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湖口

“稟報大王,張將軍傳來消息,前方大捷,斬首千餘,俘獲萬餘,輜重兵器還在清點之中。”鄭成功從大帳外面接過消息,回來稟報羅汝才。

羅汝才一聽,先是一喜,隨即皺眉說道:“怎麼回事?怎麼這麼一點?”

鄭成功頓時不說話,但是羅汝才哪裡不明白,厲聲喝道:“讓張應元滾過來見我。”

斬首千餘,俘獲萬餘固然是一場不小勝仗。但是也要看情況。

左良玉在蕪湖十幾萬大軍,不是那麼容易撤退的。承載十幾萬大軍的船隻,更是一個天文數字。一時間沈廷揚也湊不齊,故而左良玉分水陸兩路撤退,故而羅汝才判斷,從路上撤退的軍隊,最少有數萬之多,也就是說,張應元要麼僅僅是咬住對方的尾巴,要麼是中了對方斷尾求生之計。

不管是那一種情況,都放走了左軍大隊人馬。。

而張應元還想跟羅汝才耍心眼,如何不讓羅汝才大怒。

不過,張應元來之前,就有一個好消息傳來,讓羅汝才稍稍收斂怒火。

就是徽州城已經被攻下了。

一個匣子放在羅汝才長案之上,羅汝纔打開,卻是一顆死不瞑目的頭顱,花白的頭髮,透出匣子,一雙眼睛僵持怒視。不是別人,正是金聲。

金聲乃是有名的大儒,也正因爲有這分名望,才讓他在徽州一呼百應,羅岱攻之不下。

羅岱固然是有些魯莽,不願意動腦筋,但是猛將兩字,他還是當得上的。

金聲能擋住的羅岱的攻勢,其實也不錯。只是區區一地,又怎麼能擋得住大軍圍剿,兩路夾攻?

“好。”羅汝才笑道:“傳我命令,嘉獎羅岱,讓他南下依附張軒。命張軒不要理會南昌之敵,向九江而去。”

“是。”鄭成功將命令記錄下來。

隨即一道命令向徽州而去。

此刻門外傳來聲音,張應元說道:“臣張應元拜見大王。”

“進來。”羅汝才的聲音之中,不見喜怒,將那一封軍報砸在張應元身上,說道:“這就是你給我報的大勝仗嗎?”

張應元老老實實的說道:“臣----,臣----”

“我不管你到底是一個什麼情況。”羅汝才說道:“給我立即追上去,不管左良玉跑到什麼地方,都要給我咬住了,否則兩罪並罰,有你的好看。”

“是。”張應元被羅汝才一訓斥,反而有了精神,他當然知道之前一戰,似勝實敗,擔心羅汝才的責罰,而如今羅汝才,給出了處理結果,張應元只覺得一塊石頭落了地。

羅汝纔將張應元訓斥一番,張應元出去之後,立即發兵,追在左良玉的後面,窮追不捨。

而羅汝才也沒有閒着,大軍水陸並進,延綿數路,旗幟招展,煙塵喧天,即便是在數裡之外,就能看見,十幾萬戰兵,再加上被徵召的民夫,聲勢之大,是江南少有的軍事行動。

如此大的聲勢,再加上左良玉所部狼狽不堪的逃了過去。

各地府縣自然知道該怎麼選擇了。

幾乎是所過之處,望風而降。

就在羅汝才大舉西進的時候,好像消息也不斷,比如廬州城被袁時中攻下來了,袁時中與李汝桂合兵一處,圍攻安慶府。而羅汝纔到了池州府之中,兩人過來見。

羅汝才分別召見了一會兒,安撫將領,至此,江北軍與主力匯合在一起了。

而張軒所部也羅岱匯合,張軒留許都金華軍鎮守,廣信,饒州兩府,帶領四萬大軍,也向湖口而來。

不過,在張軒來到湖口之前,鄭芝龍已經先到了。

一路上,黃蜚也與鄭芝龍交戰兩三次。

鄭芝龍也吃了幾個小虧。

原因就是兩種船隻的差別之上,沙船是平地的,而福船是尖底的,所以沙船能在吃水淺的地方航行,而福船的吃水比較深,有些地方,沙船可以航行,但是福船卻不可以航行,這正是原因所在。

黃蜚正是以此制定戰術,與鄭芝龍交戰,立即詐敗。或許不是詐敗,黃蜚所部本來就打不過鄭芝龍所部,然後將鄭芝龍所部引入淺水,沙灘之處,讓鄭芝龍的船隻擱淺。

一旦擱淺之後,用小船火攻之。

讓鄭芝龍損失了好幾條大船。

鄭芝龍沒有爲曹營犧牲太多的想法,就剋制了屬下進攻的慾望。只要打敗官軍就行了,不要追得太緊了。

很多時候,雙方遙遙相望,交戰並不激烈。

不過,有些地方,卻是不得不猛攻。

“就是這裡了。”鄭芝龍說道。

施琅站在船頭之上,說道:“正是。”

鄭芝龍看看浩浩蕩蕩的長江,在這裡收爲一束,湍急的水流衝江面衝出,慢慢的變緩,到了自己船上,說道:“已經試過了嗎?”

施琅說道:“已經試過了,兩岸都有炮臺,看情況應該是紅夷大炮,大概有數十門之多,如果硬闖,定然損失慘重。故此等大人決斷。”

鄭芝龍微微點頭,對施琅的舉措,比較滿意,說道:“不錯,攻是要攻的,而不是現在,等吳王過來之後,再攻不遲。”

不管怎麼說,鄭芝龍也要將這力氣放在明處,讓吳王看得分明。

安慶城花了大軍一些功夫,等大軍到得湖口的時候,張軒也已經到了。

數十萬大軍,就在長江兩岸列陣。

左良玉也退無可退,雙方就賭在長江一線上了。

張軒帶着親兵來見羅汝才,卻見數十名騎兵奔馳來往,不是別的,就是與各地的傳令兵。袁時中準備分兵一路從江北突入湖北一線,但是被左良玉擋在宿松一線。

一來是此地多湖多水,利於水戰,不利於陸戰,而大軍在後,袁時中也不敢突入太深,唯恐被左良玉一口吃了。

長江作爲主航道,也是最重要的輜重交通線。

長江不打通,戰事就僵持下去。

羅汝才見張軒來了,說道:“你來的正是時候,鄭將軍正要強攻湖口,你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是。”張軒說道。

羅汝才帶着張軒縱馬出營,有數百騎左右護衛,遠遠的還在能道遠處有旗幟招展,可見張軒看到的數百騎,不過是最後一層保護而已,外圍還有不少人隨從保護。

張軒跟着羅汝纔來到一處山頭,在這裡西北方向的長江一攬無餘,羅汝才一邊抽出千里鏡看過去,一邊問張軒說道:“湖口那邊情況怎麼樣?”

張軒明白,羅汝才所說的此湖口,非彼湖口也。

之前所的湖口,具體的說,應該是長江湖口段,但是現在羅汝才所言的湖口卻是湖口縣城。

張軒說道:“孩兒無能,湖口縣沒有攻下來了。”

“爲什麼?”羅汝才說道。

“湖口縣倒是並不難攻,可是湖口城與鄱陽湖相近,援軍每每跨湖而來,讓孩兒功虧一簣,所以孩兒先放一放,來拜見父王,再做處理不遲。”張軒說道。

張軒的意思很明白,湖口一城已經不是一座小城的問題了,而是這一場大戰的一個關鍵節點,故而湖口城要不要攻,要打到什麼程度,張軒要先問問羅汝纔再做計較。

羅汝才說道:“看看,今天鄭芝龍耍不耍滑頭吧。”

張軒會意,如今今天鄭芝龍能突破此地炮臺,那麼水師就能進入鄱陽湖中,截斷湖口與鄱陽湖西邊的聯繫,這樣一來,湖口城不攻自下,如果不能,就要另想辦法了,而湖口城的重要性也需要重新估計了。

張軒想到這裡,抽出千里鏡向長江看去,只覺得戰艦如雲,大戰一處即發。

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十七章 行軍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二章 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六十章 鑄炮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十二章 作坊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十章 收兵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六章 匠作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十二章 作坊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五章 高鬥樞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三章 岳陽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十五章 離京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四章 岳陽二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四十二章 夜二
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十七章 行軍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二章 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六十章 鑄炮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十二章 作坊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十章 收兵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六章 匠作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十二章 作坊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五章 高鬥樞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三章 岳陽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十五章 離京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四章 岳陽二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四十二章 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