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

這個書生還沒有弄明白,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翻轉,明明都已經兵臨城下了,明明寧波城之中,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了。

爲什麼張經還會這樣。

張經說道:“來人,將此人斬訖來報,對,不用再給我,直接給雍王殿下送過去,就告訴他,想要寧波城,先斬我張經之頭。”

張經已經將自己當成一個死人了,自然不在乎狠狠的得罪雍王了。只可惜這位想用三寸不爛之舌吃飯,卻不想,第一遭,就丟掉了六陽魁首。

汪直看見這顆人頭的時候,他的臉上還帶着不可思議的神色。

早已見慣生死的汪直,一擺手,讓人將人頭拿下去厚葬,就按劍而出,大聲說道:“攻城。”

首先開始進攻的,就是江面之上。

寧波南邊的城牆直接面對三江口,這裡的水域開闊,能行大船,汪直從黃士龍那邊掉了一艘東雍型戰艦。

好一艘大船,一到來,幾乎站住了整個主河道。

還好,雍軍水師現在佔據絕對上風,將河道封鎖的水泄不通,連姚江上游都有東雍的船隊把守,否則,在這個連轉彎都不大方便的小水溝之中,簡直就是一塊死地。

不過,在大軍的掩護之下,根本不用擔心周圍的安全,只需當一個水上炮臺,就簡單多了

等他停穩之後,一門門火炮開始轟鳴了。

佛郎機炮的射程根本夠不着,能夠着的都是銅炮。

一聲聲巨響,一枚一枚炮彈重重的砸在城牆之上。

寧波的城牆年久失修,雖然看上去威嚴整齊,但是實際上在很多地方,都有鬆動了,有隱患。不過在東雍的大炮之下,一切都無所遁形。

“嘩啦啦,”就好像是山崩一樣,無數土塊從城頭剝落下來,在城下堆積成一片土堆。

所有城頭上的士卒都不敢站穩,覺得整個城頭都有一種搖搖欲墜的感覺。

張經見狀,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張經手中沒有什麼能夠夠得着這一艘戰艦的火炮,不過唯一可以慶幸的是,寧波城牆再怎麼不行,也不是泥捏的。而且姚江之中,也不過一艘戰船而已,上面集中的銅炮,頂多十門上下。

想轟開寧波城,非用一兩日長時間轟擊不可。

張經下了城池,他立即召集全城的民夫,開始在城牆之後,再次建造一堵城牆,這一堵城牆不用太高,也不用太堅固,不用考慮防炮,只要考慮防禦步卒進攻就行了。

寧波城牆即便是被轟塌了,也是一個大土堆,這是寧波城牆的本身特性造成的。不說別的,中國城牆都是梯形,下面寬大,上面窄小,即便是被轟塌,大量的土方堆積,本身就是一個障礙。

然後再這個大土堆後面,修建一座城牆,不需要多高,就能擋住雍軍接下來的進攻,因爲這個時代的火炮大多都是直瞄,即便是東雍炮兵也是如此。

有這城牆遺址阻擋雍軍的視線,炮彈根本打不到第二道城牆之上。

只是,張經遠遠的小看了寧波城的本土勢力了。

“不能再張經繼續下去了。”一個人說道:“我問過小許大人了,只要我們開城投降,寧波城內秋毫不犯,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東雍的軍紀,只是如果堅持跟着張經守城,最後打紅了眼,就是雍王本人也不能阻擋下面的人想做些什麼了。到時候寧波城中,一人也不留,也不是不可能的。”

這個年紀比較大,一身員外服好像是士紳一樣。其他他是許家的一員,曾經跟着許老爺子做生意。

不過,許家投東雍之後,整個許家轉移爲雍國的官宦世家,許老爺子四個兒子,長子掌管少府,次子戰死,三子四子,一個在東雍府學任職當教授,官雖然不大,但是清貴之極,另一個在東雍當縣令。不要看官小,資歷做的很紮實,在基層廝混多年,顯然是衝着朱厚煌所說的,不歷經郡縣,無以爲館閣。這一句話,衝着東雍丞相之位而去的。

許老爺子對這個結局也很滿意,早早的去東雍了。到不是享福,而是知道許家與東雍已經分不開了。不敢在大明久留,唯恐將來大明與東雍翻臉,他在中間成爲雍王的負擔。

當然了,許老爺子去東雍,許家並不是所有人都去了,這位就是當年許老爺子的老掌櫃,許家不做生意了,許老爺子乾脆將生意轉給了他。

他有許家的扶植,順風順水的成爲寧波士紳的一員。當然了根基淺薄之極。如果不是有許家撐腰,他根本做不到這裡。

不過,他這一番話,真的嚇着這些士紳了。

“雍王不會屠城吧。”一個士紳顫顫巍巍的說道。

“我就說,有時候殺紅了眼就收不住手了。比如南邊那一戰,雙方都殺紅眼了,根本不留俘虜,要不是雍王發現的早,浙軍都要被殺一半,但是即便如此又怎麼樣?現在正是武夫當道的時候,雍王指望他們給他打天下,法不責重,不過是訓斥兩句,罰些銀兩了事。諸位可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寧波吧。”他眼睛掃過,沒有一個人敢擡頭與他對視。

“但是,這一戰雍王殿下就一定能夠勝利嗎?將來朝廷再打過來,我們該怎麼交代啊?”

“是啊,”

一時間所有士紳紛紛嘆息。

這纔是他們糾結的原因所在。

他們不想戰事爆發在寧波,又不想得罪朝廷,更不敢得罪雍王,而各方不得罪,就代表的是,各方都得罪。

“其實,並不是我們想與朝廷作對,而是朝廷在寧波已經輸了,張經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面對雍軍的大炮,我們根本沒有一點成算而已。如果能出銀子,我願意付出百萬兩,請張大人離開。但是張經此人絕對不會答應的。所以我們只能出此下策,說來也不過是想在亂世之中保住身家而已。”許掌櫃長嘆一聲說道:“我有一個注意,既然諸位都不想做出頭鳥,這個事情我許某人做了,不過,我既然做了,這畢竟是大家的事情,還希望諸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順便幫我遮擋一下那一位的眼線。如何?”

沒有人說話。

默認也是一種許可。

有這些地頭蛇的配合,張經一下子變成了瞎子聾子。

張經不是沒有能力,而是張經在寧波的根基太淺了,他在寧波才幾日了,在這幾日之內,非但沒有做下政績,反而連累寧波城內,哀樂不斷。

或許在張經督促下攻到雍軍營地的時候,一條命兩條命,都不夠張經眨一下眼睛,但是對於寧波城中的百姓每一條人命都是至關重要的,他們都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親人。

寧波城雖然不能說家家戴孝,但也大差不差了。

這樣張經,對士紳這些地頭蛇並不是太瞭解,否則他也不會將許掌櫃給忘記了,太多戰死的士卒,也讓張經大大的得罪了百姓。

百姓不管他們是誰打死的,都是你帶出去的,走的時候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回來的時候,就變成一具屍體了。

不知道多少家屬心中滿心都是痛楚。

在寧波,張經可以說是離心離德了,所以在許掌櫃的聯絡之下,所有事情都在一夜之間發生了。張經還在睡夢之中的時候,水門發生了變故,雍軍乘坐槽船,直接通過水門進入了寧波城之中。

這個消息傳開,所有寧波本地的士卒紛紛投降,好像是一夜之間,山河易幟。

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七十章 兵變第四十七章禮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五章 演武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
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七十章 兵變第四十七章禮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五章 演武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