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密旨迎太子說往事

劉爾屬連忙搖搖雙手,“絕對不可。靜王對陛下本就有不臣之心,陛下再把北地會試的權力交給他,只會讓他更加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退下吧。”李嚴蹙眉揮揮手,轉身留給劉爾屬一個高大寬厚的背影。

午休之後,李嚴去見在議政殿等候不久的一文一武兩名重臣。

文官是從二品的太子少傅呂文傑,今年五十三歲,容貌出衆,氣質儒雅,年歲已大,仍是風度翩翩。

呂文傑出門名門望族呂族,十五歲時就在先先帝也就是李嚴的生父當朝時考中了榜眼。

先帝在時,呂族老族長下令族人不得入朝爲官,當時呂文傑已官拜五品,毫不猶豫辭官返鄉。

李嚴登基之前,親自去呂族探望老族長,請求呂族族人入朝爲官輔佐他。

老族長解除了禁令,派嫡二子呂文傑追隨李嚴。

李嚴登基之後,力排衆議,直接冊封呂文傑爲太子少傅,委以重任。

武官是出駐守南地邊防軍人世家海族的海英峰。

李嚴登基依仗的就是海族的十五萬大軍,對海家極爲信任。

海英峰是鎮南大元帥海族族長海華的嫡長子,今年五十二歲,個子不高,身材幹瘦,武功極爲高強,濃眉大眼,皮膚古銅色,神采奕奕,目光炯炯有神,氣質內斂,看上去頂多四十歲。

海英峰現在手握長安及陝西道五萬大軍。官職正二品的輔國大將軍,爵位開國縣公。

兩位重臣與中午陪同李嚴用膳的官員不同,乃是李嚴能夠交付生命的親信。

呂文傑行禮之後,開口問道:“陛下,傳召老臣二人來,不知何事?”今個早朝之後,李嚴沒有留下他與海英峰,而是把太師及幾位尚書留下來。不過他對此沒有任何不滿。

做爲一個明君不能偏聽偏信,要多與大臣交流商討纔對。

李嚴跟兩官在一起,要隨意的多,開門見山的道:“朕要派你們二人去金城開會試考場,你們意下如何?”

呂文傑立刻跪下道:“臣領旨。”

海英峰卻是問道:“不知陛下允許微臣帶多少人去金城?”

李嚴道:“一千可夠?”

海英峰當即跪在呂文傑旁邊,高聲道:“臣願與呂大人共赴金城。”

李嚴哈哈大笑,雙手扶起二人,目光在呂文傑臉上停留了片刻,先是叫退所有的宮人且將門窗緊閉,而後肅容揮筆在宣紙上寫下了一行字。

二人見到那行字,均是無比震驚。

呂文傑失聲道:“陛下,原來您已育有太子……”

李嚴登基之後,文武百官因着他沒有兒子,後宮妃嬪又少,就三番五次的聯名上奏摺讓他納妃嬪多生子嗣。

誰能料到李嚴早就有兒子了,且馬上就要成年了。

這個消息要是傳出去,那些想送女兒入宮的官員只怕會氣傻眼,還有宮裡的幾位怕是會失落難過無比。

李嚴目光詭秘,搖頭不讓呂文傑說話,而後在宣紙飛快的寫下一整頁,密密麻麻竟有四、五百個字,低聲道:“你們看了牢牢記住。”

呂、海二人這邊看着,李嚴那邊接着寫,又寫了一整頁幾百個字,問道:“你們若有不明白的,這就問朕。”

這般過去一個多時辰,呂、海二人將三頁半紙的內容全部熟記於心。

李嚴低聲道:“此事朕唯有託付給你們。”

海英峰臉色肅容,跪下沉聲道:“多謝陛下的信任,臣與呂大人必將人平安帶回長安。”

李嚴將宣紙全部燒燬,而後從懷裡取出早就準備好的一個信物及一封信交給了海英峰,“明日朕會下旨,你們這就回去準備。”

海英峰把信及信物貼身放好,行禮退下。

呂文傑離開時,腳步比以往更加輕快些。

他比海英峰晚認識李嚴,李嚴登基時,呂家的功勞遠不如海家大,但卻一起參與此等大事,同樣的被李嚴深深信任,這是何等的榮耀。

海英峰先去了長安城外的營地巡視,把幾位將軍召來密議大事,待回到生父海華的國公府時,已是夕陽西下。

國公府離皇宮不遠,原先是先帝寵妃生父的房子,富麗堂皇,奢華之極,李嚴登基之後,爲感激海家立下的大功,就把房子賜給了海華。

海英峰爵位縣公,按朝規可以享受到縣公級別的府邸,然而他是海華的嫡長子,也是國公世子,不能單獨居住,全家人就住在國公府。

如今海華與兩個嫡子、一個庶子遠在南方邊防軍隊,他的妻子趙氏、兩貴妾、三妾在國公府。

海英峰十分孝順,每日必要到生母趙氏那裡坐一會說說話。

今個他正好有事要問趙氏,進了府就跟下人吩咐,去給他的正妻劉氏傳話今晚在趙氏這裡用晚飯。

趙氏出生武將世家,文武雙全,今年六十八歲,滿頭灰髮,圓臉膚白,看着頂多五十歲出頭,脾氣不溫不火,有什麼事都放在心裡,表面上看不出來。

海英峰的到來,讓趙氏有些驚喜,以往長子回來很晚,晚飯早就在軍營裡用過,難得回來跟她共用晚飯。

母子二人正要用飯,劉氏帶着親生的小兒子海青滇過來。

劉氏與海英峰是少年夫妻,以前感情很好。

後來海英峰納了妾有了庶子之後,劉氏就對海英峰慢慢淡了。

直到劉氏生海清滇時難產,把海英峰嚇壞了,一下子珍惜起劉氏,竟是把生了庶子與沒生子嗣的妾室都打發了。

現在夫妻的感情恢復如初。

劉氏已有半個月沒跟海英峰共用晚飯,就帶着海清滇一起過來,想着趙氏喜歡海清滇,肯定很會高興,這樣海英峰也會感激她。

“奶,我跟我娘來蹭飯,有沒有我們娘倆的飯?”海青滇是劉氏三十七歲時生的,今年剛十三歲,也是海英峰最小的兒子,倍受寵愛。

趙氏眉開眼笑,招手讓海青滇過來,“有我吃的,肯定就有你和你娘吃的。”

海青滇問道:“那有什麼好吃的?”

趙氏柔聲道:“有陛下賜的籽瓜,你吃不吃?”

海青滇便道:“籽瓜是什麼瓜,吃來嚐嚐!”

海英峰見小兒子個子快跟他一樣高了,身材挺拔,穿着紅色半臂短衫黑色長褲,繫着鑲白玉黑腰帶,頭髮烏黑,膚色雪白,劍眉朱脣,比小女子還要漂亮,哪裡像出身武將世家的少年,忍不住問道:“你今個有沒有習武?”

海青滇長着一雙會說話的桃花眼,笑道:“習了,騎術、箭、槍、刀都練了,出了一身的臭汗,我怕薰着奶,來之前沐浴過,還薰了松香,不行,你問問我娘。”

劉氏可不包庇小兒子,跟海英峰道:“天氣熱,他就兩天打網三天曬魚,好不容易練了一下午,還來你與娘這裡表功。”

趙氏忙道:“這天氣人在日頭下時間久了會中暑,練不得武。”

海青滇立刻挽着趙氏的胳膊,笑道:“我就知道,這世上奶對我最好了。”

海英峰板着臉道:“你不好好練武,還想直接當有品級的軍官,沒門!”

海青滇明年就成年了,按照海族的慣例,是要送到南方邊防軍隊參軍。

趙氏卻捨不得讓海青滇吃苦,準備直接讓他在長安的軍隊參軍,且一進軍營就是有品級的軍官。

海英峰就算不同意也不行,趙氏已給海華寫信說了此事,海華竟然也應允了。

海華與趙氏以前對海英峰管教極嚴,對其他的兒孫也一樣,唯獨對海青滇不同,寵愛的出格,有求必應。

一家四人用了晚飯,氣氛溫馨融洽,飯後,又吃了一個籽瓜解暑。

海青滇跟家人道:“這瓜遠沒有寒瓜甜,不過我不喜吃甜食,它倒是對了我的胃口。”

趙氏讓人給海青滇的院子拿一個過去。

劉氏忙阻止道:“娘,陛下一共賜了咱們家兩個,今晚咱們吃了一個,還有一個,明個你自己吃,別給這小東西吃了。”

“宮裡的人說籽瓜能治腸胃病,比寒瓜滋補人。你爹腸胃不好,可惜遠在南地邊防。你爹最喜歡青滇,青滇吃了,等於你爹吃了,你爹知道後只會高興。”趙氏堅持到底。

“你們母子先回院,我與娘有事商議。”海英峰與趙氏說話,不讓任何人在一旁。

海青滇走到門外特意高聲道:“奶,明個我拿着籽瓜過來跟你一起吃。咱們祖孫吃,就不讓他們夫妻吃。”

劉氏在門外用不大不小的聲音道:“你個小東西,還知道記仇!”

趙氏聽了哈哈大笑。

海英峰待外面安靜無聲之後,方問道:“娘,您還記得我大伯的女兒海晨玉嗎?”

趙氏點點頭,“記得。晨玉是你大伯唯一的嫡女,也是先先帝親封給徐皇后的女官。當年徐皇后被廢自縊,晨玉失蹤,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你大伯抑鬱而亡。這是三十幾年前的事。你怎麼突然間想到晨玉?”

海英峰緩緩道:“晨玉不是失蹤,而是帶着還是嬰孩的陛下與徐皇后的嫡親弟弟徐國舅逃到了北地。”

“什麼?”趙氏驚呼出聲,老眼圓瞪,“陛下不是說他在寺里長大嗎?”

海英峰有些激動的道:“陛下今日親口跟跟兒子與呂大人說他是晨玉與徐國舅養大。晨玉對他如同生母,徐國舅待如生父。”

趙氏撫着胸口,半天才接受了這個天大的消息,問道:“晨玉如今人在何處?”

海英峰緊緊握住了趙氏的手,俯在她耳邊低聲道:“娘,她在北地。兒子明個就秘密去見她。”

“好。快把她接回來。”趙氏禁不住熱淚盈眶,“她爲了保住陛下,一定吃了許多苦。”

海英峰點點頭,“以後會很好。”

趙氏感慨道:“她比你小兩歲,今年也有五十了。”

海英峰接着道:“陛下說,晨玉有個小女兒今年十四歲,小時候生得很好看。我這次去,準備帶滇明同行。”

“好好好。晨玉那般好,她生的女兒肯定不會差。”趙氏早就開始操持給小孫子找孫媳婦的事了,長安的貴女已經被她看了幾遍了,還沒有找到最合適的人選。

“對。定是不差。”

“晨玉的夫君是徐皇后的弟弟?”

“是。嫡親的小弟弟。”

“徐族嫡系的子弟絕對不會差。”趙氏想到小孫子的親事終於要有着落了,很是高興。

母子說了好久的話,海英峰明個要出長安,趙氏不敢讓他太累,就讓他回院歇息。

海英峰迴到劉氏那裡,就把海青滇叫道:“你奶讓你跟我一起出趟遠門,你這就把行囊收拾出來,明個等我一聲令下,便與我一起離開長安。”

“奶親口說的?”海青滇反問一句,也不細問,就氣呼呼急匆匆去找趙氏。

海英峰指着海青滇的背影跟劉氏抱怨道:“毛毛躁躁,沒有半點像我像你,我怎麼就生出這個小東西來。”

劉氏笑道:“五觀像你,膚色像他奶,明明是我生的,可沒有一點像我。”

海英峰便道:“眼睛像你,不說話都勾人。”

劉氏窘道:“一把年紀了,還說這話,臊不臊?”

海英峰跟劉氏親密了一會兒,隻字不提海晨玉的事。

次日一早,皇宮早朝,李嚴不與大臣商議,連下兩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明年開春大唐國舉行武考。

大唐國自開國以來,只有在邊防受到侵略,國家極需大量武官時,才進行武考,幾百年來也只舉行過五次。

如今國內內亂結束,邊防太平,李嚴卻是要舉行第六次武考,這對習武之人來說是個極好的消息,對邊防外國是一種震懾。

李嚴舉辦武考不是一時衝動,聖旨上說的很詳細。

春季武考、秋季文武,時間錯開。

武考沒有鄉試,秀才由各縣直接推薦參加城府的府試。

府試上榜的武舉人到長安參加會試、殿試。

武考殿試一甲同樣取前十人,前三名由低至高分別探花、榜眼、狀元。朝廷將會給所有的武進士授予武官官職。

朝堂之上,武官個個歡喜,這下家族的兒孫可以參加武考光明正大的有功名,而不是走關係塞進軍隊了。

文官雖有怨言,然家族的子弟也有習武的,這次是個機會,說不定就考取了功名,也是一條出路。

32 瑞軒得教誨二小重開酒樓20 許秀才疼女兒送鐲22 淼淼報復小人父女自食其果4 王大寶攜弟上門道歉6 做幕僚喜交友還債罵周生9 獲賞識得重賞淼淼遷新家喜143 淼淼還房契義黎再送禮21 許家傳手藝助孤75 許家下聘禮顯誠意5 王家兄弟感恩許家9 獲賞識得重賞淼淼遷新家喜21 義肢贈將軍夫妻親事犯糊塗204 太子妃打母女高僧制惡太監43 再添兩狗磨黃豆101 得重銀再思憶雲16 生母斷臂歸家郡主急要藥19 許南首砌火炕成功102 端午前夜驚魂出人命5 王家兄弟感恩許家102 端午前夜驚魂出人命190 貴女替嫁卻是天定良緣17 終得和離書淼淼書院初開講82 憶雲知淼淼通醫術2 淼淼獻策給樹穿衣125 無雙少年壯志凌雲2 本錢到手熬骨湯治眼疾93 得三畫聞憶雲死訊13 小人提鼠禍淼淼制誘鼠膏133 終有孕喜兩房各有心思12 許鄧兩家和好如初76 憶雲贈淼淼新年禮67 憶雲吃美食解愁209 解異毒遇刺平內亂大勝6 許家歡喜進縣城39 少年謝救命恩送禮151 義黎淼淼封田互生仰慕39 少年謝救命恩送禮48 淼淼出策法書抄完83 雲淼密議靜王重病69 淼淼獻計五風識字25 桂花院歃血爲盟淼淼入都城132 徐家進長安住豪宅17 許秀才拒二子親事60 出毒計被打開祠堂37淼淼安排家事林老大選親128 後族叛亂淼淼規劃農事67 憶雲吃美食解愁22 淼淼報復小人父女自食其果133 終有孕喜兩房各有心思18 鄧家試探許磊心意204 太子妃打母女高僧制惡太監3 淼淼得銀錠議打井182 全族大喜帝砸天碗揚威132 徐家進長安住豪宅162 大師同行徐府地道藏秘201 公主出國宮皁上市引轟動114 借住琰王府見傾城王妃40喜定親事公主藏袋偷出宮192 王妃回隴邊防大捷兩年過106 父子相殘君臣說豆食87 十兇漢奔道觀擄憶雲173 義黎獻計助帝父女相見182 全族大喜帝砸天碗揚威171 帝平三妃妒火將軍再定親39 太女遇刺淼淼救人土豆豐收39 太女遇刺淼淼救人土豆豐收72 少年悟真理明志54 狠心爹孃罵打弱女104 淼淼終知憶雲深意23 借法書引貴人關注26 淼淼獲信任知帝皇之秘202 金鞭打惡奴夫妻不畏強權32 瑞軒得教誨二小重開酒樓81 許家辦喜事震兩村142 國公府富貴盈門相見歡178 淼淼提分期付款辣椒展轟動146 淼淼解誤會東宮喜樂146 淼淼解誤會東宮喜樂92 淼淼出藥低買良馬112 少年入宮封太子立妃130 義黎殿試遭太子刁難36重兵獵獒看守雙胞胎至封田12 許鄧兩家和好如初161 元帥降爵位凱旋樓揚名7 許南初談生意成功3 淼淼得銀錠議打井26 淼淼獲信任知帝皇之秘102 端午前夜驚魂出人命69 淼淼獻計五風識字117 真假琰王引蛇出洞15 再進縣城途中聽傳言205 帝怒棄母女長安武堂開181 帝戲羣臣天碗拍賣天價175 東宮辦辣椒展兄弟議未來40喜定親事公主藏袋偷出宮78 聽忠言花錢辦喜宴163 淼淼遇少年名醫義黎對下聯98 蠢毒婦落悲慘下場149 淼淼連出妙計秘製烤羊119 淼淼救人送藥得謝禮
32 瑞軒得教誨二小重開酒樓20 許秀才疼女兒送鐲22 淼淼報復小人父女自食其果4 王大寶攜弟上門道歉6 做幕僚喜交友還債罵周生9 獲賞識得重賞淼淼遷新家喜143 淼淼還房契義黎再送禮21 許家傳手藝助孤75 許家下聘禮顯誠意5 王家兄弟感恩許家9 獲賞識得重賞淼淼遷新家喜21 義肢贈將軍夫妻親事犯糊塗204 太子妃打母女高僧制惡太監43 再添兩狗磨黃豆101 得重銀再思憶雲16 生母斷臂歸家郡主急要藥19 許南首砌火炕成功102 端午前夜驚魂出人命5 王家兄弟感恩許家102 端午前夜驚魂出人命190 貴女替嫁卻是天定良緣17 終得和離書淼淼書院初開講82 憶雲知淼淼通醫術2 淼淼獻策給樹穿衣125 無雙少年壯志凌雲2 本錢到手熬骨湯治眼疾93 得三畫聞憶雲死訊13 小人提鼠禍淼淼制誘鼠膏133 終有孕喜兩房各有心思12 許鄧兩家和好如初76 憶雲贈淼淼新年禮67 憶雲吃美食解愁209 解異毒遇刺平內亂大勝6 許家歡喜進縣城39 少年謝救命恩送禮151 義黎淼淼封田互生仰慕39 少年謝救命恩送禮48 淼淼出策法書抄完83 雲淼密議靜王重病69 淼淼獻計五風識字25 桂花院歃血爲盟淼淼入都城132 徐家進長安住豪宅17 許秀才拒二子親事60 出毒計被打開祠堂37淼淼安排家事林老大選親128 後族叛亂淼淼規劃農事67 憶雲吃美食解愁22 淼淼報復小人父女自食其果133 終有孕喜兩房各有心思18 鄧家試探許磊心意204 太子妃打母女高僧制惡太監3 淼淼得銀錠議打井182 全族大喜帝砸天碗揚威132 徐家進長安住豪宅162 大師同行徐府地道藏秘201 公主出國宮皁上市引轟動114 借住琰王府見傾城王妃40喜定親事公主藏袋偷出宮192 王妃回隴邊防大捷兩年過106 父子相殘君臣說豆食87 十兇漢奔道觀擄憶雲173 義黎獻計助帝父女相見182 全族大喜帝砸天碗揚威171 帝平三妃妒火將軍再定親39 太女遇刺淼淼救人土豆豐收39 太女遇刺淼淼救人土豆豐收72 少年悟真理明志54 狠心爹孃罵打弱女104 淼淼終知憶雲深意23 借法書引貴人關注26 淼淼獲信任知帝皇之秘202 金鞭打惡奴夫妻不畏強權32 瑞軒得教誨二小重開酒樓81 許家辦喜事震兩村142 國公府富貴盈門相見歡178 淼淼提分期付款辣椒展轟動146 淼淼解誤會東宮喜樂146 淼淼解誤會東宮喜樂92 淼淼出藥低買良馬112 少年入宮封太子立妃130 義黎殿試遭太子刁難36重兵獵獒看守雙胞胎至封田12 許鄧兩家和好如初161 元帥降爵位凱旋樓揚名7 許南初談生意成功3 淼淼得銀錠議打井26 淼淼獲信任知帝皇之秘102 端午前夜驚魂出人命69 淼淼獻計五風識字117 真假琰王引蛇出洞15 再進縣城途中聽傳言205 帝怒棄母女長安武堂開181 帝戲羣臣天碗拍賣天價175 東宮辦辣椒展兄弟議未來40喜定親事公主藏袋偷出宮78 聽忠言花錢辦喜宴163 淼淼遇少年名醫義黎對下聯98 蠢毒婦落悲慘下場149 淼淼連出妙計秘製烤羊119 淼淼救人送藥得謝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