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

?

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

百門火炮,

即便都是這種輕型,重量大概在千斤上下的大炮。所需要的鐵料數十噸之上。這樣的鐵料對闖曹兩營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畢竟闖營與曹營之中用鐵最多的不是別的,就是兵器,總不能將所有兵器都收刮來鑄炮吧。更不要說小袁營之中的銅料鐵料已經被收刮乾淨了。故而李自成與羅汝才商議好之後,立即派出騎兵,在河南所屬的府縣之中,搜刮鐵料,四面八方的鐵料源源不斷的從各地送到小袁營之中。

只是送過來的鐵料大都是鐵器成品,必須重新熔鑄之後,才能鑄炮,這一次鑄炮,絕對沒有用銅胎的可能了。

如此張軒匆匆一算,這火炮的分量只會比之前更大。

張軒心中暗道:“等一兩月後,百門火炮鑄城,到時候百炮齊轟,我倒要看看,開封城是不是真的銅澆鐵鑄的。”

這麼大的動靜,不驚動開封城之中的官軍根本不可能的。

開封城城樓之上。

高名衡憑欄向北望去。

在開封城外三裡之外,有數千士卒嚴陣以待,兩側也有騎兵列陣,陣前十一門大炮,連綿不絕的打響。一枚枚炮彈依次打在城牆之上。偶爾有一兩枚打低,落在城牆前的空地之上,偶爾也有一兩枚打過,越過了城牆,打到了周王府之中。

周王府在開封城之中的位置,也是坐北朝南,周王府後面,就是北城牆。

每一枚炮彈打在城牆之上,高名衡都能感覺到腳下微微一震,這種震動不大,畢竟火炮轟擊的地方,並不在北門,距離北門還有一段距離,這中震動傳遞到北門這邊,已經細不可感。只是高名衡的精神都集中在這上面,才能感受到一絲波動。

“諸位。”高名衡回過頭來,開封城之中,大大小小的文官武官都在這裡,都在這裡。“賊人以火炮日夜轟擊城牆,賴太祖高皇帝之德,城牆如今不過小損而已,但是如此天長地久下去,城牆必定不支。開封城之中,四十萬生靈都賴此城牆。而今諸位有何策禦敵。”

“無過以炮製炮。”黃澍說道:“前宋王稟守太原,就是以炮製炮,今日何不以此法而用之。”

“黃大人,城中大炮不足,正遠射數裡之外的大將軍炮,不過四五位而已。而賊人城下所列就超過十門火炮。”陳永福說道。以他的本意,是不願意與黃澍這樣大有來頭的人硬頂的,但是此刻陳永福不得不發言了,畢竟

他知道這些文官大佬,談起戰事來頭頭是道,但是真正的戰術問題,卻茫然不知所以然了,他如果不說清楚,不知道會商議出什麼莫名的結果。

“而且即便將所有火炮都掉過來,也未必能壓制住賊人的火炮,以火炮的準頭,打到數裡之外,根本毫無準頭可言,而城牆這麼大,總跑不了。所以賊人攻我容易,官軍打賊人難。”

“不管怎麼說。”高名衡說道:“想將城頭所有能夠遠射的大炮都調過來,從今日起,與賊人對射。”

“大人,賊人偵騎四出,到處搜尋鐵器,看樣子要繼續鑄炮。”陳永福說道:“如果賊人只有十一位大炮,一時半會,城牆還能抵擋着住,但是時間一長,恐怕撐不住。”

“對。大人。”黃澍又越過其他人發言,說道:“而今勝負之數,不在開封城之中,而在開封城之外,賊人四月下旬來到開封城外,而今已經有半月有餘,還請大人速速向朝廷請援,向來是外無可援之兵,內無必守之城,再說城中的糧食。”

一說到糧食,所有人都議論紛紛說道:“是啊,大人,而今城中糧價騰高,時間一長,恐怕要生亂啊?”

高名衡說道:“黃推官,本撫將我的王命旗牌給你,不管你用什麼辦法,都要將城中的糧價給平抑下去,能不能做到。”

“這有何難?”黃澍傲然道:“不過是借幾個人頭一用而已。”

黃澍目光一掃,就看到有幾個開封城本地官員的眼神有一點不對勁。

無他,開封城的糧食儲備,支撐不了三個月,卻是事實,但是絕對不會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了,不過,有人想發國難財而已。敢發國難財的人,那個沒有後臺,可以說沒有後臺的人,也不敢做這樣的事情。

而他的後臺,就在在座之中。

商議了半天,最終也沒有得出什麼有建設性的建議,不過高名衡的目的也達到了。

成大事不謀與衆,高名衡這樣大張旗鼓的商議戰守之策,目的從來不是戰守,而是糧價。開封城中糧價攀升,已經到了四兩一石,如果再繼續下去,城外還沒有打過來,城中就先暴動了。

不得不李自成抓得時節很高,絕了開封城一季糧食,對那些有積蓄的人家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那些老百姓來說,那就是要命的事情了。

城外的火炮雖然厲害,但是開封城牆也厲害,不轟個十幾天,是破不了城的,但是城中百姓有變,逼老百姓從賊才能活下去,開封城

就岌岌可危了。

高名衡打發黃澍去料理糧價之事,留陳永福細細商談。

不過,談論半日,高名衡眉頭緊皺。

派士卒出城奪炮不成,如果官軍有野戰之能,就不會平白放棄羊馬牆。至於以炮製炮之法,也沒有什麼用處。不解決準頭的問題,以炮製炮之法,根本沒有任何用處。

忽然門外有僕役來報,說,治河同知桑開求見,說有辦法解決火炮的準頭問題。

高名衡立即派人請桑開進來。

桑開進來躬身行禮,被高名衡一把抓住說道:“賢弟,可是有解決的辦法。”

桑開做爲一個技術官僚,還從來沒有得到過這麼大的禮遇,一時間有一點受寵若驚,說道:“大人,下官曾在徐文定老先生門下受教。”

徐文定就是徐光啓。文定是徐光啓的諡號。

“原來賢弟是徐大學士的高徒,怪不得賢弟在水利之上,如此精通。”高名衡眼睛一亮,他想起一個人,就是孫元化,在崇禎年間,誰爲火器第一人,必然是孫元化,雖然孫元化的遺產讓滿清繼承了,孫元化自己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是就一個技術官僚來說,孫元化是合格的。

而且孫元化也是徐光啓的弟子。

桑開說道:“在下魯鈍,學問沒有先師十一之數。只學了治水的學問。不過,先師學究天人,我雖魯鈍,但也聽了如果解決炮擊精準的問題的思路。”

高名衡眼睛頓時亮了,說道:“請桑兄言之。”

桑開說道:“先師與西人交好,西人開炮多賴炮表。”隨即將如何製作炮表的辦法,說了出來。

其實就一個字“試。”

這個時候,即便西方的射表,也是純經驗性的。不過,是將種種數據彙集成表格而已。

不過,這也要比大明火炮純靠運氣,要好了不知道多少,即便張軒訓練麾下的火炮手,也是這樣做的,唯一不同的,張軒部下的火炮,大抵相同。炮表都差不多,畢竟是一個模子裡面出來的。但是官軍的火炮,就好像是藝術品一樣,個個不同。所以就要多試驗幾次了。

高名衡對這個辦法,將信將疑,但是現在也只能信任徐文定的名聲了。希望徐文定這位弟子,不要有辱師門。

這裡話還沒有說完,就又有一個僕役進來,說道:“大人。吳知府帶着一個人過來,說是從賊營之中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七章 軸承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六章 匠作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三章 岳陽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七章 下蕭縣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二十章 風起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八章 局面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十三章 老營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三十五章 攻閩
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七章 軸承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六章 匠作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三章 岳陽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七章 下蕭縣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二十章 風起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八章 局面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十三章 老營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三十五章 攻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