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安平

“駕。”秦猛帶着千餘騎兵越過閩江向南急奔。

秦猛心中還在思量曹宗瑜所說的話。

曹宗瑜說道:“我們這一次,入閩,不是要打下福建一省,而是讓鄭芝龍臣服,如何才能讓鄭芝龍服軟,自然是讓鄭芝龍知道自己的老巢受到威脅。但是如今後路斷絕,福建人心不定,我們只有區區兩萬之軍,鎮守福州有餘,但是繼續南征卻是不夠了。”

“索性,天助我也,有一個鄭鴻逵到手了。”

“但是僅僅是這樣還是不夠的。”

“我聽說鄭芝龍兄弟幾個,一母同胞,都是黃氏所生,鄭芝龍發家之前,也是依附自己的舅舅黃程,故而黃老夫人在鄭家還是很有威望的,故此,鄭芝龍可能不要他這個弟弟,但是黃氏絕對不會不要的。但是很可能隱瞞這個消息。”

“所以,你去南岸有兩個目的,震懾鄭氏,讓鄭氏知道南安雖遠,也在我曹營兵鋒所及之地。此其一也,第二就是黃老夫人幫我們勸勸他兒子。此其二也。”

“故此,你這一去,就要給我打過去。”

“此去南安,數百里之遙,官軍各地都有,而且安南更是鄭氏老巢所在,鄭氏之衆,何止數萬,不亞於龍潭虎穴。你確定你要去嗎?”

秦猛當然敢去。

不過秦猛也不是傻子,他覺得他此去南安還是有把握的。

把握有二,鄭氏又不是沒有打過,不管鄭氏有多少艘戰艦,上不了岸也是沒用,秦猛所部本是張軒的親衛騎兵,戰力之強,比曹營的老營頭,也不差多少。即便鄭氏大軍而來,秦猛想要走,還是可以的。此其一也,再有就是鄭鴻逵在曹營手中,鄭家不能不估計鄭鴻逵的性命。畢竟鄭芝龍幾個兄弟,鄭芝虎已經死了,鄭芝豹坐鎮南安,鄭鴻逵領兵在外,乃是鄭氏的核心人物,從某種意義上鄭鴻逵乃是鄭氏的二號人物,重要性比鄭芝豹不差多少。

“報。將軍,前面有人攔截。”有斥候來報。

“多少人。”秦猛問道。

“大概有三五千人,打着一面‘俞’字旗。”

“去看看。” 秦猛縱馬向前,一看這數千人馬已經擺出陣勢了,看上去還有幾分架勢。

秦猛也不與之硬拼,傳令說道:“繞過去。”

“是。”千餘騎兵繞了一個小圈子,與官軍相隔一箭之地,幾乎是擦肩而過。

就這樣,秦猛遇見能打的,就打,不能打的就仗着機動能力繞過去。

一路上跋山涉水南下。

三日之後,終於來到了安平鎮之中。

秦猛也遠遠的看見鄭家在安平鎮的大宅子。

這哪裡是一座宅子,根本就是一座城池。

有碼頭,有城牆,有作坊,裡面什麼都有,幾乎是一座自給自足的城池。

而且當在秦猛來道安平鎮的時候,安平鎮外面已經聚集了不少鄭氏的軍隊。

這些人是鄭芝豹臨時召集起來了。

在安平鎮,鄭家纔是真正的地頭蛇,幾乎這一帶所有百姓都跟着鄭氏吃飯的,故而一聲招呼羣起響應。

鄭芝豹也許覺得,秦猛不過千餘騎而已,有些小看他,帶着近萬人馬,出城迎戰。

秦猛縱馬在陣前掠過,心中頓時有了底。暗道:“海盜就是海盜,不過如此而已。”

鄭家的軍隊之中,缺乏陸戰基因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事實,即便是鄭成功時代,對北方的降將還是待着非常寬厚的,原因無他,就是鄭氏的軍隊在陸戰上表現的相當差勁。

後來才一點點彌補上來。

但是現在鄭芝龍時代,鄭家各自軍隊之中,陸戰最強的,應該是鄭鴻逵的軍隊,結果鄭鴻逵一槍未發,就被吳之屏給算計了。

留守家裡的人手,在海上固然是好手,但是陸上,陣勢有些不嚴謹

但是這種不嚴謹在秦猛的眼中,就是足以致命的破綻。

“兄弟們,跟我衝。”秦猛一聲招呼,帶着人就衝了下去。

此刻的秦猛已經不是南陽城之中混吃等死的小孩子了,數年的征戰之中,已經將秦猛鍛鍊成一個可以信任的騎將了。

不,不僅僅是騎將,在指揮步兵作戰之上,秦猛也是足以信重的。

這一批跟隨張軒一路摔打出來的將領,如曹宗瑜,鄧和,王進纔等等人,纔是張軒最值得信賴的財富。

秦猛一衝下來,就聽見無數槍炮齊鳴,無數刺鼻的硝煙,結成濃霧,被東南風吃向秦猛等人,一時間嗆着眼睛鼻子有流淚的感覺。

不過,秦猛的指揮相當的靈活,他纔不會像傻子一樣的衝陣,他衝在最前面,所有士卒以他馬首是瞻,卻見他在陣前一拉繮繩,轉向,無數炮矢都落在馬隊身後了。

就這樣飄忽在西,突兀在東,幾乎將鄭氏繞暈了頭。

這個時候,秦猛敏銳的嗅到鄭氏的火力脫節。

畢竟步兵防禦騎兵,最重要的持續的火力壓制,而不是一時的火力兇猛,但是水兵們都沒有這個意識,即便是被提醒過,在持續的射擊之中,也就忘記了。

在戰場這種氣氛之中,丟三拉四,是再正常不過的。

秦猛似乎調戲鄭氏軍隊一樣,猛地衝過來,引起鄭氏槍炮齊鳴,隨即又縮回去,一次又一次,每次都好像要衝陣,但是都是虛晃一槍,引鄭氏開炮,雖然也有不少倒黴蛋,被打下馬匹。

但是實際損失不過幾十個而已。

在秦猛感受到鄭氏火力脫節之後,立即再才次衝了下去。

不過,這一次卻是真的了。

秦猛千餘騎兵,精準的殺入兩個軍陣的縫隙之中,所過之處,一片混亂。

鄭氏各部之中,還是有勇士的,但是這些人都不適應這樣的打法,一處混亂處處混亂,一時間崩潰了下來。

秦猛得勢不饒人,立即分兵,將騎兵百人爲一隊,好像是一根根鞭子一樣抽打在鄭氏軍隊後面,而秦猛卻在陣後觀察。

鄭氏畢竟人多,雖然亂了一陣子,但是後面越慢慢的站穩陣腳了。秦猛見狀,立即將人撤了出來。

不過,經此一戰。鄭芝豹也明白曹營的人馬不好惹,將人都撤進安平鎮之中了。

“這個下馬威給夠了。”秦猛心中暗道。立即交代過身邊的人,自己一個人來到安平鎮前,大聲說道:“鎮南將軍使者求見黃老夫人。”

這個消息傳到了鄭家。鄭芝豹大怒說道:“他還敢來?”

“坐下。”黃老夫人說道:“他既然來見我,我豈能不敢見。讓人迎他進來。”

不一會兒,秦猛就走到安平鎮之中。

其實說是安平鎮,就是鄭家的大宅。

秦猛也算是見過世面了,藩王的宮殿,南京的宮殿,都是見過的,今日見鄭氏的宅子,心中還是暗暗吃驚。

鄭氏的宅子之中有明顯的西洋風格的建築物,而去重重疊疊的道路,不下於一般藩王的規格。

“聽說,你奉張鎮南之命來見我?”黃老夫人說道。

黃老夫人年紀大了,鄭家的事情,大多都不理會了,都是鄭家幾兄弟辦,不過,今日就在北邊一兩裡的地方,又是打槍,又是開炮的,黃老夫人想不知道都容易。

秦猛見黃老夫人,雖然滿頭白髮,但是氣勢很足,即便連旁邊的鄭芝豹也不敢多言,就知道黃老夫人在鄭家的權威很重,曹宗瑜的計劃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了。

“老夫人請看此物。”秦猛將鄭鴻逵的玉佩送了上去。

黃老夫人拿過來一看,說道:“是老四的。老四在你們手中。”

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十五章 夜宿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十章 裝備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五十章 雜務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三十二章 餌第八章 拷餉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十二章 作坊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十七章 行軍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七十六章 焦鏈
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十五章 夜宿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十章 裝備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五十章 雜務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三十二章 餌第八章 拷餉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十二章 作坊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十七章 行軍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七十六章 焦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