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

“殺。”

大批狼兵衝了過來。

王陽明在幾個侍衛用盾牌簇擁之下,觀看戰事,他心中暗道:“幸虧,狼兵不是騎兵,否則今日一戰,就不大好過去了。”

岑猛的進攻也是有重點的。

他的重點就在圓陣的缺口之上。

圓陣的其他部位有馬車作爲屏障,這些馬車都固定在一起,上面都有人站着,好像是一道城牆一樣。

看起來簡單,但是一時半會還真不容易攻破。

所以,這道缺口就是重中之重了。

稀疏的火槍之聲,擋不住對方進攻的勢頭,不過一會功夫,雙方就陷入短兵相接之中。

廝殺的最爲慘烈的地方,不是別處,正是缺口之處。

不寬的缺口王陽明安置了數百人。

這數百人,都是王陽明挑選出來的精銳,其他很多人都雍軍老卒,列陣廝殺,不比狼兵差多少。

但是狼兵人多勢重,兇悍非常。也步步不退,在加上兩側馬車上的支援。一時半會兒,居然難分勝負。

王陽明並沒有在圓陣正中央。而是在座馬車之中。

這座馬車就是王陽明的座架,朱厚煌非常重視王陽明,在王陽明的專用馬車上,鑲嵌了鋼板,可以說王陽明這一輛車,是今日所有的車輛之中,最爲的結實的一輛。

王陽明聽着無數武器敲擊在車廂一側的聲音,畢竟輕的是箭聲,比較重的刀砍,比刀砍還重的就是重兵器了,比如錘,狼牙棒等等的。

王陽明輕輕的將一顆白子放在棋盤之上。

王陽明面前的棋盤是特製的磁鐵棋盤,上面的黑白兩子全部是鐵石之屬。一旦落下就不會輕易移動了。

“先生,如此做真的可以嗎?”孟伯生問道。

孟源,字伯生是王陽明的弟子之一。

王陽明說道:“慈不掌兵,將來你要在雍王麾下做事,有時候就要有所決斷。東雍諸事不比大明。”

王陽明弟子裡面第一流的人物,都不會選擇在朱厚煌麾下,真正確定留在東雍的弟子,都是科舉不暢,在大明沒有什麼前途。

比如孟源。

孟源在科舉一道上沒有什麼數次受挫。也是寒門弟子。所以要着牙確定留在東雍。所以王陽明將孟源留在身邊,準備好好栽培一樣。然後再放出去。

東雍現在正是用人之際。需要大量的官員。

孟源說道:“老師,這數百勇士,真的要見死不救嗎?”

王陽明說道:“閒言少敘,下棋下棋。”說話之間,將一枚棋子打上去。

只見棋盤之上一條大龍給屠了。

戰場之上,缺口之處已經搖搖欲墜了。

王陽明安排在缺口的士卒已經足夠精銳了,但是面對無數狼兵此起彼伏的進攻。他們也堅持不住。

“大人,我們堅持不住了,伏兵什麼時候出擊。”

短短的缺口之處,橫屍遍野。士卒活下來的也只剩下了百餘人了,即便如此活下來的人也是個個帶傷。渾身鮮血。

“沒有王大人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要後退一步,再敢言退者,斬。”

這個軍官的長刀微微向下斜,一滴滴鮮血從刀鋒之上流淌下來。

“是。”提出意見的軍官,大吼一聲,倒衝了回去。

不過,再高昂的士氣,也抵擋不住冰冷的刀鋒。不過一會兒功夫,狼兵已經衝破了陣線。

岑猛早就注意到這裡,他大喝一聲,說道:“好。全軍出擊。”

狼兵如同流水一樣,衝進了缺口裡面。

第一批衝到車隊裡面的狼兵擡起頭來,看見圓陣最中央的地方,有數量馬車。馬車上面十幾面旗幟。

他們下意思覺得哪裡是雍軍的中軍所在,絲毫沒有猶豫的衝了過來。

只是他們衝進馬車之中,卻發現空無一人,只剩下一個正在燃燒着火繩。

“轟。”的一聲舉響。

圍在幾輛馬車周圍的數百狼兵瞬息將這一聲巨響給掀翻。

這幾輛馬車之中,全部都是火藥。

王陽明早已設計好的圈套。

他讓數百人一步不退,硬生生拼死在缺口,就是爲了讓狼兵覺得雍軍沒有放水。否則太容易得到了,會引人懷疑。

王陽明用數百士卒的性命,給岑猛一個定心丸。讓他們高高興興的進入圈套之中。

這一聲重重的爆炸之聲。將戰場上其他聲音全部壓制下來。

岑猛心中咯噔一聲,臉色瞬間白了。有一種不詳的預感涌上心頭。

果然不出岑猛所料。

卻見無數車輛都打開大門,無數甲兵衝了出來。

王陽明重重的將一枚棋子打在這棋盤之上,將孟源的另一條大龍給屠了。孟源無力迴天,滿盤皆輸。

同樣落入絕對下風到底人還有狼兵。

王陽明的馬車之中沒有糧食,而是在車廂之中,裝滿了甲士。這些人並不算太多,但是全部加起來,也有四五千人之多。

他們腰間掛着一個個手榴-彈。

這些士兵一個個手榴-彈扔了出來,然後拔出長刀衝了過去,他們如牆而進。

本來被數千斤火藥炸的心驚膽戰。再加上這麼多的甲士衝擊。讓他們頓時大慌。

圓陣之中的空間有限,遇到這樣的挫折,這些狼兵一古腦的嚮往後退。

但是本來就不寬敞的出口,更是堆積滿了屍體。這些人越想離開,就越覺擁擠,越擁擠,就越走不了的。

無數人好像是退潮的魚瞬間堵在這裡。

手榴-彈先轟擊,後面甲士衝擊。步步緊逼壓着狼兵打。

不過狼兵兇悍的傳說,也不是說說而已。他們從慌亂之中,醒過神來,更有一些人見逃不了了,反而兇性大發,不顧生死的向雍軍反撲,如果不是有雍軍有手榴-彈壓陣,根本擋不住狼兵的反撲。

雖然這些手-榴彈,因爲裝藥的問題,火藥的問題,甚至彈殼的問題,既笨重,威力又不大,扔出去,也不過是炸出四塊活着八塊彈片而已,甚至有個別的也不過是聽個響而已。

不過,這連綿的爆炸之聲,就足以震動狼兵了。

即便是狼兵怎麼反撲,也撼動不了雍軍的攻勢。

岑猛說道:“快,攻破車陣,攻破車陣。”

這個每一個狼兵都是他的子弟兵,每一個狼兵都是他的實力的一部分。甚至裡面的軍官,大多數都與岑猛岑氏有着這樣那樣的聯繫。甚至有些還是岑氏的旁支的血脈。他萬萬不能丟棄的。

甚至他自己也坐不住了,大喝一聲。岑猛帶着身邊的侍衛衝了上去。

在岑猛身邊的士卒,都是整個岑氏最精銳的士卒,也是戰鬥力最強悍的士卒,不過他們衝了過去。

所謂的骨肉相連,就指着岑家軍的。

不過,他們一時半會對這一道車陣也沒有什麼辦法。

剛剛那一聲巨響,瞬間扭轉的局勢,能讓剩下的雍軍士氣爆棚,在這樣高昂的士氣加成之下,本來是新兵的士卒,在士氣的加成之下,戰鬥力爆棚。

新兵的戰鬥力很不穩定,能打順風仗,打不了逆風局,士氣也會隨着戰事不同,而高低起伏,不過士氣爆棚的情況之下,戰鬥力還是很可以可以期待了。

因爲這些新兵根本不知道,怎麼樣做會活着,怎麼樣會做死。

他們本意並不是與狼兵士卒拼命,但是實際上是這樣做。這就叫做無知者無畏。

不過,實際上並不能堅持多長時間。等一會死的人多,他們就知道厲害了,就知道了後怕。那時候,士氣很可能潰敗,甚至是脆敗。

不過,王陽明不會讓士氣衰落到這種地步。他早就有所準備了。

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十九章 經緯【2】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
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十九章 經緯【2】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