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

朱厚煌得到了宿務的消息之後,眼睛都不閃一下。

朱厚煌發現他在大明的時間越長,對殘酷的消息的抵抗能力,也越發強大,宿務有這樣的局面,朱厚煌早就有所預料。

等消息傳開,朱厚煌就下令出發,從古晉出發到凌牙門去。

大量的物資從古晉運輸到凌牙門。

“殿下,糧食等補給,臣可以在在南洋就地徵召,只是彈藥等補給必須動東雍轉運,臣臨時安排了峴港到古晉的航線,暫時將峴港的庫存運到古晉,或者直接運到凌牙門。但峴港庫存並不多,臣也安排了從廣東到峴港,從峴港到凌牙門的補充航線,只是這一道航線到底有多大補給量,臣就不知道了,希望殿下,能節約一些彈藥。”王陽明叮囑道。

朱厚煌說道:“弟子明白。”

“殿下,臣告訴你這些,是讓殿下了解後勤的困難。但是欲速則不達。還請殿下不要想速戰速決,要做好持久作戰的準備,後勤方面,請殿下放心,有臣在萬萬,不會讓殿下補給不上的。”王陽明說道。

朱厚煌說道:“請王師放心。弟子知道。”

馬六甲主力水師北上了,朱厚煌要面對的就是法摩沙堅城,還有一路上的跋涉,而這種種問題,最困難的就是補給問題。

如果頓兵于堅城之下,後勤補給又出了問題,對朱厚煌來說,將是一場災難。不過朱厚煌相信王陽明,他之所以將王陽明特別從東雍叫到古晉來,就是爲了將轉運之事託付於王陽明手中。

朱厚煌與王陽明相互道別,朱厚煌就乘船離開了古晉,直接到了凌牙門。

汪直早已在凌牙門等待很久了,等朱厚煌過來之後,立即拜見道:“見過殿下。”

朱厚煌一揮手說道:“免禮,滿刺加國王了?”

汪直說道:“就在門外等候殿下了。”

朱厚煌說道:“讓他進來。”

汪直說道:“是。”他立即出去將人引進來。不一會兒,一個野果回回教大鬍子進來,他穿着一身不合體的官袍,一進來,就跪倒在地說道:“臣滿刺加宣慰使阿拉烏沙丁,拜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厚煌對這個滿刺加王的表現非常滿意。說道:“滿刺加王請起。”

滿刺加國王並沒有起身,反而繼續磕頭說道:“臣盼天兵已久。今日得見天官,幸何如之。”

朱厚煌對滿刺加國王還是要有些禮遇的。

現在有兩個滿刺加國王,一個去大明求援,一個在馬六甲半島上堅持與佛郎機對抗。朱厚煌的傾向性不用說了,畢竟在北京的那一位滿刺加國王,並不能對朱厚煌有所幫助。而眼前的滿刺加國王卻能給朱厚煌很大的幫助。

這位阿拉烏沙丁國王,縱然在馬六甲陷落之後,十多年內躲避在馬六甲半島的內陸,堅持與佛郎機的對抗。

雖然佛郎機人對馬六甲半島內部很多地方,並沒有什麼野心。佛郎機的主要精力放在開拓商道上面。所以才能容忍這位滿刺加國王已經擁有很強的實力,最少聚集一兩萬士卒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滿刺加國士兵的素質造在十年之前,就已經證明了,在十年內馬六甲城之戰,二十萬滿刺加國士兵,敗給一千佛郎機人。

所以阿拉沙加丁只能騷擾佛郎機人,起不到什麼決定性作用,所以他知道,沒有外力相助的話。所以一見朱厚煌,立即立即長跪不起。

朱厚煌說道:“佛郎機擅自攻伐天朝屬國,今日孤就爲將佛郎機趕出南洋而來。只是此時還需要大王相助一二。”

“只要能趕走佛郎機人,即便是殿下讓我上刀山下火海,臣等也再所不辭。”滿刺加國王說道。

“好,從這裡到馬六甲有陸路可通嗎?”朱厚煌問道。

“殿下,這個問題臣已經詢問過了。”說話的並不是滿刺加國王,而是汪直,汪直一來到這裡,就詢問這個問題。早已打聽這個問題,說道:“這裡與馬六甲海路相連,一般來說,用不到陸路相通,不過,半島之上,也不是毫無人煙。他們之間有道路相通,可以從馬六甲到這裡有陸路相通,不過,這些通道,不過是小道而已,根本經不過大軍前行。所以,我們想要從這裡到馬六甲,這一路上都需要擴寬道路。”

朱厚煌聽聞,皺起了眉頭。

他有一些猶豫,是不是應該從海路攻擊馬六甲。現在佛郎機的主力艦隊已經不在馬六甲了,現在朱厚煌聚集船隊,直接在馬六甲附近登陸,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朱厚煌害怕,如果佛郎機船隊殺一個回馬槍,事情就有些不好辦了,說不定會困在馬六甲城下。

那時候局面就不可收拾了。

朱厚煌深吸一口氣,打消了取巧的想法。

很多時候,笨辦法就是好方法。朱厚煌說道:“大王,不知道你能出多少人力來拓寬道路?”

滿刺加國王臉色有些難看,他結結巴巴的說道:“自從馬六甲失陷於賊手之轟,臣就失去對這一帶的控制權。臣一直在馬六甲之西,與這些軍隊不過是有一點香火請而已,想要他們無償役使他們,卻是不可能的。所以殿下問我能動用多少人馬拓寬道路。臣只能說殿下,請給臣一點時間。”

朱厚煌立即明白,情況要比他想的惡劣多了。

朱厚煌想了想,不管怎麼想來。他纔不會將希望寄希望於有縹緲勸說。朱厚煌說道:“汪直,你派出人手,跟着滿刺加國王一起去勸說沿途各部落,如果他們願意相助,可以將糧食分給他們一部分作爲報酬,如果他們不願意,你知道該怎麼做嗎?”

汪直低下頭說道:“臣知道。”

不用細說,不過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而已。

朱厚煌說話的時候,眼睛轉向了滿刺加國王。滿刺加國王阿拉沙加丁臉色有一些難看。

不管怎麼說,這些部落,也是滿刺加國所管轄。對於朱厚煌越過他對這些部落動武,覺得不舒服。

不過這位滿刺加國王,在馬六甲陷落的前夕。逃出了馬六甲,在一窮二白的境地之下,接受馬六甲王室遺產,重整旗鼓,與佛郎機相抗一生。也算是一位人傑。

他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他心中暗道:“東部失去控制,正好借大明之手,梳理一遍,在奪回馬六甲之後,重整滿刺加國王。”

朱厚煌並不知道,這位國王對大明的信心,比朱厚煌自己還要大。

“臣定當幫助汪大人,讓大軍到馬六甲一路暢通無阻了。”滿刺加國王說道。

“好,孤會記住大王的功勞,等重現平定馬六甲之後,孤一定將馬六甲完完整整的交給大王手中。”朱厚煌說道。

他對馬六甲本就不大看得起,後世到新加坡纔是南洋貿易的中心,並不是沒有原因的。所以朱厚煌確定將東雍經營南洋的重心,放在現在的凌牙門,或者說星城,也就是後世新加坡。

所以對與馬六甲城,並沒有多少貪心。再多送給滿刺加國,也是無所謂的事情了。

“多謝殿下,多謝殿下。”滿刺加國王大喜,正因爲朱厚煌這個承諾。滿刺加國王心思大定,他決定發動對佛郎機的進攻,從馬六甲之西,無數人開始向馬六甲進攻。他們的人數雖然多,但是能做的只是騷擾而已。不過,卻讓馬六甲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八百章 餘波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九章 打虎
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八百章 餘波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九章 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