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

楊慎想關注城門,特別是在這種特殊情況下關注城門,談何容易?

人羣就好像是潮水一樣,楊慎又有什麼辦法逆流而上,並且將壓得死死的大門關閉。

楊慎只能先避敵鋒芒,等待人羣稀少之後,再來關城門。但是還不等他等到民夫全部進來,大隊雍軍已經衝了進來。

這一隊雍軍都僅僅跟着民夫的身後,如何他們後退,或者轉身立即衝殺一陣,將他們逼着向城門處衝。

大批民夫都好像約好一樣,衝向城門處,並不是他們約好了,而是身後有這樣一大批人在後面趕着他們。

楊慎還沒有來得及將自己被衝散,失去組織的軍隊再次組織起來的時候,城門就已經被雍軍奪取了。

楊慎咬着牙,他知道他這一把,將所有賭注都輸了出去。再不走,他自己都要留在這裡了。

楊慎頭也不回的離開亂糟糟的城門附近,不知道從哪裡找了一匹快馬,從西門離開。

“該死的楊慎。”張永的臉上陰沉的能滴水。

張永與俞大猷的拉鋸戰還雜家繼續,不過還是張永的攻擊犀利一些,此刻張永一連攻破數個小陣,已經來到雍王大旗下面了。

俞大猷坐在大旗下面,身穿一身朱厚煌的盔甲。金光閃閃,兩個身強力壯的士卒拎着兩面鐵盾擋在張永面前。

不過,一根根長箭射了過來,有的釘在大盾之上,還有一些掠過大盾,與俞大猷擦肩而過。

似乎張永覺得,雍王已經近在咫尺了。觸手可得。

此刻張永進退兩難,他猶豫了。他即便是打崩雍王這個小陣,就真的能抓住雍王嗎?雍王他是一個人,他長腿的。

而且這一場惡戰下來,雙方都損失慘重,而且已經混在一起,可以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這種狀態之下。對雍軍有利嗎,而對張永部下不利。

隨着時間的推移,雙方說道傷亡比,要轉過來,剛剛開始的時候,是張永部下站優勢,死一個騎兵,最少能帶走好幾個步卒,但是現在失去速度的騎兵,慢慢的與雍軍戰損到了一比一的地步。

不過,片刻,張永下定決心了,暗道:“天津不要也罷,此間事成與不成都直接去北京。不管天津衛的得失,能不能抓住雍王,就看這最後一把了。”

“是時候了。”俞大猷忽然說道:“請李師傅來。”

就在張永還決定在繼續堵上一把的時候,俞大猷也壓上直接的賭注。雖然雍軍是從海路而來的,並不意味着雍軍裡面沒有騎兵。

作爲從東雍各營之中抽調出來的精兵強將,有一些騎兵在裡面也很正常,不過是數量少一點而已。

俞大猷將這些整合在一起,一共有五十人。

爲首的不是別人,正是李良欽。

李良欽是一把殺手鐗。俞大猷一直隱藏到現在。此刻也是該打出去的時候。

李良欽自然知道自己的任務,他等這一天,已經很長時間了,所以與俞大猷點點頭,仗槍策馬,從雍軍讓開的通道,猛地衝了出去。

以李良欽爲鋒刃,而身後五十騎爲刀背,這一把刀鋒利之極,根本不把雍軍正前停滯很久的京營騎兵當成對手。

李良欽好像是一刀斬在雪峰之上,剩下的就是順水推舟的大雪崩,他跟着雪崩衝了出去,長槍好像是閻王的駕貼,所過之處,根本沒有一個人能活下去。

厲害的讓人發毛。

如果恐怖的高手在後面,凡是想鼓起餘勇對抗的騎兵全部被清理之列。所過之處,好像是一把鮮血剃刀,一掃而過,天下太平。

張永不是第一次看見李良欽。不過,看到是李良欽如同鬼魅的射速,真的能稱一句神射手。而現在又顯露出,他的馬上武藝。

其實李良欽學習騎馬時間也不長,不過一理通,百理通。他作爲武學上大行家,只要一熟悉,就能將馬匹控制自如。

“如此勇將,卻不能爲我所用。”張永長嘆一聲,說道:“撤。”

張永不想撤,也不行了。

如今張永的攻勢,已經被俞大猷打落風頭。張永想要再次進攻,就必須重整旗鼓了,但是現在的情況之下。只要一撤,想要再進攻,就不好辦了。

潰敗,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而雍軍也開始大反攻了,無數步卒都開始追敵人,不過至少微微追了追而已。

因爲雍軍的傷亡很大,絕對不下於騎兵。

張永退出之後,剩下被張永來不及帶走的士卒,大大小小都被雍軍包圍住,想要搞定他們只是需要一點時間而已。

還有大片大片的傷兵,還有很多死去的人。都需要整頓一下,還有就是雍軍的兵力崩的太緊。而且朱厚煌在軍中,如果別人調虎離山之計,那可不好辦了。

張永部下損失雖然不少,但是張永還有沒有勇氣殺一個回馬槍?這也不知道,所以,在這些都未知數,謹慎一點畢竟保險。

張永心中滴血般的疼痛。

張永麾下的騎兵,是一等一的,甚至近乎與張永的家丁一般。每一個都是張永的死忠,但是這一次張永幾乎丟了一千五百多名騎兵給丟在俞大猷的陣勢之中。

這些損失,讓張永心疼到底。

如果在之前,正德在時,張永還不用如此。

因爲作戰的時候,即便有了很大的損失,也有正德爲他們補充,但是正德一死,京營被瓜分殆盡,誰給你補充啊。再有損失嗎?

張永在瓜分京營的時候,張永沒有在北京,在京營瓜分之中,失了先手。這三千人幾乎是他僅存的兵馬了,一下子將近損失一半,讓張永如何不心疼。

張永狠狠的瞪了雍王大旗方向一眼,隨即帶着自己的部下,緩緩的一行離開了天津衛城附近,向北京而去了。

朱厚煌看着張永離開,不由的鬆了一口氣,說道:“準備一下孤要入城。”

現在天津衛城之中,一片慌亂。俞大猷派進天津城的士卒不多,不過牢牢的守住一個城門,這城門被攻克,天津城就算是落在雍國的手裡。

俞大猷也知道現在的關鍵,就在天津衛城。控制了天津衛城,是雍國在中原第一塊落腳點。雖然未必能控制多長時間,但是對東雍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

大隊人馬衝進了天津衛城之中。

不出朱厚煌所料,現在的天津衛城亂糟糟的,但是有一點卻是明確的,就是羣龍無首。大家雖然不大喜歡楊慎,但是內閣首輔公子這層身份,讓所有人都忌憚三分,所以,楊慎還能將他們整合在一起。

楊慎見事情不妙,立即抽身而走,甚至不知怎麼辦。固然乾脆利落,但是卻也害死了天津衛城的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頂頭上司已經跑了。

如此一來,在他們還在城中選擇楊慎下落的時候,雍軍衝進來,將他們各個擊破了。

“請殿下入城。”俞大猷跪倒在地大聲說道。

“請殿下入城。、”旁邊守候的士卒大聲迎合。

朱厚煌在夾道歡迎之中,今日他擁有的第一座大明城池。

朱厚煌讓俞大遒來到身邊,說道:“繳獲多少?”

俞大猷說道:“從運河上得到攔截到數十船糧船,末將還沒有清點清楚,不過夠我軍在天津衛維持半年,還是可以的。”

“運河?”朱厚煌這纔想起天津還算是一座運河城市,眼睛瞬間亮了。在古代,京杭大運河就一條流淌着金銀的河流,運河沿岸的城市都富得流油。

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五十章 封賞第一百章 傷寒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三章 侍衛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九章 打虎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
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五十章 封賞第一百章 傷寒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三章 侍衛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九章 打虎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