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

正德察言觀色的本領不輕,立即說道:“母后,不用擔心,孩兒不會讓這父皇與母后身後淒涼的。”

說話之間,正德猛地咳嗽起來,之前正德的咳嗽非常劇烈,如同天崩地坼一般,但是現在正德的咳嗽卻變得很是輕微,好像是一聲接着一聲的輕喘,並不是正德的咳嗽程度降低了,而是正德的身體遠遠不如當初了,猛烈的咳嗽也咳嗽不來了。

“傻孩子說什麼啊。你好好養病就是了,來日方長。”張太后與正德說話之間,動了感情,也不願意硬逼正德許下什麼承諾,畢竟正德年紀還輕,往常也沒有生過什麼病,身體歷來很好。而過繼的孫子,哪裡比得過親孫子,而起張太后聽所正德不想傳位於繼子,反而想傳位於堂弟。更不願意談下去了。如果不是正德病體虛弱,張太后非要好好像訓斥正德一番,說什麼傻話。

但是楊廷和卻不這樣想,他眼睛一動,說道:“陛下仁德感動上天,臣尊陛下旨意,當選三五成年宗室入京,請陛下從中擇優便是。”

正德眼睛一轉看向了楊廷和,楊廷和微微垂下眼簾,不與正德的眼神對視。

正德心中一陣惱怒,隨即感到一陣虛弱,他連生氣的力氣都沒有了。他說道:“好,傳雍王進京。”他對自己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有些懷疑了,下意思想將雍王召回來,一來是雍王剛剛大勝馬六甲,今後一段時間,南洋一帶沒有大戰了,正德已經有三年沒有見過雍王了,想聽聽雍王在南洋的所見所聞,二來就是爲了保險。

正德心中覺得自己還是能熬過去的,只是他做爲皇帝卻要做完全的準備。

楊廷和剛剛想要否定正德所言,隨即心中暗暗想道:“如果,我不給陛下面子,雍王固然來不了京師,但是其他人恐怕也來不來京師了。如何陛下傷勢沉重,一旦有事,從近支藩王之中選出繼位之人,稍有不甚,就天下大亂。”

如果沒有雍王,楊廷和不會這麼擔心,而是朱厚煌這位雍王殿下,剛剛有勝利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一旦正德駕崩,繼位之人,不是雍王,而且還沒有到北京,到時候雍王一旦有什麼不規的心思,說不得江南有披戰火。所以楊廷和不敢,也不想讓儲位懸空,他說道:“臣定召興王,岐王,雍王三王入京。”

正德的意思是召雍王一人,但是到了楊廷和口中就變成了三王入京。

正德知道這是交易,如果正德不答應,這一封聖旨定然會頂在內閣。引發君臣的全面衝突。正德越發覺得身體是一切的本錢,如果正德身體好,且不說楊廷和敢不敢這樣做,就是他敢這樣做,正德也有的是手段收拾這文武百官,但是正德現在連咳嗽的力氣都不大夠了。那有心思與內閣糾纏。一擺手說道:“準。”

楊廷和自然知道正德對雍王的支持,他已經同意了雍王來京,因爲在他看來雍王在京師要比在東雍好收拾。如果雍王在東雍,非要發大兵征討不成,唯獨在京師,一個捕快就能拿下來。楊廷和低着頭閃過一絲光芒暗道:“雍王殿下,莫怪老臣無禮了。”

楊廷和寧可讓三王在北京鬥個昏天暗地,也不願意放三王回封地,現在藩王不掌管實權。但是影響力還是有的。如果正德駕崩,皇位空懸的話,說不定引發什麼亂子。不管楊廷和承不承認,奪嫡之爭已經開始了。所以楊廷和寧肯將這些人全部弄到京師,讓他們在京師殺一個血流成河,也不願意,讓亂象下放到地方,說不定引發一場大明數王之亂。到那時候就更不好收拾了。

張太后對這個結果不滿意,但是無法反駁了。他氣沖沖的走了,但是夏皇后卻留了下來,接管了對正德的所有服侍。

楊廷和根本沒有離開豹房,就在豹房住下來。不過召三王入京的旨意,卻傳遍天下了。天下之間沸騰的議論之聲,卻忽然窒息了。因爲大明多少年的嫡長繼承製,奪嫡之事,都是口口相傳。而今日一場奪嫡大戲,正演到了精彩之處,所以都都等着看奪嫡大戰怎麼展開了。

吳鳳儀在京師暗手,立即將消息傳遞過來,聖旨還沒有到東雍之前,朱厚煌就得到了詳細的消息,朱厚煌連忙找了王陽明來請教。

“王師,陛下命相召?弟子該怎麼辦啊?”正德問道。

王陽明說道:“就看陛下有沒有那個心思了?”

朱厚煌沉默了好一陣子,說道:“孤不想違背陛下的希望。”

王陽明說道:“既然如此,殿下又何必來問老臣。”

朱厚煌再次行禮道:“如果上陣打仗,弟子敢言不輸任何人,但是此去卻不是上戰場,而危險程度還在戰場之外。所以弟子斗膽請王師,隨我北京一行。”

朱厚煌說完這個話,心中也忐忑,不知道王陽明會不會答應下來。他再次知道他自己身邊的人才比較少,此去北京也只有王陽明能派上用場。但是王陽明之所以來東雍,也不過是受了皇命而已,是不是和自己一條心,朱厚煌也不大清楚。但是事到臨頭,也只好如此相請了。

不過朱厚煌卻可以肯定,王陽明絕非兩面三刀之輩,縱然不在這一件事情上助他,也只會開口回絕,絕對不會暗地裡用陰私伎倆。

王陽明一時間左右爲難。

王陽明覺得大明至此,也需要到了勵精圖治的地步,但是朱厚煌能否擔當起這個責任,正德卻不知道。他思量半日,心中 長嘆一聲,暗道:”不管怎麼說,雍王都是我的弟子。我總不能見死不救啊?”王陽明擡起頭來說道:“好,臣答應與殿下走一趟,不過臣有些話事先要與殿下商量好。”

朱厚煌說道:“師傅請講,孤洗耳恭聽。”

王陽明正色道:“此去北京,可順取,不可強求。既然陛下有意於殿下,那自然再好不過了,但是如果最後結果有差,老臣希望殿下能坦然接受。”

朱厚煌激動之色,緩緩變淡了。說道:“在老師眼中,弟子的勝算不大?”

王陽明說道:“未料勝,先料敗,本是兵家常理。殿下不必多想。”

只是王陽明的話讓朱厚煌怎麼不多想,他也知道內閣六部對朱厚煌的意見,他們都是激烈發對。之前還有幾分把握,但是聽王陽明一說,卻沒有了。

王陽明覺得雍王的儲位確定,都繫於正德一身,如果正德去世早了。這皇位絕對沒有雍王了,大明皇帝有幾人的遺詔是自己寫,那些代寫遺詔翰林院到底聽誰的話,不問可知。但是正德如果平平安安的熬過去了,病好之後,正德大概會有另外一個心思。

病人的思路與健康時候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正德一旦康復,未必會兌現此刻的諾言。而雍王所有指望都在正德身上,卻不知道皇帝這種生物是最不可信的。

除非,朱厚煌一到北京,正德正好病重,朱厚煌能與正德見上最後一面,當着文武百官的面上。將這一件事情給敲定,如果不能,其中的變數實在是太多了。只是王陽明沒有將自己也算進去,他雖然跟着朱厚煌去北京,卻沒有竭盡全力爲朱厚煌奪位的心思。

朱厚煌長嘆道:“孤有東雍已經足夠,此去北京不過不負皇兄之念,至於其他不敢強求。”

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七十章 兵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二十章 經緯【3】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十三章 狩獵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
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七十章 兵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二十章 經緯【3】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十三章 狩獵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