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善後

傖啷一聲,鄭懷興手中的長刀拔出,刀光在莫登瀛的脖子之間一閃而過,莫登瀛的人頭頓時飛了出來。

“可是我不想。”鄭懷興的聲音才悠悠的傳來。

是的,將莫登瀛扣在手中當籌碼,也許從莫登庸手裡換取最大利益,畢竟莫登瀛不管賊怎麼不成器,也是莫登庸的長子。

虎毒尚不食子,何況人哉。

只是鄭懷興卻不想,他只想報仇。他將莫登瀛的人頭提在手中,哈哈大笑,笑聲之中帶着無盡的瘋狂之色,大喝道:“父親,我給你報仇了。”

鄭懷興報仇是升龍會戰最後的節目。一場大戰最後落下了帷幕。

不過,仗打過了,並不意味着沒有事情了,恰恰相反,更多的事情冒了出來,事務之繁重,要比臨戰之前還要忙碌。

朱厚煌一夜未免,他臨戰之前,一遍遍推敲戰事,本來就沒有睡好。在加上戰事結束之中,又徹夜善後,朱厚煌忙碌的不知道的腦門生疼。

在第二日天矇矇亮的時候,朱厚煌纔算是理清頭緒了。

看着他手中統計的數據,朱厚煌不由暗道:“好險。”此刻朱厚煌才發現,原來他萬餘雍軍的傷亡已經接近三成了。

朱厚煌知道,自己的部隊絕不是什麼鐵軍鋼軍,所以傷亡盡半的話,一定會崩潰的,甚至傷亡三成之後,能不能在堅持,也是一個未知數。朱厚煌在戰場上感受到的東西,一點也沒有錯,雍軍已經到了極限了。

占城軍傷亡也不少,也有兩成左右,而占城軍的傷亡大多就是被莫軍衝擊的時候造成的,能堅持傷亡兩成,還不潰敗,朱厚煌已經覺得這一支占城軍也算是打出來的精銳了。有一點不捨得還給占城王了。

不過這是後話。

這只是雍軍的傷亡,現在說說升龍城中的戰事。

整個會戰之中傷亡最大的就是升龍城中的百姓。很諷刺的後果,雙方打生打死,結果最大的傷亡卻不是士卒。

升龍城中到底有多少傷亡?朱厚煌並不知道,甚至統計出來的數據也算不得準。不過這一戰之後,整個升龍城幾乎上已經是家家戴孝,一時間整個升龍城的棺材鋪產銷兩旺。而且因爲軍隊的大規模徵用棺材,還是讓民間沒有棺材可用。甚至很多屍首根本無人收斂。

如果大量的屍體無人收斂的話,定然會形成瘟疫,所以這一件事情,已經成爲了當務之急,不管是雍軍的士卒也好,是莫軍的士卒也好,乃至於百姓也好,反正是屍體都必須入土爲安。

這屍體的總數並不少,至少在數萬具之多,只好在升龍南城挖了一個大坑,將莫軍士卒的屍體,還有升龍城中無人認領的屍體,一口氣全部給埋了。鄭懷興部下,朱厚煌沒有多廢力氣,而雍軍士卒的屍體,大多數火裝船,要運回東雍。還有一部分就在升龍城東找一塊風水寶地,全部淹沒了。

除卻屍體的事情之外,就要說傷員的問題了。

有時候傷員比屍體更加麻煩。人已經死了,自然一了白了,什麼也沒有了,但是人受傷了,就需要花大力氣爲他們醫治。說花費的功夫要數倍於喪葬。

而且醫療資源是有限的,即便是升龍城是安南國都,升龍城附近的醫療資源也是相當有限的。

根本供應不了這麼多傷員。朱厚煌再次劃分出等級,雍軍傷員第一位,而後是占城軍與鄭家軍。

朱厚煌劃分的等級,不過是好聽而已,其實很多傷員的救治都需要搶時間,等他所有醫生將雍軍士卒醫治的差多了,其餘傷員該死的都已經死了,能撐過去的,都已經撐過去了。也用不着什麼醫生了。

除卻這些問題之外,還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俘虜,朱厚煌從城外至少抓了三萬俘虜。加上莫軍死亡的人數,逃亡的人數,現在掌握在莫登庸手中的不過一萬有餘而已。城中鄭氏也俘虜一萬餘人。

整整四萬俘虜,已經比雍軍,占城軍,鄭家軍三軍聯合起來還要多了。這些俘虜的安置也是一間麻煩事。

對這些俘虜的初步安置,朱厚煌已經有所預計了,這些俘虜就是將來安南朝廷的軍隊了。只是現在還不手收編的時候,因爲朱厚煌沒空,暫時讓吳鳳儀率領錦衣衛爲骨幹,再加上從鄭氏軍與黃鑫軍中抽調出來的人馬,暫時看壓而已。

朱厚煌不想在升龍久留,所以對升龍城之中善後的事情,都交給了鄭氏來處理。

賞不逾時,朱厚煌將情況整理出來之後。立即將諸將召集起來,並開始封賞,首先要賞賜的就是臨陣倒戈的黃鑫。

不管朱厚煌再看不上黃鑫,對他的功勞不能不有所表示,他說道:“黃卿,今日之戰,你爲首功之臣,所以孤給你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就是另立一營歸於孤之下,與俞大猷,吳明兩人並列,爲營官。第二就是,孤推薦你爲升龍防禦使,掌管升龍防禦,並允許你從俘虜之中徵召兵丁,建立軍隊,拱衛京師。”

朱厚煌給他的選擇,是暗藏深意的。

如果黃鑫肯當一個營官,算是黃鑫正式進入雍國的體系了,成爲朱厚煌的部下,只要他踏踏實實的爲朱厚煌效力,朱厚煌也不會虧待他。這營官職務,看上去比不上升龍防禦使,但是在朱厚煌看來,他雍國的營官的含金量,要遠遠的超過了所謂升龍防禦使。因爲朱厚煌打敗莫登庸這一戰,讓朱厚煌對自己的未來更加有自信,他堅信雍國正在大爆發的前夜,他能在這個時候成爲營官,那麼將來什麼也不做,單單靠資歷,也能成爲將軍,將來雍國的軍中大佬。

“臣謝殿下隆恩,只是臣故土難離,想留在升龍。”黃鑫想了想最終做出了決定。

黃鑫的思路與朱厚煌的思路不在一個頻率之上。他也瞭解雍國的軍制,不過一個營官而已,雖然兵馬更精銳一些,但是並不是黃鑫所想要的。

黃鑫所想要什麼?他雖然背叛了莫登庸,但是他的前半身都被莫登庸所影響,自然想複製莫登庸的道路,佔據升龍,挾天子以令諸侯。一統安南,如果沒有機會,也就罷了,但是升龍防禦使這個職位,簡直是爲他量身定做的,再加上數萬俘虜在,他反手之間就能有數萬大軍,再加上小皇帝大義名分,足有成爲安南的一股力量了。

“好,孤這就下令,你就是升龍防禦使了,現在我就將所有俘虜轉交給你。”朱厚煌說道。

“多謝殿下,多謝殿下。”黃鑫連連磕頭,千恩萬謝。

朱厚煌卻渾然不在意,其實升龍防禦使這個職位也是朱厚煌想出來的,安南官職之中,到底有沒有升龍防禦使這個官職,還是兩說的,不過從今天開始,朱厚煌說有就有。

朱厚煌的眼睛的餘光掃過鄭懷興。卻見鄭懷興的臉色並不好看。

沒錯,朱厚煌這個任命就是針對鄭氏的。

黃鑫是一個爆發戶,即便是將升龍給了他,也成不了大氣,而鄭氏卻不一樣,鄭氏百餘年的世家,只有給他兵權,他就能繼承莫氏的全部遺產,甚至能做的比莫氏更好。

朱厚煌來這裡,可不是爲了安南統一大業做貢獻來的。恰恰相反,他想讓安南亂的時間越長越好,在朱厚煌沒有積蓄足夠的力量吞併安南之前,就一直這樣分裂着纔好。

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二章 比劍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六章 不服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
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二章 比劍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六章 不服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