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

章欽臣出了府衙,心中這纔出了口氣,張軒雖然對他並不是多麼嚴厲,但是章欽臣心中,卻也是生死之間走了一遭,只覺得雖然寒冬臘月之間,後背也被汗水打溼了。只有出了府衙之後,纔算是將心神放下來了。

他歸心似箭回到家中,卻見早有人倚門而望了。不是別人正是章欽臣的妻子金氏。

金氏果然不愧美人之稱,並不是說她長得多傾國傾城,而是身上自帶有一股書卷氣,溫婉之極,讓人一看,就能靜下心來。金氏見了章欽臣來,先是一驚,臉色之中少有喜色,說道:“我聽說,夫君被賊人抓去了,怎麼回來了?”

章欽臣的心力似乎在與張軒談話之中消耗乾淨了,並沒有怎麼注意妻子的神色,就將與張軒之間的事情說了清楚。

金氏可以說是章欽臣的賢內助,章欽臣任何事情都不瞞金氏。

“如此一來,如何對得起孫公?”金氏說道。

章欽臣帶着幾分苦笑說道:“當日一戰,我拼死護送孫公殺出重圍,而孫公甩手就將我留下來了,我與孫公之間,談不上兩清,但也無愧了,而今我什麼都不想,什麼榮華富貴,是功名利祿,都有什麼用,我只想這輩子和你一起終老而已,這張將軍好生勸說,我如果不答應的話,恐怕就不能回來見你了。我也看出來了,張將軍不過是喜愛火器而已,我將來將火器心得全部告訴張將軍之後,大概張將軍也不會怎麼留我了。到時候我們在會稽山上找一個塊地方,隱居終老,不問天下到底姓什麼,你說可好?”

金氏看到章欽臣的目光,臉色的冰霜忽然化開了,說道:“好。老爺這一陣子在外面,定然是累壞了,好好沐浴更衣,我下去做幾個拿手菜,也算是爲夫君接風洗塵。”

好一陣子,章欽臣收拾乾淨,換上一身道袍,看上就不像是武夫了,反而像是士大夫一樣。

兩人對飲一場,交頸而眠自然不用多說了。

第二日一早,章欽臣心中惦記着張軒那邊的差事。起得比較早,一摸身邊,卻不見金氏的身影,不過,他也沒有覺得什麼不對勁,自顧自的穿衣起身,說道:“靈兒。靈兒。”

沒有人回答,章欽臣走出房間,卻見金氏就在外面桌子上趴着,不知道再做什麼,他走過去一看,卻見金氏雙眼緊閉,嘴角留血,呼吸已經沒有了。

章欽臣大吃一驚,幾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這纔看見桌子之上,有一封書信。

章欽臣打開一看,卻見上面寫道:“夫君言與孫氏無恩義,然爲大明百姓,忠孝大節不當有移,如因妾之故,則妾之過大矣。妾不敢因區區賤軀連累夫君名節之大,先行一步,妾無它言,唯願夫君善思之。”

章欽城看完之後,就好像是抽了骨頭一般,猛地坐在椅子之上,將金氏的屍體攬在懷裡,說道:“有什麼事情 ,你給我說啊,你怎麼能這樣。你讓我做什麼,我沒有不答應的。好,既然你是這個意思,我還什麼好思量的,我章欽臣,就當大明忠臣便是了。”

章欽臣將金氏抱到牀上,用被子蓋住。然後整理衣服,將一柄匕首藏在衣袖之中,洗了一把臉。然後對着銅鏡整理衣服,從上到下,全部整整齊齊之後,才走了出家門。

他安步當車一步步的家中走向府衙之中,一路之上走過好幾個橋樑。紹興府因爲兵禍的原因,隱隱約約有一些蕭條之感。來到紹興府衙之中,被安排在張軒辦公的地方外面。

張軒的事務忙碌之極,一時間也沒有時間再入昨日那般詢問了。

他只能豎着耳朵,聽着裡面的動靜。

張軒沉吟一會兒說道:“這麼說,各路官軍都聚集在寧波府中了?”

“對。”張素說道:“似乎上一戰,官軍破膽,知道野戰決計不是我們的對手,想要固守待援。”

“等等。”張軒說道:“我記得你說張名振他帶得什麼台州兵?”

“對,張名振乃是台州遊擊,故而他麾下的士卒都是台州帶過來的。”張素說道。

張軒說道:“那麼台州現在還有多少人?”

張素一時間啞巴了,現在張軒的情報網還覆蓋並不到台州去,他想了想說道:“我估計台州已經空虛了,畢竟江南府縣,能收刮數千可戰之兵,就已經不錯了,而張名振的軍隊在斥候看來,已經是官軍之中最能戰的了,如此一想台州精銳定然被抽空了,大人想放過寧波先下臺州?”

張軒想了想說道:“這只是一個想法。畢竟快過年了,今日年節我估計要在南京過。”

張素點點頭,這個消息已經傳開,而且是從杭州那邊傳過來的,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這一段時間之內,南京城之中傳來最好的消息,就是羅汝才的病情有些好轉,在張正方的調養之下,身體正在一點一點的好轉,或許是江南的一個個好消息給刺激得。

而西邊戰場也好轉了許多,左良玉有回師西去的意圖,楊承祖與左良玉只剩下對峙了,很少開打了。

這一件事情,不僅僅是羅汝才的意思,也是張質的意思。

如今曹營雖然在各條戰線上與官軍作戰,但是畢竟下轄江南精華地帶,兩淮大半地區,已經是一個龐然大物了。但是各地幾乎上等於藩鎮,鳳陽袁時中,徐州王道善,汝寧王度,揚州李汝桂,乃至於江南羅玉龍,以及金華紹興的張軒。

各大軍頭自行其是,張質這個名義上的吳王長史,豈能能管的也就南京府附近一帶。

張質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羅汝才也想給羅玉龍留一個安穩的局面,這一次南京之會,應該就說這一件事情。

當然了,正是打天下的時候,羅汝才自然不會對武將多過限制,但是文官體系一定會建立起來的。如此大事不召集諸將,是不行的。估計不等寧波這一戰打完,張軒就要去南京了。

“先這樣吧。”張軒說道:“紹興估計沒有什麼事情了,明日出兵,先去寧波看看,如果寧波好攻下來,就攻,攻不下來,暫時先放一放吧,忙完了南京的大事再說不遲。”

“看看吧。”張素說道:“南京的事情,估計要看世子的情況了。松江府那邊,能不能一股蕩平。否則這一場大會,恐怕要到元宵了。”

張軒送走了張素,問道:“外面還有誰等着。”

“大人,是章將軍。”鄭廉說道。張軒行軍打仗的時候,一般是賀虎頭跟在身邊,而如果辦公的時候,一般是鄭廉跟在身邊,當然了也不是絕對的,有些時候兩人都在身邊。

張軒說道:“叫他進來吧。”

“是。”鄭廉說道。

不過一會兒,鄭廉就將章欽臣給叫了進來。

張軒說道:“坐。今後大家都是一家人了,也就不用客氣,等一會,鄭廉會給你安排一個房間,你今日要做的事情,就是將上一戰的所有經過,寫出來,有什麼缺憾,或者說需要彌補的地方,着重的寫一下,兩天後我要看。對了,待遇什麼的,鄭廉會告訴你的。”

張軒身邊的幕僚也不少了,張素可以說是他的幕僚長,不過很多小事就是鄭廉負責。張軒根本不多理會。

“多些大人。”章欽臣行前幾步鞠躬行禮,猛一擡頭,手握一把匕首,向張軒刺了過去。

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九十章 拼死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七章 攻城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十章 萬石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五章 猛鎮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二章 樊城二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七十七章 闖營
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九十章 拼死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七章 攻城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十章 萬石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五章 猛鎮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二章 樊城二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七十七章 闖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