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

“麥先生,你決定嗎?”鄭深問道。

“決定了。”麥哲倫說道。

他能有什麼辦法,他過是想起朱厚煌曾經的承諾而已。只能想辦法回東雍,在東雍討生活。

東雍艦隊到來西班牙。給整個歐洲帶來極大的震撼,也爲正在與法國開戰的查理五世帶來了新的財政來源。

整個歐洲都爲兩個消息所震撼,一個就是東雍艦隊到訪,另一個就是法國與查理五世之間的戰爭。

但是隱藏在行動之下主導者,麥哲倫。根本沒有人在乎,也沒有人注意到。

麥哲倫走投無路,他已經失去了自己兩個兒子,不想再失去自己的妻子了。同時他也對西方醫學徹底的失去了信心。爲了生存,也是爲了給妻子治病。麥哲倫只能投靠東雍。

麥哲倫是朱厚煌重點關注的人才。鄭深怎麼會不重視。

所以麥哲倫這邊一說確定下來,鄭深立即開始行動。

他親自出面擺平了麥哲倫的官司。

麥哲倫從來不是多擅長言辭的人,在失去查理五世的關注之後,他的案子就是一個小案子了,鄭深花了一些錢,就將麥哲倫的官司了結掉。

正好,官面上的事情都忙完了。鄭深與麥哲倫夫婦一行人一起從馬德里向塞利維亞而來。

來到塞利維亞之後,有中醫的治療,麥哲倫夫人的情況暫時穩定下來。這讓麥哲倫鬆了一口氣。

也許現在的中醫是被很多人鄙視,但是明代的時候中醫絕對是頂尖黑科技,西方人完全無法理解的存在。但是不管怎麼說,中醫在治療很多疾病上都有獨特的療效,卻是毋庸置疑的。

有麥哲倫這個本地人幫忙。鄭深的工作十分容易行動。

不管是採購西方的書籍,延請西方學者,延請西方的火炮工匠。在麥哲倫的運作之下,一一打通。

鄭深在塞利維亞待了一兩個月之後。就準備返航了。

只是西班牙到東雍的航道非常漫長,又是剛剛開闢的航道,到底有什麼未知的風險,也不知道。所以用的時間更長了。

不過正在鄭深完美的完成自己的任務的時候,東雍遇見了最大的危機。

“什麼?”朱厚煌問道:“莫登庸大破鄭懷興,此刻已經兵臨升龍了。鄭懷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東雍因爲財政的問題,勉強維持小規模自發投奔過來移民的安置。其他的動作,不管什麼動作,全部停止了。

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止。

等嘉靖登基,朱厚煌與之爭位敗北的消息流傳到南洋,立即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似乎一瞬間南洋瞬間不穩定起來。

之前南洋各國都是大明與東雍看成一體。但是此刻才發現東雍是東雍,大明是大明,東雍是東雍。如此一來很多小國都起別樣的心思。

其中心思最大的不是別人,正是莫登庸。

莫登庸從一個漁民爬到安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幾乎上是安南的皇帝了。

這樣的人要手腕有手腕,要城府有城府的人,雖然在昔日在升龍城下與朱厚煌對陣,大敗而回 ,他無時無可的想要奪回自己曾經的權柄。

不過,他一直在等待機會,再次奪回當初的權力。等嘉靖與東雍之間鬧翻之後,雖然大批貨物買賣還沒有阻隔,但是東雍與大明的貿易總額,卻已經下降了很多。

莫登庸就開始暗暗準備了。

忽然出兵,打了鄭懷興一個措手不及。一戰將鄭懷興打的全軍覆沒。

鄭懷興坐守升龍城,安南北方各地紛紛再次豎起了莫氏的旗幟。此刻的朱厚煌得到的消息,就是這樣的。

“殿下,這個局面該如何應對,還請殿下示下。”戚景通恭恭敬敬的問道。

在別的事情之上,朱厚煌還會諮詢別人,但是在戰事上,朱厚煌可以說是當仁不讓,誰都無法繞過朱厚煌。

朱厚煌的目光看向吳行之。

這是朱厚煌的老習慣了。

凡是作戰,朱厚煌第一個詢問的是吳行之,東雍能支撐多長時間的戰鬥。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意思。

吳行之的嘴角帶着幾分苦澀,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朱厚煌大吃一驚說道:“行之,你這是如何?”

朱厚煌對自己身邊的大臣,還是相當的尊重,一般都是坐而論道,從來沒有什麼跪奏。所以吳行之忽然跪倒,讓朱厚煌大吃一驚。

朱厚煌連忙將吳行之扶起來,吳行之說道:“殿下,咱們實在是支撐不起折騰了。”

朱厚煌說道:“孤知道,孤知道。”

但是朱厚煌更知道,他不能不對此進行反應。朱厚煌不怕莫登庸坐大,朱厚煌怕引起連鎖反應。

如今東雍的今非昔比,數萬正規軍,還東雍水師的實力,即便正規安南都在莫登庸的手中,朱厚煌也不怕。

但是隨着大明現在的態度不明,東雍已經失去背後金光。東雍失去大明的支持,在南洋很多藩國來說,他們眼中東雍並不可怕。

而安南莫登庸是第一個這樣做的。

如果朱厚煌不能以果斷的行動再以鎮壓的話,恐怕以後的挑戰接連不斷。

如果僅僅是南洋諸國的對抗。朱厚煌還不擔心什麼,朱厚煌更擔心的不是別的。擔心如果大明爲南洋諸國提供支持的話,不用別的支持,只是在外交上的串聯。就讓朱厚煌難以應對。

所以,朱厚煌必須要將安南這裡的情況按下去,向南洋各國證明,東雍是憑藉自己的實力縱橫南洋,而不是大明在背後支持。

朱厚煌一邊安慰吳行之,一邊臉上帶出一絲難色。

許鬆作爲朱厚煌的大舅哥,一心爲朱厚煌解決麻煩,說道:“上一次,我們不是在安南大佬一筆嗎?我們能不能也像上一次一樣。”

吳行之立即否定了許鬆的意見。說道:“根本不行,如果出兵的話,需要多少兵力,最少四個營吧,且不說,且不說這和四個營需要多少軍費,單單戰後的撫卹金,就不是現在的財政能支持的起,現在財政上所有的錢,丁是丁,醜是醜。連十萬兩,都挪不出來,四個營兵力,還有水師,沒有十萬兩,根本連動都動不起來。”

吳行之的計算一點沒有錯。

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東雍所有的部隊連正常的訓練都停了,就是因爲經費短缺。畢竟火器部隊的消耗太大。

“不過,我們不做反應的話,又不行。”王陽明說道:“紙鈔的價值一直在緩慢的下跌,如果不能對安南做出反應的話。恐怕會引起紙鈔價值的崩潰。”

王陽明現在一心放在維持紙鈔價值之上了。

縱然東雍的情況不好,在王陽明種種手段的維持下,紙鈔的價格沒有跌破七成。總算是維持在東雍的財政繼續運轉。

正因爲王陽明一心沉浸在這上面。

王陽明才悟通了一個道理,維持一張紙價格,從來不是金銀與物資,而是信心。所以任何影響對東雍信心的消息,王陽明就嚴重的關注。

朱厚煌說道:“能從別的途徑,弄出一筆錢。”他將目光看向吳行之,許鬆,與王陽明。

吳行之不用說了。現在想從吳行之手中拿一筆錢。就好像是要吳行之的命一樣。而許鬆也不必說了。自從發行紙鈔之後,少府一直在賠錢。就是爲了維持紙鈔的價位。

朱厚煌最後看向王陽明。

王陽明長嘆一聲說道:“長史府能夠提供一批糧食,更多的話,就沒有了。”

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四章 豹房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
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四章 豹房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