。而且要派陳將軍,其他人根本不定用。”李熙亮說道。

不到最後關頭。李熙亮絕對不會放棄打破開封包圍圈的希望。

因爲開封城中的百姓,已經到了堅持不下去的地步。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五章 峽石城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十三章 老營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九十章 拼死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
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五章 峽石城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十三章 老營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九十章 拼死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