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

當朱厚煌艦隊就要來到古晉的時候。消息不僅僅傳到了古晉,也傳到了距離古晉不遠的馬六甲城中。

馬六甲城就是法摩沙。

他地勢比較高,依山而建。而馬六甲城下面,是一些類似日本城下町。大片大片的集市遍佈平原之上,直接到港口。而港口更是佛郎機人的重地,分做兩處,一處就商業用的港口,另一處就是軍用港口,軍用港口直接在法摩沙的城下。並建築堡壘與法摩沙相連。

雖然法摩沙並不是那種專門的棱堡,但是法摩沙城堡因爲地勢曲曲折折,卻有棱堡的效果,再加上城牆上一處處火炮。

不管誰來看,都是一等一的要塞。

在法摩沙城中議事廳之中,安東尼奧與託梅還有其他人都圍繞兩邊坐好,唯有一個人坐在上面。

西方人雖然不像現在的大明這樣主次分明,但是也能顯露出尊卑來。

坐着最重要位置上的人已經有一些年老了,頭髮微微花白,腰間配置一柄長劍,長劍常常因爲他的晃動,撞在其他什麼東西上面,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

這個人就是麥哲倫說過的一個人,就是葡萄牙的東方總督。亞伯奎。

十年之前,就是他攻破馬六甲,將馬六甲從滿刺加國手中奪下來,並且滅亡了滿刺加國。

這一次安東尼奧的所請求的援兵,幾乎上是整個葡萄牙在東方,印度所有的機動的兵力。可以說這麼多軍隊聚集在馬六甲,葡萄牙其他方面的所有軍事行動都必須暫時停止。

所以亞伯奎不放心這裡,要來這裡看看。

這一次會議就是他來主持。

“各位先生,滿刺加國的抵抗還沒有消失嗎?諸位先生,國王派遣諸位來東方,並不是讓您旅遊的,滿刺加國的國都,皇宮,乃至於陵墓都變成諸位腳下的城堡,諸位還想放任滿刺加國繼續存在嗎?”亞伯奎就好像是一頭雄師一樣,說道:“請告訴我,什麼時候,才能完全消滅滿刺加國?”

十年之前,滿刺加國被滅,國王逃到了大明請求援兵,最後終老大明,但是並不是滿刺加國王室所有人都這樣沒有出息。也有人領導滿刺加國子弟繼續抵抗佛郎機人。

不過滿刺加國雖然比渤泥國要強大一點,甚至渤泥國有一段時間,就是滿刺加國的附庸。但是在國家結構之上,滿刺加國與渤泥國並沒有什麼區別。

滿刺加國王的權威建立在馬六甲城之上。

馬六甲城不僅僅是滿刺加國的首都,也是南洋重要的貿易港口。單單在這裡人口就有二十萬上下。這樣強大的馬六甲城,纔是滿刺加國王的依仗。

只是馬六甲城成爲佛郎機人的領地之後,滿刺加國王室衰落,就是一種必然。

現任滿刺加國王退往內陸,不在海上活動,繼續堅持抗爭,不過他的抗爭對佛郎機人來說,很麻煩,也僅僅是很麻煩而已。

“亞伯奎大人,滿刺加國王現在的活動範圍在山地之中,想消滅他,就必須有足夠的陸軍兵力,而我們現在的兵力很少,能保持現狀已經不錯了。”

朱厚煌其實應該來馬六甲看看。

朱厚煌一直在說兵力匱乏,而佛郎機人在馬六甲的維持,纔是真正的兵力匱乏。

當初征服馬六甲,也不過用一千多名陸軍,而現在在馬六甲維持的兵力,大概也是這個數目。多也不會多上多少。

“這一次我從果阿帶來足夠的人手,要一次性解決滿刺加國王的問題。”亞伯奎說道。

亞伯奎對這一次來馬六甲,顯然是要有所作爲的,他要一次性解決馬六甲遇見的所有的問題。

“香料羣島怎麼樣了?難道你們還沒有從香料羣島獲得足夠的香料嗎?我必須提醒你們,國內想要撤除馬六甲總督的呼聲很高?你們必須要讓國王看道到足夠的利益,足夠的利益,懂嗎?”

其實馬六甲總督在葡萄牙王室那邊根本沒有這個職位,他們只有一個馬六甲要塞守備司令的名頭。

在人們的印象之中,大航海時代都是非常賺錢的,但是恰恰相反,大航海的前期開拓行爲,並不能賺多少錢。

就如葡萄牙現在。如果不是葡萄牙人與朱厚煌達成了交易。朱厚煌打通中國商品進入歐洲的重要一環。否則現在馬六甲經營是不盈利的。

歷史上的航海開拓並不是那麼順利,至少葡萄牙人是這樣的,葡萄牙在東方的存在一直是官方的,直到幾十年之後,葡萄牙人實在承受不住這麼大財政黑洞,馬六甲的存在讓商人賺到了錢,而葡萄牙王室卻虧了。纔有東印度公司的出現。

而現在他們就要面對這個問題,至少他們不知道因爲朱厚煌的存在,他們的財政情況要比歷史上好多了。

“大人,香料羣島的事情已經辦妥,將成爲帝國在馬六甲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一點不會有差錯的。請大人放心。”安東尼奧恭敬說道。“至少想獲得更多利潤,我們只能向北看,而不是向東看。”

亞伯奎自然能聽懂安東尼奧的意思,也許是他們在朱厚煌身上獲得了太多的利益,所以對中國簡直是垂涎三尺。注意力也多放在大明。

這也是爲什麼朱厚煌的一舉一動都被佛郎機人密切注意,無他,利益使然。

亞伯奎現在並不想說這個,因爲對付朱厚煌,是最重要的議題,也是他這一次專門從果阿過來的目的所在,但是正因爲最重要,所以要放在最後來說?

“那麼馬六甲的貿易問題?什麼時候?馬六甲才能恢復他貿易中心的位置?”亞伯奎眯着眼睛看着下面。

他們不由的苦着臉。

馬六甲這個古老的港口,當初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也在這裡停泊過,說他是整個南洋的中心,有一點點過,但是的確是一個地區性的大港口。

但是自從佛郎機人佔領馬六甲之後,一切都變了。

無他,佛郎機人作爲一個外來者,天然周圍的國家排斥,而且滿刺加國的下場,也讓很多國家兔死狐悲。

他們不約而同的限制了去馬六甲城的貿易。

即便是再優越的地位,沒有足夠的人,也是白搭。

所以限制的馬六甲城看起來也是一個大城市,全靠東雍的貿易支撐着,其他各國的貿易少的很。

“想要恢復馬六甲的貿易地位,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就是嚮明帝國服軟,向大明稱臣。明帝國在南洋有非同一般的影響力,只有明帝國接納了我們,那麼我們在南洋的困境,就一掃而空了。”

“第二個辦法是什麼?”亞伯奎問道。

第一個辦法已經證明行不通了,當初,亞伯奎一佔馬六甲,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北京派出了使者,使者輾轉數年後,在北京遇見了朱厚煌。這個使者就是託梅。

“第二個辦法,就是戰勝明帝國,只要能戰勝明帝國,這一帶的霸權,就會到我們的手中,到時候,自然能讓他們言聽計從。”

南洋的土著的實力根本不抵擋不住佛郎機人,這一點早已有歷史證明了。他們也沒有將南洋土著看在眼裡面。

而因爲東雍朱厚煌頻頻在南洋現身,讓南洋各國有了心的靠山,在排擠佛郎機人上面,。做的更絕了。直接影響到了馬六甲城的收入。

而朱厚煌編織的南洋貿易網絡,有意無意將馬六甲城排斥在外,也大大影響到了馬六甲城的恢復。

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八百章 餘波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五十八章 東雍
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八百章 餘波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五十八章 東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