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九州鼎沸欲奮起

與兩年前那個冬天相比,此時的臥龍崗上顯得頗爲寧靜安詳。屋子外數日前的殘雪未消,爲這草廬山居圖添了幾分類似留白的神韻。

草堂之內,溫暖如春。昔日少年更見高大俊朗,言辭談吐,愈發神采飛揚,整個人看上去充滿了自信。

稍作寒暄之後,劉琮便留意起諸葛亮案頭堆着的書籍,並不怎麼意外的看到諸如《南陽策》、《南陽補遺》等書,甚至還有幾篇自己口述,由禰衡記錄的軍令、政令等。

更讓劉琮感到欣慰的,是諸葛亮身後掛着的天下形勢圖,顯然是徐庶抄自太守府的複製品。不過不同的是,這幅地圖上標註的內容更多,密密麻麻的反倒一時看不真切。

見劉琮好奇的看着地圖,諸葛亮臉色微紅,那上面寫的很多文字,都是自己一時興起所注的,其中不少謬誤之處,後來雖然發現,卻想着以此提醒自己,卻不料劉琮看的如此認真。

不過他很快便坦然了,目光清澈的望着劉琮。在他眼中,劉琮與兩年前相比,氣度更爲沉穩,鋒芒內斂卻自有令人心折的風采。想到劉琮這兩年來的所作所爲,諸葛亮內心隱隱有些激動。

“孔明賢弟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啊。”劉琮在散發着清香的席子上坐下後,對諸葛亮說道。

諸葛亮微笑道:“是元直兄每個月都使人送來各地要聞,我不過是謄錄而已。”

“賢弟在南陽也有兩三年了吧?卻不知對南陽新政,有何看法?”劉琮瞟了眼几案上的《南陽策》,誠懇問道。此次在回襄陽之前來見諸葛,他本是早就計劃好的,然而諸事纏身,一直拖延到今天才得以成行。除了來看看諸葛亮的近況,再就是加深下彼此的瞭解和感情,別不小心被劉備那廝鑽了空子,到時候自己可沒地方哭去。

諸葛亮沉吟片刻,望着劉琮說道:“南陽諸策,在前兩年流民大舉內遷,局勢尚不穩定之時是好的。但如今百姓樂耕、士卒用命,有些條令,便顯得過於苛刻了。”

這個問題杜襲和裴潛等人也向劉琮提到過,特別是主管刑法的司馬芝,屢次向劉琮提議,根據實際情況對那些法規法令加以調整。只是這些事還在摸索之中,尚無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很多政策都將做一些調整,以適應當前的形勢。

對於諸葛亮能如此迅速抓住要害,劉琮心中很是欣慰,看樣子他平時也沒少關心時事,並非是那種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

得知太守府屬官已經開始準備調整各項法令,諸葛亮頗爲好奇,詢問之後提出了不少建議,劉琮聽了細細琢磨,心中暗記。這次來臥龍崗,他只帶了劉虎和另一個親衛,禰衡因有別的事未能同行。

如果說上一次與諸葛亮談論的內容還非常寬泛,現在兩人的話題,則更多的集中在政務和軍事之上。南陽新政中關於青壯編練爲兵,農時種田,閒時練兵的政策,讓諸葛亮讚不絕口。而高橋馬鞍和馬鐙、馬蹄鐵的大量使用,則讓諸葛亮看到了騎兵迅速成型、快速補充的可能。

和聰明人談話,的確是件令人非常舒暢的事情,很多東西劉琮一說,諸葛亮便能馬上明白,少費不少口舌。

不覺天色向晚,諸葛亮讓僕人端上飯食,對劉琮笑道:“鄉間粗鄙,但爲果腹。仲懷兄請用。”

劉琮也不與他虛套,端起碗就吃,席間兩人都不言語,待用罷晚飯之後,劉琮一邊小口啜着滾燙的熱湯,一邊對諸葛亮問道:“劉豫州前日已到南陽,孔明可曾知曉?”

“哦?已經到了?”諸葛亮擡眼看看劉琮,笑道:“他卻來的倒快。”

“不知孔明賢弟,如何看待這位劉皇叔?”劉琮放下陶碗,目視諸葛直言問道。

諸葛亮略一思忖,沉吟道:“此人知名天下,有英雄之稱,據說乃是仁厚君子,不過也有人說他虛僞狡詐,善於僞飾。衆說紛紜,不一而足。至於到底如何,或者要當面見了,纔能有所判斷。”

劉虎在一旁聽着心中暗道,說劉備虛僞狡詐,善於僞飾的人,正是坐在你對面的我家主公啊。

而劉琮聽了,只是淡然一笑。其實現在他並不是真的擔心劉備會來三顧草廬,即便在歷史上,那也是幾年以後的事情。如今諸葛亮的名字,還只是在小範圍內爲人所知,而且他今年在多大?實際上才十八歲而已。

想到諸葛亮的年齡,劉琮便有些好奇,看着他問道:“孔明賢弟可曾定下婚事?”

諸葛亮詫異地搖了搖頭,不明白劉琮爲何會突然想起來問這個問題。

看來他未來的老丈人還沒有向諸葛提出嫁女之事,劉琮不想多說什麼以免節外生枝,便笑道:“如今你也到及冠之年,所以纔會有此一問。”見諸葛不以爲意的擺了擺手,劉琮便說起另一件事:“賢弟對機關之法頗有心得,有沒有想過造一種能夠連續擊發的弩?”

劉琮知道“諸葛連弩”應該是諸葛亮到益州後才發明的,但現在不妨提上一提,若是能早些出現,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荊州軍的戰力。

“仲懷兄說的是連弩吧?”諸葛亮果然很感興趣興趣,對劉琮說道:“據亮所知,楚國便曾有齊發二矢、三矢的連弩,此國之精器、軍之要用也。若是有所損益,則一軍可當三軍,誠可一試!”

其實之前劉琮也動過念頭自己研製,但畫了幾張草圖,被賈詡知道後,鄭重勸道:“都督帥三軍、統六率,當着眼於天下,查風雲之際會、觀天地之變化。上體天心,下察民意,內理軍務、外聯盟友,何埋頭做匠乎?”

劉琮當時還有些不服氣,心想若不是自己改造出霹靂車、神弩車、拍杆等軍械,何來數次大勝?然而賈詡卻道:“都督以前無人才可用,自然要事必躬親,然則如今都督麾下難道就尋不出能工巧匠?人主之體固不可代下司職,但擇人委任,責其成效,賞罰必信,誰不盡心?況今日之局勢,與之前已大不相同,都督不可不查啊。”

他這麼一說,劉琮也覺得自己有些偏執了,遂將自己所繪製的草圖擱置一邊,直到來臥龍崗才翻出來。這會兒讓劉虎取出展於几案之上,對諸葛說道:“這是我以前所構想的,還有很多不甚合理之處,賢弟用來參考,不過千萬不能受此侷限。”

諸葛亮將草圖取在手中細細看了一遍,微笑道:“仲懷兄奇思妙想,前者已令亮受益良多,不過這連弩倒不曾射獵……”見圖紙上標註着機匣、懸刀等都是銅質,便遲疑道:“木器之物亮尚可自制,這銅作卻有些難了。”

劉琮微笑道:“無妨!我已讓匠作營的大匠師收拾器具,過幾日便會來,賢弟若是怕擾了清淨,將其安置遠一點就是。”

諸葛亮放下圖紙,說道:“如此甚好。”他看了眼劉琮,欲言又止。這次劉琮來訪,諸葛亮隱隱有些希望,劉琮能向自己提出招攬之意。如今天下羣雄並起,彼此征伐,正是九州鼎沸之會,英雄奮發之時。

且看袁紹雄踞河北四郡之地,雄兵百萬,聲勢一時無兩;曹操坐擁豫、兗、徐三州,鎮撫關中、挾天子而令諸侯;孫策平定江東,士民依附、厲兵秣馬;至於益州劉璋、漢中張魯,則憑藉山川之固,割據一方。而劉備、呂布兵敗失地,遠投南陽,豈無再起之心?

風雲激盪之機,正是大丈夫做一番事業的時候,諸葛亮自比管仲,一向有輔佐明主成就王霸之業的宏願,而這個明主,除了眼前的劉琮,還能有誰?

可是他卻讓自己制什麼連弩?

見諸葛亮似乎有什麼話說,劉琮便讓劉虎和另一名親衛退下自去歇息,眼望着諸葛問道:“賢弟可是想出山了嗎?”

被劉琮說破心事,諸葛亮反倒坦誠道:“是的,正如仲懷兄所言,亮如今已到及冠之年,當此時,豈能蟄伏于山林之間,只爲苟全性命於亂世?”

劉琮不動聲色,心中卻暗自思忖,歷史上諸葛亮二十七歲纔出山輔佐劉備,現在這麼早就出來,對他來說是好是壞?

諸葛亮見劉琮沉默不語,內心有些失落,難道自己的才學,還不爲他所看重嗎?

“賢弟勿多心猜疑。”劉琮見諸葛亮眼神中有些黯淡,醒悟到他如今才十八歲,雖說比同齡人遠爲成熟理智,但總歸還是個少年,當下便說道:“愚兄早有請賢弟相助之念,只是怕委屈了賢弟。”

諸葛亮聽了坐直身子,對劉琮說道:“仲懷兄何出此言?”

“以賢弟之才,足堪重任,然而賢弟畢竟年輕,遽然身居高位,恐難服衆,反倒不美。”劉琮斟酌說道:“若是賢弟願意助我,可先爲書記?常隨左右,但爲顧問?”

諸葛亮灑然一笑:“有何不可?”

第230章 天命無常保荊揚第180章 暫鳴金鑼緩收兵第211章 不若遠走離死地第229章 偃旗請降悲聲泣第210章 誘敵深入爲全殲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588章 接戰片刻傷亡衆第174章 兩不相幫豈可成第435章 勸主公沮授出謀第484章 勸募財帛犒全軍第60章 亂中取勝奪湘城第177章 欲破營寨當何爲第168章 各擅勝場鬥不休第541章 被困守城夜劫營第258章 鑄錢公賣興官學第512章 且觀沙盤議良策第206章 從容赴死所爲何第204章 故佈疑陣欲回師第523章 恐無機會再出擊第222章 死中求活取敵城第160章 強敵將至各思量第524章 望樓遠眺數敵車第351章 斬將奪旗敵軍潰第173章 雨歇天明烽煙散第639章 早被敵軍識行蹤第511章 敵軍麇集如何戰第511章 敵軍麇集如何戰第250章 釜底抽薪互調兵第490章 草人列陣惑敵心第373章 用人不疑任太守第258章 鑄錢公賣興官學第125章 借酒裝瘋生毒計第387章 險中敵計暫退避第157章 自亂陣腳棄城走第183章 且聚實力待決戰第226章 一錘定音判真僞第478章 偷襲不成改強攻第454章 有何深意守堅城第523章 恐無機會再出擊第327章 大業開端取鄴城第282章 遣使相勸植隱患第44章 冬日農閒苦練兵第172章 何不出兵迎天子第150章 師出無名又如何第390章 穩定益州圖全局第209章 兵發虎林肘腋患第212章 整頓人馬待軍械第426章 坐論天下分緩急第140章 請將何如激將法第367章 忽有急報荊州來第219章 困守孤城鬥志無第282章 遣使相勸植隱患第431章 可進可退立不敗第623章 竟有援軍忽入營第28章 用人不疑任翱翔第535章 率領殘部出城去第42章 鎧爲明光初鍛造第489章 暫歇野外遇敵圍第16章 再克堅城氣如虹第23章 玉馬銀槍踏驚雷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436章 懷心機兄弟論策第399章 深挖地道謀破關第371章 紛亂之局唯借勢第232章 另闢蹊徑脫穎出第56章 放棄舒縣走臨湖第154章 大軍將至開城降第363章 巷戰破敵飛熊軍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4章 再做楚囚意難平第365章 堅城已破縱身躍第175章 列陣鋒矢待敵騎第147章 敵軍已至大營外第21章 保甲兵戶始此行第49章 昔日少年今從容第562章 援軍已到何人率第151章 形勢雖急卻緩行第23章 玉馬銀槍踏驚雷第296章 早有準備防突襲第506章 烈焰驚雷透煙塵第380章 既得益州望漢中第182章 秋夜喋血月光寒第123章 上陣何須父子兵第355章 一意孤行向敵陣第218章 人心離散思後路第214章 鋪天蓋地烈焰起第399章 深挖地道謀破關第220章 破城在即無計施第148章 忽聞水軍疫氣發第318章 所言之事可應否第166章 大江夜雨立飛舟第48章 各有褒貶南陽策第36章 突逢刺客何人遣第365章 堅城已破縱身躍第18章 今日請君顯身手第18章 今日請君顯身手第535章 率領殘部出城去第391章 白馬渡口論荊州第418章 何不北上取關中第142章 拼卻屍山登寨牆
第230章 天命無常保荊揚第180章 暫鳴金鑼緩收兵第211章 不若遠走離死地第229章 偃旗請降悲聲泣第210章 誘敵深入爲全殲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588章 接戰片刻傷亡衆第174章 兩不相幫豈可成第435章 勸主公沮授出謀第484章 勸募財帛犒全軍第60章 亂中取勝奪湘城第177章 欲破營寨當何爲第168章 各擅勝場鬥不休第541章 被困守城夜劫營第258章 鑄錢公賣興官學第512章 且觀沙盤議良策第206章 從容赴死所爲何第204章 故佈疑陣欲回師第523章 恐無機會再出擊第222章 死中求活取敵城第160章 強敵將至各思量第524章 望樓遠眺數敵車第351章 斬將奪旗敵軍潰第173章 雨歇天明烽煙散第639章 早被敵軍識行蹤第511章 敵軍麇集如何戰第511章 敵軍麇集如何戰第250章 釜底抽薪互調兵第490章 草人列陣惑敵心第373章 用人不疑任太守第258章 鑄錢公賣興官學第125章 借酒裝瘋生毒計第387章 險中敵計暫退避第157章 自亂陣腳棄城走第183章 且聚實力待決戰第226章 一錘定音判真僞第478章 偷襲不成改強攻第454章 有何深意守堅城第523章 恐無機會再出擊第327章 大業開端取鄴城第282章 遣使相勸植隱患第44章 冬日農閒苦練兵第172章 何不出兵迎天子第150章 師出無名又如何第390章 穩定益州圖全局第209章 兵發虎林肘腋患第212章 整頓人馬待軍械第426章 坐論天下分緩急第140章 請將何如激將法第367章 忽有急報荊州來第219章 困守孤城鬥志無第282章 遣使相勸植隱患第431章 可進可退立不敗第623章 竟有援軍忽入營第28章 用人不疑任翱翔第535章 率領殘部出城去第42章 鎧爲明光初鍛造第489章 暫歇野外遇敵圍第16章 再克堅城氣如虹第23章 玉馬銀槍踏驚雷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436章 懷心機兄弟論策第399章 深挖地道謀破關第371章 紛亂之局唯借勢第232章 另闢蹊徑脫穎出第56章 放棄舒縣走臨湖第154章 大軍將至開城降第363章 巷戰破敵飛熊軍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4章 再做楚囚意難平第365章 堅城已破縱身躍第175章 列陣鋒矢待敵騎第147章 敵軍已至大營外第21章 保甲兵戶始此行第49章 昔日少年今從容第562章 援軍已到何人率第151章 形勢雖急卻緩行第23章 玉馬銀槍踏驚雷第296章 早有準備防突襲第506章 烈焰驚雷透煙塵第380章 既得益州望漢中第182章 秋夜喋血月光寒第123章 上陣何須父子兵第355章 一意孤行向敵陣第218章 人心離散思後路第214章 鋪天蓋地烈焰起第399章 深挖地道謀破關第220章 破城在即無計施第148章 忽聞水軍疫氣發第318章 所言之事可應否第166章 大江夜雨立飛舟第48章 各有褒貶南陽策第36章 突逢刺客何人遣第365章 堅城已破縱身躍第18章 今日請君顯身手第18章 今日請君顯身手第535章 率領殘部出城去第391章 白馬渡口論荊州第418章 何不北上取關中第142章 拼卻屍山登寨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