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

就在朱厚煌在爲人才短缺問題,絞盡腦汁的時候。在北京正德也不輕鬆。

楊廷和大動作開始,從南北直隸開始,清丈田畝。

Wшw ттκan c o

雖然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動作,卻讓上下騷動不已。正德發現,一時間言官們不去說勸諫自己了,反而一股腦的去彈劾楊廷和了。本來是文官首領的楊廷和,一下子變成了衆敵之矢,變成了全部文官的敵人,面對朝廷上這樣的亂局,本來想四處遊玩的正德也沒有時間了。

正德立即召見楊廷和,與楊廷和深談。楊廷和將自己的思路全部給正德說出來,正德好幾晚都沒有睡着。

正德即便是再沒心沒肺,但是祖宗傳下來的江山社稷還是很看中的。他沒有想到看上去平靜的江山下面居然有這樣的暗潮,不管是不是真的,正德都覺得自己都有必要知道大明現在到底有多少人,而不是看那些被戶部篡改不知道多少次的數字。

所以,正德對楊廷和的舉動表示支持。

正德以爲他的支持會給楊廷和很大的助力。但是恰恰相反,正德的支持,反而讓原本來支持楊廷和的一批官員倒向了另一面,因爲他們遵從的是皇帝所說都是錯,凡是和皇帝作對的都是對的。讓正德氣壞了。

好在楊廷和畢竟是宰相之才,在風雨飄搖之中,牢牢的握住了內閣的權力,一邊與政敵對噴,一邊有條不紊的進行清丈田畝,不過南直隸就放棄了,從北直隸開始。

這一場爭論從正月一直糾纏到現在,讓正德都感到了頭大無比,一度有放棄楊廷和,平息清丈田畝之事的意思。後來還算是挺過來了。

正德清閒下來,纔想起了朱厚煌。問錢寧道:“雍王哪裡怎麼樣了?”

在錢寧的管轄之下,錦衣衛的能力還是不錯的,最少朱厚煌這裡沒有少錦衣衛的人埋伏。錢寧說道:“雍王殿下可是吃了不少苦啊。”隨即將雍王收復澎湖,怎麼在大員建立基業,一點一點說了出來,如果朱厚煌在這裡。一定大吃一驚,他絕對沒有想到,錦衣衛對他的瞭解,甚至勝過了,他自己對自己的瞭解了。

最後錢寧說道::“最新消息是,雍王在東雍染了瘟疫?”

“狗奴才,這個消息還不早報。”正德猛然大怒,說道:“雍王怎麼樣了?”

錢寧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臣怎麼敢拖延啊,實在是東雍海面前幾日有大風暴,所有的船隻都不敢出海,有消息也傳不過來啊,再者傳到臣的手裡,王爺的病已經好了。”

正德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哦,看來雍王的病,並不是很嚴重嗎?”

“臣不敢欺瞞殿下,雍王的病一度很嚴重,差點有不忍言之事,恰好雍王長史唐寅將前太醫院院使,請到了東雍。雍王殿下才會起死回生,據說最嚴重的時候,雍王連遺表都準備了草稿了。”錢寧看着正德的眼神說道。

正德說道:“哦。是嗎?”

錢寧立即從懷裡面掏出一張白絹來,呈上去,說道:“陛下請看。”

正德打開一看,正是朱厚煌口述的那些文字。

“皇兄在上,臣弟拜上。天不假年,臣今死矣。然自古以來,誰人不死。臣死不足惜,唯有事業未成身先死者,此諸葛武侯之嘆,不想也應於臣弟。今年三月以來,臣率數萬丁口蹬島,披荊斬棘,開數萬畝之地,遇大暴雨,房屋倒塌者衆,山中又有土人來襲,如當年東吳山越。臣弟一一處理。卻不想身染惡疾,命或不久。不得上此表。臣今將死,其無怨也。唯嘆事業未成,臣弟一死,雍蕃當除,請皇兄念在臣弟切切之情,於宗室之中,選一子續雍王社稷,繼承臣之遺志,繼續開擴東雍之地,此上之上也。臣弟可以含笑九泉。若不能,請皇兄於東雍之地,設澎湖,大員兩縣,此兩地有數萬丁口,足有兩縣,且先宋之時,也有福建所轄,臣弟能爲大明擴土兩縣,也算是有功於天下。臣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臣弟之所以憂者,唯有人亡政息。臣弟死後,後人棄東雍之地,臣母年事已高,皇兄定會照顧好,不必贅言,唯有東雍,唯有東雍,臣弟死後願葬於東雍,人雖死,魂魄尤在。”

不過短短几百字而已。正德看了很久,看了好幾遍。心中微微一嘆,能如雍王的有幾個人啊?若百年之後,朕沒有子嗣,傳給雍王,也算是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正德這才問道:“雍王在東雍,有什麼難處嗎?”

錢寧笑道:“陛下應該問,雍王在東雍在那些方面沒有難處。雍王到了東雍哪裡都是難處,陛下不知道下面的人是個什麼樣子,要不是羅侖羅公公將福州三衛給了雍王,雍王現在連住的地方也沒有。”

“羅侖是福建鎮守太監嗎?”正德皺起眉頭,好像在回想,問道。

錢寧說道:“正是。不過雍王也是辦事的人,他現在與佛郎機人互市。狠狠的賺了一筆,最近銀錢充足。”錢寧心中暗道:“雍王啊,雍王,我欠你的情分,今天也算是還完了。”

有些時候,不管怎麼樣的大臣都抵擋不住皇帝近臣的詆譭,就如剛剛那樣,錢寧先強調雍王的難度。再說明朱厚煌與佛郎機互市的事情。在正德的心中自然產生了這是雍王不得已之下的辦法。但是如果錢寧反過來,正德心中就會有一個疙瘩了。

不過宮裡人捧紅踩黑,如果你以爲錢寧是和朱厚煌關係好,才這麼說,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不是這樣的,而是錢寧看出來正德與朱厚煌的感情,他才順着正德的心思說。什麼情分在錢寧的心中根本沒有,在朱厚煌走出京城的時候,錢寧就將朱厚煌當死人了。

正德說道:“不管怎麼說,朕幫這個弟弟一把,畢竟從今之後,雍王俸祿都不用給了,按朕這個弟弟的心思,說不定來年年納貢,歲歲來朝,也算是一筆收入。”

正德也受了朱厚煌的影響,朱厚煌對朝貢貿易,厚往薄來的那一套從來不感興趣。

錢寧說道:“殿下如果真想幫雍王,就給雍王找一個能臣輔佐吧。雍王哪裡一直都缺人。”

“能臣。”正德反覆咀嚼着這個字,一時間好像想到了什麼。

正德其實對朱厚煌如周制封蕃建國非常的矛盾,一方面他意識到了大明宗室問題,已經到了不解決不行的地步,他不解決,下一代皇帝也一定好解決。另一方面,中國歷史上也有太多太多的藩王造反的事件了、縱然正德不懷疑朱厚煌,但是正德作爲一個皇帝的心理,明顯想對雍國多加控制。他忽然想到,漢代諸侯王國相都是中央派的,那麼朕能不能也派出諸侯國相,成爲定製。

正德覺得這個方法不錯,但是很快,他又遇到了問題了。那就是派誰過去,這個人不能太強勢,太強勢雍王就不好過了。但是也不能沒有能力,雍王現在正缺人的。而且官位不能太高,因爲官位太高的話,派到雍國就是一種貶斥。無緣無故的貶斥人家總是不行的。

加上這麼多的限制條件之後,正德一時間也找不到人選了。他想了一會兒,正德實在想不起來了,就放下這一件事情,等有時間了去諮詢楊廷和便是了,對朝政,正德一般都是這樣處理的。

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二章 比劍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
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二章 比劍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