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釜底游魚

?

第二章 釜底游魚

大帳之中,一個火盆熊熊燃燒。

一個老者說道:“楊山來烤烤火。”

“大當家。”所謂的楊山,就是救下張軒的那位大漢。與這位老者一併在烤火。

這個老者一身錦袍,袖口還有花鳥團圖,頭上帶着一頂員外帽上面鑲着一塊和田寶玉。活脫脫是一位富家公。不過,這位老者的尊榮就讓人不敢恭維了。卻是一個老農模樣,臉上溝壑橫行,看上去有六十歲有餘。手中抽着旱菸袋,時不時的在桌面上磕磕。穿着這一身好衣服,簡直有一種沐猴而冠的感覺。

他就是曹操羅汝才。

羅汝才原本是陝西坐寇,羅家也是世世代代的土匪世家。如今羅家在流寇之中,也算是一方大佬了。

而在這支流寇之中,也是與張獻忠,騎則並騎,坐則並坐,分庭抗禮的存在。

“楊山。”羅汝才帶着濃厚的秦腔說道:“猛鎮追到了什麼地方?”

楊山說道:“猛鎮已經過了臨江市。只是,這末將見這天氣,恐怕要下雨了。如果猛鎮連夜行軍,明日傍晚也就到了黃陵城城下,如果不連夜行軍的話,就要差上一兩天了。”

羅汝才順着下頜的鬍子說道:“你覺得猛如虎會怎麼做?”

楊山說道:“猛如虎追在我們身後四十多天,身邊只有數百騎,其餘都是左良玉的雜兵,不足爲懼。追到這個時候早就疲憊不堪了。氣可鼓,而不可泄,這一泄氣,再次鼓起來,就不知道什麼時候。猛如虎絕對不會停下來,即便是有雨,他也會連夜進軍。”

羅汝才一邊烤火,一邊說道:“這一下,讓黃虎料中了。”楊山所想正是羅汝才所想,羅汝纔回過神來,說道:“你好好休息,等明日好好打上一仗,出一口惡氣。”

楊山說道:“是。”他微微一滯,一種欲言又止的感覺。

羅汝才一眼就看出來了,說道:“什麼事情?說吧。”

楊山知道瞞不過羅汝才,他進了大營直接來找羅汝才,即便如此他也不敢肯定,有沒有人將他帶了一個人進來的事情告訴羅汝才。

畢竟看上起這個和和氣氣的老農夫,卻有着曹操之外號,誰敢小看他,早就死了。

楊山恭恭敬敬的說道:“回營的路上,遇見一個老鄉,就帶回大營,想給他一口飯吃。還請大當家的恕罪。”

作爲斥候外出,不留活口,本就是慣例。

羅汝才長嘆一聲說道:“這點小事,算得了什麼啊?這世道不殺人連我這土匪都活不下去。上天有好生之德,你想救一個就救一個吧。不過,我老羅也不過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他能不能活下來,就要看他的造化如何了。”

楊山說道:“多謝大當家。”

羅汝才說道:“去吧,好好休息,明日自有用你的時候。”

楊山說道:“是。”

羅汝纔將楊山打發走了,讓人請羅玉龍過來。不過一會羅玉龍就到了。

“爹,你叫我。”羅玉龍一挑簾子過來,

羅汝才說道:“有一個事,讓你去辦,楊山回來了,猛鎮明日到達黃陵城城下,你去拜訪你張叔叔,將事情告訴他,並在他身邊聽用。”

羅玉龍是羅汝才的兒子,是他唯一的兒子。

羅汝才只有一子一女。兒子羅玉龍如今年過二十五,一身武藝,也算精湛,算得上是一員驍將。

而女兒羅玉嬌,在流寇之中長大,相貌倒是不錯,只是一點女工都做不得,弓馬騎射還不錯。僅僅比他哥稍遜一點。

而且這一子一女都是在羅汝才成爲流寇之前纔有的,成爲流寇之後,顛沛流離,戎馬倏忽。羅汝纔在各地搶的女人不少,但是哪裡有時間讓他們生兒子啊?所以羅汝纔對這個唯一的兒子,格外重視。

這一次派兒子去張獻忠那邊,也是爲了大局着想。

張獻忠已經在黃陵城下佈置好了,準備給猛如虎一個狠。羅汝才隱藏在開縣與黃陵城之間的羣山之中,隨時準備端猛如虎的後路。

但是流寇與流寇之間,雖然有合作,但是彼此有多信任,那可未必。

官軍之間,還有互相坑友軍的,而流寇之間的互相吞併,更是要多少有多少,這樣的大戰,必須讓彼此互信,張獻忠將後手放在羅汝才手上。而羅汝才也將自己的兒子送到張獻忠麾下。

雖然沒有言明,但是實際上就是人質。

“是。”羅玉龍說道:“孩兒,這就去。”

羅汝才說道:“還有楊山帶來一個人,你帶到黃陵城那邊。這裡沒有地方安置。”羅汝才這邊,都是用來伏擊猛如虎的精銳,大多是騎兵。流寇的大營在黃陵城之東。

羅玉龍說道:“是。”

羅玉龍離開羅汝才的大帳之後,臉立即微微翹起,帶着百餘隨從到了馬棚邊,一眼就看見張軒。

張軒被凍的好像是一個大蝦,羅玉龍用鞭梢一指,說道:“將他帶上,去黃陵城。”

百餘騎帶着張軒想黃陵城而去。

張軒被橫放在馬上,馬匹起起伏伏,覺得將心肝脾胃都好像要巔出來,等下馬的時候,張軒已經有氣無力的,連站立的力氣都沒有。

羅玉龍斜眼看着張軒,心中已經給張軒判了死刑,暗道:“個頭不小,不過是花架子而已。”

羅玉龍覺得張軒這樣的人根本追不上大軍的步伐。

而掉隊的流寇是一個什麼下場,後面的官兵會告訴他們。羅玉龍覺得張軒沒有什麼可用之處,說道:“扔到前營去。”

“是。”兩個大漢答應下來,將張軒扔到了城下的前營之中。

好一陣子,張軒才緩過勁來。

“娃子,你是怎麼回事?被扔到這裡了。”一個老漢乾瘦乾瘦的,身上青筋爆出,好像都浮在身體外面了。

張軒聽着濃濃的川音,才確定,這裡應該是四川吧。

張軒不僅僅聽到了老漢說話,還聽見了其他人說話,話音此起彼伏的,大多都用四川話。

張軒說道:“老丈,這裡是哪裡?”

老漢說道:“娃子,你不知道嗎?這裡是敢死營。”

“敢死營?”張軒嘴中重複這個詞,一邊向四周看去,無數人聚集在一起,身穿的都破破爛爛的。大多數都是與他的差不多都是單衣。被凍的瑟瑟發抖。而且每一個人看上去都沒有二兩肉。如果說這些人是一羣難民,張軒覺得相信,但是說是軍隊,與張軒看到的羅汝才的本營相差太多了。

張軒說道:“老丈,他們能打仗嗎?”

老漢說道:“打什麼仗啊?你這敢死就是用來送死的。”

好一陣子,張軒才從老漢的話中,歸納出來這敢死營是什麼了?

敢死營都是流寇各地脅迫的百姓,流寇的本隊大多都是騎兵,即便不是騎兵也能騾馬化行動。

而敢死營這些人每每就地取材,搶上一批百姓,要麼驅趕攻城,要麼留在後面殿後。而官軍也與流寇有默契。

一旦行軍,這些都徒步跟隨,跟不上大隊,就是給官軍的人頭。

反正官軍要的是人頭,至於是誰的人頭,就不是太在乎了。

張軒一聽明白,頓時不寒而慄。

張軒哪裡還不明白,現在他一條小命,簡直如同風中之燭。待在敢死營之中,一旦交戰,能不能活下來,只有天知道?

“不行。”張軒暗道:“我要活下來。”

張軒問老丈道:“老丈這裡是什麼地方?”

老丈說道:“這裡是開縣。”

“哪裡開縣?”張軒問道。

“夔州開縣。”老丈說道。

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一章 樊城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七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七章 攻城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十九章 敵襲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三章 奪麥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二章 樊城二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十六章 決戰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十章 伏擊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十三章 老營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五章 取士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
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一章 樊城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七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七章 攻城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十九章 敵襲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三章 奪麥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二章 樊城二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十六章 決戰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十章 伏擊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十三章 老營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五章 取士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