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

北京不比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皇帝過境,皇帝不露面,不會引起什麼懷疑。但是北京卻不同了,北京是天子腳下,百姓對皇帝熟悉很多。

很多時候皇帝郊祭的時候,即便是錦衣衛維持秩序,也有百姓上房圍觀。

再者,正德又不是什麼安分的人。

從正德還是皇太子的時候,就常常微服私行,混跡在北京市井之中,可以說整個北京城之中,認識皇帝的人,其實爲數不少。

他們都瞭解正德的性格。

正德是一個坐不住的人,在北京的時候,還常常打馬出京。上一次打敗蒙古人達延汗的時候,那個凱旋儀式,讓老北京人,記住好長時間,這一次南巡一年有餘,此番回來,以正德的性格,即便不弄一個浩大的儀式,又豈能不露面嗎?

所以,正德思來想後,自己不露面。他生病,並且病重的事情。絕對隱瞞不住。

丘聚拼命磕頭,將頭都磕破了,鮮血在地面上緩緩的滲透開來。丘聚說道:“陛下的龍體是天下之本,奴婢萬萬不敢讓陛下涉險,陛下非要如此,奴婢也攔不住,只是請陛下請楊先生問問。也許能安陛下之心。”

正德一聽此言,心中猛地生出一股怒火來。他正德想做什麼事情,還要別人安排嗎?一手抓住一個東西,就要砸下來,卻是一個枕頭,也不料,正德臥病多日,身手早就不如之前,這個枕頭居然沒有砸中丘聚,反而是砸在丘聚身邊的痰盂之上。

叮叮噹噹,銅製痰盂打翻在地,滴溜溜的滾在一邊了。

正德猛地用力,只覺得牽動肺部,再次猛烈的咳嗽起來了。好一陣正德才消停下來,不過這個時候的他一點想動的意思都沒有了,似乎他所有的精力都在猛烈的咳嗽之中消耗殆盡。

“這樣的自己能不能騎馬入城。”正德不由的懷疑起來。他抽動嘴角,說道:“傳楊廷和。”

不知道怎麼的,正德不再叫楊廷和敬稱,反而直呼其名。

不一會兒,楊廷和就過來,楊廷和立即對正德行禮,說道:“見過陛下,陛下龍體可好。”

正德說道:“尚好。”

楊廷和說道:“臣聽聞陛下想騎馬進城,還請陛下保重龍體。”

正德聽了楊廷和這樣一句話,眼睛深深的看了一眼丘聚。

丘聚臉色瞬間白了,他瞬間意思到自己做錯了。他不該將這正德這邊的事情,隨隨便便告訴楊廷和。

但是剛剛他也是被逼的沒有辦法了,正德的身體,真讓正德騎馬出去,一旦有什麼閃失,丘聚根本不可能有活下去的可能。

丘聚自己的在正德身邊人微言輕。正德想要做什麼,他根本阻擋不了,只有讓楊廷和出馬了,楊廷和不僅僅是正德的近臣,也是正德的老師,在朝中享有聲望,成化之時,就入朝爲官,是實實在在的三朝元老。

楊廷和硬要阻擋一件事情,正德也不好硬辦。

不過身爲正德貼身太監,與內閣首輔通消息,這事情卻是很犯忌諱的。

正德說道:“楊先生,朕不過擔心,朕久不出現在百官面前,會是中外相疑,今日爲此,不過是爲了安天下之心而已。”

正德話還沒有說完,就開始猛烈的咳嗽起來。一時間恨不得喘不上來氣。丘聚立即上前服侍,好一陣子纔算是安穩下來。

楊廷和說道:“陛下龍體如此,是安天下之心,還是亂天下之心,一旦陛下在入城式之中,有所閃失,將置天下於何處?還請陛下三思。”

正德心中一陣苦笑,他發覺他的身體,真的做不到騎馬入城了,說道:“就如楊先生之見吧。”

“謝陛下。”楊廷和說道:“不過,請陛下放心,陛下富於春秋,不過區區小病,只需安心靜養便是。如果陛下害怕天下相疑,還請陛下召見各部臣僚,安百官之心,百官之心既定,則天下之心定矣。”

正德對召見百官,從來是不感興趣,只是萬萬沒有想,他病了之後,就陛下頻繁的召見百官。但是現在好像不得不這樣了。

正德說道:“就如楊先生所言,天下之事,就託付給楊先生了。”

“臣受先帝所託,敢不盡命。”楊廷和恭恭敬敬的說道。

正德託言身體不好,讓楊廷和早早離開了。正德看着楊廷和離去的背影,即便是看不見了,依舊愣愣的看着。

“陛下,陛下。”丘聚小心翼翼的向前湊。

正德如夢初醒說道:“傳令,朕夜夢遇鬼,當以凶煞之人鎮之,令安邊伯,破虜伯,入車架隨侍。

安邊伯,破虜伯,就是許泰與江彬兩人。

丘聚立即領命下去傳旨。

丘聚剛剛安排小太監傳旨之後,他覺得頭有一點暈,緩緩的坐在椅子上。他是正德貼身太監統領,正德身邊二十四小時,都有人伺候。正德做沒有做夢,他甚至比正德好要清楚。

正德天性膽大,從小到大,正德就沒有怎麼做過噩夢。病中也沒有。

所以,正德所言不過是託詞而已。

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是正德病重對楊廷和起了疑心。

不過也是,正德平時將朝政大權放在楊廷和哪裡,是因爲正德覺得他隨時都可以拿過來,只是不想與文武百官扯皮而已。但是正德身體這個樣子了,他立即知道他不可能拿過來了。至少病好之前,是不可能拿過來了。

那麼大權在握的楊廷和,會不會威脅到自己。正德作爲一個皇帝的本能感到不舒服。所以他要讓許泰與江彬兩人來身邊伺候。就是一種本能的自保措施。

許泰與江彬兩人手中的人馬,全部在隨架士卒之中,也佔據京營士卒的一小半,但是卻是最精銳的兵馬,外四家軍。

正德想來有這精銳的兵馬在手,縱然京師有什麼亂子,他也可以反手蕩平。

丘聚作爲跟着正德身邊幾十年的老人,對正德的心思揣摩,他做在行了,只是他不想他猜的是對的。

丘聚心中暗暗祈禱。讓正德快些好起來。

因爲如果正德的身體再繼續惡化下去,正德與楊廷和之間的矛盾衝突,只會越來越的嚴重,而且丘聚一身榮華富貴都繫於正德之身,如果正德有什麼好歹,丘聚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命。

入城的時候,正德沒有出現,似乎想悄無聲息的入城,如果行徑與正德的作風不同。一時間謠言漫天飛。

其實自從正德在揚州落水之中,就有這樣那樣的謠言。不過正德的一系列作爲,將這謠言給按下來。不過,這十幾天正德一面不露,就已經醞釀了謠言的市場。正德連入城都麼有露頭,讓這謠言插上了翅膀,瘋狂的亂飛。

甚至有人傳言,正德早就已經死了,楊廷和不過是在效仿李斯故計而已。正德一回到京師,再次到了豹房,立即大規模召見臣僚,讓百官知道,他雖然病了,但是依舊還活着,沒有死。

接見百官,對病中的正德來說也是一個力氣活。對他的病沒有什麼好處,在北京一段時間了,正德的病非但沒有輕,反而更加重了。

好在,所有重臣都見了一遍之後,京師也就安穩下來了。京師安穩下來,天下也就漸漸的安穩下來了。

正德才有時間靜靜修養。京師名醫會診,果然管用,正德覺得自己的身子一點一點的好了起來。

不過,想要恢復如初,還需要時日。

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
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