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

?

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

城下的李自成在觀敵料陣,而城頭上的汪喬年也在觀看城下的李自成。

只是汪喬年並不知道下面的人就是李自成。他不過覺得,被數百親衛簇擁着的賊首,定然是賊人之中的大頭目。相隔裡許,汪喬年老眼昏花,也看不大清楚。只是他雖然看不清楚對面人的面孔。

但是有一些東西,卻是能看出來的。

不是別的,正是義軍的軍容氣勢。

數萬大軍分立營盤,各自堅壁待敵,而敵人的馬隊,沒有一絲雜音,個個甲冑鮮明,人馬雄壯,隱有殺氣吞吐,一看就是好手,但是汪喬年看自己身邊的士卒,不過,襄城本地的壯丁居多,帶過來的秦軍殘兵爲少。

這樣的人員素質完全不能與對面的賊人相比。

這年頭,官像賊,賊像官。有一種無言的諷刺之感。

汪喬年見李自成一行人離開了,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帶着劉漢臣,以及襄城士紳生員一批人,還在賈副將是以秦軍殘部爲主,分侍左右。他帶着百餘隨從在城牆之上巡視,所到之處,都整齊肅然。

汪喬年固然知道,這些人或許是等着他過來,才擺出這樣的官樣子,但是也知道,能擺出一個樣子,就已經不錯了,說道:“城上將士,能有如此風貌,皆漢臣之功也。”

劉漢臣,與張永祺,是襄城士紳之中的翹楚,都有舉人功名。

劉漢臣三四十歲,身材高大,國字臉,面帶長鬚,爲人嚴重,不苟一笑,看上像一個將軍,勝過一個儒生。此刻就身披戰甲,腰按倭刀,身上總共揹負了三四把長刀,如果不瞭解,誰也不知道,這樣一個人,居然有舉人功名。

“不敢當督師誇獎。不過賊人殘暴,舉縣與賊人有不解之仇,與賊人不共待天,學生得賈副將之助,不過稍加訓練,就可堪一用。”劉漢臣說道。

“襄城百姓,士氣可用。”汪喬年說道。

忽然有一個士卒上來,在賈副將身邊,耳語一番,賈副將說道:“督師,賊人撤去了南邊營寨。”

“不過是圍三缺一的故技。”汪喬年冷笑道。

不過,很多計策不怕老套,越是老套越是有用。就比如此刻,很多秦軍將領都心動了。無他,他們自忖襄城已經是死地,待在襄城,在破城之中,生還的機會很小,如果此刻逃竄,或許半路被義軍伏擊。但是總能逃出不少,還有一線生機。

汪喬年打仗的本事,或許沒有到家,但是察言觀色的本事卻是一等一的,立即感受到了秦軍浮動。

秦軍人數雖然少,卻是襄城守備的中堅力量,如同他們走了,襄城根本無法守。汪喬年轉眼之間,就下了決定。

“漢臣。”汪喬年說道。

“學生在。”劉漢臣說道。

汪喬年說道:“派幾個人,召集襄城民夫,將所有城門都堵死。我汪某人與襄城共存亡。”

“是。”劉漢臣說道。

劉漢臣身邊的士紳鬆了一口氣,汪喬年能逃,秦軍能逃,而襄城本地的士紳卻是萬萬逃不得的。見汪喬年如此表態,他們自然鬆了一口氣,局勢走到這一步,也容不得他們後悔了,只能將得勝的希望寄託在汪喬年身上。

“我觀對面,似乎有不少新土,賊人恐怕在挖地道。漢臣可有防備?”汪喬年說道。

“學生早就有準備。”劉漢臣說道。

“哦。”汪喬年說道:“什麼準備?”

劉漢臣說道:“請督師移步城下。”

汪喬年在劉漢臣的引導之下,下了城牆,一到城牆,就看到城牆腳下,有不少的大缸,深埋在土地之中。只露出一個尺餘高的圈邊。這就是地聽。地聽最下面還有一些水,堪堪鋪滿底面。也不知道下面這些水,是前幾日的雨雪所留。還是故意弄進去一些水。

“地聽?”汪喬年說道。

“正是。”劉漢臣說道。“城牆之內,數丈之間,就有一個地聽,環城有數百口地聽,每一個口地聽,都有人專人負責,凡是地下有絲毫的動靜,都不能逃脫地聽的監看,只有賊人地道臨近城牆,我們就從對面反向挖掘,先以煙火攻之,然後再用水淹。使賊人葬身於地道之中。”

汪喬年微微一笑,說道:“有漢臣在,我無憂也。”

“只是。”劉漢臣說道:“學生不擔心賊人穴攻。不過有一處卻是令人擔心?”

“何處?”汪喬年問道。

“大人,請跟我來。”劉漢臣一邊說,一邊爲汪喬年引路。

不過片刻之後,就來到東城一處。劉漢臣說道:“此地,是當初賊人壞城之處,賊人破襄城之後,本意想壞掉城垣,就有人從此地開始拆除城牆,後賊人命人守襄城。賊將乃徵集襄城父老,重修此地,父老都不樂從賊,賊人亦不通土木建作之事,故而修建的很潦草不堪,這一點,賊人也是知道的,我擔心如果賊人猛攻此地,

此處城牆,會堅持不住。”

汪喬年聽了之後,也神色凝重,拔出身上的長劍,猛地一劍刺進城牆之中,深入半尺有餘。如此城牆,又怎麼能擋得住賊人猛攻。汪喬年固然蔑視賊人,但也知道,賊人有今日之勝,絕非泛泛之輩。不用想,此地就是來日交鋒最激烈的地方。

“賈副將。”汪喬年說道。

“末將在。”賈副將轟然應諾,躬身行禮,身上甲片叮噹作響,好似銀鈴。

“將我的王命旗牌擡過來。”汪喬年說道。

王命旗牌是明清制度之中,皇帝授予各級大員的特權,對低級官員有先斬後奏,臨機決斷之權。就如戲文之中所言的尚方寶劍一般,王命旗牌是數尺大的綢緞旗面,上面有一個大大的“令”字,掛在兩丈長大旗杆之上。正是汪喬年的權威所在。

“是。”賈副將大聲答應下來。

不過,一會兒,四名旗牌官護住王命旗牌而來。

汪喬年隨即上城,踏上這一斷最爲不結實的城牆,王命旗牌跟在汪喬年身後,汪喬年在城頭落座,四名旗牌官就在汪喬年身後,護住旗牌。汪喬年說道:“守城之時,我就在此處,如是城破,此地就是我的葬身之地,願各位上不負君父之望,下不慚百姓之心。竭力守城,待左將軍裡應外合,破賊人於襄城之下。還河南一個天下太平。”

“是。”劉漢臣等人大聲應諾。

汪喬年乃重申禁令。襄城上下都各士紳的支持之下,竭力籌備守城,青壯登城守陴。健婦準備滾石擂木。但是城中哪裡有很多滾石檑木,乃是將城中不用的房屋,全部拆除。河南數年災荒,人死多了,房間自然就空出來了。

不過,即便空出來,有能空出來多少,如果時間一長,恐怕就要在襄城之內,拆成一片白地。

而老弱燒火做飯,並運上城頭。

可以說,整個襄城在汪喬年的指揮之下,已經成爲一座兵城了。

不得不說,汪喬年或許在野戰決斷之上,有一股紙上談兵的味道,但是畢竟是久歷地方官,組織能力還是不錯的,將數萬百姓的人力物力,發揮到了極致。在文官看來,守城戰,與修河,建城,等工程並無太大的不同。更多看得不是勇武,而是組織能力。

故而能打守城戰的文官多,而野戰就是另外的手藝了。能野戰破敵的文官少。

此刻,襄城城小,在汪喬年的指揮之下,也變成一顆鐵核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四章 填壕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四十章 奪門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十八章 紮營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十八章 紮營第一章 樊城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五章 高鬥樞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
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四章 填壕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四十章 奪門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十八章 紮營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十八章 紮營第一章 樊城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五章 高鬥樞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