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

朱厚煌並不知道,他離開之後,蘇祿將迎來渤泥的大舉進攻、蘇祿國,在蘇祿羣島以西的所有領地都丟失了。

此刻朱厚煌正在清點在蘇祿的收穫。

現在的蘇祿恐怕要用貝殼交易了,所有金銀都被收羅一空了。

總計白銀五十萬兩左右,就這些就足夠朱厚煌花銷一部分了。除卻白銀五十萬兩之後,還有黃金近萬兩,還有不少的珍珠,瑪瑙,等等。

可以將蘇祿一國百餘年的積累全部一掃而光。

蘇祿跌倒,雍國吃飽。或者說沒有吃飽,但是卻也能填填肚子。讓朱厚煌度過江西移民的難關。

從蘇祿到呂宋的距離並不遠。

從和樂鎮北上,越過蘇祿海,再過一日航程之後,就來到了呂宋。

呂宋國所在地,就是西人所說的馬拉尼。而現在的呂宋就是南洋艦隊的駐地。

朱厚煌來到呂宋的時候,受到強烈的歡迎。甚至比東雍本土的歡迎更加熱烈的歡迎。

魏瑞舟迎接王陽明的時候,看見了朱厚煌,不由大吃一驚,忍不住跪到在地,說道:“拜見雍王殿下,雍王殿下千歲。”

魏瑞舟這一個舉動,讓朱厚煌的身份暴漏無疑。朱厚煌忍不住摸摸鼻子,說道:“平身吧。”

“謝殿下。”魏瑞舟說道。

就在魏瑞舟起身的時候,所有人都跪到在地面上,以首扣地,說道:“拜見雍王殿下,殿下千歲。”

由於,沒有事先沒有排練。所有人的呼喊之聲,就是亂吵吵的。有人在喊千歲,有人再喊千千歲。亂七八糟的。而且跪倒的人也亂七八糟,朱厚煌只看見黑壓壓一片人頭,連路都被堵死了。

朱厚煌說道:“平身。”

朱厚煌身邊的侍衛大聲呼喊道:“平身,平身。”

所有人都起身了,朱厚煌盯着魏瑞舟說道:“待會兒,再說你的問題。”

魏瑞舟這時候,後知後覺,知道自己辦錯了事情。聽朱厚煌的訓斥,低下了頭,說道:“臣知錯了。”

朱厚煌冷哼一聲,在侍衛的保護之下,大步走開了。

現在混亂之極,不是久留之地,所以朱厚煌也顧不得訓斥魏瑞舟,離開了碼頭。此刻的魏瑞舟,倒也有幾分眼色,他急急忙忙的走在朱厚煌面前,爲朱厚煌引路。

等到了安慶的地方,還不等朱厚煌責罰,“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說道:“臣請殿下責罰。”

見魏瑞舟認錯,朱厚煌到沒有了責罰他的心思,說道:“起來吧,別說那些沒用的了,說說南洋艦隊怎麼樣了?”

魏瑞舟說道:“臣在南洋主要維持南洋航道,打擊南洋海賊。並且想招撫南洋各國,不過這一點上,沒有得到殿下允許。”魏瑞舟眼巴巴的看着朱厚煌。

朱厚煌說道:“南洋各國不可輕辱,所以占城,蘇祿,渤泥三國,可以去拜訪一下,與三國聯合清剿一下海盜。爲之後合作做準備。”

“是。”魏瑞舟聽着朱厚煌的話,心中暗暗好奇,他很好奇朱厚煌爲什麼對這三個國家另眼相看。

不過魏瑞舟再怎麼不通人情,也知道這事情,不能直接問朱厚煌。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人來到魏瑞舟耳朵邊輕輕說了一些什麼。魏瑞舟聽完之後,擡起頭看向朱厚煌。

朱厚煌問道:“有什麼事情?”

魏瑞舟說道:“呂宋國王再外面求見。”

朱厚煌皺起眉頭說道:“南洋艦隊的事情,還沒有談完了,讓呂宋國王稍等,就說孤旅途勞頓。正在休息。不能見他。”

“殿下,見呂宋國王一面吧。”魏瑞舟帶着幾分祈求的說道。

“這呂宋國王給了你什麼好處?讓你這麼爲他說話?”朱厚煌問道。

魏瑞舟說道:“臣初至南洋,萬事空缺。只能白手起家,受到呂宋國王很大的支持,如果沒有呂宋國王的支持,臣在南洋也站不穩腳跟,故而,臣欠呂宋國王很大人情,不得不還,而且臣對呂宋國王另眼想看,就是因爲呂宋國王是漢人。”

“漢人?呂宋國王是不是姓許?”許棟忽然開口說道。

魏瑞舟好奇說道:“你怎麼知道?”

朱厚煌將目光投向了許棟,許棟深吸一口氣說道:“臣姓許,當年在海上討生活的時候。聽過許老柴的故事,所以略知一二。”

朱厚煌說道:“許老柴?他是什麼人?”

許棟說道:“臣聽完許老柴當初也是海上的英雄,追隨三寶太監下西洋,立下功勞,後來被封爲呂宋總督,掌管呂宋。許老柴在呂宋二十餘年,經營呂宋,臨終之季,念念不忘的是落葉歸根。臨終之時,乘船回到了家鄉,不過還沒有上岸就斷氣了,按福建那邊的規矩,死人不能進村,將許老柴直接下葬在許家村之東,據稱現在還有。”

“是我華夏之英雄。呂宋國王是許家一脈嗎?”朱厚煌轉過頭來問魏瑞舟說道。

魏瑞舟說道:“正是。”

朱厚煌說道:“請呂宋國王吧。”

隨着朱厚煌一聲令下,不一會兒,就有人被帶了進來。

進來的人是一個漢人,朱厚煌的第一感覺,因爲這個除卻皮膚有一點黑之外,身體上完完全全的是漢人的生理特徵。

此人一進來,就撲通跪倒在地,說道:“臣大明呂宋總督許北望,拜見雍王殿下,雍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厚煌說道:“呂宋國王請起。”

許北望不起身,說道:“臣祖上受命爲呂宋總督,爲朝廷管轄呂宋,不敢以呂宋國王自稱。”

“好。”朱厚煌心中大喜。

馬拉尼對他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一直想怎麼在南洋建立一個堅固的基地,他已經想過怎麼吞併呂宋,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根本不用吞併,自己就進了朱厚煌的嘴裡面。

他心中暗道:“這是大明高祖成祖留下最寶貴的遺產,我一定要運用好。”

朱厚煌心中閃過諸多想法,最後說道:“你既然自稱爲大明呂宋總督,孤也就當你爲大明呂宋總督了。”

許北望大喜說道:“臣呂宋總督,謹受命。”

也許有一些人不理解,好好的一個呂宋王不去做,反而想做大明的一個小官。因爲這個時代,不,在之前的時代,中國都是周邊國家的天堂之國。

有人說大宋時期一個看城門的小兵,都比西方歐洲國家國王生活的好,這不是真實,不清楚,但是南洋很多小國的國主,比不上大明的一個小官生活的好,這卻是事實。

所謂的呂宋國,其實也就管轄馬拉尼附近平原地帶,漢人並不算多,大多是蠻人部落,這裡不管是吃也好,穿也好,住也好,遠遠比不上江南任何一個國家。

所以許北望寧可當大明一小官,也不願意繼續當呂宋國王,反正許家當了百餘年呂宋王,手中絕不缺錢。

朱厚煌說道:“前番,寧王之亂,有數萬士卒從逆,理當大辟斬首,但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有元元之仁。所以將寧王亂軍,發配海外,你既然是大明官員,孤就將萬餘士卒發配於呂宋。”

許北望一震,說道:“殿下,不是臣不想爲朝廷盡力,而是呂宋地小民貧,實在承擔不起萬人的口糧啊?”

“許總督放心,孤豈會爲難你。這萬餘人的口糧,孤都給你準備好。而且爲了幫助你管理好這一羣亂民,孤也會挑選一個縣令給你,你只需在呂宋附近找一片空地便成了。”

朱厚煌笑眯眯的說道。

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八百章 餘波第一百章 傷寒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一章 元宵宴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七十章 兵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
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八百章 餘波第一百章 傷寒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一章 元宵宴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七十章 兵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