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黑夜

張軒心中猛地一沉,暗道:“白天都忙了一天,難道夜裡他們也不安分。”

張軒立即離開了傷兵營,不多時就來到營門之處,張軒站在望樓之上,閉上眼睛,只聽見夜風吹過,夾雜着不少馬蹄之聲,時不時有火銃的聲音,再加上其他聲音。

不是大隊人馬出動。

讓張軒放心了不少。

“末將拜見國公。”一會功夫,羅岱與楊繩祖紛紛過來了。

張軒一擺手說道:“免禮。”

外面的情況,張軒都能感受到,兩位騎兵將領又怎麼不知道,他們一聽就知道,外面有清軍人馬出沒,數量不多,但也不少,大概有幾百騎而已。

“國公,末將請戰。”羅岱說道。

張軒一擺手說道:“無須如此。這是東虜的疲敵之計。”

昨日下午的一場鏖戰,打得夏軍上下,幾乎精疲力盡,張軒不相信清軍有這麼快的恢復速度。

不過,也許清軍耐苦戰,張軒也不得不防備,派人出起廝殺,在清軍騎兵佔據優勢的情況之下,發動這種小規模的騎兵做戰,夏軍並不斬優勢,甚至,會消耗僅存的騎兵。

一時間張軒嚐到的騎兵的厲害。

別的不說,這種壓縮張軒的感知空間,在黑夜之中,讓張軒除卻大營周圍這一段距離之外,就得不到別的情報。就讓張軒感受到束手束腳了。

張軒說道:“你們兩部現在還有多少可戰之兵。”

“末將麾下有七千左右。”楊繩祖說道。

“末將麾下大概有六千上下。”羅岱說道。

張軒微微一算,加上秦猛所部的傷亡,白日一戰下來,單單是騎兵就折損了萬餘。可謂傷筋動骨了。他沉吟片刻之後,說道:“你們各自留下五百騎,令其他各部好好休息,昨日一戰不算完。”

“是。”兩人大聲說道。

張軒整合千餘騎兵,令這千餘人就地靠着馬坐在草蓆之上,等待命令。

他們的坐騎都橫臥在地面之上,騎兵靠在馬腹之處,身上披着斗笠蓑衣。用來遮擋露水。而張軒坐在望樓之上,看着外面漆黑的夜色之中,時不時的爆發出一陣陣呼喊。

張軒掏出一本兵書乃是《襄陽守城錄》寫的是南宋開禧北伐之後的襄陽守城戰,歷經三月的襄陽圍城之戰,雖然不是蒙古攻宋歷時七年的守城之戰,但是對張軒來說,也相當不錯了。

張軒細細品讀,希望能從其中得到一些啓迪。

但是古代兵書,哪怕是這種記錄類的,在張軒開來也是不盡不詳,只能拿着襄陽城防圖,一點一點的揣摩當初趙知府的用兵要旨。

“國公,夜已經深了,國公已經還是早些休息吧。”鄭廉說道。

張軒微微一嘆,說道:“睡不着。”

失眠早已是張軒的常態了。一旦打起仗來,說是精神亢奮也好,說是緊張到神經失常也好。反正張軒很少能安安分分的睡着的,只有拼命熬,熬到身體撐不住了,那時候一沾枕頭就能睡着。

而且在精神極度緊張的情況之下,輕輕一喊就起來了。

很容易就養成,隨時隨地都可以睡覺,隨時隨地都可以醒過來的能力。

雖然張軒心中有無數事情,但是後半夜也堅持不住了,聽着外面亂七八糟的聲音,再加上巡邏人員的腳步之聲。迷糊起來。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他猛地覺得心中一沉,似乎跌入無底深淵一般。

猛地清醒過來了。

看看天色,還沒有大亮,但是天色已經泛白。

張軒側耳聽到那響徹一夜的聲音依舊在暗暗作響,他立即起身低聲給身邊侍衛說道:“一個叫一個,將所有人都叫起來,不要有太大的動靜。”

“是。”張軒身邊的侍衛立即答應下來。

不過一會功夫,在後面睡了幾乎一夜的千餘騎兵全部被叫起來了。

在張軒一聲令下,千餘騎兵立即衝了出去。

不過一會功夫,營地外面就響起了廝殺之聲,張軒立即下令擊鼓。

隆隆的鼓聲,一處響起,處處響起。

一時間,沉睡了一夜大營瞬間驚動起來。

張軒之所以等到這個時候才清理外面的斥候,原因很簡單,就是害怕有危險。害怕外面的僅僅是誘餌而已。有清軍伏兵。

而這個時候有清軍伏兵,張軒也不害怕了。

天快亮了。

即便有伏兵,也不過持續昨日的戰鬥而已。有什麼,好怕的。

張軒很明白,今後數日,或許沒有像昨日一樣的戰鬥,但是清軍只要想南下,這個缺口,還是他必須攻打的地方。

只是結果卻出乎張軒的預料之外。

很快有來報道,出戰大勝,俘獲數百士卒,斬殺數百士卒,大概有千餘清軍折損到這一戰之中了。

張軒立即感覺不對勁。

太不對勁了。

因爲太順利了。

清軍的戰鬥力絕非爾爾,哪裡有這麼容易出去就大勝而回,甚至投降比例這這麼高。

這不符合張軒的判斷。

張軒細細一問,更是覺得不對,因爲這些人都是老弱病殘而已,根本沒有八旗兵,不管是滿漢蒙八旗,都是新附軍。

張軒說道:“來人,立即派人去探查清軍營地。”

在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張軒已經得到了消息。對面已經是一座空營了。

清軍人去樓空了。

也就是說,清軍昨夜就是爲了掩護大軍撤退的動向。張軒中計了。

張軒鬆了一口氣,覺得與清軍第一回事,他算是打平了。但是隨即他有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阿濟格突然撤退,到底是什麼意思?

首先,張軒不覺得阿濟格僅僅一敗,甚至並不能說是敗,就會全部撤退。

他的撤退,僅僅是戰術層面的。

他必然選擇別的路徑繼續進攻。張軒瞬間想到兩處進攻的途徑,第一由棗陽進攻隨州。南下德安。

第二是順着漢水南下。

不過襄陽有十幾萬大軍,再加上漢水之中,還有周輔臣的水師。

張軒雖然已經傳令隨州警戒了,但是結果如何,還是不得而知。

縱然清軍撤退,張軒不得不面對一件事情,那就是戰略主動權還在清軍手中。

張軒面臨一個困境。

追還是不追?

如果追的話,夏軍以步兵爲主的情況,離開大洪山山區之後,在平原之上,張軒佔據戰術上劣勢。但是如果不追的話,任有阿濟格自由行動的話。會給夏軍整體戰略帶來極大的被動。

甚至張軒覺得。阿濟格就是等着張軒來追。早已等着一個回馬槍。

只是他思來想起,張軒不得不承認,阿濟格以退爲進,將張軒算得死死的。

張軒召集諸將,下命令道:“以營爲單位,三十里下寨,大軍依次上前,不可冒進。”

“羅岱,楊繩祖。”張軒說道。

“末將在。”羅岱楊繩祖兩人齊聲說道。

“你們前出探查,從此地到棗陽所以的狀況,一一探明。”張軒說道:“遇見清軍無須做戰,只需保持接觸就行了。”

“是。”兩人說道。

張軒說道:“許都。”

“末將在。”許都說道。

張軒說道:“此戰金華軍損失慘重,就地修整,所有傷兵都由你接管,在這裡築城駐守。”

張軒要將這個地方封鎖住。然後挺進棗陽。

這一系列的被動,都是由棗陽開始的。張軒想要結束,也只能從棗陽結束。

奪回棗陽,堵上防線的缺口。以之逼退敵軍。

這就是張軒的全部戰略規劃了。再見識過八旗軍的實力後,張軒很務實的將全殲的想法放在一邊了。

只要能維持住現在的形式,就是一功一件。

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二十四章 餌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二章 家事二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十七章 行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八章 立威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
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二十四章 餌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二章 家事二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十七章 行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八章 立威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