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

一來,時間已經不夠了,亞伯奎不想耽擱時間了,二來,朱厚煌的身份,他不想與大明結死仇。所以朱厚煌的身份,讓他忌憚。

朱厚煌並不知道,他在生死之間走了一圈。

在亞伯奎壓力之上,已經攻上朱厚煌座船的佛郎機士卒,立即退到自己的船上。當他們退走的時候,與許棟一起,能站起來的人不過十幾個人而已。

大員子弟果然沒有辜負朱厚煌,他們拼殺到底,沒有一個人逃跑。

見敵人撤退,他們雖然不知道他們爲什麼撤退。卻高興非常說道:“大人,他們走了。”

“是啊,他們走了。”許棟說道。話音剛落,許棟就堅持不下去,撲通一聲栽倒在地面之上。

“大人,大人。”剩下的幾個人立即撲到許棟身邊大聲喊道。

卻見許棟渾身上下早已被血滲透了,有別人的血,也有自己的血。

“怎麼樣了?”朱厚煌大步走了過來。

朱厚煌雖然退開了,但是整個船總共纔多大了,他又能退到什麼地方去。朱厚煌將船上其他角落的裡面的聚集在一起,大約也有幾十個人。

有這幾十個保護着,朱厚煌的心才微微安穩下來,他正想是去支援許棟,還是乾脆撤離這一條船,卻支援李良欽。

還不等朱厚煌做決定,李良欽這邊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朱厚煌立即帶着這一批人來支援許棟。結果一過來就看見許棟倒在地面之上。

朱厚煌立即撤開許棟的衣服,馬六甲附近是熱帶,許棟身上也沒有多少衣服,這個時候,朱厚煌才發現,許棟並沒有穿甲冑,連一副軟甲都沒有。再一看許棟身上,大大小小的傷口,不知道都有多少,特別上大腿上有一處傷勢,已經傷了大動脈,血水在不住的流淌,擋都擋不住。

朱厚煌大聲說道:“醫生,醫生了?”

“在那裡。”不知道誰輕聲說了一句,朱厚煌轉眼看去,卻看見地面上有一具屍體迎面倒地,不是別人,正是常常跟在朱厚煌身邊沈郎中。

朱厚煌走的時候,沈郎中也留下來與許棟一併斷後,但是沈郎中又懂什麼拼殺之術,所以第一批炮灰,就是沈郎中。

朱厚煌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他愣了一會兒,開始將身上的衣服撕下來,爲許棟包紮。身邊的人立即來幫助。

一會功夫,李良欽也趕回來了。

許棟這個時候清醒過來了,立即說道:“殿下,立即向所有船隻傳達命令,讓他們知道殿下與我還在。”

朱厚煌渾身一震,他現在是在戰場之上,任何人的傷亡都比不上戰場上的局勢。

“殿下,臣無能爲了,這一切都交給殿下了。”這一句話說完了,許棟再次昏了過去。

朱厚煌站起來,立即說道:“誰懂旗語。”

“我懂。”

還好朱厚煌座船的上士卒的水平要強過一般船隻上的士卒。不然現在沒有一個懂旗語的都沒有。

朱厚煌立即下達命令,第一條命令就是追擊敵軍。第二就是整頓船隊。

不得不如此,經過一番許棟預料之內的亂戰,不僅僅佛郎機船亂成一團,連雍軍的所有船隻也都亂從一團了,朱厚煌指揮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了。

一艘船北邊停靠住,一道軟梯扔過來,一個人爬上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下官拜見殿下。”

朱厚煌認識此人。

不要覺得領導好當。

朱厚煌爲了當好一個王爺,他一直強迫自己好好認識人。

雍軍陸師就不用說了,幾乎是朱厚煌一手帶出來的,很多基礎軍官朱厚煌都認識。即便是水師朱厚煌也強迫自己將所有船長的人名字都一一記住。

要知道,以東雍現在的水師實力,四個艦隊大大小小一百多條船了。就一百多人了。不僅僅是這些了。

連東雍十幾個縣城,朱厚煌每一個縣令都要記住。

所以朱厚煌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會翻開花名冊。看着這些人名,知道睡着。

這就是朱厚煌根本沒有十幾沾花惹草。

“老刀,快從你船上抽調水手,來孤船上,爲孤操船,你也過來,許二哥受傷,你就在孤身前以備顧問吧。”朱厚煌對這個船長說道。

這個老刀也算是跟着許棟的老人,人稱綽號,劉老刀,一手長刀使得不錯。不過跟着許棟一併洗白,在朱厚煌身邊做事之後,他給自己起了一個大名,叫劉寒鋒。但是熟悉的人都叫他老刀。

朱厚煌這一句話,讓劉老刀聽來,如同仙樂。

他固然對許棟受傷感到傷心,但是此刻心中卻暗道:“許老大,你最後好好休息一陣子,我老刀出頭的日子來了。”

朱厚煌折騰了許棟一番,在東雍大發展的時候,將許棟發配到了琉球。並且親自出手,從福州三衛之中挑選人手。將水師分爲琉球水師與本部水師。

從那個時候許棟身邊的聰明人,就已經認識到,到底誰是主事之人。

所以從那一件事之後,雖然劉老刀還是許棟派系的中堅,但是他也明白,想要飛黃騰達要依附誰。

故而他得到這個朱厚煌身前顧問之職,才這樣的激動。

但是這一份激動,他卻一點也不敢表露出來。

朱厚煌其實已經實習過好長時間,對水師的一些門道,已經很瞭解了,再加上劉老刀這個老手相助,控制整個艦隊,還是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朱厚煌卻沒有信心與佛郎機人再打下去,只是將所有船圍在之起,準備按照原來的計劃,緩緩的退卻。

只是所有船隻剛剛整頓之後,朱厚煌的臉色不由的有些抽搐。

二十多艘大福船,三十多艘三桅船,以及四五十艘的輔助船隻,損失之大,讓朱厚煌臉色難看之極。

其中損失最大,就是三桅船,整整有十艘三桅船沉到海底,還有幾艘船以已經失去戰鬥力。此刻正在海面上漂浮着。

三桅船損失如此之大,並不是沒有原因。

對於那些輔助船隻,對他們的使用都是有共識,這些小船不值錢。朱厚煌甚至不用補充,只要有銀子,立刻能從沿海衛所之能拉過來一批。但是他們的戰力也是非常堪憂的。甚至朱厚煌在計算損失的時候,根本沒有將這些船隻計算在內,只是計算人員傷亡的時候,纔想起這些小船上還是有人的。

故而,朱厚煌與許棟都沒有指望過他們。但三桅船作爲明軍主力戰船。看上去還是很有戰鬥力的,自然在分派作戰任務的時候,指派一些有難度的任務。所以損失也就大了。

而大船也損失不少,沉的倒不多,只有三艘,但是失去戰鬥力的船隻卻有六艘之多,連同朱厚煌的座艦在內。

失去戰鬥力的戰船也是分爲不同的情況,比如朱厚煌的座船,其實船並沒有什麼問題,而是船上的人都死光了。這些樣的船隻,只要能帶回去,補充一批水手,自然能繼續作戰。

另一批船隻,就是已經進水了,但是還在努力的修補排水。勉強保持不沉而已,說不定一陣風就沉沒了。

這樣的船隻幾乎上都沒有救了,要知道從這裡回到古晉,還有幾百裡海路。說不定在路上什麼地方就沉沒了。

人員的損失,暫時計算不出來,但是朱厚煌相信,人員損失,將還是比船隻損失更大的損失。

現在火炮對戰船的殺傷,還力有未逮。但殺傷人員,卻容易的很。

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十章 長史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
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十章 長史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