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

“該如何才能調動安南兵力?”朱厚煌皺起眉頭。

東雍方面一直對安南是又用又防。

安南體量其實比東雍兩府強得多了。所以到安南的物產,給了東雍很大的幫助,放着安南這麼多人丁,怎麼多財力不去運用,那纔是傻子,但是又要防,防安南反客爲主。畢竟的安南的人口,財力,物力,都在東雍兩府之上,也就是雍王南遷之後,特別是奴隸政策公佈之後,東雍的國力迅速增長,才讓雍國的國力,漸漸超過安南的摸樣。

當然這裡面,也有東雍持續從安南抽血的緣故。

自從嘉靖登基之後。大明移民從合法變成了非法,從大規模移民,成爲私底下的小動作,大明移民也從正德年間最多的時候,一年數十萬,到了每年不過三兩萬,甚至還在持續減少之中,因爲官府的限制,所有移民的人都來自沿海省份,特別是福建。

但福建再怎麼移民,也支撐不住,十年如一日的移民,東雍的移民有接近一半,都是來自福建的。所以福建赤貧階層,幾乎都跑海去了,甚至福建民間,也將移民東雍視作平常之事。

所以,想要開闢另外的移民,就是應有之事了。

東雍另外的移民地,就是安南。

東雍先是官方引導,比如說,安南各營駐紮各地,允許攜帶家屬,到了各地之後,讓家屬依附軍營開墾良田。並將良田分給家屬。即便是軍隊再調走,軍隊家屬,也捨不得走了,因爲捨不得自己家的田地。畢竟安南很有中華文明的基因,就是視地如命。

這樣那樣的官府手段,從安南調出人來,還有私底下,有安南百姓也想移民,甚至這幾次吏試,也有安南士人應試,成爲了東雍官員的一部分。

雖然沒有明面上的引導,但是私下裡什麼辦法都有。

如此一來,東雍才費力深入控制安南。但是如果將安南全力動員起來,被東雍壓制住的安南世家,定然會興盛起來,那時候對雍國來說,卻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了。

“殿下。漢高祖爲何能得天下?”楊慎問道。

朱厚煌說道:“願聞其詳?”

論漢高之所以得天下的論斷實在太多了,朱厚煌也不知道楊慎要說的是那一點。

楊慎說道:“漢高將天下盡分功臣,自己所得不過原秦之地而已,天下人皆是爲自己而打天下,而不是爲漢高打天下的,故能竭盡肝膽,勠力同心。而項羽得功臣而不賞,失天下之心,安南固然重要,但安南豈能比得上中原,殿下願得中國,爲何還留戀區區安南之地,臣請命鄭綏爲安南相,令起組建二十萬安南軍,北上廣西,牽制兩廣。”

朱厚煌吃驚道:“你是要孤放棄安南?”

鄭綏是什麼人?是安南清化世家的代表人物,雖然在東雍內部任職,但是一直沒有得到信任,如今擔任占城相,與占城王已經占城內部的貴族鬥法好幾年,讓占城漸漸的納入東雍的體系之中,而鄭綏回到安南,簡直是龍入大海,簡直是不能複製了。

鄭綏回到安南,可以說朱厚煌從兩次安南戰爭,得到的安南內部的影響力,幾乎都被放棄,朱厚煌數年之功,毀於一旦。

與朱厚煌之前的所有政策都是背道而馳。讓朱厚煌如何不吃驚。

“是。”楊慎說道:“臣不僅僅勸殿下放棄安南,還請殿下放棄南洋,殿下只有能入主北京,榮登九五,要什麼沒有。就連當初成祖爲了得到朵顏三衛的支持,放棄了大寧一帶邊城,撤裡關外數百里。與中國相比,南洋荒蕪之地,簡直是不值一提。請殿下,讓西金洲與佛郎機人,罷爪哇之戰。抽掉各地兵力,竭力北上。靖難之事,不成則死,殿下也沒有其他選擇。”

朱厚煌藏在袖口之中的拳頭,死死的握緊了,噼裡啪啦的骨節之聲爆響。他心中惱怒之極,恨不得立即向楊慎飽以老拳。

簡直是崽賣爺田不心疼。

東雍在南洋的存在,是朱厚煌十年之功,如今全部都要放棄,朱厚煌如何肯?如果朱厚煌在重生這幾十年,就是爲了當一任大明皇帝嗎?

不,不是。

朱厚煌爲什麼動搖,爲什麼猶豫是否要起兵靖難,就是因爲朱厚煌再權衡未來的功業。

他只要能將南洋一地,留在中華文化圈之中,在功業之上,不下於任何大明皇帝,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在想,他如果是大明皇帝,他能做的事情可以更多,所以朱厚煌這才猶豫。

但是他絕對不能容易放棄南洋。

就好像成祖爲了靖難,放棄了邊防,直接將北方的邊防線收縮到長城。這也是成祖一生最大的污點,特別是後人分析明亡的時候,都從地理上說北京缺乏縱深。

其實北京並不是缺乏縱深,至少在太祖時期,有大寧城,等一系列塞外的邊城,支撐起來的防線,北京是有足夠的縱深的。至少都源於成祖時期的放棄。

這也是後世論斷,成祖不如太祖的支撐之一。

朱厚煌將南洋視爲自己的畢生功業,他寧可不靖難,也不會放棄南洋的。

但是朱厚煌也知道,楊慎很討厭,但是楊慎的意見,絕非是他自己的意見,而是很多文官的意見,他即便是重重的責罰楊慎也沒有用。

朱厚煌看了一眼吳明,卻見吳明依舊鼻觀眼,眼觀心,朱厚煌心中狠狠不已,暗道:“吳明不是樞密之才。”

楊慎的意見,簡直是放棄整個雍軍十年的勝利果實,吳明居然可以無動於衷,或許吳明骨子裡面是一個大明武人,根本不是一個雍國貴族。爲什麼大明武人對於這種戰略方面的商議,根本不用插嘴,只需聽令就行了,但東雍貴族卻是朱厚煌打造出來的統治集團,對這樣關乎社稷大計的問題上不發言,根本就是不稱職。

“茲事體大,孤一時間不能斷絕。”朱厚煌說道:“此事明日再議吧。”

楊慎說道:“是。”

楊慎知道朱厚煌絕對不會接受的,但是他必須提,讓朱厚煌知道戰事一起,絕非是與安南,爪哇這樣的戰爭,而是一場規模極大的戰爭。任何掉以輕心都是自殺。即便東雍士卒精銳,但區區數萬士卒放在大明的土地之上,根本不能保證朝廷的存在。

即便楊慎所說的三十萬大軍,兵分兩路,未必能打下來。

必須給朱厚煌足夠的刺激。

朱厚煌等楊慎等人一離開,立即召見了戚景通。

戚景通直接用步攆擡進了南鬥宮之中,朱厚煌將所有的情況問戚景通,說道:“戚將軍以爲如果想要靖難功成,當如何?”

戚景通心中有些激動。

這種國家危難之際,君主屏退羣臣,問計於自己,那種強烈的使命感,讓戚景通恨不得燃燒了自己。士爲知己者死。從來是很多人士大夫的信條,爲什麼諸葛亮爲什麼被萬古傳頌,就是因爲,諸葛亮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做士爲知己者死。

三顧茅廬,臨危受命,數次北伐,以一隅動中國,忠心不二,即便是在國家破滅之際,諸葛家族也竭力奮戰,幾乎滿門死絕,這樣的情操看,如何不讓人佩服啊。

戚景通深吸一口氣,說道:“殿下,楊慎危言聳聽,成祖靖難,真正的勝負手,並不在大軍對決,而是在成祖繞過南軍主力南下,直逼南京。”

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二章 比劍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一百章 傷寒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
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二章 比劍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一百章 傷寒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