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

?

第七十一章,前哨戰

即便是殺了陳秀才,左良玉還覺得餘怒未消。

他生氣的不僅僅是陳秀才想殺自己,他左良玉自己知道,天下之間,想要殺他的人數不勝數。他根本不在乎。但是陳秀才的身份不一樣。

陳秀才與左良玉已經見過兩面,都是以城中士紳的使者爲名見的,忽然出了這一出。讓左良玉猛地感覺城中士紳的內應,好像不大靠譜。他想裡應外合,攻破郾城的計劃,落空了,心中更是煩悶。

他忽然覺得腳下一硬,原來他踩到一柄薄刃之上,這柄薄刃就是剛剛陳秀才所用,如果不是左良玉習慣身穿軟甲,今日他的性命就不在了,一想到這裡,他不由大怒,說道:“將那個搜身的侍衛,統統斬首。”

“是。”

遙遙對這城門,左營樹起一個竹竿。正是陳秀才的人頭,在寒風之中,不住的轉動。

何英看着正是陳秀才的人頭,他嘆道:“陳兄啊,我對不住你啊。”

何英派陳秀才去行刺左良玉,根本沒有抱着做成的想法,只是想讓陳秀才最後一番話傳給左良玉,在左良玉心中落實城中士紳爲賊守城的影響。想來以左良玉脾氣,是絕對不會放過郾城之中的士紳的。

何英心中暗道:“是時候和他們談條件了。”何英現在就後悔,當初破郾城的時候殺戮太少,留下這麼不安定因素。

此刻,何英必須就要進行計劃最後一部分,那就是借左良玉屠城威脅,讓這些士紳暫時爲他所用。不過,他心中憋屈之極,讓他得了機會,一定要他們比落在左營的下場還慘。

且不提南邊的事情,張軒一行人出了縣城之後,大隊人馬就分成兩列,兩輛馬車在官道之上並行。張軒帶着一行人走在最前。不一會就有人飛馬來報,不是別的,是羅岱回來了。

張軒一見羅岱,大吃一驚,卻見羅岱渾身是血。他連忙問道:“怎麼樣有沒有受傷?”

羅岱說道:“都是官狗子的血。我沒事。”儘管如此,他的心中還是微微有一點暖意的,他說道:“我已經探明左營了,左營大概有五六萬之衆,衣甲鮮明,有三分之二都左良玉的老營頭,還有三分之一是新投降的同道,有一個還是我老相識,跟着掌盤子混過,居然投降官軍,我就假借投奔,取了他的人頭而來,此刻已經驚動了左營了。”

張軒大急,說道:“我已經告訴你了,讓你去探明左軍動向就行了,你怎麼又擅自行動?”

“我不能讓他污了掌盤子的名頭,別讓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是我曹營的人馬投了官軍。”羅岱說道。

張軒奈何不了羅岱,一來羅岱不管怎麼說,也是羅汝才的親族,二來,他也愛羅岱之才,他說的輕巧,但是要如何混入敵營之中,殺了敵軍主將,然後闖出來。縱然這些人沒有防備,也不是一個容易完成的任務,能做到這樣事情,不僅僅要武功高強,還要膽大心細,張軒身邊那有這樣的人才啊。

“敵軍到哪裡了?”張軒問道。

“不知道。”羅岱說道:“我只是知道,他們沒有追來而已。”

此刻張軒有一股拔刀將羅岱斬於馬下的衝動。

按張軒的本意,應該是在無聲無息之間入駐小商河,就在小商河之上,有一座宋代的古橋,就是小商橋,是臨潁與郾城之間必經之路。不堵住這一座橋,張軒根本無法限制住左軍。

張軒說道:“你還能戰嗎?”

羅岱呼吸猛地急促一下,他一連激戰之下,消耗不小,內衣都溼透了。剛剛平息一下呼吸。能不能戰,他自己知道,只是他向來好強,決計不會說出“不能”兩字。朗聲說道:“如何不能戰,老子我什麼時候都能殺人。”

張軒說道:“好,我抽調所有馬隊。我全部派給你。”張軒見羅岱座下馬匹早已大汗淋漓了。翻身下馬,順了順大黑脖子上的馬,將繮繩遞給了羅岱,說道:“現在給我打回去,絕不能讓左軍佔據小商橋。即便你死了也不行。”

“老子知道了。”羅岱根本沒有下馬,從自己的馬上一躍就落到了大黑身上,一扯繮繩,大黑長嘶一聲,前蹄揚起,羅岱大吼一聲,說道:“不怕死的,跟老子殺回去。”

最底層的士卒最喜歡跟隨的就是這樣的將領,本領高強,身先士卒,從不畏懼。

一時間張軒身邊的親衛,再加上軍中探馬,還有羅岱帶回來的馬隊。湊足了一百五十騎。張軒手中牲口不少,但是普通的畜力,與衝鋒陷陣的戰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張軒能拿出來的戰馬,而是羅汝才配給他的那兩百匹左右。

張軒望着羅岱重現殺回去。神情凝重之極。他知道羅岱此去兇險非常。他只能指望羅岱的勇猛了。

“將軍,你上馬車吧。”秦猛跟在張軒身後說道。

“不。”張軒說道:“提高速度,現在所有人給我跑起來。”

張軒知道跑步行軍是大忌。

無他,古代交戰,靠的是體力。

不如近現代,不管是再累,開槍的力氣總是有的。而急行軍跑上幾十裡,到達戰場之後,所有士卒都變成軟腳蝦了。那根本不是戰鬥,那是給人送人頭。

但是事到如今,張軒也只能這樣做了,畢竟他出發之前,根本沒有想到羅岱的打草驚蛇。畢竟在他想來,從臨潁到小商橋,不過三十里上下,一個早上就能到,左良玉即便發現了,等大軍反撲。也要好一陣子,足夠張軒站穩腳跟了。

此刻他才知道,什麼叫做計劃趕不上變化。更讓他不安的卻是左良玉的反應如何?他只覺得眼前是一片迷霧,根本就看不透。

“果然,古代打仗就是一場賭博。”張軒心中暗道:“我賭得就是左良玉以攻郾城爲重,沒有在意羅岱一行人的騷擾。不過是驅趕開來而已。”

羅岱再轉回來的時候,遠遠看見,一行數百騎正在小商橋附近歇馬。只有少數幾騎在警戒,其他的要麼在歇馬,要麼再飲馬。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張軒賭對了。

左良玉根本不在乎這些依附他的降兵,一個降兵將領被殺了。左良玉瞭解到來襲的騎兵不足百騎之後,立即就不在意,只是讓下面的人將這些人趕遠了,不要影響攻城便是。

古代戰爭常說圍城的水泄不通,連蒼蠅都飛不出來。但是實際上並不那麼回事。

除非大戰的時候,從外面建立起一道城牆,將城池給圍上了。否則很難做到水泄不通。這個時代能用來封鎖的遠程武器,不過是弓箭與火炮,他們的準頭與射程也很堪憂,大隊人馬能擋住,但是如果小隊人馬滲透,根本封鎖不住。

即便是攻城最緊的時候,也常常有人出城與援軍通消息,也就是這個原因。

故而小隊人馬的騷擾,左良玉見怪不怪嗎,只是責令下面點起一隊騎兵,去追擊便是。然後加強夜不收的警戒而已,故而出現在這裡的左軍騎兵並不多。羅岱一看這個情況,心中鬆了一口氣,大聲說道:“跟我衝。”

他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面,身邊一百多騎跟着羅岱衝了過去。

無數馬蹄敲擊在地面之上,發出隆隆的聲音。地面之上微微顫抖。如果這個情況,左軍的騎兵還發現不了,那就是傻瓜了。他們急衝衝的上馬。整理隊伍,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的馬跑起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四章 岳陽二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十章 裝備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四章 張青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九章 搶收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二章 家事二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九章 搶收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七章 下蕭縣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三章 搶飯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八章 局面第十二章 作坊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六十二章 中秋
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四章 岳陽二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十章 裝備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四章 張青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九章 搶收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二章 家事二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九章 搶收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七章 下蕭縣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三章 搶飯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八章 局面第十二章 作坊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六十二章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