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軍

?

第一章 成軍

一個男人怎麼樣纔算是長大了。

不是他年滿十八歲,也不是不上學了,而是他結婚了。

這在很多地方都還是共識。

張軒之前,不明白是爲什麼。

但是現在他明白了,一個人有家小的人,與一個沒有家小的人想法是完全不一樣的。每天早上,張軒一看見躺在自己身邊的羅玉嬌,心中就涌出一股豪情。

我怎麼能讓她跟着流浪南洋?絕不。

單單是爲了她,爲了將來的孩子,我就要打下一個大大的天下。

故而張軒雖然結婚了,但是根本沒有時間度蜜月,第二天就回到大營之中,加緊了訓練。也抽空面見羅汝才,給羅汝才提出了很多建議,至於羅汝纔有沒有采納,張軒並不知道。因爲張軒一心撲到訓練之中了。

因爲他知道,這種安逸的生活,並不會太長久的,別的不說,單單是李自成所有的糧食儲備,就不足以讓他們在這山中久留,遲早要出山一戰的。

“殺。”一千人,分成兩個大方陣,而兩個大方陣之中,又留有通道。細看來,每一個大方陣之中,是有十個小方陣組成的。每一名士卒所拿的兵器都不一樣。

有百分之八十的士卒都手持長槍,還有百分之二十的人都手持刀盾。

至於火銃什麼的,一概沒有。義軍之中雖然有不少火器,但是不會給張軒的,張軒所部,現在依然是義軍之中的三流營頭,連盔甲也沒有多少。即便是羅汝才也有將張軒調到身邊當謀士,爲他出謀劃策之意。只是張軒知道今後幾十都是亂世,自然要想辦法保護自己了。

而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掌握軍權。

這一千人,在別人看來,不過爾爾,但是張軒的本錢所在,張軒又怎麼會捨棄這裡去當什麼空頭的謀士?

烈日驕陽,張軒站在原木搭建起來的高臺之上,身穿鐵甲,手按寶劍,身披一身大紅披風,冷冷的看向下面。

這正是一年最熱的時候。張軒頭上有黃豆大小的汗珠滾落。但是張軒似乎不動,似乎沒有發現一樣。

張軒如此,下面的士卒雖然汗水將衣服打溼成不同的形狀,卻是沒有一個人敢妄動。

張軒將自己軍隊分成左右兩部,一部就是曹宗瑜統領,一部就是鄧和統領,而張軒身邊還有一個百戶的親衛,小部分是張軒從營中挑出來的敢戰之士,或有一計之長的人才,另一半卻是羅玉嬌去找羅汝才求來的親衛,就是爲了在戰場上保護張軒的安全。

而在張軒身邊的親衛百戶就是羅家人,名爲羅岱。與羅汝才同姓,但是關係疏遠多了,勉強算一個本家,從羅汝才起兵,也有好十幾年了,也算是經驗豐富。

張軒說道:“羅兄,你看我這一營兵如何?”

羅岱虎背熊腰,雙臂修長,即便不能雙臂垂膝,但是這雙臂非常長的人,有一個特殊的稱呼,被稱爲猿臂。這種也算是上天賞口飯吃,是善射之人。

此刻羅岱對張軒有幾分佩服。

他可是親眼看着張軒如何將這一千人從什麼也不懂的人練出現在的模樣,雖然,這個樣子的軍隊,還沒有一點殺氣,不過是一個架子貨,但是在一個多月的時間之內,張軒將一些饑民訓練成如此模樣,也算是能人了。但是他依舊看不慣這些人,在他看來,真正的精銳都是打出來,在校場之上比劃兩下,就能成爲精銳,那簡直是癡心妄想。

“看上去架勢不錯,但是能不能打,還要在戰場上看。”羅岱不好違心否認,但依舊沒有正面肯定。

張軒見狀微微一笑,他已經習慣了羅岱的嘴硬了,只見張軒一示意,立即有人揮舞旗幟。這是張軒與曹宗瑜兩人商議出來的旗語,還比較簡單,只是簡單承襲了義軍納一套而已。

只見一面紅旗揮舞,曹宗瑜所部立即退後,鄧和所部上前。張軒又一面旗幟揮舞,鄧和所部退後,曹宗瑜所部上面,這樣的局面看上去好像是廣播體操,但是卻是軍隊調度的根本所在。

從軍隊調度來說,張軒覺得他麾下的人勉強過關了,或者說他在義軍繼承上草創這一套傳令體系,可以用了。只是戰場上的情況比這裡複雜百倍,張軒也沒有經歷過,一時間這已經是他能改進的極限了。

“好。下一項,各軍校武。”張軒說道。

立即有傳令兵將張軒的話大聲喊了出去:“各軍校武。”

張軒的旗語傳達的信息還有限的很,很多東西必須讓人喊。張軒的親衛也承擔這個職責。

兩部聽了命令之後,往兩邊集合,在校場兩邊密集的列隊,好像是兩堵人牆,然後立即有親衛百戶的人,在校場之上列上種種不一樣的東西。

卻見一道木杆,木杆之上,掛着大小不一的草球。最大的就好像是一個小一點的箭靶。最小的不過是拳頭大小,好像編好草鞋,編得很結實。這是用來訓練槍術的,每一名士卒都必須在數步之外,發足狂奔,然後用手中的長槍刺入草球。

就張軒的本意不想將這個草球編的那麼大的,但是不得不如此,他麾下的將士之前都是農民,手根本沒有摸過長槍,如果沒有這最大的草球,不知道多少人連草球都挨不上。而且草球懸空,很容易被頂出去,而不是刺進去,故而唯有大一些,才能讓這些士卒刺中。

張軒只能如此了。

另一個地方,有熟石灰畫了一道白線,而在白線一邊,分別畫有三十步,五十步,七十步的標誌。這是用來投射短矛的地方。

張軒對自己軍中的遠程火力,非常的惱火。

沒有火器,他倒是弄出來一些弓箭,但是有弓箭,沒有合格的弓箭手。張軒不得已將會射箭的人大多集中在自己的親衛之中,在羅岱的主持之下,單獨訓練。。

而大部分士卒該怎麼辦?

張軒思來想後,終於想起來投矛這東西了。或者說是標槍,每一個士卒都有五根標槍。算是標配了。

全軍演武開始,張軒就看到了慘不忍睹的一幕,無數士卒以什伍上陣,一起對這草球衝過去,幾乎在幾種難度之中,只能刺中好像是箭靶一樣的大草球。

甚至還有幾個笨蛋,根本沒有刺上。將草球頂了出去。

立即有親衛將這個笨蛋給拉了下去,結結實實的打上板子。

就張軒現在,他的親衛隊還兼職當軍法官。

然後看他們投矛,還好大多數士卒養了一個月,也有幾把力氣了,用力投出去,大多數都投過了三十步的線,甚至有幾個高手都投到了七十步之外。張軒立即吩咐將這幾個表現好的士卒提拔。

反正現在張軒軍中的軍官什麼的,都不是固定的,都是暫代的,訓練的時候表現不好,隨時都可以被拿下,同樣如果訓練的時候表現的好,也隨時可以升官。

看過這兩項之後,就是刀盾手的表現了。

刀盾手的要求要比一般的長槍手要高一些,因爲刀盾手是用來破陣的,他們大多是軍中選出來勇士,要麼就是會兩三下,刀盾手的演武,並不是設一個東西讓他們砍,而是彼此對砍。

張軒爲他準備了他們準備了一套木甲,頭上帶着好像是現代擊劍面罩一樣的東西,不過是用藤條編成的,說起來也沒有多麼結實,不過不管怎麼說。這一套裝備,還有那麼一點點的防禦功能。

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二十章 風起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十二章 作坊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十九章 敵襲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十八章 紮營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一章 家事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六章 王度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九十章 拼死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六章 匠作第一章 成軍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章 拷餉第三十二章 餌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
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二十章 風起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十二章 作坊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十九章 敵襲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十八章 紮營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一章 家事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六章 王度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九十章 拼死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六章 匠作第一章 成軍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章 拷餉第三十二章 餌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