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

鄭鴻逵還沒有休息多長時間,正在與鄭氏在福州的人聯繫,瞭解一下福州城的情況。

鄭氏在福建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縱然福州並不是鄭氏的老巢所在,但是鄭鴻逵想要知道一些消息,卻是不難的。只是匆匆一看,鄭鴻逵只覺得腦門發疼。

對福州的情況他一點也不陌生。

他當初爲了考武進士在福州待了一段時間。對福州的軍事體系還算了解的,但是他現在看福州的情況,卻比當年更爛了。

當年本來就爛了,再加上崇禎的稅收政策,弄得百業凋零,西邊山區之中,已經是盜賊遍地了。

衛所兵又打了好幾個敗仗,在山區之中,已經形成默契了,就是地方的土匪不去打縣城,福州這邊就當做不知道,在公文之中,看到的都是福州海晏河清,一片太平,其中的暗潮洶涌,卻不知道。

也正因爲如此,福州的軍力更是不堪,連山中的土匪都鎮壓不下去了,如果能抵擋得住曹營人馬。

其實這樣是鄭氏在福建的地位越來越高的原因所在。

鄭鴻逵其實也清楚,鄭芝龍剛剛投奔朝廷的時候,不過是一個遊擊之職,那時候還被處處提防,各路士紳都看不起鄭芝龍這個前海賊,但雖然福建官軍越來越不能打,世道越來越亂,鄭芝龍的實力也越來越受到倚重。

這樣鄭芝龍在福建的地方,才水漲船高,鄭森才能與進士家的女兒聯姻。

只是此刻用到各地官軍的時候,鄭鴻逵才知道,他們早已爛得不能用。

“大人,巡撫大人有請。”有人來報道。

“好,我這就過去。”鄭鴻逵說道。

其實吳之屏不來找他,他也會去找吳之屏的。畢竟吳之屏乃是福建巡撫,福州城中最高的官員,在這個局面之下想要守住福州城,單單靠他自己帶來的人馬,是不行的。

必須徵召福州城中的人力物力,幾乎福州城中的壯丁民夫都要有上城的準備。

福州不管怎麼說,也有幾十萬人。抽取壯丁,也有數萬之多,再加上福州城牆,想要擋住曹宗瑜,還是可以的。

鄭鴻逵心中打着腹稿,想等一會兒見了吳之屏該怎麼說。

到了巡撫衙門之中,鄭鴻逵見吳之屏就在衙門口等着了,立即行禮說道:“末將拜見巡撫大人。”

吳之屏大笑道:“羽公這福州城全仰仗你了。”一手抓住鄭鴻逵的手,與鄭鴻逵把臂而行。

鄭鴻逵的親兵想要跟着,姚啓聖上前說道:“巡撫大人,與你家將軍有要事商議,爾等在前面等着便是了。”

鄭鴻逵也聽見了姚啓聖的話,但是他沒有絲毫表示,鄭鴻逵的親兵自然被姚啓聖引到前院之中,並備下酒菜讓他們飲用。這是丘八一見了酒,就不成樣子了,剛剛開始還保安靜,但是三杯兩碗下了肚,就變得喧鬧起來。

這喧鬧之聲隱隱約約的傳到後院吳之屏與鄭鴻逵的耳朵之中。

此刻吳之屏與鄭鴻逵相對而坐,說得就是戰守之策,鄭鴻逵將他以鄭家軍爲精銳,徵召全城民夫壯丁爲輔助的計劃,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還請吳之屏募捐各大士紳家財,徵召各士紳的家兵,如是等等。

吳之屏聽得連連點頭,左一句“若無羽公,本官不知道該如何辦纔好。”右一句“幸虧有羽公來此,否則本官也不知道該如何辦纔好。”

鄭鴻逵聽到外面的隱隱約約的喧鬧之聲,說道:“大人,我那些兄弟們,野慣了,在您府上放肆了,我這就去責罰他們?”

“哎---”吳之屏一把攔住,說道:“何須如此,這纔是男兒本色,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又怎麼因區區小節而怠慢壯士,憂庵。”

“學生在。”姚啓聖一直在一幫侍立。

“去,將我珍藏的好酒,送給諸位壯士。”吳之屏說道。

姚啓聖連忙說道:“是。學生這就去。”

姚啓聖前腳離開,吳之屏後腳說道:“羽公稍等,容我更衣。”

古人說更衣,其實就是如廁。只是不會這樣說而已。

鄭鴻逵立即起身說道:“恭送大人。”

吳之屏離開不過片刻,鄭鴻逵就聽見一陣腳步之聲,頓時覺得不對。

無他,這腳步聲太多,太整齊了。

幾乎所有人都踩在一個點上,而且腳步聲之中,還夾雜着鐵器碰撞的聲音。不知道是刀鞘與鐵器的碰撞,還是別的什麼?

這是軍隊。

鄭鴻逵也是帶兵打仗的人,如何能聽不出來,而巡撫衙門之中哪裡來的如此精銳,自己怎麼不知道,這些人爲什麼這個時候突然出動,無數問題涌上心頭,瞬間一個想法閃過,鄭鴻逵臉色大變,正要奪門而出。卻見一個二十出頭小將站在大門之後,頭帶鐵盔,身披鐵甲,手按腰刀。說道:“鄭將軍,曹將軍對您可以仰慕已久了。”

鄭鴻逵年輕的時候,也是海上拼殺過了,雖然比不上鄭芝龍的二弟鄭芝虎,但也是三五個人近不了身來。也是鄭芝虎打起仗來太奮不顧身了,在跳幫的時候,被人用漁網套住,萬刀穿心而死。

鄭鴻逵縱然勇武,但是眼前這局面,他一看就知道他翻不了局了。

無他,鄭鴻逵來拜見吳之屏,乃是一身士大夫的裝束,身上談不上手無寸鐵,但也僅僅帶了一把匕首,如果能與渾身鐵甲的敵人發放對,更不要說,還不是一個人。

“哼。”鄭鴻逵坐在自己原來的位置之上,一言不發,只是想起吳之屏。心中頓時咬牙切齒。恨不得將吳之屏碎屍萬段。

這個時候,鄭鴻逵如果還想不明白,是怎麼回事,那他就是太傻了。

昨日,吳之屏與姚啓聖商議的時候,吳之屏就擔心,他手中沒有能擒下鄭鴻逵的人手,鄭鴻逵的親兵雖然不多,但個個精銳,福州城中的兵力不少,但大多是樣子貨。不可能在無聲無息之間拿下鄭鴻逵。

萬一弄死了鄭鴻逵,也不好辦了。

吳之屏在軍事上是白癡無能,但是政治上的嗅覺很敏銳,他從曹宗瑜要活捉鄭鴻逵的事情之上,就嗅到了一絲別樣的味道,固然他不敢讓鄭鴻逵死在自己手中。

還是姚啓聖定計,說這個事情可以讓曹營的人來做。

於是乎就有了秦猛帶着百餘親兵來道巡撫衙門之中,一舉將鄭鴻逵堵給正着。

鄭鴻逵一被拿下,鄭氏在福州的勢力羣龍無首,吳之屏隨即開門迎敵,大隊人馬進入福州城,也就是福建總兵衙門之中有一些抵抗之外,整個福州城幾乎完整的落到了曹宗瑜的手中。

曹宗瑜這才輕輕出了一口氣,看着手中一封急函,上面寫着,鄭芝龍圍困溫州城,許都將軍鎮守。已經三日,南北消息斷絕。

隨即曹宗瑜將這一封書信扔到火裡了。

有了福州城中的糧食物資的支撐縱然鄭芝龍真得截斷了後路,曹宗瑜自己也有辦法殺出去。

不過,此刻曹宗瑜想得不退,而是如何再進一步。

在安頓了福州城之餘,曹宗瑜將秦猛叫過來,說道:“今日一事,十分危險,一旦有失,你未必能活着回來,你敢不敢做?”

秦猛說道:“老師請說,我秦猛別的沒有,就是膽子大。”

“好。”曹宗瑜說道:“我想讓你代我走一趟南安,去拜訪一下鄭芝龍的母親,黃老夫人。這個玉佩是鄭鴻逵的信物,就他送到黃老夫人手上。你敢還是不敢?”

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一百章 俠義第五章 取士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六章 蕭縣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十二章 撤軍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二十章 火併第五十章 雜務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一百章 俠義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
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一百章 俠義第五章 取士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六章 蕭縣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十二章 撤軍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二十章 火併第五十章 雜務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一百章 俠義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