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服

用兵能聚散爲常者爲上。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還真不容易啊。

朱厚煌這時候就傻了眼了,他下令一追,將所有陣型跑散了,按他剛剛整隊的速度,非一刻鐘整隊不可。

而且是先將兵收過來之後,再用一刻鐘整隊才行。

但是現在朱厚煌哪裡有那麼多時間啊。

還不等朱厚煌想明白該怎麼辦的時候,正德這邊三百多人的馬隊,呼哨一下,衝了過來。

江彬是正面衝過來,他不管是正德士卒還是朱厚煌的士卒,誰在他面前,都毫不猶豫的衝過去。

用騎兵衝擊沒有陣型的散兵,那還不是手到擒來。而且這軍隊雖然分爲兩支,但是實際上日日在一起操練,彼此早已熟悉了,自然沒有誰要硬和騎兵拼命,江彬衝過的地方,人羣好像是潮水一般分開。

江彬直向朱厚煌衝了過去。

三百騎兵衝擊來有千軍萬馬的氣勢。朱厚煌前世今生見過很多戰場場面,但是不管怎麼樣的戰場場面都比不上如此親身經歷的來得震撼。

朱厚煌明知道江彬不會拿自己怎麼樣,但還是不由的臉色蒼白,他傖啷一聲拔出長劍,說道“列陣。”

一個百戶的兵力在三百餘騎的衝擊之下,岌岌可危。

江彬根本沒有將這百餘人放在眼裡,他一拉繮繩,斜斜的從陣前掠過,拽出大弓,箭發連珠,一瞬間不知道射出了多少箭。

朱厚煌一時間被慘叫聲包圍了,左右都是慘叫之聲。

按理說弓箭所射的箭沒有了箭鏃,傷不了人,但是奈何江彬的箭術過人,一箭射過去,箭箭中人面門,縱然沒有箭鏃,但是射在人額頭之上,也像當頭被人砸了一棍差不多。

江彬箭無虛發,一連射了十幾箭。朱厚煌身邊的士卒就一個百戶,一連砸傷十幾個剩下都縮頭縮腦,不敢擋江彬。

江彬縱馬衝到了朱厚煌面前,一拉繮繩,“籲”的一聲,江彬的馬前腿騰空,馬呼出的熱氣直衝朱厚煌的面門。

江彬在馬上抱拳行禮,說道:“見過世子。”

朱厚煌暗暗咬牙,他在明朝生活了十年,對明朝一些禮儀早已爛熟於心。但是那裡見過江彬這樣,拜見藩王世子居然不下馬。

說實話,朱厚煌並不是太在乎禮節的,但是禮節畢竟是對一個人的尊重。他立即覺得江彬輕視自己。心中暗道:“都說江彬跋扈,我還不知道跋扈到什麼地方,今日一見果然是狂妄之極。”

不過江彬畢竟是正德面前的紅人,朱厚煌生生忍下去,一拉繮繩不受江彬的禮,徑直去見正德了。

正德早就等在哪裡,遠遠見了朱厚煌說道:“煌弟,輸得可服?”

朱厚煌翻身下馬,向正德行了一禮,高聲抗辯說道:“臣弟不服。”

正德身體向前傾,半趴在馬上,說道:“哦,怎麼不服?”

朱厚煌微微一頓,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皇兄,早已這樣操練過不知道多少次,臣弟今天是第一次,難免手忙腳亂,不熟悉士卒,而且,皇兄居然用江將軍這樣猛將,江將軍這樣的猛將即便算不得上萬人敵,也算是千人敵,這樣算來,皇兄比我多一千人,故而不服。”

正德哈哈大笑。指着江彬說道:“江彬,朕這皇弟誇你的,還不快謝過皇弟。”

江彬就跟在朱厚煌後面過來,說道:“多謝雍王世子。”

朱厚煌淡淡的說道:“不用謝了。”

正德一看日頭了,說道:“哎呀時間不早了,朕要處理政務,否則楊師傅,又來煩我了。”

正德隨即拔馬回宮,朱厚煌緊跟其後,不多時,已經到了一座大殿之前,已經有好幾個人候着了。

一箇中年男子,一身硃紅官袍,胸前的補子上繡着一隻飛禽,朱厚煌並不與文臣交接也不知道這繡的是什麼東西,猜不出這文臣是什麼品級,但是卻知道能穿一身硃紅的必然是達官顯貴。

正德見了這男子,不由的扭捏兩下,好像是身上長了毛一樣的感到不舒服。中年男子行禮如儀,高聲喊道:“臣楊廷和拜見吾皇。”

正德連忙下馬,說道:“楊先生免禮。”

www ☢тt kдn ☢C O

明明是楊廷和行禮,但朱厚煌分明感受到正德的坐立不安,好像是楊廷和是站立的一方,正德反而心虛的很。

楊廷和起身說道:“今年河南久旱無雨,小王子又有犯境之意,並江西盜賊興起,---”

正德聽得頭大了,說道:“楊先生,將奏摺拿過來,朕一一批閱便是。”

正德好說歹說,將楊廷和打發走了之後,讓丘聚抱着厚厚一沓奏摺。進了大殿,正德安坐上位,自有人來磨墨鋪紙。

正德打了個哈欠,隨手將一個奏摺放在桌面上鋪開,在最後寫下數字硃批。丘聚立即收起來。然後將下一本鋪開。一會兒一本,一會兒一本,速度飛快。

朱厚煌不由心生好奇,他想來這報上來的奏摺定然是最最緊要之事,正德何能批閱的如此之快,不由的暗暗上前幾步,墊腳一看,只見正德在奏摺後面寫下三個墨跡淋漓的硃紅色大字:知道了。

正德見朱厚煌如此靠近,擡頭一笑,不由的說道:“怎麼皇弟對批閱奏摺感興趣?”

這真真是誅心之言,朱厚煌嚇了一大跳,不過這一日相處,朱厚煌也瞭解了正德的脾氣,對正德來說很多事情是百無禁忌,他是什麼都不在乎,如果你謹小慎微,反而不和他的口味。

朱厚煌說道::“臣弟豈敢?只是見皇兄批閱的如此之快,還以爲天下大事都在皇兄心中,那知道---”

正德哈哈一笑,接着說道:“那知道,只有三個字知道了。”正德搖搖頭說道:“其實,當初朕剛剛登基的時候,也狠狠研究了一番奏摺,每天都認真研究,每一個奏摺上都批閱很多字,什麼意見啊,寫了好多好多,後來朕發現啊,朕寫得越多,下面頂上來的也就越多。後來,才發現了其中奧妙,奧妙就在於這都是內閣意見看過的奏摺,已經寫下了處理意見,他們所需要的也就是三個字:知道了。”

正德的聲音越說越低沉,到了最後,好像是自言自語一番,只是所有人都低頭垂耳,好像是什麼也沒有聽見一樣。

朱厚煌暗暗罵自己說錯了話,立即轉過話頭,說道:“皇兄,今天臣弟發現自己領兵上的不足之處。”

正德一邊在奏摺上練習“知道了”三個大字,一邊說道:“什麼不足?”

朱厚煌說道:“古語有云,猛將必發於行伍之中,今天才算是真正的見識到了,臣弟下令,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會執行成這個樣子,臣弟覺得,臣弟不能再這麼紙上談兵了,臣弟想下去練兵。”

正德說道:“聽你說臣弟,說的彆扭,直接說我吧。”他將一封奏摺收起來,擡起頭來看着朱厚煌說道:“你想練兵,怎麼練?”

朱厚煌說道:“臣弟,不,我想挑選京城附近的農家子弟,從最基礎的地方教授他們,將他們練成一支精兵,陛下放心,我也是飽讀兵書的。”、

正德輕輕一笑說道:“你嗎?你既然有這個想法,朕也不能不支持,那就去吧。江彬,”

“臣在。”江彬從殿外進來,推金山倒玉柱跪倒在地。

正德說道:“你派幾個人來,讓跟着皇弟去郊外皇莊一趟,讓他挑一百,啊,三百人。兵甲糧草都給你準備好了。”

“是。”江彬大聲答道。

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五十章 封賞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四百章 善後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三章 侍衛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三章 侍衛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十章 長史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
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五十章 封賞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四百章 善後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三章 侍衛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三章 侍衛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十章 長史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