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活在洛陽

馬上就要進入九月了,秋老虎依然厲害,中午的太陽還是火辣辣的。

轉運司後衙,徐平坐在池邊的大樹下,讀着一邊石桌上的一摞信件。

不遠處,秀秀認真地在拌着一碗涼粉,加着各種佐料。涼粉此時稱“冷淘”,是洛陽城裡最常見的小吃,無論士庶,沒事時都喜歡吃上一碗。

第一封信是李覯來的,照例問安,並說了自己那裡的情況。現在徐平出任京西路都轉運使,是李覯的頂頭上司了,信裡對公事談得更加仔細。

第二封是趙瑊來的,他是汝州的知州,也在徐平管下。兩人是同年,以前的關係也不錯,自然該來信問候。信裡並詳細講了小鐵錢在那裡的使用情況,以及三司鋪子。

後面還有幾封分別來自張大有、李參等這些以前與徐平有接觸並說得上話,現在也屬下京西路管下的官員。李參是說了徐平離開後河陰縣的善後事宜,以及孟州境內河道整理準備的情況。張大有除了問候,還說要在汜水縣建官學,希望得到徐平的幫助。

此時地方上的州學縣學不普遍,除了東京西京國子監,還有南京的應天書院規模比較大。尤其是前幾年晏殊主政南京應天府,聘請當時賦閒的范仲淹主持應天書院,很是培養出了一批不俗的學生。因爲朝廷有明詔,只有在三京和建節的大藩才允許辦官學,一般的州里是沒有官辦學校的,縣裡就更加沒有。這兩年經常有臣僚上章要求大辦教育,地方上經常有官員不顧詔令的限制,在州縣辦學,張大有便是一個。

長江以北有三個教育最發達的地方,分別是東京開封府,京西路河南府,還有京東路的青州,這是有歷史淵源的。徐平在京西路,自然不能壞了傳統,該支持還是要支持。

拿起最後一封信,徐平愣了一下,仔細看了看才拆開。

信是王堯臣寫來的,他因爲守父喪,辭官回家有些日子了。再過一兩個月,喪期便就滿了,寫信問徐平,京西路有沒有合適的職位。作爲天聖五年的狀元,王堯臣最早進入館閣,中間雖然因爲守孝耽誤了兩年,同年中官職資歷還是僅次於徐平。

把信看完,徐平靠在椅子上,想了好一會。

王堯臣此時到地方任職,要麼出任知州,要麼到武臣任知州的大州任通判,兩者地位相差不大,都可以接受。或者到轉運使司擔任判官,也是相當的資歷。

京西路現在沒有知州出缺,通判倒是有襄州,因爲張耆在那裡任知州,倒是適合王堯臣去。一任通判,再做一任知州,然後回朝任諫官或者御史,也是正常的晉升之階。

突然,徐平想起現在河南府的通判同樣出缺,能不能讓王堯臣到河南府來呢?

秀秀調好了涼粉,端過來對徐平道:“眼看着到秋天了,怎麼天還熱得這麼厲害?官人吃碗冷淘填填肚子,這東西涼涼的,也正好解解暑氣。”

徐平把手裡的信放下,端着碗對秀秀道:“前兩天家裡來信,說是徐昌這兩天到洛陽城來,你讓衙門裡的人注意着點,不要讓他進不了門。”

秀秀笑道:“官人何必操這個心?徐昌在開封的時候就照料家裡的雜事,這些事情怎麼會難得住他?對了,徐昌到洛陽,是要在城裡置辦產業嗎?”

“是啊,秀秀,我現在當的這官,一年中有一半的時間要在外面跑,一家人住在衙門裡很不方便。再者說了,你不聽人們講,生在洛陽,我們到了這裡,有這機會,怎麼能不在這裡起處宅子?等到以後我們老了,便就來這裡頤養天年。”

秀秀笑道:“官人真是想得久遠,現在二十多歲,怎麼就想到幾十年後去了。”

徐平笑了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自然是要想得長遠一些。”

此時俗語說“生在洛陽,葬在朱方”,朱方是江南潤州一帶,這話一聽就知道是國初那些來到洛陽城的南唐士人說的。南唐崇尚奢靡,能被這些人看中的地方,自然絕對不會差了。洛陽城確實不夠繁華,但城裡地方廣,地價不高,有點錢就可以建高門大院。這裡又處於天下之中,地候合適,土壤肥沃,全國各地的花草樹木大多都能成活。再加上漢唐歷朝留下來的底子,什麼假山奇石,奇花巨木,應有盡有。

只要手裡的錢不缺,洛陽確實是個生活的好地方,遠勝過京城汴梁。

作爲一個北方人,自然也不會想什麼“葬在朱方”,實際上後世流傳更廣的是“葬在北邙”,要說身後陰宅,洛陽北邊的邙山纔是第一等的地方。徐平想着等到自己有一天真地老了,這裡就是最好的養老之地。實際上洛陽城裡的那些豪門巨戶,大多也都是致仕或者賦閒的高官。東西兩京起宅第,是很多人的選擇。

一邊吃着涼粉,一邊與秀秀說着閒話。

來到洛陽城裡有十幾天的時間了,徐平慢慢了解了自己面對的境況,心情開始沉靜下來。現在面對的困局,無論是與他當年在邕州,還是去年回京城,都遠遠無法相比。一路各司之中,理論上最尊貴的自然是帥司安撫使,但實際權力最大的卻是轉運使。

自己現在手握大權,朝裡有三司留下的人脈鼎力支持,地方上還有幾個自己熟識的官員,想做什麼事情誰能夠真正擋得住?縱有挫折,也只是暫時的。

吃罷涼粉,徐平靠在椅子上,閉上眼睛,眯了一會。

正在後衙一派閒適的時候,副轉運使楊告急匆匆地走了近來。

秀秀看見,輕輕搖醒徐平,端了碗,自己先離開,讓兩個人談事情。

到了徐平面前,敘禮畢,楊告從袖中取出一份書狀來,遞給徐平:“都漕,都進奏院發下這兩天的朝報來,裡面有一份河南府上的奏章!”

徐平看了看楊告,接過奏章,看了看,放到石桌上,沉聲道:“李若谷是什麼意思?不是已經跟他說了,等過兩天提刑司和帥司的人到了洛陽,再加上河南府、孟州和鄭州的長官一起商議修河的事嗎?他現在上這樣一份奏章,是要拆臺了?!”

(大家新年快樂!)

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219章 星空(上)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00章 鑄錢第71章 少取多予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65章 永寧侯府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91章 軒然大波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205章 夫妻對話第66章 無所建明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87章 好事第18章 種士衡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68章 軍民魚水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4章 郊迎第1章 徐家莊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56章 錢入戶等第58章 怪人知縣第191章 反擊第56章 官督民辦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42章 劉小妹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85章 閒適日子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236章 堵截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69章 光耀門楣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221章 細腰城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19章 宣詔使臣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23章 生意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18章 草市第18章 父母妻小第66章 心中無血,出師大吉!第198章 演練第1章 徐家莊第173章 佈置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54章 家賊第13章 糉子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294章 養起來第68章 冬日牡丹第78章 要知恥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68章 別有出路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74章 相互利用第2章 夜談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9章 科舉冤家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69章 國子監第297章 大政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16章 煤球爐
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219章 星空(上)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00章 鑄錢第71章 少取多予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65章 永寧侯府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91章 軒然大波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205章 夫妻對話第66章 無所建明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87章 好事第18章 種士衡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68章 軍民魚水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4章 郊迎第1章 徐家莊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56章 錢入戶等第58章 怪人知縣第191章 反擊第56章 官督民辦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42章 劉小妹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85章 閒適日子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236章 堵截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69章 光耀門楣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221章 細腰城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19章 宣詔使臣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23章 生意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18章 草市第18章 父母妻小第66章 心中無血,出師大吉!第198章 演練第1章 徐家莊第173章 佈置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54章 家賊第13章 糉子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294章 養起來第68章 冬日牡丹第78章 要知恥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68章 別有出路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74章 相互利用第2章 夜談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9章 科舉冤家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69章 國子監第297章 大政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16章 煤球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