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

雖然大員有種種不堪的地方,但是這個地方有兒子,吳太后也就捏着鼻子住下來了。

不過吳太后可受不了朱厚煌的審美。朱厚煌一心趕進度,根本就沒有審美這東西,追求的都高大結實而已,吳太后立即接管了整個雍王府的建設。

當然也不用吳太后親自上手,雍王府十幾個管事,雖然做不了什麼大事,但是都是能獨擋一面的人才。

朱厚煌看了幾日,就將雍王府的管事全部派出去了,接管了一些閒雜的差事,比如說曬鹽,比如說造船,比如說南洋的貿易等等。就以雍王府的管事爲基礎,將來發展成了大名鼎鼎的雍王少府。號稱能與雍王國庫相提並論的錢袋子。

當然這是後事,現在不提。

朱厚煌現在忙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雍國吏試。

“就這幾個人嗎?”朱厚煌不由的皺起了眉頭。看着手中的一張名單。

吳一行說道:“殿下,已經不少了。有一百多個人?”

朱厚煌聯想起後世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公務員考試,再看看自己手中大貓小貓三兩隻的名單,說道:“福建沒有人來嗎?江南沒有人來嗎?還是那麼沒有派人去宣傳啊?”

“怎麼沒有?”吳行之覺得自己太委屈了,說道:“我都派人了,但是派了人也沒有用啊?他們都看不起雍國這個小地方,而且殿下前一段事情事情也傳開了,外面都封傳,說--”一時間吳行之不敢說了。

“說什麼?不要吞吞吐吐。”朱厚煌說道。

“說,連雍王殿下都差點死於非命,更不要說普通百姓了。”吳行之偷眼看着朱厚煌說道。

朱厚煌冷哼一聲,火冒三丈。幾乎就要從鼻子裡面衝出來了,他知道吳行之要說的話一定不好聽,但是萬萬沒有想到不好聽到如此地步,朱厚煌其實不在乎有人怎麼罵自己,但是問題,這樣的流言傳開了,還有人來投奔雍國嗎?

朱厚煌問道:“澎湖最近接納流民有多少?”

“近一個月來,不足百人。”吳行之說道。

一個月不到一百人,這個樣子下去,到什麼時候才能將整個東雍填滿啊?朱厚煌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辦啊?謠言這東西,你越在乎他傳的越玄乎。但是你不在乎,他還偏偏對你影響很大,朱厚煌心中暗暗道:“看來最近一段時間閩浙兩地的移民不會太多了,我要尋找新的人口來源了。”

不過這都後話了,朱厚煌看着百餘人的名單,說道:“這些人都是哪裡來的?”

吳行之說道:“這些人都是澎湖本地,還有福州三衛裡面讀過一點書的人。”

“這說明野有遺賢。”朱厚煌說道。

吳行之眼睛不住的眨,好像在問,這些人,還能稱作賢人。不過,東雍實在缺人缺的厲害,吳行之也顧不得好賴了,說道:“殿下乾脆不考試了,直接將這一百個人分派下去跑腿算了,反正以殿下的意思,將來我們還要擴張,找多少人都不多。”

朱厚煌想了想說道:“不行。這樣我雍國的吏試,就沒有含金量了。”

“雍國的吏試有含金量這東西嗎?”吳行之忍不住腹誹,但是不敢當着朱厚煌說什麼。

“讓你準備的考題,都準備好了嗎?”朱厚煌問道。

“都準備好了。”吳行之立即說道:“按殿下的意思來,分爲明經,與算術兩科。明經的考題由唐先生出,而算術的考題由我出。都不是太難的。唐寅先生說,如果連這些題都不會做,就不要說自己是讀書人了。而我算術題,也就是最簡單的問題。”

朱厚煌說道:“那麼開始吧。”

校場之上,紅日高懸。

近一百多人在伏案疾書。而周圍有好幾百士卒將他們團團圍住。朱厚煌一個人考場之上巡視。這才明白了吳行之的對這一百多人的蔑視是從什麼地方來。

考生老的老,小的小,有一個老頭頭髮都花白了,看上去比唐寅先生還要老的多。小的才十三四歲。乳臭未乾。朱厚煌在心中默默唸叨:“下一次一定記住有年齡限制,像這七老八十,是讓他給我幹活,還是讓我伺候他們。”

不過看向那個小的,朱厚煌不由的問道:“那是誰家孩子?”

吳行之說道:“哦,是老陳頭的。”

老陳頭朱厚煌也知道,是一個小吏,辦事還算勤勉。算得上自己人,朱厚煌心中暗道:“看來是一個老滑頭。這個老陳頭看出我人手少,第一次吏試,一定要求很低,這樣一來,就能將自己家的孩子混進來。早進來幾年,即便是混資質,也比後進來的有優勢。不管怎麼說是自己人,這次算了,下次一定注意。”

朱厚煌的考題不多,根本不像現在的科舉考試一考好幾天。朱厚煌擡頭看過,幾乎要到中午了,時間差不多了。立即開始收捲了。

所有都做題的時候,不顯得怎麼樣,一收卷就看出高下了。

有人輕描淡寫的交卷,有人死死想賴到最後一秒,不過這些情況,朱厚煌前世也都看透了沒有在意。

一百多份卷子,即便分明經與算術,也是不過兩百多分卷子,不過一會兒,就劈批改出來了,朱厚煌拿來結果一看,忍不住皺起眉頭,簡直是慘不忍睹啊。唐寅與吳行之一直認爲,自己所出的卷子都已經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但是這一百多人之中,只有個位數的人通過了。讓朱厚煌不由的皺眉。

不過朱厚煌仔細一想,也就釋然了。怎麼說啊。唐寅的文學水準,哪怕是八股的水準,從來不用懷疑,因爲在江南這樣的死亡考區之中,拿到解元的名頭,足以說明水平,只是剩下的就是考場莫論文了。而吳行之在算術上的水準,也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朱厚煌覺得自己那一點數學水平,還不如吳行之的。不要以爲古代人的數學一定比現代人差。

吳行之雖然年輕,但是他能被地方上作爲算術上的後起之輩推薦上京,修歷。算術水平絕對超出一般。

兩位高手都認爲自己所出的題簡單,那隻能說明高手看到的簡單,與一般人看到的簡單,絕對不是一回事情。

而福州三衛在他的法外開恩之下。但凡是有點能耐,與門路的人,全部都找 關係,託門路離開福州三衛,留在在福州,而不是跟着朱厚煌來到這裡,而澎湖更不用多說了,化外之地,讀書什麼的,根本沒有用,還不如學些殺人比較有用的,指望澎湖能有多少文脈,簡直是在開玩笑啊。

朱厚煌心中一嘆,只能這樣辦了,朱厚煌推門而出,說道:“過了吏試的人,陳亮,徐文超,----”一共十幾個名字,朱厚煌一會就念完了。

這一念完下面就開始了衆生百態了,有的哭,有的笑,有的人幾乎跳起來。

朱厚煌咳嗽兩聲,說道:“我雍國粗定東雍,求才若渴,雖然諸位沒有通過我國的吏試,但是孤願意,給諸位一個機會,讓你們以代理的名義,學習吏職,將來再考也不遲。”

朱厚煌此言一出,無數人先是一愣,隨即大聲歡呼起來,不知道水先開始喊一聲,“雍王千歲千歲千千歲。雍王千歲千歲千千歲。”聲音此起彼伏,在空中迴盪,不過一百多人的聲音有些單薄。

朱厚煌暗道這只是一個開始。將來雍國的吏試絕對不會是這個樣子。

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十章 長史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十章 先鋒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
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十章 長史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十章 先鋒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