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

劉養正根本不知道,在他在想王陽明該怎麼應對的時候,王陽明就在他方圓十里的範圍之內。

茂盛的蘆葦經過一年冬天,再次復甦了。春風吹過,蘆葦都在輕輕的搖曳。好像是無數人在輕輕的點頭一樣。

王陽明說道:“船都準備好了嗎?”

“都準備好了。”劉守緒說道。“從贛州,吉安,臨江三府上調過出來所有船隻,都在今天夜裡到來,數量極多,可以說整個贛江上游的船隻爲之一空。足以堵塞江面。”

王陽明說道:“攔江鐵索準備好了嗎。”

“時間太緊了,根本來不及打造了合適的鐵索,只能將城門上鐵索,全部拆下來,再加急打造出鐵鎖,面前夠用。只是不知道今天晚上,能不能到達制定位置。”劉守緒說道。

王陽明說道:“不急,凡是做萬全準備,只做一半成功的計較。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劉養正以爲王陽明會擊他半渡,卻沒有想到,王陽明的目標就是要火燒贛江。

黃家渡口附近都是一片的蘆葦蕩,只有黃家渡的附近是實地。一艘艘船隻靠在深入贛江裡面的棧橋上,無數士卒走下船隻。

不過渡口的規模有限,所以下船的人數量也有限的,整整一天,纔有不足一萬人下船,在黃家渡上安營紮寨。

天色慢慢的暗下去,只好停止的下船,這樣下去。需要數日光景才能完全上陸。

劉養正看着這樣的情況,心中暗道:“我須先在兩邊的蘆葦蕩之中,開出幾條道路,等王陽明發難的時候,可以讓步卒直接通過蘆葦蕩登陸,給王陽明一個措手不及。”

劉養正將這一起這些情況細細推敲一番,並且給寧王做過報告之後。才安穩睡覺。

就在劉養正開始休息的時候,王陽明這邊也開始動了。

在贛江上游數裡之外,一條條船隻在夜色之中,緩緩的靠攏在一起。

無數乾草,硫磺火藥,堆積在船上,這些船隻並不大,大多數都是漁船渡船而已。不過所有船隻都堆積在船上。此刻所有船隻都並排在贛江之上,用人用泡了水的繩索。將大大小小的船隻綁在一起,將所有船隻弄得好像是半截浮橋一半。

不僅僅是一排總管有十幾排之多,所用的船隻,何止千百計。幾乎上如劉守緒所說的一樣,整個贛江上游的船隻爲之一空。

無數漁夫和農人都在這裡忙碌。在半夜全部弄好。

王陽明一個一個船排都看過了。劉守緒給王陽明說道:“這些船排,只需有四五個撐篙,就能控制方向,順流而下,他們萬萬想不到。”

王陽明說道:“既然準備好,就出發吧。”

一排排的船排離開原來的江面,順流而下,向下而去。

一排排船排橫渡過江面,出現在寧王船隊的上游。

寧王這邊守夜的人看見了江面上的黑影。不知道什麼東西,發現他們越來越近,立即按照原來的約定,點燃的煙火火炮。

“嗖”的一聲,一道火光沖天而起,在天空之上,爆裂開來。五顏六色,十分絢麗。

劉養正心思很重,心裡懸着數萬人的生死,他又怎麼安枕,這煙火火炮在天空之中爆炸的時候,劉養正就立即清醒過來。

“怎麼回事?”劉養正出來問道。

“大人,上游有船隻下來。”

“什麼?”劉養正一時間弄不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按理說打仗了,不要說有人往上面湊,躲也躲不過來。今天這船隻是怎麼回事?

劉養正擡頭向南邊看去,忽然一朵火光倒映在劉養正的眼瞳之中,不一會兒,這朵火光慢慢的連成一片,變成了一道火線。

劉養正哪裡還不明白,是敵襲。

船排之上,一個個人撐篙的漁人,點燃了船上早已準備好的引火的東西。這些漁夫,一個個跳進贛江之中,他們都是贛江上的漁夫,水性怎麼會不高,對贛江的水情特別清楚。只要在水中,就能活命。

這個時候,火船離寧王船隊已經不遠了。面對陡然出現的火船,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不知道該怎麼辦好。

劉養正立即下令道:“快,快,取長篙擋住,”

被驚醒的亂紛紛的,但是還有一些人聽了劉養正命令。一個個取出長篙,等火船排來到身邊的時候,一個個探出來,點在火船之上。

一根根的長篙頂住火船排,將烈焰與寧王的船隻拉開距離。

劉養正見到這樣的情況,這才鬆了一口氣。但是他這一口氣,還沒有出來。情況就立即發生了變化。

一股大力撞在長篙上,很多根長篙崩裂,噼裡啪啦的斷裂開來。“轟”的一聲,火船排撞在一艘寧王的船上。

熊熊的火焰一撩,將這一艘寧王船上船帆給點燃,點燃船帆在甲板之上四處蔓延。瞬間將整個船都點燃了。

劉養正立即指揮道:“前排船棄船。後面的船隻與前排的船隻拉開距離。”

所有的船隻在江面上過夜的時候,都要下錨。將船隻牢牢的固定在江面上,劉養正就是以最南邊的船隻爲屏障,擋住火船。

他將後面的船隻與前面的船隻拉開距離,根本沒有給前排船隻人逃生的機會。這些噗噗通通的跳進水中。跳進水中的還是好的,更多的人連跳水的機會都沒有。就變成一團火人,在反覆掙扎之後,變成了一團焦炭。

“劉養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寧王與劉養正同乘一條船,此刻外面這麼大動靜,就算寧王是死人,也要被吵醒了。

他一醒過來,就立即向劉養正發脾氣。要知道在古代直呼人的名字,是相當不禮貌的。幾乎接近於罵人了。可見寧王怒火之盛。

要知道這船上並不是沒有人,而是有很多人。要知道,寧王數萬精銳都在船上,才撤出了不足一萬人。這要一把火燒了,寧王還造什麼反,爭什麼皇位,直接抹脖子便是了。

劉養正低頭說道:“臣有負殿下所託,罪該萬死,請殿下降罪。”

寧王雖然胸中怒氣極盛,但是也知道現在片刻也離不開劉養正,否則這混亂的局面,他怎麼能處理得來啊。

寧王說道:“劉先生,這個時候,還說這個,說說吧,怎麼辦纔好。”

兩人說話之間,又是一道火排撞了上來,前排的船隻被撞在東倒西歪,一艘船錨鬆動了,順着河流向下漂流而來。

“轟”的一聲撞在又一艘船上,又一艘船被點燃。。

劉養正立即知道,前排的船隻抵擋不了多久的。不是承受不住上游船排的壓力,就是整個火船被燒透了,將固定鐵錨的地方燒斷。這些船隻也會順流而下。

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劉養正的心中不住的轉動,在思考的時候,又一艘船的鐵錨固定不住。向下面流過來。轟得一聲,撞在另一艘船上,將這一艘船也點燃了。

寧王頓時大急,說道:“劉先生,該怎麼辦?”

劉養正知道沒有思考的時間了。他心暗道:“即便是沒有好辦法,也比沒有辦法要強的多,三軍之罪,在於狐疑。”

劉養正立即說道:“讓所有船隻起錨,順流而下,離開這裡。”

寧王說道:“好,好,快起錨,快起錨。”

在寧王命令之下,所有船隻都拔船錨,開始向下流而去。不知道是不是在火焰的威脅之下,他們的效率飛快。不過片刻之間,全部都拔錨了。

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八章 練兵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四百章 善後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四章 豹房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四百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
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八章 練兵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四百章 善後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四章 豹房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四百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