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

這個池塘周圍,有幾個大大的風車,不,不是風車,與風車恰恰相反,風車是利用封力運轉,這個像風車的東西,是在吹風。

下面有好幾頭畜生,只有讓這些畜生跑起來,就能轉化成風車的動力,吹出風來。這分明就是一畜力風扇。

只是這畜力風扇正對着池塘之中,也有一些東西,縮小的船隻,只是船隻模型而已。什麼樣的船隻都有,作爲常年跑海的鄭路,很多船隻雖然沒有用過,但是都見過。大大小小的,內河外海的,中式洋式的船隻,應有盡有。

只是,這些東西是用來做什麼的?鄭路滿心的疑惑。

朱厚煌看到這一幕內心卻充滿了欣喜,這是一手打造的,船舶設計研究所,大明版。

東雍的沒有適合的造船的木頭,最少陰乾三年的木頭是沒有的。如果從福建運木頭,也太麻煩了,就成本而言,還不如,直接造船再運過來。

但是朱厚煌請了這麼多造船的大匠,讓他們閒着這不是一個辦法。朱厚煌想了想,最後,將他胡思亂想弄出的水池實驗,介紹給了李大工。

李大工就陷入了對船舶的研究之中,不可自拔了。

反正能稱一位大工的,別的不說,最少成船在胸。即便是每一筆一紙,也能用木材拼出一艘船來。

但是很多時候,他們只是經驗,而沒有總結經驗後面的規律。

朱厚煌這個水池實驗雖然很簡陋,但是對李大工的研究卻有很大的啓迪,而且李大工,也是用這個方法,完成朱厚煌派給李大工艱鉅的人物,就是帶徒弟。

朱厚煌與李大工興高采烈的商議着,東雍水師的新一代的船型,朱厚煌要求能重載火炮,還要有良好的適航性。

而鄭路,在旁邊聽的好像是天書一般,雖然每一個字,他都知道,但是連在一起,就不大明白了。只是覺得他們說的好有道理。

每當來到這個地方,朱厚煌就能感到一陣輕鬆之感。

李大工雖然很多事務,並不明白朱厚煌的意圖,不過他卻有一個執念,就是打造出一款新船型,類似福船或者沙船的船型。

所以凡是能有助於他達成想着目標的想法,他都願意嘗試一下。

而朱厚煌這方面的的確確能幫助他。

朱厚煌與李大工談論了半個時辰,朱厚煌所要的火炮戰艦。李大工這裡已經有了雛形,但是想要真正的完成,必須要造樣船。

朱厚煌最後拍板,用烘乾的木頭先造一艘樣船,。雖然這樣的船隻壽命是正常帆船的幾分之一。不過是實驗船而已,朱厚煌沒有想他能堅持多少年。

處理完船廠的事務之後,朱厚煌這才轉過頭去看,鄭路。

鄭路站在朱厚煌的身後,好像真是朱厚煌的親衛一樣,一動不動。真沉的住氣。朱厚煌不由的高看了鄭路一眼。

朱厚煌問道:“卿,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嗎?”

“這個應該是船場。”鄭路雖然第一次見,沒有一艘船在建,卻有一羣人在池塘之中,玩小船的船場。覺得很是稀奇。

“這裡不僅僅是一個船場,”朱厚煌說道:“還是一個培養大匠的地方。今後,孤要大力發展水師,故而要大力造船,東雍樹木茂盛,不卻造船的木材,但是缺少能造船的工匠,故而孤託付李大工,培養大匠。同樣,”朱厚煌的聲音猛地一頓,說道:“孤將來的水師要擴大五倍十倍,孤能找到這麼多水手,與船長嗎?”

朱厚煌不等鄭路說,就說道:“不能。”朱厚煌現在就感受到壓力,如果不是朱厚煌手下沒有足夠的水師人才,大多數水師之中的人才,都出自許棟的門下,朱厚煌用得着對許棟這麼特別對待嗎?

千言萬語,就是缺少人才。

朱厚煌說道:“孤知道,鄭卿十幾歲就出來闖海,經驗豐富之極,對各類船隻特別熟悉,孤今日想借重鄭卿,爲孤培養一批水師人才。”

鄭路想過自己要先坐幾年冷板凳。但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搖身一變,成爲一名老師。簡直是突破了鄭路的想象極限,滑天下之大稽。

“臣,恐怕不能---”鄭路一聽說想讓自己當老師,就本能的想要反對。朱厚煌不等他說完就說道:“怎麼鄭卿,覺得在自己海上比不得許棟嗎?”

鄭路明知道,許棟在東雍位高權重,是雍王的大舅哥,但是卻依然不願意低頭認輸,說道:“臣不敢言能勝過許統領,但是自認爲不輸於許統領。”

“這就好了,許統領有大事在琉球,一時半會兒,回不來,這水師學院,也不能長久空缺,否則當孤想要擴軍的時候,豈不是找不到,足夠的人手嗎?”朱厚煌沉聲說道。

豈止是是將來,就是現在朱厚煌擴軍的時候,就找不到足夠的水手了。東雍本來就人力緊缺,人手不足,大部分人都被朱厚煌安排去屯田了。剩下的人口基數,本就不多了。參軍又不是什麼好選擇,朱厚煌水師擴軍的缺口,早早就呈現出來了。

鄭路忽然想到了什麼,暗道:“我在東雍是新人,最好最近不要出風頭,要適應了東雍之後,再建功立業。”鄭路,能有今天,全靠了鄭路自己的拼搏與努力,他思緒謹慎之極,只有在東雍真正接納他成爲一員之後,纔敢顯露鋒芒。

“我在東雍遲早,都要沉默幾年,何不就在這水師學院之中任職。這樣一來,既能低調處事,又能廣結人脈。”鄭路心中不住打着小算盤。他忽然問道:“請問殿下,這水師學院的山長,是誰啊?”

“是孤。”朱厚煌淡淡的說道。此言一出,鄭路渾身一震,對水師學院更加看中了幾分,此刻還有什麼可說的,鄭路說道:“臣遵命。”

朱厚煌自然是學某位的本事,想成爲傳說之中的校長。這個是時代,是海軍的大時代,朱厚煌絕對要把握,未來一大批海軍將領,爲他征戰四方,這些人都會從這一所水師學院出來。

朱厚煌建設水師學院,是爲了增加,他在水師之中的影響力,所以鄭路這個人,也不是亂選的。

首先,鄭路作爲一個白手起家的大海盜,一身本領,不需要多質疑。第二,他剛剛來到了東雍這個團地之中,跟腳淺薄,即便是藉助水師學院的影響力,急速擴大,也抵不過許棟這些元老。與這些元老有着本質的區別。

朱厚煌有信心控制住鄭路,再者朱厚煌也不會將這樣利害相連的地方,完全教給給鄭路一個人。

朱厚煌繼續說道:“孤準備派你巡查琉球南洋,在雍國所有水師之中,挑選精兵強將,在水師學府任教。”

朱厚煌決定抽調全軍精英匯聚在一校之中,讓這個學校成爲他幾十年後掌控天下海域的根本。所以毫不猶豫的往這裡砸砝碼。他繼續說道:“李大工也會在學校之中開課,主要講船隻的結與性能。”

鄭路微微猶豫了一下,他並不覺得一些工匠給水師上課有什麼用處。但是他初來乍到,不想惡了朱厚煌。所以就當做沒有聽見一樣,說道:“殿下,卻不知道殿下準備將水師學府,放在什麼地方?”

朱厚煌想了想,說道:“暫時就在這裡了,先佔用船廠的位置。等以後再選一個上好的地方。”

鄭路自然不會反駁朱厚煌,立即答應了下來。

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十四章 地圖第三十章 宣府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一百九十一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十四章 地圖第三十章 宣府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一百九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