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

?

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

“老夫在此。”汪喬年一把掀開旗幟,按劍而立,一隻腳踩在女牆之上。半個身子恨不得探出城外。大聲高呼:“諸軍奮勇殺敵,賊人首級,一級百兩,絕不拖欠。”

與此同時,賈副將立即將身邊的親衛排過去,好幾面盾牌擋在汪喬年身前。

“奪奪奪。”一時間箭如雨至,都釘在這盾牌之上,甚至還有箭矢射穿了盾牌。將賈副將的親兵射死好幾名。

賈將軍好容易將汪喬年拉回來,說道:“督師大人,請保重身體。”

汪喬年說道:“事到如今,我何惜此身,天下之所以敗壞到如此地步,就是文官大員多懼一死,爾等怕死,我不怕死。”

“戰陣之事,豈是一死可爲之?”賈副將說道:“請督師安坐,有下官在,此城破不了,待下官死後,督師再說生死之事不遲。”

大明從來不缺少戰將,或許統率一方方面之才匱乏,但是在戰場之上,催敵鋒於正銳的猛將,勇將,從來不缺少。賈副將接管城頭之後,王命旗牌重新樹起來,即便是劉宗敏大舉攻城。

火炮之後,不知道多少架雲梯搭上城頭。不管戰況如何激烈,賈副將都能要牙挺住。

賈副將都完成了他對汪喬年的承諾,城如磐石,人如麥豆,麥豆化面,人爲血肉,而這座城池,已經巋然不動。

劉宗敏騎在馬上,在城東五百步左右,看着身邊的士卒一波一波的衝上去,然後在城下紛紛戰死,或退下來,自然有人接應,然後再一批人衝上去。有些雲梯已經架在城頭,雲梯上長長的鐵鉤,勾進女牆之中,建立一個穩定的登城通道。

在這通道之上,廝殺更加積累,滾石擂木,炮彈火油,不過,一會功夫,就化作一團燃燒着的木炭。

劉宗敏臉色不動,只是偶爾看一看日頭。

忽然有一個侍衛來到在劉宗敏的身邊,說道:“大人,胡缺德說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

“好。”劉宗敏說道:“鳴金。將我的老營頭調上來。”

“是。”

“噹噹。”的鳴金之聲,傳遍整個戰場,劉宗敏知道,這個時候,並不是今日攻城的結束,相反而是開始。一錘定音的時候,到了。

襄城城內。

隨着攻城一方潮水一般撤退。

地聽之中,一直在激烈震盪的水面,忽然平靜下來。

不,沒有完全平靜下來,一道道漣漪還在水面之上盪漾開來。

之前火炮轟鳴之聲,廝殺之

聲,爆炸之聲,無數聲音夾雜在一起,即便在地聽之中,也不能完全過濾掉這些雜音,但是此刻,這些聲音一下子沒有了,地下的聲音在地聽之中,分外清晰。

“大人,這裡有動靜。”看守地聽的人,立即將這一件事情報告上去了,不過一會功夫,劉漢臣就過來了。

他先在附近幾個地聽之中,分別傾聽了一會兒,確定了這聲音的方位之後,指着一個地方,說道:“就是,這裡,挖。”

數百名民夫被劉漢臣組織起來,就地挖掘,要在這裡挖出一個地道出來。

城下的地道之中,胡缺德正在做最後的工作。

他在城牆之下,挖出一個大空洞,塞進去,好幾棺材火藥,並將引線接好,通過一根打通的竹竿放出來。

然後親自動手,將地道填了丈餘的黃土,用力填實。然後從地道之中出來了。

“怎麼樣?”胡缺德剛剛出來,只覺得眼前一亮,光線有一些刺眼。還不等看清楚眼前的人是誰,就聽見有人說道:“都弄好了嗎?”

胡缺德眼睛微微一眯,這纔看清楚,眼前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張鼐。

胡缺德連忙說道:“小張將軍,請放心,萬無一失。”

張鼐說道:“那好,我就通知劉將軍,如果有一個萬一,小心你的狗頭。”

胡缺德說道:“小的知道,小的知道。”

“咻”的一聲,一根火箭沖天而起,這火箭並不是點火的箭,而是在箭桿之上,綁了火藥筒,用火藥的力量推進。

這一根火藥箭一飛上天空,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劉宗敏見狀,一揮手說道:“所有人準備好。”

李自成見狀,臉色立即嚴肅起來,似乎想起了當初在開封城下不好的回憶。

張軒見狀,一凝氣定神,爆破城牆之事,張軒雖然沒有參與,但是也聽聞過,他想要知道李自成所部爆破城牆的技術到底能做到什麼程度。能不能做到掀巨城如片紙。

這個關係到他未來攻城時的定位。所以非常關心。

城頭上,並不是沒有人看到這支火箭。汪喬年與賈副將都看見過,汪喬年感到一股不詳的預感,只是信息不足,他也不知道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只能提醒所有加強戒備而已。

而此刻,劉漢臣正在督促數百民夫,加快挖掘速度,準備先行將地道挖通。

“轟。”一聲巨響。

煙塵掀起數丈之高,張軒一時間看不清楚眼前的一起,只覺得眼前一片黃色,就好像是沙塵暴來了一樣。有些黃土甚至

盪到張軒身上。

好一陣子,這煙塵才散去。

張軒放眼望去,卻見好端端的襄城,城牆被硬生生的放倒幾十米,好像是被什麼東西硬生生的啃了一口一樣。大塊大塊的土坯崩得到處都是。雖然城牆崩塌了,但是並沒有崩出一個大坑,反而這城牆斷裂之處,還高出城牆之外一兩米,變成一緩坡。

“殺。”劉宗敏大聲喊道。

一時間數百甲士,根本不成隊列,爭先恐後的向缺口衝了過去。劉宗敏也奮不顧身,帶上親衛身先士卒。

“襄城的父老爺們,不能流寇衝起來,想想你們的家人,跟我殺啊。”

劉漢臣灰頭土臉的站了出來,二話不說,大聲招呼幾聲,帶着身邊幾十個人衝進缺口。

當時爆炸的時候,劉漢臣帶着民夫就在附近。也幸好,劉漢臣沒有親自動手挖掘,而是在後面督陣,那麼些靠在前面的民夫都死了,劉漢臣也差一點死在爆炸之中。

但是他更知道,如果被官軍衝進來,他全家上下絕無幸理。大聲呼喝帶着身邊僅存的幾十個家人衝了上去。

襄城的政權,其實已經被襄城士紳接管了。故而各級軍官骨幹都是讀書人人出身,他們太知道,流寇如果入城之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故而在劉漢臣的號召之下,彙集有數百人,衝了上去。

一時間與劉宗敏撞在城牆的缺口之處。

城牆缺口本就不寬,又擁擠了這麼多人。幾乎沒有任何空隙,所有人撞上去,不過是,刀刀見肉,以一命換一命而已。幾乎沒有什麼武勇發揮的餘地。

這才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做立屍之地。

不過,片刻功夫,就不知道有多少具屍體成爲他們的墊腳石,鮮血好像是小溪一樣,向東流去。

“快。”汪喬年也反應過來了。

剛剛的爆炸對在城牆上的人感覺最爲恐怕,他能感到腳下的建築晃晃悠悠,似乎隨時都會倒地的可能,無數士卒驚慌失措,幾近於魂飛魄散。

此刻還沒有回過神來。

但是汪喬年見過識廣,立即恢復過來,親自上前,擡起一門小炮,轉過炮口,對準缺口外側,進行轟擊。

“轟。轟,轟。”這一次打得是散彈,大片大片的鐵沙打進劉宗敏的部下之中,一時間死傷慘重。

連劉宗敏都掛了彩。

劉宗敏咬緊牙關,心中恨極,卻也知道,這不是久留之地,從牙縫之中崩出一個字來:“撤。”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五章 峽石城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九章 搬家第二十章 風起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四章 鄖陽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
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五章 峽石城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九章 搬家第二十章 風起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四章 鄖陽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