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

一場兩敗俱傷的戰鬥結束了。

但是後面的事情遠遠沒有結束。甚至纔剛剛開始。

修船修炮還有戰爭之中的總結,最重要的事情是補充船隻,朱厚煌剛剛接受到報告,已經有三艘東雍中型戰艦已經造好,很快就能運來。

這是,朱厚煌一直保持着低速造船的政策。

因爲朱厚煌要休養生息,什麼是休養生息,就是將東雍從先軍模式之中扭轉過來,不管是雍軍,還是水師,在數量之上都有消減。

雍軍的消減前文說過,是多給假期,多從各地徵兵,緩解東雍的人力缺口,而東雍水師卻是退役了一部分船隻,改做民船。大部分退役的船隻,本身就是民船。只不過改了改,當戰船用。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福船。

福船就是一種貨船,而不是戰船。

當然因爲經費的問題,不過是退役的數量很少,不管怎麼說,有退役就要有補充,東雍船場,就負責補充的任務。

因爲數量少,所以朱厚煌要求東雍船場要精益求精。速度慢一點沒有關係。只是戰爭爆發以來,朱厚煌頭一次發現,自己的船隻大半都是不能用的。

立即讓後面加快的修建速度。這纔有這一批次的成功,下面即便是再趕工,也需要幾個月之後。

還有有功人員的封賞,撫卹,這都是問題。

朱厚煌立即決定,讓黃士龍留下參贊軍務,然後讓主力艦隊其他人員全部去東雍修整。讓戚景通處理這些事情。

這也是樞密院的分內之事。

不過,佛郎機水師戰鬥力被摧毀了,朱厚煌立即決定趁着這個時間,解救舊港。

東雍還沒有做好下一輪擴張,但是他不能不做了,否則蘇門答臘島落到回回教手裡面,將來想洗盡騷腥,難度就大多了。

這個時候,就在朱厚煌準備一場遠征的時候。佛郎機人與亞齊人也走到了決裂的邊緣。

“我的艦隊幾乎損失殆盡,現在你居然說是我的問題?”亞齊蘇丹說道:“如果貴方還是這樣的態度,我們就不用再合作了。”

這一場大敗回來之後,立即變成了一場推卸責任的大會。

佛郎機人指責亞齊人臨陣脫逃,導致大敗。

而亞齊人指責佛郎機人,已經戰敗,卻想讓亞齊人當炮灰,自己逃走。

佛郎機艦隊司令大怒,正要說什麼的時候,被託梅一把按住,說道:“之前的,誰是誰非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之後。蘇丹,請你記住,你手上沾了中國人的血,雍王殿下是不會放過你的。”

亞齊蘇丹這個時候才恍然大悟,爲什麼佛郎機人會鼓勵自己大殺華人。根本就是想讓他與東雍成爲死仇,只有成爲死仇之後,佛郎機才能放心,亞齊蘇丹不會下船。

亞齊蘇丹也是一個梟雄,他雖然生氣,但是很快就平靜下來,說道:“好,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這一場海戰是兩敗俱傷,對方也絕對不可能再出動了,所以我們應該乘着雙方這個空檔時間,努力攻下蘇門答臘島。”託梅說道:“與淡目國連成一片,等水師修整好了之後,再次進攻馬六甲。奪得整個馬六甲海峽。”

託梅知道自己的計劃很可能完不成。

亞齊蘇丹說道:“我想邀請佛郎機軍隊,與亞齊的軍隊,一起東進,卻不知道各位意下如何?”

託梅看着亞齊蘇丹,知道這一件事情,不能拒絕,如果拒絕的話,亞齊可能會退縮。

畢竟到現在,他已經站了不少便宜了。雖然有騎虎難下之嫌。但是如果佛郎機退縮的話,亞齊一定也會退縮。

“當然。”託梅說道:“我們怎麼會放棄,不過條件要改改了,如果拿不下馬六甲,你們必須在蘇門答臘島上給我留一個港口,足以封鎖海峽的港口。”

“好,一言爲定。”亞齊蘇丹說道。

議事匆匆結束了。

託梅一回去,臉立即就黑了。

“現在怎麼辦?”託梅問道。

幾個人佛郎機核心人員的臉色都不好看。

他們都是明白人,這一場戰鬥,沒有贏就是敗了。因爲補給問題,即便果阿再次往這裡派援軍,也比不上東雍方便。

“我們的目的是打通商道,只要東雍願意與我們繼續之前的合作,我們有些讓步也是可以的,再這樣下去,恐怕連香料貿易也無法保全了,我們該怎麼果阿交代?”

“我覺得是時候與東雍方面談談,東雍是一個文明國家,我想我們已經顯示出力量了,只要好好交流一下,東雍會答應我們的條件的。”

什麼是文明國家,就是能打贏的就是文明國家。

面對這個硬骨頭,他們也不想懟到底,既然戰場之上,達不到目的,那麼就要試一試談判桌上能不能達到目的了。

至於談判的時候,是不是將亞齊一方給賣了,這就不重要了。

就在樣一艘船偷偷的離開了駐地,先是向西,然後在折返向東,向馬六甲而去了。

這邊佛郎機心懷鬼胎。那邊亞齊蘇丹也心中另有算盤。

“即便是沒有海上優勢,我們只要在陸上佔據優勢,這個島還是我們的。不過,佛郎機人信不過。”亞齊蘇丹說道:“我們必要時,也將將他賣給東雍人,換取和解。”

反正在他的教義之中,對以異教徒,是不用講信用的,一想到這裡蘇丹心中就有一種優越感。可以隨時毀約的優越感。

特別是覺得漢人簡直是愚蠢之極。

至於屠殺漢人之事,他早就不放在心上,他相信雍王一定會有一個理智的決定。而不是在乎那些賤民。

“報,滿刺加那邊敗了。”蘇丹正在默默思索的時候,忽然有人來彙報道。

“什麼?”亞齊蘇丹皺起眉頭,心中不爽,他覺得滿刺加王太笨蛋了,也沒有讓他打什麼仗,不過是,牽制騷擾,甚至也沒有讓他們親自出手,居然還能大敗。

“滿刺加王怎麼樣了?”亞齊蘇丹問道。

“據傳已經被東雍抓住了,還有人說滿刺加王已經死了。”

“什麼?”亞齊蘇丹覺得,他必須重新估計東雍的形式。

滿刺加王手中的殘部,他並不在乎,但是他一死,半島之上,恐怕沒有能牽制東雍的勢力了,也就是東雍已經穩定了後方。就能投入更多的兵力,加入蘇門答臘島上的戰鬥。

這樣一來,他的壓力就比較大了。

亞齊蘇丹,思來想後,決定派出一個去一趟東雍,商議和談。如果東雍願意承認亞齊現在佔據的地盤。亞齊願意與東雍達成和議,甚至會幫助東雍一起清理掉佛郎機人。

另一方面,亞齊蘇丹決定不再猶豫,沿着海岸線大舉動進,因爲蘇門答臘島上原始森林,與沼澤地非常之多,所以,亞齊蘇丹只能靠着海岸線走,很多地方都必須乘船。

所以他要趁着這個雙方水師的空檔期,來擴大亞齊的優勢。

似乎佛郎機也有同樣的想法,可能是想賣出一個高價,雙方一拍即合,就開始東進了。

蘇門答臘島大大小小的國家,根本抵擋不住亞齊的攻勢,因爲在這個時代,蘇門答臘國本身也算得上一個大國了,否則後世蘇門答臘島也不會以此命名。

其他國家規模,也與蘇門答臘國,相差不大,說不好聽一點,就是一個大一點的部落而已。只有都城一個城市罷了。這樣的國家,如何能擋得住亞齊與佛郎機的聯手進攻。

不過,此刻不僅僅他們在行動,東雍也在行動。

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
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