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滿載而歸

【最新播報】明天就是515,起點週年慶,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禮包書包,這次的『515紅包狂翻』肯定要看,紅包哪有不搶的道理,定好鬧鐘昂~

升龍府東城翊聖王府,翊聖王看着面前冷着臉的李力,氣得話都說不出來,指着他的鼻子道:“你,你——竟然敢到我府上來撒野!”

李力別過臉去,冷冰冰地道:“叔父享受了這麼多年,家裡金山銀山,怎麼讓你拿點銀錢出來就不捨得?大宋兵馬多日征戰,沒有錢糧回去,不過讓城裡大戶捐點錢助餉而已。有了錢糧,他們也就走了,升龍府還是我們交趾人的天下,那時候叔父還是好好地做你的翊聖王,何必計較這一點得失?”

一邊說着,一邊示意身邊的人,進入王府搜刮錢財。

徐平把俘虜的交趾兵士放了兩千人出來,李力和李菩各五百,外城升龍府衙門一千,隨着他們的人搶錢搶糧。

隨着徐平前來的蔗糖務的公吏書手作了分工,分別跟着這些人,一邊記賬一邊收東西。作爲三司屬下,這些公吏書手對於政績考覈實在熟稔之極,最常用的兩種考覈辦法,定額法和比較法,都被他們用到了這上面。

所謂定額法,是定一個祖額,然後按照實際超出祖額的多少,超出一成是一等,超出兩成是一等,依此類推,來定優劣。所謂比較法,其實就是後世說的末位淘汰,同級相比,成績最差的淘汰。

這兩種方法現在被結合起來便用,外城依照升龍府衙門的賬籍,把城區劃成幾大塊,每塊按歷年稅收定出一個祖額,分別派人徵收。超出祖額最多的自然高等,進入朝堂就會得到更高的官職。在這個基礎上,再用比較法,收的數額最多的再加等,數額最少的直接淘汰,由副手替補接着幹活。

至於內城,一樣定出了祖額,是按照先前宋軍強行派捐時估出來的。比較法就不用了,因爲李力和李菩兩人已經明白,他們誰搜刮到的錢多誰就留在升龍府裡,壓力比外面衙門裡的大多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李力對自己的親叔父也絲毫不給面子,親自帶着人來府裡搜刮,一定要挖地三尺,壓倒西城的李菩。

交趾蕃邦小國,禮儀不備,爵位分封又多又濫,而且亂得很。翊聖王就有兩位,一個是李公蘊的兄弟,李力的叔父,另一個是李力的弟弟。作爲李力弟弟的那位翊聖王隨着他發動三王之亂,失敗後也被圈禁,已經去世。

如果是那位翊聖王,李力還給幾分面子,這位叔父卻沒什麼話好講了。當年李力爭奪王位,這位叔父可是幫着李佛瑪的,現在一起來算總賬。

交趾的這些王大多都掌實權,領兵打仗,滅國破城的,不知積攢了多少財富。直到李佛瑪登基,才把他們的實權削了,安穩在升龍府裡享福。卻不想這幾年養得肥了,卻便宜了徐平。

此時整個升龍府內外城,處處鬼哭狼嚎。未來的上位者,從兩位王,到府衙門,帶人在城裡人家翻箱倒櫃,搜刮錢財。

宋軍並沒有參與,只是出動大量兵丁沿街巡邏,彈壓各種動亂。

徐平則帶人在做各種撤退的準備,也是忙得不可開交。

李佛瑪的後宮龐大,十位皇后,十幾位妃子,還有各種名目的女人,加起來竟然接近兩百人。這些全都要隨着李佛瑪押到京城去,徐平不想給自己找麻煩,乾脆一了百了,全部送走。

至於王宮裡的珍貴物品,也都登記造冊,一起解送。

這個年代就是這樣,哪怕是落難的帝王,也最好由帝王來決定他們的命運,作臣子的隨便插手,不知怎麼就犯了忌諱。

其他的大臣,已經決定不能留在升龍府裡的,也全部收押,一部分已經由先行軍隊帶走。他們的家眷,重要的親屬押走,有的發賣,有的帶走,有的由他們自生自滅。

蔗糖務招的人手,雖然理論上是帶家眷的,但還是有許多單身平民,也需要年輕女子去平衡性別,很多年輕的女人便就帶回去。

諸般事情紛紛雜雜,處理起來相當棘手。

此時從外圍向升龍府趕來的軍隊,已經得到了宋軍攻破升龍府的消息,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原地觀望。

他們要等待宋軍後續的動作,也是爲自己的未來作打算。實際上每個人都明白,沒有朝廷的支持,邕州的兵馬是不可能長時間呆在升龍府的。那麼宋軍退去之後留下的是個什麼樣的升龍府,是空城,還是扶持其他人,手握重兵的將領心裡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一旦有了機會,憑着手裡的兵馬未必不能成爲下一個交趾之王,百十年來這已經成爲交趾傳統了。

時間已經到了三月底,雨季馬上就來,徐平不敢有絲毫耽擱,必須儘快離開升龍府,以免陷進雨季的爛泥潭裡。

明道二年三月二十九,甲午日,徐平帶着宋軍全面撤出升龍府。

李力最終依靠着自己手段更加狠辣,贏過了李菩,得到了留在升龍府的機會。徐平借大宋朝廷的名義,任李力爲權靜海軍節度使,處理交趾各州事務,給了他一個名分,還有兩千交趾兵士作爲本錢。

李菩則不得不離開升龍,前往自己的老巢長安府。至於以後他能不能借着實力捲土重來,那就沒有人可以預測得到了。

原交趾朝堂的大臣被徐平一掃而空,由升龍府衙門的人替補過去,幫助李力處理交趾一應事務,從此交趾揭開了新的一頁。

天上下着小雨,徐平騎在馬上最後看了一眼升龍府,轉過頭來,向前方的諒州行去。如果沒有意外,他不會再回這裡,註定這將成爲他生命中的插曲。

至於後方交趾人紛紛擾擾的奪權爭鬥,徐平一點關注的興趣都沒有。面臨內憂外患,交趾能夠維持下去就不錯。最多二三十年後,這裡將成爲大宋下屬的郡縣,這個國家將不復存在。

蔗糖務要發展,路網已經具備了雛形,交趾這裡的形勢已經與以前完全不同。只要後繼任的官員不是頭豬,正常發展下去,廣南西路就將囊括交趾。

大勢如滾滾的車輪壓了過來,無人可以阻擋,一切將無法改變。

邕州到桂州的陸路,到廣州的水路,都已經暢通無阻,到諒州的大路也已經修通,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大宋都必然向南擴張。

或許幾十年後,人們纔會明白徐平在這裡做的一切的意義,纔會記起那一每寸土地對整個嶺南的價值。不過對現在的徐平來說,這一切都無暇考慮。

北返的宋軍帶着數不清的財富,滿載而歸。幾個月的戰爭,所耗費的,所耽誤的,這些財富足以彌補,甚至蔗糖務後幾年的發展都有了本錢。

徐平自己並沒撈多少錢,他家裡是開封城裡數得着的員外,只需要他好好當着官,並不需要他帶多少錢回去。

惟一的就是有幾箱上好的南海珍珠,還有一些玳瑁之類的珍稀寶貨,徐平讓高大全仔細收了起來,作爲回京城給林素娘和父母的禮物。

ps.5.15「起點」下紅包雨了!中午12點開始每個小時搶一輪,一大波515紅包就看運氣了。你們都去搶,搶來的起點幣繼續來訂閱我的章節啊!

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99章 外任第8章 交接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87章 地方耆老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202章 換相(上)第58章 升任副使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272章 換將第219章 星空(上)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73章 田二第28章 唐大姐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146章 分別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253章 收網第61章 裂痕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31章 探花郎第3章 盡頭牙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145章 三不朽第2章 準備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27章 辨司馬光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35章 災民第38章 軍法第43章 重逢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55章 藥銀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73章 田二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173章 佈置第12章 私下商量第80章 按規矩來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67章 晾到一邊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16章 煤球爐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34章 一城二虎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156章 銅版第24章 富貴田園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67章 決心已定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10章 治術(一)第298章 夜襲第251章 危機第58章 怪人知縣第41章 亂局第151章 新市場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99章 刻書準備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75章 弒父第72章 三個關節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67章 海外琉璃第214章 蠟丸第6章 手段第326章 惟有一戰
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99章 外任第8章 交接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87章 地方耆老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202章 換相(上)第58章 升任副使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272章 換將第219章 星空(上)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73章 田二第28章 唐大姐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146章 分別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253章 收網第61章 裂痕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31章 探花郎第3章 盡頭牙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145章 三不朽第2章 準備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27章 辨司馬光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35章 災民第38章 軍法第43章 重逢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55章 藥銀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73章 田二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173章 佈置第12章 私下商量第80章 按規矩來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67章 晾到一邊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16章 煤球爐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34章 一城二虎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156章 銅版第24章 富貴田園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67章 決心已定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10章 治術(一)第298章 夜襲第251章 危機第58章 怪人知縣第41章 亂局第151章 新市場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99章 刻書準備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75章 弒父第72章 三個關節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67章 海外琉璃第214章 蠟丸第6章 手段第326章 惟有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