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

在王進才爲自己的小命,奮勇拼殺的時候。湘江上的水戰也進入高潮了。

大批量的火船堵塞了整個水道,向船隊撞了過來。

周輔臣下令所有的火炮都對準了這些火船。也不去管城陵磯上面的火炮。

雖然周輔臣所部炮火不少,但是分配到每一艘船上數量也就不多了。

根本不足以將所有火船都擊沉。

連荷蘭人的戰艦在鄭芝龍的火船之下,都要吃虧。他們的火炮密集遠遠在現在周輔臣船隊之上。

所以很快雙方都撞在一起了。

火焰順風而來,好像是一道道火鞭向北邊甩了過來。夏軍戰船之上,伸出了長長的竹竿。

這種大毛竹有數丈之長,合十幾米長。上面還糊着溼泥用來防火。

數根大毛竹頂住了火船,火船雖然順流而下,但是上面也沒有人操控了。

僅僅是順流而下而已。

被頂住之後,然後聚集火炮死命的轟擊。

火船都是徵召民船,再加上上面既然燃燒起熊熊大火,極大的破壞了船隻的結構強度。

這數丈距離之內,火炮再打不準,這些炮手就可以就地處決了。

數枚炮彈打下來,很容易將火船的結構打爛。就這樣一艘火船就沉入水中了。

這一帶因爲河道收窄,所以水流湍急,水流的下切之力將河道弄得很深。

一般這些火船,沉下去之後,連船隻桅杆都露不出來。

不過,這些戰術並不是每次成功的,特別是有些時候,他們面對的火船不會只有一艘。

數火船一起下來,只能用大毛竹將火船頂開,讓他們順流而下,去禍害後面的船隻。

甚至有些時候,連這樣都做不到。

只能硬生生的與火船撞在一起了。

火船的火苗攀援在戰船隻上,不過片刻,就將戰船給點燃了。

所有船隻都是用陰乾的木料建造出來,雖然這些船隻外圍也弄了一些放火的手段。

比如上面塗了一層溼泥。

這種溼泥塗裝,是古代很尋常見的放火手段。但是在熊熊大火烘烤之下,並沒有什麼作用。再加上船隻之上,有很多火藥之類的東西。

一引爆之後,更不得了了。轟得一聲,大量火藥爆炸,將整艘船都拆得不成樣子了。

隨即沉沒在江水之中了。

第一波火船看上去雖然聲勢浩大,也讓周輔臣損失了一些戰船,但是在有備的情況之下。並不是熬不過的坎。

不過,僅僅火船僅僅是第一波攻擊而已。

接下來的就大量的船隻跟了過來,就有大隊的官軍船隻。

水師說容易也容易,說不容易也不容易。

如果如夏軍這樣的建軍思路,造戰船,鑄火炮,練精兵,並不是一見容易的事情。

但是徵召各地水手漁民,浩浩蕩蕩,與人跳幫肉搏。只要能找一些勇士,也能倉促成軍。戰鬥力也不弱。

否則很多起義軍,如太平天國,起兵數年哪裡來那麼強的水師。

而今夏軍的水師路數像官軍,而明軍的水師路數反而像義軍一般。

而官軍水師的將領,正是黃朝宣。

黃朝宣與張先壁都是傅宗龍麾下舊將,兩人相互扶持,一樣依附過宋一鶴。

宋一鶴戰死之後,流落嶽州。與左良玉不睦。

至於爲什麼與左良玉不睦,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宋一鶴之死。

宋一鶴就是別左良玉給陰死的。

也是馬士英到了岳陽之後,纔給他們招攬到麾下,得以重用,成爲馬鑾的左膀右臂。

黃朝宣與張先壁都是猛將,但是算起來黃朝宣的勇猛在張先壁之上,馬鑾就派張先壁駐守城陵山,而黃朝宣統領水師。黃朝宣真不愧爲猛將,打仗別無章法,唯獨一個“猛”字。雖然統領水師,也不該這種風格。

不過片刻之間,數百艘船就撞在一起。

船與船相接,似乎鋪滿了江面。

雙方都陷入了慘烈的接舷戰之中。

不過,周輔臣在張軒麾下的經歷,還給周輔臣帶來帶來很大影響。

隊列似乎刻在骨子裡面了。

即便在接舷戰之中,也努力維持隊列。一排排列陣對轟。凡是敢來跳幫的,都用火銃轟過去。

火銃是用來防守的,真正用進攻的武器是火炮。

而且近距離火炮轟擊,威力極大,用散彈轟擊人員,一炮下去,幾乎能清空甲板。用實彈轟擊,一炮下去,就能在對方的船隻之下,轟出兩個窟窿。

打進去的一個窟窿,打出來一個窟窿。

只是即便如此,夏軍也沒有佔據絕對上風。說起來周輔臣所部,積蓄擴張之中,由於是重視火炮,故而肉搏之上,比不過黃朝宣的部下。

雙方戰事陷入焦灼之中,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而城陵磯上面的火炮也調轉的炮火,不再向江面上轟擊,似乎是因爲分不清楚敵我。不過是更多是城陵磯其他方向的戰局發展所至。

城陵磯之上,鎮守城陵磯的人是張軒的故人。不過張軒大抵沒有想道在這裡見到他。

他就是楊從義,就是傅宗龍的親衛,偷傅宗龍的人頭,並將傅宗龍屍體送回雲南的楊從義。

在這個時代,將一副傅宗龍棺木送回雲南,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楊從義並沒有如黃朝宣,張先壁一樣依附宋一鶴。

以楊從義的本意,準備爲傅宗龍守墓。

不過,天下之大,似乎容不得一處安寧之地。

沙定洲之亂,雲南大亂,連沐王府都要到處躲避,楊從義一個人,又能有什麼作爲,只能逃出雲南。來投奔故人。

在傅宗龍在的時候,楊從義的地位在傅宗龍所部之中很高,所謂宰相門前七品官了,與兩人都有交情。有張先壁與黃朝宣兩人的推薦,再加上楊從義做爲傅宗龍舊部,也被馬鑾重用。成爲一員將領。

此刻他鎮守的就是城陵磯。

而此刻,楊從義的確是焦頭爛額的。

他現在是三面受敵,兩側交攻。

城陵磯一般深入江面之上,北面的陸地上的接觸面並不寬,甚至很狹窄。

但是就這一段狹窄到百步左右的地段,此刻卻步步是血,一具具屍體鋪了上來。

不僅僅是夏軍的還有明軍的屍體。

楊從義這數年之下,似乎老了許多,不再是當初那個衝動的少年了。

他此刻站在城陵磯之上,放眼看去,東側炮聲不斷。許都正在與張先壁死磕。而北邊臨潁營再猛攻,西側江面之上,戰船在短兵相接。

而城陵磯岸邊,還有數千士卒廝殺。

楊從義手中人本就不多,大概三四千人,有操炮的人,有防禦北邊的人,又與王進才交鋒的人。

幾乎將他手中僅存的兵力,劈成了好幾半,幾乎不敷用了。

倒不是明軍不捨得,給這裡派兵。而是這個地方,地方有限,更多的人駐守不下來。

楊從義手臂上帶血,似乎是中了一箭,問身邊的軍官說道:“老張是怎麼說的,援軍,援軍在什麼地方?”

“張將軍說,他現在騰不出手來,不過他已經派人去催岳陽的援兵了。馬上就要到了。”

楊從義怒喝道:“馬上,還有幾個馬上?”

周圍的士卒都不敢亂動。

楊從義深吸一口氣,將自己的怒火給壓制下去。說道:“沒事,即便沒有援軍也行的。”

楊從義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能不能支撐下去,他豈能不知道,不過是一口氣的事情。

不過,他死也不會跟張軒低頭。

“楊將軍,援軍到了,援軍到了。”不知道誰喊了一聲,楊從義猛地回頭一看,卻見岳陽方向煙塵升起。正是大隊人馬出動的跡象。

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四章 張青天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五十章 雜務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十章 萬石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
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四章 張青天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五十章 雜務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十章 萬石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