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

?

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

左良玉將常國安打發走之後,左夢庚有些忍不住問道:“父親,爲什麼要留着這一股小賊?”左夢庚敗於張軒之手,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反而對張軒恨之入骨。否則單單的銀兩還不能讓他爲常國安說話。

左良玉說道:“事有輕重緩急,而郾城就是要害之地,大軍只要下了郾城,區區數千人馬隻手可平,如果因爲小商橋之事,牽連郾城的攻勢,以至於郾城久攻不下。卻是得不償失了。”

左夢庚心中不爽,但是他也知道,他改變不了他父親的想法,說道:“父親高明,孩子明白了。”

左良玉微微一笑,說道:“今天你做的不錯。”

左夢庚一瞬間不知道左良玉說的是什麼,卻聽左良玉繼續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常國安是一員宿將,雖然敗了,但底子還在,這樣的將領,不過是責罰一頓,以觀後效。但又不能讓他們懈怠,必須高高的舉起,輕輕的放下,你如此爲他說話,這常國安必然領你的情。將來你做事,也方便一些。”

左夢庚心中萬萬沒有想到這一點,他不過是收了常國安的銀子而已。但是嘴中卻說道:“能爲父親分憂,是孩兒該做的。”

左良玉對左夢庚親自上陣打仗,已經絕望了。所以將希望寄託在左夢庚結交大將身上。自己不會打仗,麾下有能打仗的人,也不錯。

似乎自從崇禎十五年,正月十二日一戰之後,常國安就老實了,老老實實的將兵馬守在營盤之中,不再進攻張軒的營地,只是派出騎兵封鎖了張軒南下的所有道路,羅岱按捺不住,將手中的騎兵分成四批,他每日帶人出擊四次,與常國安麾下的騎兵交戰。

縱然羅岱勇猛非常,但是常國安所部人多勢重,羅岱也只能一沾則走,否則就將手中的本錢摺進去了,即便是這樣,羅岱麾下的騎兵也在日日減少,每一次出擊都會有幾個人回不來。

張軒麾下的騎兵就那麼幾個,張軒心痛都來不及,只能叫停來了羅岱的舉動,只是讓他驅散那些來窺探陣勢的騎兵。

不過,張軒並不是沒有事幹了。

張軒站在小商橋之上,拿着一塊石頭重重的砸在河面之聲,只聽“撲通”一聲,一道水花飛濺出來。

“河面的冰層已經非常薄了。”張質說道:“春打六九頭,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今日時節稍稍遲一點,但也是冰雪融化的時候了,此刻的雪牆也開始簌了,今

後幾天,恐怕回溫會更嚴重。還請將軍早做打算。”

張軒深深的向張質行了一禮說道:“多謝張先生。如不是有張先生,我軍就危險了。”

張質說道:“還希望你不要忘記爲民請命之心,也不枉我從賊一場。”

張軒心中一動,說道:“大兄,小弟記住了。”

張質微微嘆了一口氣,說道:“你既然叫我一聲大兄,我就告誡你一句話。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曹營與闖營的關係,你要早做準備。”

張軒心中嘆息一聲,他心中暗道:“我如何不知道,但是羅汝才猶豫不決,我又有什麼辦法。只能想辦法,重耳在外則安。儘量不捲進旋渦最中間便是了。”如此,張軒堅定了在外鎮守之心。

不過,當務之急卻不是這個。

春風東來,冰河解凍,對張軒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就是小商河冰融河開,張軒可以拒橋阻攔左良玉大軍。但是他的冰牆恐怕就要化成一團水了,再也不能成爲障礙了。

張軒與部下商議過後,決定掘土建一道寨牆。雖然此刻冰雪融化,但是大地還凍着,並不是那麼好挖掘的。不過,無論如何張軒也不能讓大軍沒有一點屏障直面敵軍。一連三日,張軒這邊平靜如常,甚至連雙方日常的騎兵交鋒,也變得少了起來。似乎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卻不知道,郾城已經到了生死關頭。何英再也無法控制郾城的局面了。

北面的烽煙依舊。何英已經沒有力氣擡頭看了。

他以及好幾天沒有合一下眼了,滿眼血絲,滿身血污,按住腰刀帶着幾個侍衛,要再次巡視全城。

城頭之上,到處都是橫七豎八的屍體,很多人他都很熟悉,都是他帶出來的寶丰子弟兵,而如今一個個都失去了呼吸躺在城頭之上,戰事激烈之餘,連安葬的功夫都沒有,只能整理一下放在一邊,等民夫送飯的時候,再一併擡下去。

每見一具屍體,何英就知道,自己認識的人,又少了一個。

之前郾城守軍,看到北面的烽煙,還有一絲絲興奮,而此刻都轉化爲恨意了。恨援兵近在咫尺,卻不救援。從正月初八夜裡,打到現在,左良玉所部如何,何英不知道,但是他的寶丰子弟兵,幾乎全打完了,而郾城本地人的士氣也接近崩潰了。整個城頭的氣氛沉悶之極,彷彿死一樣的壓抑。

還能堅持多長時間,一日,兩日。

何英自己都不知道。

他巡城回來,又回到城樓之上,這就是他堅守七日以來所待的位置。

“大人,今日吃湯圓。”一個民夫將一桶湯圓擡了上來,拇指大小的湯圓,在湯水之中載沉載浮,看上去可愛動人,有親兵爲何英盛了一碗。

何英端着粗瓷大碗,覺得一股暖意。他恍然才感覺到,是正月十五了。

何英剛剛夾了一個在嘴裡,忽然聽見城下有慘叫之聲傳來。

他頓時將手中粗瓷大碗,扔到一邊,拔出腰刀就衝了出去。

此刻他才發現,這喊殺之聲,並不是從城外傳來的,而是從城內傳出來的。

他將手頭的所有人馬都放在城牆之上,縱然知道城中也不是多靠譜的,但是他已經沒有兵力去防備了,七日的浴血奮戰,好像是血肉磨坊一樣,早就將他身邊的機動兵力消磨殆盡了。

“是你們。”何英冷冷的說道:“你們真以爲左良玉的人能放過你嗎?”

“何大人,並不是我們不盡力。”一名士紳說道:“而是仗打到這個地步,勝負已分,你即便是頑抗也改變不了大局,與其這樣,還不如用你的頭顱給我等送上一張投名狀。也算是救了全城百姓。”

何英眼睛掃過這些人,這些人大都是城中的士紳。對此他早有預料,也沒有求情什麼的,他知道,這些人要得不僅僅是他何英的命,連同他麾下的寶丰子弟兵,恐怕一個不能留。

“好,”何英平靜的好像再說,今天中午吃什麼一樣,說道:“我將頭顱借給你,倒要看看,你們能不能在左良玉刀下活着。我等着。”說完二話不說,拔刀自殺。七尺之軀,轟然到底,唯獨雙眼瞪圓,死不瞑目。

卻不知道在恨誰。

這一場兵變,來的快,去的也快。城中立即向城外左良玉營中送上何英的人頭。左良玉大喜,立即令郾城開城門,他們要進城。

郾城士紳根本不能,也不敢阻擋左軍進城。

在城門口這些士紳都跪在城門口。卻見幾十名官軍,騎着高頭大馬而來。士紳爲首一個老頭,說道:“我等拜見將軍,感謝將軍爲我等驅逐流寇。些許銀兩,還請將軍笑納。”

兩個壯漢擡着一個箱子走了出來,重重的砸在地面之上。

馬上的將軍微微一點頭,立即有士卒將箱子打開,一時間白花花的銀子躍入眼中。這名將軍大笑道:“懂事,不過,遲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十章 萬石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四十章 奪門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
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十章 萬石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四十章 奪門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