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敢。”楊廷和再拜。
正德說道:“不敢,這是不敢嗎?”
“臣爲天下蒼生計,不敢有私,雍王窮兵黷武,重役勞民,喜韓申之術,厭聖道之學,玩物喪志,非可以承大統,奉社稷,爲一藩王以不可,何談爲帝?”楊廷和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就不留絲毫迴轉的餘地了。楊廷和與正德維持十幾年的君臣關係,在今日徹底決裂了。
正德越聽,越覺得怒氣勃發,因爲他分明覺得楊廷和是在說自己。
正德一心想平定蒙古,開疆擴土。豈不是楊廷和所言的窮兵黷武嗎?正德下江南,運河兩岸百姓疲於轉運,豈不是楊廷和所言之重役勞民?喜韓申之術,韓申之術,就是韓非子,申不害的法家學術、所謂帝王心術,其實也士卒和一派的學問,正德豈能沒有所領會。再有是玩物喪志。更是正中正德,正德好遊獵,好美人,好酗酒,等等,這不都是所謂的玩物喪志者。
很多時候,正德其實知道文臣私下對自己的評價。但是從來沒有人敢當着正德的面說出來,一時間正德氣的說不出話,好一陣子才說:“朕就是要立雍王爲儲。”
其實正德沒有立即立雍王爲儲的意思。畢竟,正德覺得自己還可以活上好多年,不急於一時,再者雍王在南洋正打開局面的時候,雍王恐怕也不想回來。正德今日不過是想與楊廷和達成一個默契,以備非常而已。但是楊廷和的反對,讓正德大怒,所以才說出這樣的氣話來。
楊廷和說道:“陛下,想立雍王爲儲,請先沾臣以謝天下。”楊廷和跪着筆直,閉上雙眼,一副閉目待死的樣子。
在正德看來,簡直是可惡之極,這是在逼宮。
正德絕對不是一個吝於殺人的君王,正德在戰場上還親手殺人,如果殺人能解決問題,正德現在就讓楊廷和身首異處。
但是有些人能殺,有些人不能殺,正德還是分的很清楚,最少楊廷和就是不能殺的人。
文官與他本來就是對立的,他拉攏楊廷和來應付文官,他知道,楊廷和與他並非完全一條心,但是楊廷和畢竟是他的師傅,潛邸舊臣,願意爲他着想,致力於化解他與文官集團的矛盾。維持大明正常運作。而正德殺楊廷和容易,但是從哪裡找一個能代替楊廷和統領百官的人啊?
這個時候正德才覺得王瓊病的實在不是時候。
正德雖然信任楊廷和,要說對楊廷和沒有一點的制衡,連楊廷和自己都不相信,王瓊在一般士人的眼裡,與錦衣衛東廠走的近,是太監的走狗。但是正德卻覺得王瓊是他的人。雖然王瓊並非內閣大學士,但是統領兵部,在正德的很多軍事行動中,給了正德很大的幫助。
楊廷和既然已經不可靠了,正德第一時間想起代替楊廷和的人選就是王瓊。
可惜王瓊病了。
“你,出去。”正德對楊廷和無可奈何,最少現在無可奈何。他在病中精力不濟,還需要楊廷和統領天下。只能怒喝一聲,將楊廷和罵出去。
楊廷和叩首,安安分分的告退離開了。
正德心中暗道:“朕要換馬。”
他絕對不允許一個與自己不一條心的內閣首輔,絕對不許。只是正德也知道,他對文官的影響力並不大,也就能糊弄一下底層官員,凡是尚書,大學士一級的官員都是老油條,不好對付。換了一個楊廷和,上來的未必比楊廷和聽話,楊廷和最少與自己還有一點香火情。
有資歷,有威信,有能力,並且與自己一條心的官員,正德覺得相當不好找,所以想換馬,也只能從長計議。
從此之後,正德再也沒有召見過楊廷和。
楊廷和也默默做好的辭官歸鄉的準備。
楊慎敏感的感受到楊廷和的鬱鬱寡歡,有一日,楊慎問道:“父親大人,最近朝政可以什麼不妥之處?”
“沒有。”楊廷和說道。
楊慎說道:“那父親是?”
“我兒,爲父連累了你。”楊廷和想了想,知道這一件事情遲早要傳開的。所以也就將事情一五一十告訴了楊慎。
楊慎一聽,就皺起了眉頭,他知道父親不好辦。
楊廷和不是一個人,他是文官集團在皇帝面前的代表。楊廷和反對雍王繼位,如果你以爲僅僅是楊廷和反對那就錯了,而是大家都反對,楊廷和做爲文官的領袖,如果不帶頭反對,晚節恐怕就不保了。所以楊廷和這個時候不能縮頭。
楊廷和怎麼能不知道,他與正德決裂之後,自己的下場?所以他就提前做好了,回鄉的準備。
不過楊廷和自己覺得沒有遺憾了,他當內閣首輔,一輩子也算是走到的巔峰,現在退下來,也不算什麼。但是唯獨覺得對不起楊慎,楊慎是狀元,有很好的前程,就因爲他是內閣首輔,幾乎絕了入內閣之路,必須內閣大學士是天子重臣,豈能父子相承。唯獨要等自己人走茶涼之後,楊慎纔有機會進入內閣。
但是如今,他惡了陛下。恐怕陛下恨屋及烏。正德皇帝想要擡舉一個文官,或許有些困難,大明自有法度,皇帝也不是隨心所欲。但是想貶斥一個官員,卻非常的簡單。所以,今後楊慎的前程恐怕不妙。
楊慎聽了楊廷和講的這件事情,心中愁腸百結。一時間心緒不寧。
楊慎正是大好年華,想要一展拳腳,卻不想遇見這一件事情?自己的前程受到大大阻礙,讓楊慎不得不細細的思量,有沒有出路。楊廷和不想與正德對抗,等着正德的發落。但是楊慎卻不想這樣,他思量很久,說道:“父親大人,既然父親大人不想雍王入繼大統,何不上書彈劾雍王,削雍王藩,向天下表明態度?”
楊廷和說道:“爲父已經得罪了陛下,爲什麼還要得罪雍王?陛下有意讓雍王入繼大統,恐怕百官也擋不得。得罪兩任皇帝,我楊家還怎麼活啊?”
楊廷和回來之後,細細想想,覺得他雍王入繼大統之事,他即便是反對也沒有用,因爲正德從來不是一個軟弱的,正德想北征,百官不同意,正德想南巡,百官不同意,正德滯留南方不歸,百官不同意。但是正德卻一一辦下來了,說明只要正德想,百官的意見,根本就不重要。
“父親此言差矣,”楊慎說道:“前日之言,父親已經得罪了雍王,做事做忌諱鼠尾兩端了。既然得罪了就得罪狠,孩兒與雍王有過一段交往,知道雍王是何等樣人?”
“哦?”楊廷和問道:“雍王是何等樣人?”
楊慎說道:“只要對雍王有用。雍王自然會不計前嫌。孩兒與雍王有些關係,雍王繼位後,只好孩兒投效,雍王不會不接受,特別是父親造成雍王繼位越困難,將來孩兒投效,就越受重視。”
楊廷和也是一個政治老手,想了想,立即明白說道:“好吧,爲父也就爲孩兒你鋪路了。”
爲什麼說人不狠站不住嗎?有時候對付你,並不是因爲恨你,而是因爲你是好人,所謂君子可欺之以方。楊慎爲自己設計兩全之策。雍王繼位,因爲舉朝反對,雍王必須要拉攏朝臣,而與他有久的楊慎,就是最後的人選。雍王不繼位,楊廷和作爲反對雍王繼位的第一人,豈能不被新皇看中嗎?
真是妥妥當當的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