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

?

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

昨夜,李自成將李信的話給聽進去了。回去之後,與高氏商量一二。

高氏跟着李自成這麼多年,雖然是女流之輩,心思也機敏的很,說道:“你的意思是?”

李自成有一點疲憊的揉揉自己的瞎眼,說道:“你身邊不是有幾個侍女,認一個當義女,嫁給袁時中。好給袁時中一個甜棗。”

“這樣會不會不好?”高氏說道:“臨時收一個義軍,有一些太----”

“太什麼?”李自成冷笑道:“就是無鹽東施,只要掛上我李自成女兒的名頭,也配得上袁時中。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你只需調一個相貌好一點就成了。”

“好。”高氏說道。

而今天李自成要與袁時中所說的事情就是這一件事情。李自成當面與袁時中提起來,袁時中自然不敢拒絕。他在闖營之中稍稍打聽了一下新娘子是何等人。臉立即黑了,不過在闖營之人面前,絲毫不露,只是一回到營中,就再也忍受不住了。

“大哥。”王顯祖見袁時中臉色不大好,小聲問道:“這一次李自成找你來,到底是因爲什麼事情?”

袁時中只是沉默不說話。

王顯祖知道袁時中此刻已經是怒極。他了解袁時中,袁時中此刻不說話,就是因爲強制壓制滿心怒火。這個時候,王顯祖雖然自覺與袁時中親近,但也並不敢亂說話。

好一陣子,袁時中才算是控制住情緒,伸手將桌子上的茶杯拿起,掀起頂蓋,輕輕的抿了一口,只是這茶水早已涼透了。袁時中一時間怒氣勃發,重重的將茶碗砸在地面之上。

“啪。”的一聲脆響,整個茶碗四分五裂了。

“欺人太甚。”袁時中從牙縫之中崩出幾個字來。

“大哥。”王顯祖說道:“李自成怎麼了?”

袁時中嘴角勾出一絲冷笑,說道:“他李自成對我可是厚愛有加啊,將自己老婆身邊的貼身丫鬟,送給我當老婆。”隨即袁時中眼睛之中爆出一絲冷意,說道:“他李自成將我袁某人當成家丁僕役嗎?”

主家將身邊的丫鬟配給家生子,這是常有的人。袁時中讀書人出身,雖然讀書不成,但是這樣大戶人家的勾當,他看多了。

這就是人感覺上的錯位。

李自成覺得自己必然登基爲帝,皇帝女兒不管是真的假的,嫁給你都下嫁。

而在袁時中想來,你李自成老婆身邊的侍女,且不說和自

己一條心不一條心。一個義女的身份,袁時中捏着鼻子也就認了,畢竟形勢比人強。但是這個義女是什麼人?是高氏的貼身丫鬟,袁時中就無法接受,他能強忍着給你李自成當半子,但是絕不想與你李自成當同靴兄弟,妻子的貼身丫鬟,不都是主家的牀上人嗎?

李自成拿他袁時中當什麼?龜公嗎?每一想到這一點,袁時中就怒火中燒,不能自已,他雖然也能想到,李自成決計不會做的這麼過分。但是人言可畏。他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總覺得闖營之人,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對。

袁時中將這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王顯祖。

王顯祖也是大怒,恨不得提刀殺了李自成,咬着牙說道:“大哥準備怎麼辦?”

袁時中冷笑道:“闖王,好大的聲勢,老子不伺候了。”

隨即袁時中如此這般的安排下去。

且不提袁時中這北邊的準備,大軍行動準備,很多事情都是瞞不過人的,只是如今義軍大隊要北上開封。歸德城附近的義軍都在做這樣的準備,所以袁時中的準備,很容易被當做是北上的準備。

不過,張軒事先有張質的提醒,特地派人盯住袁時中一舉一動。

所以張軒從這些蛛絲馬跡之中,發現袁時中本部萬人,與小袁營外圍附庸之中的準備有一些差別,判斷出袁時中固然有離去之意。而且是甩開外圍的附庸,帶着嫡系人馬離開。

“大兄,我要不要將這一件事情,告訴闖王?”張軒沉吟道。

張質很明白,張軒絕對沒有將這一件事情告訴李自成的意思。他的言下之意,其實要不要告訴羅汝才。或許張軒自己沒有這個意思,但是張質卻能品出來張軒其實已經與羅汝纔有離心了。

不過,張質不僅僅不會挑明,反而會推波助瀾,畢竟在張質想來,在曹營之中終究不是正道。

什麼是正道?迴歸朝廷纔是正道。

即便是要割據一方,也最好也要掛上朝廷的名頭。這纔是正道。

張質微微一笑說道:“要怎麼做,要看這一件事情,怎麼做對我們有利?袁時中離開對義軍有利嗎?”

張軒沉吟一會兒,遙遙頭說道:“袁時中乃是河南大寇,他這一走,恐怕今後河南地面上大杆子們,不會輕易相信義軍,闖王終究是陝西人。”

張質說道:“正是。今日袁時中一走,闖王要安堵河南就要花費百倍功夫,河南地面民不聊生,只是城頭換一面旗幟,就行了嗎?就紅旗換成黑旗,天下就太平了?”

明朝的旗幟都是紅色的,而闖王的旗幟有一段事情用過黑旗。

“大錯特錯。”張質冷哼道:“河南地面已成死局,除非闖王能招攬河南地面的杆子,強人,攻略他處就食,否則誰來管河南,都是一個亂字,這些人爲了一口飯吃,能造大明的反,難道就就不會爲了一口飯吃,造闖王的反?”

“而袁時中一旦與闖王決裂。那麼闖王想在收拾河南人心,可就不好辦了。”

張軒點點頭。

朝廷講的民心,與張質在這裡講的人心,不是一回事。

朝廷的民心,從來不會將市井小民放在心上,所講的民心,大抵是士紳之心。

但是義軍現在所說的民心,也不是平民百姓之心,而是那些手中有武力之人的心。

這些人,有得是黑的,就好像是袁時中這些人,早已起兵造反,在朝廷裡面已經掛了號的。還有一些是當地世家大主,地方豪強。

自然界厭惡真空,權力也同樣厭惡真空,河南局勢,可大明朝廷退出各個領域。自然由其他勢力來添補。

這些勢力未必對大明朝廷忠心耿耿。但同樣不會對義軍俯首帖耳。

義軍數十萬大軍,看上去去聲勢浩大,但是想要控制河南千里平原,卻是不容易。

義軍看上去控制數十府縣,但是實際上卻是無根浮萍。義軍強勢還好,一旦處於弱勢,必然生變。

袁時中之所以重要,袁時中本身的實力也是原因之一,還有不知道多少人眼睛看着闖王如何待袁時中,再決定行止。

一旦義軍與袁時中分道揚鑣,將來不知道要在河南埋下多少隱患。

就在張軒本人來說,不管義軍之中,闖王與曹操之間,到底有多少矛盾,但是有一點卻是肯定的。張軒本身就是依附在義軍這顆大樹之上的。

坐觀袁時中與義軍決裂,對張軒來說,沒有好處只有壞處。

“那麼這一件事情,要告訴闖王嗎?”張軒沉吟着問道。

“絕對不行。”張質說道:“這件事情告訴闖王,只能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李自成這一二年來,百戰百勝,攻無不克,戰無不下,脾氣也大了起來,他要是知道,袁時中想要離開,他會是一個什麼反應?”張質帶這幾分冷笑說道。

張軒細細一揣摩,說道:“大概會對袁時中下手吧。”

張質說道:“對袁時中下手,這個結果就好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十章 裝備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五章 猛鎮第十八章 紮營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九章 初戰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二十章 伏擊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九十章 拼死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三章 奪麥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十三章 老營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十二章 作坊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三十八章 奪炮
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十章 裝備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五章 猛鎮第十八章 紮營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九章 初戰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二十章 伏擊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九十章 拼死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三章 奪麥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十三章 老營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十二章 作坊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三十八章 奪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