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

傍晚時分,花燈初上。

張軒將羅玉嬌賣下的花燈,以及張質賣下的一些花燈,節度使衙門前面的一條街裝點一新。

府衙縣衙之中的新入職的文吏,乃至臨潁營與保定營之中的一些軍官也都出來逛了。

正如那個賣花燈的人所說,軍中與地方之上聯姻的不少,張軒居然看見了一些熟悉的面孔帶着一個個女人出來逛街。其中不少是臨潁子弟。

“這些臭小子,結婚了也不請我吃酒。”張軒說道。

“他們都請我了。”羅玉嬌說道。

此刻羅玉嬌與張軒坐在崇王的城樓之上,居高臨下,相擁在一起,用一根千里鏡向下面看過去。

“爲什麼?”張軒皺眉說道:“爲什麼他們請你,不請我啊?”

羅玉嬌笑道:“因爲你忙,而且他們也怕你啊?”

羅玉嬌說的一點也不錯,張軒的威權日重,他自己覺得自己從來沒有故意爲難人,但是下面的自然而然的怕了張軒。

只有張軒自己不覺得。

張軒微微一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過看着下面人來人往,心中暗道:“我也算是初有根基了。”

是的整條街幾乎都是爲張軒集團的人服務的。汝寧府之中的種種問題,打掉了一批舊權貴,但是立起一批新貴,那就是張軒的部下。

“這就是太平的樣子嗎?”羅玉嬌的眼睛有一些迷離說道。

“太平的樣子?”張軒看這裡的根本連村裡的廟會都不如,不要是後世什麼大型煙花晚會,什麼花燈一條街了。如此等等,只是在羅玉嬌看來,這個樣子,就是太平盛世的樣子。

所有人不用殺別人就能活下去,有什麼看花燈。

“不,這還不是太平盛世的樣子。”張軒抱着羅玉嬌的身子,下巴放在羅玉嬌的頭上,說道:“不過,我會讓你看到,什麼是太平盛世。帶你看遍天下所有的美景。首先讓你看到的就是這個。”

張軒算好了時間,猛地將手指向天空上一指。

“什麼?”羅玉嬌看向天空,倒是月亮挺圓的。

張軒一陣尷尬。不知道是張軒算錯了時間,還是王大炮哪裡算錯了時間,不過張軒想來定然是王大炮算錯了時間。

“這個---”張軒正想如何與羅玉嬌的解釋的時候。

“咻。”的一聲,一道煙花沖天而起。在天空之中爆炸開來,化作落英繽紛。張軒低頭看向羅玉嬌的眼睛,卻見一道道煙花倒影在羅玉嬌的眼睛之中,分外動人。

“好漂亮。”羅玉嬌說道。

認爲漂亮的不僅僅是羅玉嬌,整個汝寧百姓都擡起頭來向天空之中的煙花。

其實張軒弄出的煙花,很是簡陋。

沒事什麼絢麗的花色,也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單純拋出一些紅焰而已。

不要比後世的煙花,即便比這個時代的煙花也大大不如。

不過,羅玉嬌生於天啓年間,她開始記事的時候,就已經跟着羅汝才顛沛流離了,只見過炮火的火光,從來沒有見過煙花,也從來沒有人專門爲她放煙花。而對於汝寧百姓來說,中原亂起,民不聊生,哪裡還有人在意煙花啊。所有的火藥都用來做火器了。

此刻一些汝寧百姓看着煙花,潸然淚下,不知道是懷念那早已遠去不再回來的萬曆年間,還是懷念當初一起看煙花的人。

不知道怎麼了張軒心中忽然冒出一句,“煙花易冷,人事易分。”

他猛地搖搖頭,心中暗道:“不吉利。”

“要是爹爹在這裡就好了。”羅玉嬌說道:“我還從來沒有與爹爹離開這麼長的時間。”

張軒一聽羅玉嬌說羅汝才,心中猛地一痛。

他纔不會爲羅汝才心痛,而是心疼羅玉嬌,說道:“好有事情,我們就請爹來汝寧,放煙花給他看。”

“算了吧。”羅玉嬌將腦袋靠在張軒懷裡,微微一蹭找了一個舒服的位置說道:“還是不要浪費火藥了,畢竟軍中的火藥不多。”

兩人正甜甜蜜蜜的,忽然有急促的上樓梯的聲音,羅玉嬌立即將身子從張軒身上起來。

一個小傢伙跑了過來,不是別人,就是囡囡。

羅玉嬌特別喜歡囡囡,故而王度也只好讓羅玉嬌將囡囡帶過來了,在王度看來,這可能也對囡囡好,有羅玉嬌愛護,要比他這個親生父親保護好得多。

羅玉嬌說道:“囡囡你不是睡着了嗎?”

囡囡滴溜溜的眼睛微微一轉,說道:“我要看那個?”

“你說煙花。”羅玉嬌說道。

囡囡點點頭說道:“ 羅姐姐也在看煙花啊。”

“來羅姐姐這裡,我們一起看。”羅玉嬌招手說道。

囡囡邁起小短腿,來到羅玉嬌身邊,羅玉嬌抱着囡囡與張軒並肩坐在一起。

好像是一家三口,遠處煙花一聲聲爆響,火樹銀花。

只是這樣的光景不要像是煙花一樣,轉瞬即逝。

煙花並不太多,即便是悠着點放,半個時辰也就放完了,畢竟正如羅玉嬌所言,軍中火藥有限,承受不住這麼大的消耗。

一夜無話。

第二天,張軒就開始自己忙碌的工作。與張質,鄧和交代了任務,張質的任務,就是做好春耕的準備。

雖然河南一地從來是一年兩季,五月收麥種麥,九月又是一季。

但是多年戰亂,有不少荒地,故而張質做的就是春天先種上一季。

不管怎麼說,糧食總是不嫌多。

而對鄧和的要求就簡答了,讓鄧和承擔起臨潁營責任。

只是張軒也對臨潁營做出了調整,他將自己五百親兵從臨潁營之中抽調出來,成爲自己的親衛,鄧和需要補充五百人之後,才能成爲臨潁營的營官。

張軒帶着羅岱,王進才,以及親衛,還有一些文官,總共有五千人上下,從汝寧東門出發,水陸並進,一路南下。

張軒一路的計劃,先去真陽,新蔡兩縣,確定這兩縣的治權。

這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沈萬登與這兩縣的士紳都有過溝通,對此已經沒有什麼疑慮了。

但是張軒進入淮河之後,再逆流而上,所過的數縣,就不容易征服了。

在後世的行政區劃分之中,這些縣都是屬於信陽市,這種劃分其實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條汝水幾乎將之前所有的縣城連接起來,而一條淮河又將這些縣城連接起來,汝水匯入淮河之中,但是中間有很明顯的區別,張軒必須逆流而上。

而且這數縣有一些在深山之中,張軒沒有心思在這裡多花時間,他只是試探一下,一看官軍有沒有在這出沒,二看賀一龍留下的人脈,管不管用,這裡之前是賀一龍的出沒區域。三者,其實看水道如何的。

任何事情都是眼見爲實,耳聽爲虛,張軒既然想要藉助淮河水道,不親自探測一番,單單聽別人轉述,難免有不盡不實之處。

張軒準備快去快回,因爲春耕的同時,還有分地授田這一件大事要張軒來主持的。

畢竟是施恩之事,張軒決計不會讓給別人,以張質的聰明也知道這件事情,他萬萬做不得的。

大軍上船,馬隊分爲兩隊,在河道兩側伴行,雖然冰雪開始融化,但是河水還沒有暴漲,在周輔臣的控制之下,船隊也放慢了速度。

兩日功夫才過了百里水道,到達了楊莊店。

在這裡張軒根本沒有下船,就接見了真陽的士紳。

楊莊店是汝水與慎水的交接之處,而真陽就在慎水上游。有沈萬登做得工作,自然沒有阻礙。

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九章 羅玉嬌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五十章 平城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二章 樊城二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五章 高鬥樞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
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九章 羅玉嬌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五十章 平城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二章 樊城二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五章 高鬥樞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