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

在交椅上坐下,呂公綽看着面前密密麻麻的桌椅,心裡沒來由就升起一種煩躁感。自己堂堂的當朝首相嫡長子,放着清閒的官不當,來給這些公吏講規矩,這事情說起來就讓人覺得荒唐。規矩需要講給這些小吏聽嗎?不守規矩的趕出門去,他們自己就老老實實地學會了。要小吏幹什麼?不就是爲了讓官員不要陷在日常瑣事中,有些清閒嗎!結果竟然要官員來教小吏做事,那還要公吏做什麼,官員把事情全做了不好?

這個徐平,僥倖混了個一等進士,在邕州沒有人管束,一味亂來,竟然瞎貓撞死耗子撈了不少功勞回來,也成高官顯貴了。現在回到京城,還是由着自己性子亂來,事事壞規矩,這樣下去在他手下做事的非要活活累死不可。

小戶人家,又是出身商賈,不是呂公綽看不起徐平,他這種行爲只要熟讀詩書的士大夫就看不過眼去。從小沒有規矩,大了又不讀書學習,做官做得也莫名其妙。

呂公綽不是進士出身,蔭補爲官,但那並不代表他的學問不好,前幾年也是學士院試過,帶着集賢校理的館職的。平常往來的都是飽學之士,就是跟那些詞臣文人,也是談笑風生,比徐平這個天天管錢糧這些俗事的官不知道高到哪裡去。

呂公綽坐在交椅上煩躁生悶氣的時候,高成端帶着新招的公吏進了大廳。讓衆人按照號牌到座位上坐好,高成端便遵照徐平吩咐,到了大廳的後邊,單獨一個人坐了下來。

每次講課,徐平都要求高成端陪聽,看着下面的公吏,把他們的表現記下來。這些到了最後考覈的時候不一定作爲依據,只是讓徐平對各人的脾性心裡有數。

見衆人都坐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呂公綽清了清嗓子。剛要張口,突然發現不知道自己是該坐着講還是站着講。坐着講吧,沒有氣勢,站着講吧,下面學生坐着,哪裡有學生做着先生站着的道理。

擡了擡屁投,呂公綽還是又重坐回交椅裡,還是規矩爲大,本來就是教這些人三司裡規矩的,自己怎麼能夠先壞了師生的尊卑?

強行壓下不悅的心情,呂公綽開始講述開拆司。從這個衙門的歷史說起,什麼時候設立的,當時爲什麼設立,一直講到開拆司到底管哪些事情,正常有多少吏員。

下面坐的人,尤其是從各州調來的公吏,對三司並不陌生,一是他們本就在鹽鐵司的兵案管下,再一個三司是平日公文往來最頻繁的衙門。公文往來都要經過開拆司的手,這是下面州縣打交道最多的一個司了。

但所有人都認認真真,不要說交頭接耳,姿勢都是端端正正的。上面講話的可是三司的重要官員,更不要說還是宰相家的長子,哪個敢在他面前出醜?

至於臺上呂公綽說的話有多人聽進了耳朵裡,有多少人聽了還能記在心裡,那可就說不好了。這個年代並沒有考覈的習慣,講的只管講,聽的只管聽,最後考試還是看各人的綜合手段。學的內容記不住,還有人情,沒有人情還有金錢嗎。

一口氣講了兩三刻鐘,呂公綽覺得有些口渴,只好暫歇一下。

高成端見呂公綽停下,站起來高聲道:“聽得累了,大家可以出去看看風景,放鬆一下心情。一炷香之內必須回來,晚了的我這裡記住,累積三次就可以收拾東西回家了!”

話聲一落,坐着的衆公吏先是互相看着,並不敢起身。等到有一個人站起來,便呼啦啦都站了起來,紛紛向門外走去。

“呂中允在那裡坐着,你們怎麼就敢走前門!都從後門出去!”

高成端見人都向前門擠,急忙在後面高聲喊住。

這課堂太大,人都擠在前面,竟然沒有人注意到這裡原來是有前後門的。官員的威嚴不能冒犯,聽見高成端說,這才都轉身向後門去。

呂公綽坐在上面目瞪口呆,自己這當老師的還沒有開口呢,這些傢伙就忽啦啦地全走了。豈有此理!什麼時候做學生的如此隨便了!

高成端只是按照徐平吩咐的做,還老老實實地記住時間,好作爲以後定每節課時間長度的依據,哪裡想到呂公綽因爲沒有問他而在那裡生悶氣。

等到人都出了門口,高成端才走到臺前,到了呂公綽的身邊,指着案几上的一個杯子道:“上官,這裡有茶水,您潤潤嗓子。”

呂公綽連連搖頭,剛纔只顧着煩躁生氣了,竟然沒看見案几上的茶杯。拿起茶杯來喝了兩口,也懶得跟高成端廢話。這人是徐平提起來的,又已經是官員身份,給他點面子。

不等到時間,聽課的公吏便紛紛回來,按照號牌規規矩矩地坐好,秩序倒是不錯。

這也是公吏的特點,只要定好了規矩,他們便按照規矩來。至於規矩有什麼用,定下來是爲了什麼,他們是不會管的,只要把這規矩遵守給別人看了,他們便心安理得。

呂公綽回覆精神,接着講開拆司的各分支機構及其職能,以及大略的編制。

這次呂公綽一口氣講完,直用了小半個時辰。

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覺得茶水依然是溫的,呂公綽才覺得心裡好受一點。

把茶杯放下,呂公綽高聲道:“開拆司的公事便講到這裡,有甚不明瞭的地方,可以找三司的老吏詢問。費了如此多的功夫,你們可要把開拆司做的事弄明白了!”

下面聽課的公吏鬨然應諾,然後又一起眼巴巴地看着呂公綽。

這種場合呂公綽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不知道下面該做什麼,想了想,便就要起身自己離去。事情已經做完,後面的還是讓那個高成端收拾手尾。

卻不想這個時候高成端卻一路小跑着到了前面,對呂公綽小聲道:“上官且慢走,講了這半日,也不知道下面聽的人記着了多少。徐副使吩咐,講完之後,講的人要提五個問題,讓聽的人回答。答出來的人我這裡記錄在案,後邊有用的。”

呂公綽眼皮一翻,這什麼狗屁規矩,要問高成端安排個小吏問好了,何必來浪費自己的時間?只是看高成端眼巴巴地站在那裡看着自己,事情又是徐平吩咐下來,做爲屬官呂公綽也不能不從,只好擡起的屁股又坐回了交椅上。

出了口氣,呂公綽問道:“衙門安排,講完之後要問你們記住多少。我問,你們誰知道便站起來答,答上來的編修所會記錄在案,後面不知有什麼用。”

“要答的舉號牌!”高成端急忙補充了一句。

“開拆司下有催驅司,負責哪些公事?”呂公綽問完,目光炯炯地看着衆人。

下面卻鴉雀無聲,沒有人舉牌子,更沒有人回答,都是正襟危坐,儀態端整。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一向都是小吏們的生存法則,所謂無過便是功。站起來回答有什麼好處?多少好處也抵消不了答錯了的壞處,這筆帳小吏們算得最清楚。

衆目睽睽之下站起來,答對了,縱然有些微好處,但同時也惹了身邊人忌恨。要是答借了,不但被身邊的同僚嘲笑,還給上官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這種賬,那是沒有比這些人算得更清楚了。寧可就這麼坐着,也不會有人挺身做這種對自己沒半分好處的事,誰比誰傻啊!

呂公綽見了這個場面,只覺得時間過得分外漫長,心中無名火起,臉上就有些掛不住。不說自己是上官,就是看在辛苦講半天的份上,也該有人捧捧場啊。

正在這時,人羣中間一個牌子高高舉了起來。

高成端看見,心裡暗暗出了一口氣,急忙道:“二十六號,你站起來答。”

舉牌的人站起身來,先躬身行禮,才朗聲道:“回上官,催驅司掌催收三司名下各種帳籍,包括在京諸司庫務、京畿的各倉場還有三司三部的俸祿。”

呂公綽的臉色這才緩和下來,對站着的人道:“雖不完全,但卻基本說清楚了。很是不錯,說明你剛纔認真聽我講了。你什麼名字?哪裡人?”

“小的陳正平,原是唐州孔目,因爲三司公文調州里公吏來京,便日夜兼程趕來。”

“好,好,你的名字我記下了!”呂公綽連連點頭,“好好學,日後必有前程!”

拱手站着的陳正平急忙道謝,雖然面上平靜,心中卻激動不已。

自己起早摸黑地兼程趕到京城,本想拔個頭籌表現自己,沒想到卻想法成空。正在失望的時候,上天卻又給了自己這一個機會。

那句話怎麼說來着?上天給你關上了一扇門,就要另開兩扇窗是不是?

呂公綽是什麼人?宰相家裡當家的啊!這還了得!只要爲自己說一句話,以後的前程就不可限量。如果安心在三司當一輩子小吏,這沒什麼用,但憑什麼自己就要安心做吏!

依着吩咐坐下,陳正平只覺得自己的心嘭嘭跳得厲害。

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199章 外任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4章 炒花生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207章 離別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39章 朝爭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208章 使氣第153章 攻城(上)第94章 春狩防秋第33章 得失之間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200章 營田務第64章 三路出擊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258章 拆借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181章 錢明逸第241章 有人騙貸?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6章 手段第95章 垂釣黃河第191章 反擊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77章 風波將起說一下最近情況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195章 衝突第3章 護衛鐵騎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18章 種士衡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41章 亂局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26章 慶祝第34章 都不可行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33章 我有秘法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34章 期集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203章 換相(中)第214章 僵局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31章 攻略(三)第146章 印錢吧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31章 攻略(三)第13章 治術(四)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293章 敕勒川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217章 銀行(上)第27章 牧草換豆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82章 別機機杼第58章 怪人知縣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39章 待以客禮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35章 災民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80章 起風雷第40章 冬雨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56章 破城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0章 治術(一)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21章 同年
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199章 外任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4章 炒花生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207章 離別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39章 朝爭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208章 使氣第153章 攻城(上)第94章 春狩防秋第33章 得失之間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200章 營田務第64章 三路出擊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258章 拆借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181章 錢明逸第241章 有人騙貸?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6章 手段第95章 垂釣黃河第191章 反擊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77章 風波將起說一下最近情況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195章 衝突第3章 護衛鐵騎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18章 種士衡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41章 亂局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26章 慶祝第34章 都不可行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33章 我有秘法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34章 期集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203章 換相(中)第214章 僵局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31章 攻略(三)第146章 印錢吧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31章 攻略(三)第13章 治術(四)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293章 敕勒川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217章 銀行(上)第27章 牧草換豆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82章 別機機杼第58章 怪人知縣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39章 待以客禮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35章 災民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80章 起風雷第40章 冬雨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56章 破城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0章 治術(一)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21章 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