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

戚繼光非但沒有覺得這瘟疫很可怕,反而有一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按照當初朱厚煌的佈置,一點一點的佈置下來了。

戚繼光當初在朱厚煌的書房之中,廝混過一段時間。讀過朱厚煌寫寧平之役的冊子,還有很多公文在裡面。

戚繼光以輕重緩急將所以患有瘟疫的士卒,分開醫治,而醫治的順序卻是輕緩爲先,急重在後。

不是戚繼光冷血,而是後者多半沒有救下來的可能了,但是前者,還有痊癒的可能。

然後將城中分割,在城外立寨,然城中沒有病的士卒,單獨待在寨中,不能擅自離開。

還讓所有人都該喝熱水。

戚繼光雖然只有一個人在城中。卻顯得威風十足,不知道哪裡來的底氣,將舊港之中的所有人指揮的團團轉。

不過,也不是沒有反對的,不過,全部被戚繼光一了百了了。殺雞儆猴了。以至於所有人不敢再對戚繼光有一點信任了、

俞大猷只能做好後勤工作,將一批批柴火送進城中,還有將藥材也送進去。而且還要警惕淡目國最後的進攻。

“報,將軍,羅大人來了?”一個斥候說道。

俞大猷說道:“誰?羅軒?”

“正是羅軒,羅大人。”這名斥候。說道:“正是被壓在敵軍營寨之中的羅大人。”

“快請。”俞大猷說道。

淡目國放出了羅軒,說明了他們重大態度有了重大的轉變,卻不知道這轉變到底是說明樣子的。

不過片刻之後,羅軒就過來了。

俞大猷一見羅軒,就覺得了羅軒有一點憔悴,誰住了十幾天牢房,也會是這個樣子。

俞大猷與羅軒分賓主坐定,寒暄幾句之後,俞大猷立即問道:“淡目國那邊有什麼想法?”

羅軒說道:“淡目國的主帥尤努斯王子,想要和談。”

俞大猷說道:“和談?”

首先俞大猷萬萬不想和談的,因爲只有大仗纔有功勞,所以對俞大猷來說,和談什麼,根本不用談。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雍軍軍隊之中,所有戰鬥力力量都被牽制住了,此刻沒有力氣與時間與淡目國作戰。

俞大猷沉吟了一會兒,問道:“是真心還是假意?”

羅軒說道:“有幾分真心,再多的就不好說了。”

羅軒在淡目營地之中,也不是什麼事情也都沒有做的,最少他將淡目國很多內情都搞到手裡了。

那就是回回教本身與尤努斯的矛盾。

這種矛盾在一場敗仗之後,越發明顯起來。

尤努斯是淡目國的王子,他要立即止損,想將剩下的大軍帶回淡目國去,但是這些回回極端分子。

尤努斯是國王兒子之中,最有天分的一個,所以他是所有兄弟之中,率領兵馬最多的人,所以尤努斯的儲君之位,可以說是非常明確了。

而在這裡再打下去,尤努斯很可能全軍覆沒。所以該怎麼選,也就很容易了。

這一次他能出來,也就是尤努斯的想法。

羅軒說道:“敵軍主將,淡目國王子尤努斯希望,他能從這裡撤退,將舊港讓給我們。雙方罷手言和。”

俞大猷的臉上多次一絲冷笑說道:“羅大人,你覺得該怎麼辦?”

羅軒說道:“拖着便是了,等瘟疫處理完了,再處理他們不遲。”

俞大猷問道:“羅大人,敢不敢再走一趟敵營。”

羅軒嘴角一勾,說道:“有何不敢,只是如何與對方談,還請將軍示下。”

俞大猷沉吟一會說道:“你看着談就是將時間給拖延下去。不過,如果你覺得不對勁,可以以請示之命,立即逃過來。”

羅軒說道:“是。”

羅軒只在雍軍軍營之中,待了一日,就立即返回了淡目國軍營,開始與尤努斯談判。

尤努斯也不是傻瓜,他與羅軒談了三日之後,猛地明白,他們是在拖延時間。尤努斯大怒,他決定給雍軍一個教訓,再次發動了一次進攻。

這一次進攻的目標,卻是穆西河上的浮橋。

雍軍來到了舊港,先是在河對岸紮營之後,然後又通過浮橋將兩岸連接起來,輜重營地完全在西岸,而穆西河上,有東雍水師遊曳,防禦嚴密的很。

雖然淡目國的水師在東雍水師面前完全不扎邊,但是並不是說淡目國水師完全沒有行動能力了,這不,好幾艘船,黑夜裡面行動。

這幾艘船輕的很,上面好像裝載了很多貨物一樣,撞向浮橋半路生出火來。

船上裝載的東西,全部是易燃易爆品,只要一點起來,就開始熊熊的燃燒起來,就好像是火炬一樣。

毫無花俏的撞在浮橋之上,立即將浮橋給點燃了。

浮橋被燒成了白地,兩岸數裡都能看見。

雙方的談判立即破裂。好在淡目國還講究一點,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功夫。羅軒才能回來。

隨即雙方的戰鬥就變得密集起來。

讓俞大猷很是鬱悶。

因爲好像尤努斯學乖了,不再希冀什麼大規模戰鬥一戰定乾坤了,反而派出以數百人爲單位,戰鬥羣體,不分晝夜的騷擾進擊。

不過俞大猷防守嚴密,讓他們無功而反。

只是,俞大猷覺得憋屈的很,因爲舊港的瘟疫問題,俞大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直接影響到了作戰,只能戰事先穩住陣腳,就好像是明明能打贏,偏偏綁着一隻手與人打一樣。

一連數日的騷擾作戰,讓俞大猷很是迷茫,暗道:“這樣的戰鬥,不過是騷擾而已,沒有什麼效果,但這些人出戰的人損失慘重,對淡目國應該是得不償失纔對,那麼是什麼支持他這樣做下去?”

俞大猷心中默默推敲,心中隱約有了答案。

“俞將軍。”魏瑞舟說道:“沼澤之中,有船隻航行的痕跡。還請將軍派出一些本地的嚮導,帶我軍進入沼澤。”

魏瑞舟作爲水師將領,卻在如此優勢之下,被人燒了浮橋,縱然別人不說,他心中也惱怒的很,所以一直在找淡目國的艦隊。

似乎這些船隻都消失了一樣,就好像淡目國艦隊,都被魏瑞舟擊沉一樣,但是魏瑞舟並不這樣覺得,他苦苦尋找之後,終於在沼澤之中,找到了蹤跡。

“什麼?”不同的消息,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價值,俞大猷立即說道:“淡目國想跑!”

如果他換位思考的話,撤退的想法自然也是成立的。

既然打不過,那就撤退嗎?

俞大猷暗道:“大意了。”俞大猷之所以一直沒有往這邊想,就是覺得東雍水師已經封死了淡目國軍隊的退路,除非他們向蘇門答臘島內部退卻,但不遠處就是原始森林。穿過數百里原始地貌離開這裡,在俞大猷想來不大可能。但是他沒有想到,沼澤地裡面居然有一條通道。

雖然他想在還不明白這條通道,走向如何。不過俞大猷想來,數百里的沼澤地,如果裡面隱藏着河道,很難追蹤。

魏瑞舟一聽俞大猷如此說,立即着急了說道:“快給我派嚮導,我這就去追。”

俞大猷雖然不認爲魏瑞舟能追的上,但並不反對繼續追,立即讓去從舊港之中,找幾個熟悉沼澤地的人作爲嚮導。

魏瑞舟立即出發,去追擊了。

俞大猷看着魏瑞舟離開的背影,心中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麼說,金洲戰事,算是告一段落了,只要解決了舊港瘟疫的問題,差不多就結束了,剩下的就要考慮佛郎機與亞齊的問題了。事情總算是解決了一件。

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四百章 善後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三章 侍衛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四百章 善後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九章 打虎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十四章 地圖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一百章 傷寒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
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四百章 善後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三章 侍衛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四百章 善後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九章 打虎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十四章 地圖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一百章 傷寒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