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

就在他們算計別人的時候,別人在算計他們。

“都準備好了嗎?”王陽明說道。

此刻的王陽明並不在南定城之中,而是在一個龐大的車隊之中。

從遠處看,整個車隊就好像是一條長龍樣,看不清楚到底有多少輛車。而且這車隊旁邊還有士卒看護。

每一輛車都死沉死沉,在地面上壓出重重的溝壑出來,看上去吃重很深,是重貨。

王陽明似乎將自己手中所有的機動兵力卻不帶出來了。

“大人,已經準備好。”

王陽明在馬車之中,嘴角微微勾起了一絲笑容,說道:“好,莫要讓人久等了。”

“是。”

在緩緩行進的馬車旁邊,有數名騎士飛馳而過,他是王陽明手中僅有的夜不收,需要探查好周圍的情況,不要中了埋伏什麼的。

只是他們沒有發現,在他們飛馳而過的草叢之中,有兩個人隱藏着,等他們走遠了,才靜悄悄的離開了。

“什麼?”岑猛說道:“王陽明還敢出城?”

岑猛這一段時間,過的非常愜意,大把大把的銀子從他的手中過去,可以這樣說,他這一段時間得到的銀子,比岑猛這一輩子得到的銀子都多。

不過,他發現他似乎下手有些狠,現在整個升龍以南大部分地區,凡是有些財產的人統統都躲進了城裡。

岑猛拿這些人有些無可奈何了。

不是岑猛攻不下城池。

說實在在,在各地駐軍,雍軍並沒有多少。連王陽明所建立的新軍也沒有多少。朱厚煌在安南的總兵力才十萬,如果處處分兵駐紮,根本不可能。

但是因爲岑猛的所做所爲,讓安南人徹底的倒下了王陽明。所以很多城池守城的士兵不多,但是守城的民壯不少,這些守城的民壯都是本地人,爲了自己的家業而戰,拼命程度還在駐紮的士卒之上。

當然了,岑猛如果咬着牙硬攻,也是能攻破一兩座城池的。

但是岑猛算了算覺得得不償失。

無他,岑猛麾下的士兵都是岑猛自己的,如果損失了,很少能補給的。而且他損失多了,沈希儀會怎麼對他,岑猛又豈能不知道?

實力對岑猛來說,還在錢財之上。

所以岑猛試探了一下,覺得他這些守城的意志堅決,也就不再進攻了。反正他覺得他已經撈夠本了。

不過,不攻城了,但是並不是什麼也不做了。

凡是在城外遇見他們,不管是什麼人,都請自求多福吧。

但是岑猛萬萬沒有想到,這樣的情況之下,王陽明居然還敢出城?

“是。主人。聽說雍王缺糧了,向後面要,所以王陽明無論如何都必須給雍王送一次糧食。”

岑猛的部下說道。

岑猛搖了搖頭,說道:“事情應該沒有那麼簡單。”

他覺得事情不對勁,但是卻說不出來什麼地方不對勁,問道:“他們有多少輛車?”

“大小車輛千餘。”

“有多少人?”岑猛繼續問道。

“大約有步卒五千上下。”

“主人,我們幹吧。”

“對啊,主人,我們幹了這一票吧。”

岑猛還沒有說話,但是岑猛麾下的人就有一點忍不住了,紛紛叫嚷道。

“哼。”岑猛冷哼一聲,所有人都不敢說話了。

“你們確定王陽明在裡面嗎?”岑猛仔細的問道。

“確定,有人見過他。”

“好。這一票我們幹了。”岑猛說道。

岑猛已經賺夠了,對錢財已經沒有什麼興趣了。如果單單是爲了劫掠錢財,他不願意與雍軍正面對決。

但是王陽明卻不一樣。

只要拿下王陽明,東雍在這一帶就沒有了主心骨。甚至拿着王陽明的人頭勸降。這幾座城池說不定可以不戰而下。

岑猛還想在安南爲岑家找一塊地盤的。

所以王陽明的誘惑,他抵擋不了。

岑猛一聲令下,麾下的岑家軍全部出動了。

岑家軍大隊南下,只是狼兵的軍紀也就那樣。看上並不是多麼整齊的,不過狼兵組織本就是他們在深山打獵的組織。對狼兵來說,打仗就是打獵,唯一的區別是一方打的是野獸,一方打的是人。

而這些狼兵最大的願望是活下去,對獵人還是獵獸並不趕興趣。所以他們彼此之間配合很好,看似鬆鬆散散的陣型,混戰起來,不用安排自然就各司其位了。

“大人。他們來了。”一名夜不收立即在王陽明身邊說道。

“好。”王陽明手持竹仗說道。他手中的竹仗輕輕一敲,說道:“立陣。”

隨着王陽明的一聲令下,所有正在行進之中的馬車全部開始準備。

這些大大小小的車輛排成一道長龍,緩緩的合攏在一起,變作一道圓陣。

一匹匹馬匹被鎖在馬車中間,這些馬車都緩緩的落下。

數千士卒都分佈在各個車輛之上,手中拿着火槍,長矛等待這狼兵的到來。

一個身穿皮衣的人出現在所有的視線之中。破破爛爛的衣服裹在身上,手中拎着一柄長刀,輕輕一揮長刀在日光下流轉,好生奪目。

不一會兒,大隊大隊的狼兵從地平線上蔓延過來。

他們雖然沒有馬的,但是腳程非常快,他們大多數都是在山裡面長大的,跋山涉水是家常便飯。根本不覺得累。

從這上面來說,雍軍雖然經過朱厚煌加強修煉,但是在單兵素質上還不如他們。因爲在山裡面,弱者是沒有活下去的資格的。

十幾匹馬衝了出來。

岑猛帶着他貼身的衛所衝狼兵之中衝了出來。

雖然安南少馬,但是湊出幾十騎還是可以的,當然這幾十匹馬只能用來代步,萬萬不能用來做戰。

戰馬與馬匹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

岑猛繞着圓陣轉了一個圈,說道:“不錯,這反應算是不錯了,聽我們來了,立即弄了這個陣勢,這個王陽明還算是有一手。但是以爲區區一個圓陣就能擋住我數萬的軍嗎?”

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的水平,王陽明的事蹟還沒有傳到岑猛的耳朵裡面,不過沈希儀卻是知道的。

但知道王陽明的豐功偉績是一回事,但是知道此王陽明就是彼王陽明又是另一回事。沈希儀想來大明的新建伯,怎麼會與雍王一道的,這是斷斷不可能的。所以也沒有當一回事。

所以岑猛評價眼前的圓陣,就有一點輕蔑的感覺。

無他,他看出來弓箭太少,火槍也太少。只需他們手下的兒郎衝進去,他們也就完了。

而且,也不知道他們佈置的太急了,還是第一次如此疏忽了。車隊合攏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缺口。

恩,也不能算的上缺口,因爲此地有百餘名士卒把守着。看上去戒備森嚴,等閒是衝不進去的。

但是岑猛並不覺得,這個陣勢能擋得住他的麾下狼兵。

岑猛匆匆看來一遍,立即回到陣中,說道:“衝上去,今日得勝,每一個人都賞等人重的糧食。”

岑猛還是瞭解他的麾下,對他們來說糧食比金銀重要的多了。

狼兵們緩緩的走了過來。

他們每同樣着裝,連手頭的兵器都不一樣,不過大部分都是拿着長刀。還有很多人手持弓箭。他們早已將劍搭在弦上,隨時準備射箭。

距離一步步靠近。

不知道誰手中的弓弦一鬆,一根長箭射了出來,緊跟着一根長箭的是一連串的箭雨。

“啪”的一聲,火槍也開始響了。

不過,似乎車隊裡面的訓練有限,根本不可能打出排槍,反而零零散散。好像放鞭炮一樣。

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八百章 餘波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四章 豹房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四章 豹房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
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八百章 餘波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四章 豹房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四章 豹房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